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做到不仅仅是“纪念品专柜”?看看 MoMA 设计商店怎么做
博物馆文创如何不断创新?它们也许可以看看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useum of Modern Art,以下简称 MoMA)设计商店的做法。
很多博物馆都做起了店铺文创生意,在它们仍纠结于如何将万千展品变为可以持续销售的文创商品时,MoMA 设计商店却早成为开到博物馆外面的独立人气商店了。
与定位相关,MoMA 本身的包容性也比普通博物馆要更高一些。除了梵高的《星空》、莫奈的《睡莲》等经典画作,MoMA 的永久馆藏既囊括了建筑、设计、油画、雕塑、摄影、版画、书籍等作品,也收入了电影、电子媒体等一系列现当代艺术佳作。它甚至没有拒绝电子游戏这个种类,《俄罗斯方块》《模拟人生》《我的世界》等游戏作品也收录于馆藏之中。
仅一街之隔,便是博物馆零售部门运营的 MoMA 设计商店。博物馆于 1929 年在纽约曼哈顿中城的 53 号大街开业,不到四个月,大堂就出现了放在前台的零售专柜,供人们购买展览目录或观看藏品照片。
“打从一开始,参观博物馆的人们就有将体验带回家的需求。”MoMA 零售部门,也就是设计商店商品组的副总监,柴・科斯泰洛 (Chay Costello)回忆说。她在这个博物馆已经工作了 20 年。
如果把这种需求跟当时美国的设计发展环境联系起来,可能要更好理解一些——当时,MoMA 是美国“好设计运动”(Good Design Movement)的先行者,发起过数次同名大奖,赛后会在馆内展览获奖作品,而于 1932 年成立的 MoMA 建筑与设计部门既是主持赛事的评审,也是全球首个博物馆策展部门。
这些做法有了神奇的效果。MoMA 的员工们发现,人们比他们想象得更渴求好设计——慕名而来的游客中,有许多询问是否可以直接购买展品的人。
MoMA 因此嗅到了商机。1939 年,他们取消了前台,在馆内开了一家纪念品商店。大约半世纪后,与 MoMA 博物馆隔街对望的商户中多了一家设计商店——与更注重展览关联的馆内商店不同,对街店铺选品范围更大。同城的 SoHo 门店则于 21 世纪初迎客。
将设计商店带向更多海外市场的,是 2007 年在东京表参道开张的 MoMA 设计商店。这间店突出了销售独具日本特色的现代设计与艺术品的区域——比如艺术家草间弥生的波点南瓜,就在畅销榜久居不下。不过,受此后一轮经济危机影响,博物馆运营方针重心转移,这趟海外之旅一度停滞。
直到 2016 年,MoMA 设计商店与日本生活杂货连锁店 Loft 合作,在 Loft 旗下的 48 家门店设置专柜货架。次年 11 月,京都店落地购物中心 mina 的一层,不出两年,设计商店又进驻中国香港尖沙咀的购物艺术馆 K11 MUSEA。截至目前,设计商店已踏足纽约、东京、京都、香港、大阪五座城市。
人们可能会担心博物馆的运营情况——毕竟,有太多博物馆吃不饱饭,更别提拿出资金做商品企划运营。
实际上,MoMA 最初是由洛克菲勒家族财政支持营建的私人博物馆。MoMA 1989 年的预算就相当于当年美国 150 间博物馆的预算总和。
MoMA 属于私人非营利性组织,不接受政府援助,收入包括入场券、展览门票及商店零售,也仰仗各类美术基金、社会捐赠以及董事会募集款项,它的收入会用于日常运作及公共教育项目。在福布斯 2018 年《美国百大慈善项目榜单》( Forbes The 100 Largest U.S. Charities 2018)上,它位列第 53 位。
现任主管格兰・D ・罗瑞(Glenn D. Lowry)可以说是 MoMA 的主心骨。自 1995 年以来,他在这个位置上坐了超过 24 年。2018 年,博物馆获得的捐赠额达到近 10 亿美元 (约合 71 亿元人民币),是他就任时的 4 倍。
为了留住他,董事会还特别提高了退休年龄。MoMA 董事会主席里昂・D・布莱克(Leon D. Black)不吝对他公开评价,“格兰具有领导天赋,他的创新思维对于 MoMA 的发展至关重要。”
2019 年 2 月 5 日,格兰的官方称谓改为了“The David Rockefeller Director”(直译的话,可以称为大卫・洛克菲勒总监),原因是 MoMA 从已逝世的大卫・洛克菲勒遗留的房地产中获得了超过 2 亿美元(约合 14 亿元人民币)的收益,洛克菲勒生前也是一名慷慨的董事会成员。
MoMA 设计商店也是格兰创新思维的一项佐证。2017 年,博物馆零售生意的营业额达 4 千万美元(约合 3 亿元人民币),为运营预算贡献了 25 %。目前,设计商店是 MoMA 最盈利的项目。
维持人气的秘诀之一在于设计商店的选品。凭借过去来自好设计大奖的经验,建筑与设计部门设立了统称为“设计过滤器”(Design Filters)的 8 项标准——对照看看你手边购买过的 MoMA 纪念品,你或许会深有体会:
(1)在 MoMA 馆藏之列/与 MoMA 馆藏相关
(2)在 MoMA 的展品之列/与 MoMA 展品相关
(3)创意新材料
(4)具有革新意义的功能
(5)创意新科技
(6)有儿童教育作用的设计
(7)纺织创新
(8)展现现代主义的标志性设计
这些产品分为家居、办公用品、科技、饰品、印刷物、书籍、玩具、礼品等十个类别,在 MoMA 设计商店独立于博物馆的官网上出现,这个网站也是一个会员制线上商城:当博物馆会员在网上买设计商店产品时,即可享受到消费满 20 美元(约合 140 元人民币)包邮的优惠。
不要小看这个网店,MoMA 零售部门营销副总监梅吉・贝瑞(Maggie Berry)曾于 2019 年 1 月公开表示,MoMA 设计商店线上生意是销售冠军,超过纽约 SoHo、53 号大街和博物馆任何一家门店。但她没有透露具体数额。
而且,虽然 MoMA 设计商店也会尽量在营销上与自家博物馆展览搭上关系——比如博物馆内的门店,会销售与当季展览有关的纪念品,但它的选品并非只来源于展览,它还采用了“买手制”。
MoMA 设计商店拥有一个 10 人左右的买手团队,他们各自负责不同领域,一年中辗转于全球各处的展会,相中不同领域的好设计,认识它的设计者与生产商,再将产品带回来。
至于哪些产品能够最终上架,最终话语权掌握在建筑与设计部门的策展人手上,他们会再次“过滤”产品,通过后,由零售部门定价、投入商店。营销部门接着会撰写每年出版的上新目录,面向媒体举办新品体验会。
MoMA 设计商店会和设计师保持不错的联系。博物馆的关系网络就是它天然的设计师资源之一,与知名艺术家联名出品的独家产品也成为设计商店的重要卖点之一。
MoMA 博物馆收藏了日本设计师仓俣史朗设计的亚克力作品“布兰切小姐椅子”(Miss Blanche Chair),设计商店邀请深受其设计风格影响的艺术家——井上隆夫设计了独家产品。井上隆夫交出的是仓俣史朗风格的延伸——一盏亚克力材质、中间嵌入蒲公英植物的 LED 家居灯。今年,井上隆夫根据梵高的画作《向日葵》,又为设计商店做了新的独家设计——一个包含了向日葵的亚克力摆件。
MoMA 设计商店也不会错失年轻设计师的合作机会。它曾与美国创意项目众筹平台 Kickstarter 一起,将寻求资助的新锐设计实物化。2014 年,MoMA 设计商店开始与纽约视觉艺术学院的产品设计部门合作,每年在店内展出优秀的学生作品。良好的口碑、好设计的标准与成熟的零售商业,令设计商店成为了业界寻觅人才、孵化创意的平台。
除了这些独家商品,MoMA 设计商店还与成熟的品牌联系紧密。纽约 SoHo 门店和香港尖沙咀门店还开设了丹麦家居品牌 HAY 和无印良品的家居杂货专柜,新品里还有三宅一生、优衣库等时尚品牌的身影。
快闪店也是设计商店提升新鲜度的秘诀之一。2019 年 5 月 23 日,初入美国东海岸市场的日本眼镜品牌 JINS,在纽约 SoHo 的 MoMA 设计商店开启了它在纽约的首次快闪尝试。
在陈列上,MoMA 试图让零售店铺尽量给人一种“博物馆式”的体验。开阔的空间既能增加客流量,也能让产品变得一目了然,美学、建材上则契合现代主义。第 53 号大街设计商店曾经过一番整修,往室内引入更多自然光,追求更大的展示容量,更适合灵活的摆设。
商店模拟博物馆的运营节奏,每隔一段时间,每周都会在各门店举办面向孩子的教育工作坊等活动,产品还会与 MoMA 的展览联动。
目前,博物馆外的 MoMA 设计商店分布在大都市的商圈,分有独立街铺、大型店铺中的附设专柜、购物中心旗舰店三种类型。相较博物馆内部的商店,这些门店会减少纪念品的数量,增加更多富有本地特色的产品,如香港门店便推出了全球独家的“香港城市轮廓系列” ( Hong Kong Skyline Collection ) 插画衍生品。
“我们想让设计商店成为人们了解 MoMA 博物馆的一个入口,” MoMA 零售部门营销副总监梅吉・贝瑞(Maggie Berry)说,“每年有 300 万游客参观博物馆,但是在馆外,设计商店的人流量有将近 400 万。”
今年 10 月,MoMA 位于纽约的博物馆将结束为期四个月的翻新与扩建,重新对外开放。此次工程扩大了 30% 的展览空间,增设楼层与画廊,它取消了沿用接近 80 年、按照学派或者历史的画廊分类方式,你再去时,MoMA 可能就会按照多文化视角、女性视角规划出新的动线,官方表示,这是策展部门的新尝试,促进多元化、包容的艺术融合。
新 MoMA 博物馆的一楼不再需要购票入内,并增设临街的橱窗——一切都是为了让你更容易走进去。原本位于一楼的 MoMA 设计商店仍然与大堂联通,但却“下沉”了一层,形成了一个垂直的开阔空间。它将销售更多品类的商品,成为 MoMA 设计商店的大型旗舰店。
-
文:邢梦妮 | 编辑:赵慧 | 微信编辑:吕姝琦
延伸阅读
—
勾起人们好奇心的杂志是怎样的? | 好设计,在茑屋书店 | T-SITE,野心计划 | 三宅一生,还有他的 BAO BAO | 日本设计奥斯卡 | 好设计在关注什么?| 好设计离你有多远? | 厌倦套路,不当网红店 | 你是如何一步步沦陷在文具世界的 | 钱包的落寞,从橱窗的勾引开始 | 二手店,印象刷新 | 杂货店开了三百年 | 东京银座百货店激战区的烦恼 | 东京最酷厨具店 | 店名是乱码,一周开半天 | Nendo,设计界的当红炸子鸡 | 勾人心魄的日本杂货店 | 为什么要聊小清新 The Laundress | 真的,还有人爱玩大头贴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