查看原文
其他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一档原创节目的前世今生,《机智过人》何以“过人”

2017-10-20 张越 广电时评


暑期以来,一批科普节目在荧屏上刮起科普风。央视综合频道和长江文化联合制作的《机智过人》为科学类节目带来了立意、内容和形式上的突破,也为科普工作与“大型综艺”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10月20日,总局例会上,《机智过人》节目制片人张越从节目创意、等方面,向全国广电同行分享了经验。

2016年6月,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下发了《关于大力推动广播电视节目自主创新工作的通知》,在系统内倡导自主原创节目模式,鼓励在不同主题不同领域开发多样态、差异化的节目。此时,正值《人机大战》的创意模式调研阶段。今年8月25日,这档聚焦人工智能的科学挑战节目在中央电视台正式上线,这时《人机大战》已更名为《机智过人》。一档节目的研发为什么要花去一年的时间,一年里我们又做了哪些工作,让这档无论从内容到形式上都是原始创新的节目模式成立,我想在这里和大家分享一下《机智过人》的前世今生。

《机智过人》节目制片人 

  张越


 

根植生活 找到最鲜活的节目模式

《机智过人》能够面世,首先感谢的是这样一个时代带来了一个好的节目创意。

 

去年春节过后,来自谷歌的阿尔法狗挑战世界围棋大师李世乭,并且以4:1的碾压之势完胜人类,这一新闻事件引发了全社会的关注。人机大战过后,这个社会事件给了我们一个启发:人机大战是否可以作为一档电视节目的模式?有了这个想法项目组立刻跟领导进行了汇报,得到了积极的反馈。因为一个能让我们和社会产生同频共振,引人思考,又被社会高度关注的题材非常可贵。所以当时央视总编室主任兼频道总监王晓真便立刻拍板,要求节目组进行论证。之后我们找到了中国科学院科学传播局,进行了一轮又一轮的探讨、论证、调研。在这个过程中我们听到了大量反对的声音:人工智能领域的技术能否支撑季播,水平能否达到在屏幕上与人类检验员进行对战的水准,这些问题都要解决;还有一些制作机构说我们做过尝试,不成立;连人工智能领域的业内人士都说,人工智能不是科幻片,现有的内容最多能做4-5集。虽然有各种各样的说法,但节目组最终还是坚持住了,我们相信自己要把所有的路走一遍,才能真正看到事情的结果。


 

事实是,上述问题都对这档节目的成立形成了不小的挑战,但是功夫下到了,问题就能解决。所以才有了后来节目的基本模式。

 

机智过人的诞生,是应运而生,顺势而为的。看重自身与社会的关联始终是央视综合频道对自身节目创新的要求,“脚”,要踩在地上。无论是公益寻人的《等着我》、服务生活的《生活圈》,挑战极限的《挑战不可能》、还是为青年人树立现实榜样的《开讲啦》,它们的共同特征是关注民生、紧贴当下,取材于现实生活又服务于百姓。人机大战紧扣科技与创新两大时代主题。

 


《机智过人》节目创意获得了2016年中央电视台的节目创新大奖,团队在赴英国威斯敏斯特大学参加创意训练营培训期间,指导老师是BBC一位资深制片人,他很赞赏我们的创意,但是他同时也很诧异,这么好的一个想法,全世界居然都没有类似的节目。这让我们很自豪,这说明了我们反应的速度足够快,说明了我们中国原始创新节目模式已经开始发力。

 

从人机大战到机智过人

2017年1月8日,我们给频道提交了一个关于人机大战更名的PPT,创作团队历经两周、四次头脑风暴后筛选出的《人类,请指教》《新物种起源》《机智过人》《机器人来了!》《超人游戏》等几个备选名字。

 


节目研发深入之后,王晓真让创作团队对名字进行慎重思考。他认为人机大战解决的只是节目的模式核心,没有体现出央视综合频道节目应有的价值核心。如弘扬人类“自强不息 挑战自我的精神”是《挑战不可能》价值核心;用文字感染人 教育人鼓舞人是《朗读者》的价值核心;讲述中国最美家风是《欢乐中国人》的价值核心……央视综合频道的节目创新向来以打造价值高地为目标,开拓可以发力的空间。

 


从人机大战到机智过人,看似是一个名字的更换过程,但实质是寻找节目核心价值的过程。这次思考,最终让我们的节目从科学走到人文,确定了以人为本打造科技节目的角度。这个节目的一个核心问题,就是到底是人机大战,是一个对抗,还是什么?我们最终选择了这样的一个方式,这是人类对于人工智能技术的一次检验,是人类和人类智慧产品的一个碰撞。

 

“我们不是把人工智能放在人类的对立面,而是把它作为人类的一面镜子,照亮自己,让我们来审视一下我们是谁,未来去哪?”这句话非常准确地说出我们对这个节目的定位。在节目模式的打磨中,我们在贯穿一个理念,它不是一场对决,而是一个比较。我们要知道人工智能怎么做,人类怎么做,通过人工智能把它作为一面镜子,回过头来重新审视一下人的自身。比如像在微软小冰做诗的选题上,节目选择了想象力和感染力,作为一个评判的标准。在感染力上,节目选择了江一燕支教的照片,让人工智能做诗,同时也让人类做诗,观众进行盲选,找出自己最喜欢的一首。包括嘉宾在内,现场的人做出了不同的评判,不管结论什么样,我们希望它能够传达出我们对人机关系的思考。

 


在确定了以人为本,人机比较的角度后,节目的各个元素,各种表达都紧扣这个主题。

 

比如节目里大量的选题与文化有关,与诗歌有关系。微软的小冰看图写诗,还有创作对联的机器人小薇,清华大学的古诗机器人九歌等等。从选题上来说,节目会着重选择一些能够带有人文情怀的选题。

 

在比拼过程上,节目用人机比较的方式推动悬念的发展,解读相关技术。

 

在节目的落点上,节目更注重的是技术和人的关系,它的创作团队是谁?为什么打造这样一个技术?它能帮到谁?会怎样改变我们的生活?节目的追求不再是人机胜负的结果,而是人机共存的未来。


 

不忘初心

在节目研发的一年中,2016年5月科技三会吹响了把中国建设成为科技强国的号角;今年年初人工智能技术发展纳入了国务院工作报告,今年七月国务院颁发了《新一代人工智能发展规划》:明确了人工智能是引领未来的战略性技术,已经了成为国际竞争的新焦点。国家把发展人工智能作为提升国家竞争力、维护国家安全的重大战略部署,认为“把握了人工智能发展”,在新阶段就能把握国际竞争的战略主动。人工智能在全世界越来越火,对中国的发展越来越重要。一方面我们感叹频道领导在最初判断时的前瞻性,一方面也让我们不断回望自己的初心,审视作为一档电视节目在这个历史洪流中到底能做些什么,该做些什么。

 

在调研中,一个30多岁的科研工作者对我们说:“中国改革开放前30年,财富是由农民工创造的,今天,国家为科研持续投入了这么多年,现在该我们上了。”还有人充满豪情地说,“现在是中国弯道超车的时候,我们要用科技助力中华民族重返世界之巅”。老科学家林群院士说:我希望这个节目能帮助国人树立我们的科学自信心。

 


作为国家媒体,央视综合频道始终肩负着引领主流文化、“综合”满足全国观众需求的重任,它的使命是以高品质、有温度、接地气的节目矩阵,弘扬时代精神,凝聚民心力量。作为这个矩阵的组成部分,以传播为科技发展助力就是我们的位置和使命。

 

明确了这个使命,从项目的选择到嘉宾的选择,从技术展示到嘉宾点评,节目都会把能否传递科学精神,树立科技自信作为一个评估标准。比如今年放弃了美国国籍,回到中国的中科院院士姚期智,他是世界计算机最高奖图灵奖的获得者,美国科学院院士、美国科学与艺术学院院士,选择他,我们看中的不仅是他的权威性,更看中的是他热爱祖国、对中国的未来充满信心的符号感。

 

《机智过人》最终选择的这20个人工智能项目,来自国内外顶级科技企业、中国国家级科研院所,中国最新锐的创业公司、最有权威的高等院校专业,这些项目几乎覆盖了国务院下发的人工智能发展规划中涉及到的各个领域;从技术水平上,它们展示了中国的人工智能在国际、国内或行业的领跑地位,从精神内核上,它们都包着研发团队的一个科技梦或中国心。

 


今年7月底,在节目进入最后的生产阶段时,有来自德国 48 31316 48 15288 0 0 3003 0 0:00:10 0:00:05 0:00:05 3003、美国的模式购买商对节目表示出极大的兴趣。节目播出后,我们曾邀请的英国模式策划专家也发微信告诉我们,有公司想和我们洽谈模式购买事宜。此外,节目播出时值开学季,广东工业大学把节目推荐给学生作为前沿科技课程,中国财经大学的开学典礼上把它作为开学第一课介绍给学生,勉励同学们以开放的心态接受世界的变化。这些反馈,都是对我们12个月工作的认可和鼓励。

 

我们希望,通过《机智过人》节目的传播,让观众真切地感受来自科学领域的中国力量,看到中国建设科技强国的底气和信心。

 


更多案例分享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小而美,《唱响中华》如何“萃取”中国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 | 《开学第一课》如何做到内容和传播“双优”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你好再见》“小而美”创新的三个支点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为科技“摆渡” 为人民抒怀,湖南卫视《我是未来》《为了人民》中的使命观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主题报道如何接地气、见高度?央广、央视“砥砺奋进的五年”系列报道创新之道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发现美好而可爱的普通人,《出彩中国人》讲述出彩中国故事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 做了十七年依然熠熠生辉,《对话》有一个保鲜“公式”

总局例会案例分享丨从两页策划到一个爆款,董卿讲述《朗读者》幕后故事


  作者:张越


编辑:王梦茜 


【版权声明】本文系《广电时评》独家稿件,《广电时评》编辑部保留所有版权;未经书面授权,不得以任何形式转载或使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