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翻译新手最关心的10个问题


不少小伙伴对翻译这个职业有浓厚的兴趣,甚至想要成为一名译员。那么,在大家的学习过程中,要如何准备呢?今天就一起来看看吧~


Q1:学好翻译应该从哪里入手?
面对翻译学习,有小可爱在纠结要不要看翻译理论。因为,很多人对于理论知识都会有一个误解,认为没什么用,关键还是看实践。
但是想要学好翻译,理论知识是很有必要学习的。之所以这样说,是因为语言的基本功在学习翻译的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如果没有这个理论知识的学习,在以后翻译的过程中,也会受到不少阻碍。






语法知识、常用的翻译技巧、不同类型和文体的翻译特点等等,没有这个理论的准备,直接学习翻译是很困难的一件事。而这些基本功也不是一朝一夕能够学成的,大家要做好打持久战的准备。

延伸阅读:常用翻译技巧有哪些?

              翻译技巧 | 科技翻译与逻辑判断





Q2:怎样提高翻译能力?
在学习翻译的过程,小伙伴们常常会遇到瓶颈期,想要有所提高却不知道应该如何做。


其实,“千里之行,始于足下”,翻译的能力是要在实践中成长的。不断地训练自己的翻译能力,不停的进行翻译。当你同一本书第一次翻译和最后一次翻译出现很明显的差别时,你就会发现自己进步了。


翻译这条路是没有什么捷径可以走的,唯一的路就是不停的练习。一个同声翻译,在正式成为同声翻译之前,他至少精听过大量的材料。而想要成为一个合格的翻译,达到翻译技能的水平,起码要翻译3-5万字,想要成为一个熟练的翻译,10-15万字的量是不可少的。


那么,想问一下,大家现在翻译了多少字呢?而在你翻译的文字中,是不是涵盖了各种类型和文体的素材呢?不管是论文、合同、还是产品说明,抑或是诗词歌赋、散文小说,各种文体的翻译都要勇于尝试,进行翻译。


以前一直提倡翻译要专才,但现在,翻译不只要专才,还要通才。除了要精通某一领域的专业知识,同时也要学习和涉猎其他相关行业领域的知识,学习和机器协同工作,这才是21世纪需要的翻译人才。



Q3.翻译证书要不要考

由于国家现行的法律法规对翻译人才暂时还没有制定硬性地入行要求,很多人觉得既然翻译重在实践和积累,那么翻译证书还有必要考吗?


从能力角度看,翻译证书是对自己能力的一次检验。每年的CATTI(全国翻译专业资格(水平)考试),都吸引不少人报考,而CATTI考试得评分是比较严格的,对考生的能力要求也高。因此,参加翻译证书考试也是对自己多年来的努力来进行一次磨砺和检验。


延伸阅读:加薪、落户、就业……一文为你说透CATTI证书!

从求职角度来说,一个含金量高的证书无疑是从事翻译行业一块很好的敲门砖,也是可以与其他求职者竞争的筹码。


当然了,很多人还会有这样的一个疑问:有了证书是不是就可以从事翻译这一职业了?有了证书,但是没有实战经验,一样是无法做翻译的,只有在实战中不断地去学习成长,才能成为一个翻译。



Q4.词汇量重要么?

词汇是要积累的,很难想象一个只有5000词汇的人能翻译好东西,因为找不到可以用来表达你想表达意思的词。词汇量代表一个人的思维能力,一个英语专业八级的学生按理说词汇量是13,000,而一个受过良好教育的英美国人,词汇量为25,000。


伸阅读:学英语必知的19个免费英文词典


Q5.如何平衡笔记和听力的关系?

初学笔记,听和记录不能同步,听的时候忘了记忆,记忆的时候忘了听,听辨分析的时候忘了记录。最后是笔记也没有写下来,短期记忆也没有发挥出来,无法进行信息输出。


口译笔记,不是单纯的机械记录,更不是简单的速记,它是融合听、分析、记忆、记录等多个环节的多任务作业。口译员需要做到“一心多用”,合理的分配自己的精力(effort coordination)。初学口译笔记的人,由于没有不能合理的分配,难免出现听和记录不同步的现象。


口译的精力分配和协调类似于开车听广播。开车时需要高度集中精力,但是听到感兴趣的话题,会下意识分出精力去听,油门减慢,减少车辆操控的精力。口译亦然,要学会在各个任务间进行合理的调配。


当听到难点和主要信息点,需要分析时,可以放慢记录的节奏,把更多的精力放在听辨上。当听辨内容难度较低时,精力则向记录倾斜,加快书写的节奏,做到总体平衡,适度调配。好似大脑中植入了一个阀门,通过阀门来调配精力的分配。


这就需要通过合理的方法,进行有效的联系,来提高多重任务的精力协调能力,实现听、写和记忆同步。


延伸阅读:决定口译成败的重要环节:听辨



Q6.怎样才算合格的翻译表现?

好的译员知道怎样把握节奏。新翻译经常出现一个问题,就是没有抑扬顿挫,一味地往前赶。最后往往会造成:不仅听众听起来会很累,听不进去。而且也会让自己绷得太紧、没有放松的机会,使翻译质量下降,甚至信息整句整句的丢失。


一个成熟的翻译,必须有自己独特的、感觉舒适的节奏。大家各有习惯,但是刚刚开始培养节奏的过程中,要记得在句子、意群之间要有停顿,句子、意群中间快速推进。停顿是为了帮助客户分解句子、更好地抓住讲者的实际意思。中间说得快,是为了跟上讲者的速度,不丢失信息。这需要在翻译学习时进行大量的练习。




Q7.如何评断一个工作该不该接?
要敢于接会,不意味着乱接会。

开始阶段,不要频繁的去接技术难度过大的会议,尤其是技术培训、技术研讨会等,比如说某个医学或者化工的研讨会。如果你没有足够的背景知识,准备时间也不充足的情况下,最好不要接。


如果自己准备不足,在同传间里说不出来,一派胡言,或者在交传的会场上磕磕巴巴,一问三不知,会极大的影响到客户对你的印象,严重者,直接被打入冷宫,未起跑就摔倒。


劝你多给自己一些准备时间,如果你一个月只接到了一个会议,你把它做好了,也是成功。一个月内你接到了4个会,但是每个都做的差强人意,也不能算是成功。


另外,对于新人来说,会前准备重要,会后总结同样重要。如果条件允许,可以对自己的口译进行录音,会后,认真回听,总结经验校验。总之,对于新人,开始阶段,不要单纯的去追求会议的数量,更要看重任务的完成质量,用心做好每一场会,用过硬质量树立自己的口碑。



Q8. 需要“包装”自己吗?
完成一份专业的简历还是很有必要的。

因为在选择译员时,甲方最关心的不是你以前是否当过班长、组织过社会活动,而是你是否有相关翻译经验,以及参与过哪些相关翻译项目。因此,在撰写简历时,突出客户关心的内容即可。


另外,对于不同的客户,你可能需要准备不同的简历,这样才便于客户了解你是否能胜任他们的工作。



Q9.读了翻译专业,好找工作吗?

不一定,因为有些同学虽然在学校认真上课,但因为实践经历太少,没办法胜任一次真正的翻译任务。另外一个重要原因是很多大公司“保守”思想泛滥。


所谓“保守”,公司喜欢用一些固定的翻译,一是长期合作价格可以压低,另一个就是默契度不错,重新磨合新的口译需要时间成本。所以很多公司并不乐意任用新人。所以在学习的过程中,也不要忘记多参加实践,积累相关的人脉资源。


延伸阅读:我第一次进入会议现场的同传箱.....


Q10.做好翻译什么最重要

就像前面说的,现在的社会对于翻译人才的要求是通才。除了自己擅长的领域要不断地强化之外,还要不断地学习其他方面的知识,关心时事政治,了解经济文化,不断与时俱进。


翻译就是要不断地学习进步,如果固步自封一劳永逸是很容易被淘汰的。只有像海绵一样,不断地汲取新的知识,才能更好地成长。


翻译这条路任重而道远,远没有大家想象的那么轻松容易,也不是可以一蹴而就完成的。大家还是要脚踏实地,坚持不懈,这样才能在翻译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小马综合整理自豆瓣小组、口译网及网络


想了解策马翻译(成都)其他课程的小伙伴,
看下方开班计划哦~CATTI、MTI、口译、笔译、海外游学...均有课程!



往期精彩口译技巧之称谓
数字口译知多少?想做好陪同翻译?这6大经验送你!策马小记‖ 这里是爱“搞事情”的小马【策马课堂】寒假口译集训班今天开课啦!加薪、落户、就业……一文为你说透CATTI证书!

策马翻译培训

联合国官方翻译服务供应商


CATTI · 翻译硕士考研 · 海外翻硕 · 高端游学


微信扫一扫,现在就关注!

chengdu.cemachina.com


咨询电话:028 - 85000291

地址:四川省成都市武侯区航空路6号丰德国际D2座15楼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往期实践!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