抗疫专栏|闻竹:大数据分析:这五类群体才是需要我们关注的人
点击上方蓝字“朱子微言”关注我~
2020我们应当迎接的是一个充满爱意的年份。然而,因为一场病毒,我们经历了一个不同寻常的春节和一个不同寻常的寒假。目前,新冠肺炎疫情仍牵动人心,各大媒体平台以及微信朋友圈里转发的多数是关于疫情的相关报道、频频出现病毒、疫情,感染的蔓延,震颤这样的字眼。我以为我都习以为常了,可是随着对垒疫情工作的不断进展,作为一名高校辅导员,我发现我们的工作对象也就是我们的学生在全民抗疫的这种重压下无论从语言上还是行为上都有不同程度的转变,在这段最难熬的时光里,他们的转变紧紧揪着我的心,也更需要我们投入更多的关注。
这件事要从一支蝙蝠说起:
2月初,中国科学院武汉病毒研究所石正丽团队在《自然》发表论文,表明这次肆虐全国的新型冠状病毒来源可能是蝙蝠,而病毒的传播,更是与野生动物的交易与食用密切相关。
为此,由大连交通大学辅导员工作室——“明德”思政工作室主要设计的《大学生对新冠肺炎疫情的应对现状及基本需求》的问卷调查,在得到全省辅导员的大力支持下,现参与学生数已接近8万人,其中本科生参与人数比例为97.68%(截止到2020年2月12日13:30)为辽宁辅导员自发开展的“百名辅导员助力抗“疫”志愿服务行动科学施策提供了强有力的支撑。通过问卷数据的显示,笔者认为有以下五类群体值得我们重点关注:
第一类:有湖北旅行及停留经历的学生
最近,学生圈里在转发:一位被关在家里15天的武汉作家写道:这段时间,在外地的朋友,经常发信息说:“我们一样,也困在家里啊。可是,我真的想告诉你们:你们的困,和我们的困,不一样;你们的封,和我们也不一样。我们每个小区,甚至每个楼栋,都有确诊的患者。没有人知道,下一个是谁。你们困在家里,可以打牌可以轻松地看电视;而我们每个困在家里的武汉人,在不停地担心和害怕,不停地刷新闻,希望岀现一点好转,希望疫情早一点拐头。我和好朋友,打了个比喻,有一笼鸡,餐馆的老板每天都要抓2只出去杀,剩下的那些鸡是什么心情,我们武汉人就是什么心情!我们每天醒来第一时间就是关注疫情大数据的变化,全国其他省份连续数天新增确诊病例大幅度减少,湖北学生的状态有的发生了细微的变化,老师知道你们在这场漫无硝烟的战争中有些累了,95后的你们被迫向魑魅魍魉亮剑斩凶,甚至连学校给你们邮寄的爱心口罩都无法通过非官方渠道送到你们的手中,可我们要相信大国的力量,没有一个国家能够如此速度的布阵,是整个中国的力量在帮助我们守住的是自己的小家,守住我们最后的堡垒。
第二类:身体免疫力低的学生
根据国家卫健委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诊疗方案(试行第四版)》易感人群为:人群普遍易感,潜伏期为1-14天,多为3-7天。老年人及有基础疾病者感染后病情较重,儿童及婴幼儿也有发病。从这次疫情看,该病毒有一种“仗势欺人”的迹象,病情较重的多数为老年人和有基础疾病者,而作为当代大学生来说,恰恰属于年轻体壮的群体,即便感染了,甚至有些是无症状的携带者,依靠自己的免疫力,自然而然就会痊愈了,免疫力的强大在这个时候得以彰显。
之前我们最大的愿望可能都是想赚更多的钱,而当下“我想活”成了我们当下最现实的愿望,强大的免疫力成了完成心愿最有力的武器,这次疫情也成为了我们检测免疫力的重大机会。数据表示0.17%的比例中有140人的身体状况需要我们重点关注,同时我们也要相信科学防疫的能力。在这个特殊的假期,既然我们每天都要和父母在一起,圈在家里不出去,我们是不是应该带着我们的父母动起来,利用好手机上大大小小的运动软件,抖音快手的运动大咖们都可以科学指导在家就能练出健康的身体。我相信,在这个有意义的假期里,我们每个人都能这么做了,体弱多病的老人会越来越少,我们之间的代沟会被慢慢填平。
第三类:心理承受能力弱的学生
还记得2003年的非典时期,当时我还是大三的一名学生,作为一名学生干部,我当时有一项重要的任务就是每天要负责晨报每个女生寝室的个人体温报表,当时还是手工填报,短信发送给辅导员老师。17年前的非典,我们还做不到人手一部手机,电脑屈指可数,社交网络信息时时传达更是望尘莫及,因此那个时候我没有恐慌,也不相信一语成谶这样的“幸运”会眷顾我。17年了,同样是传染性肺炎,同样发源于大城市,同样正直春运,也同样在这样一个人口大规模流动的冬天,但这次我们获得信息的渠道已经趋之若鹜,互联网越发达,信息越透明,越是真假难辨,人们就越恐慌,疫情初期口罩、酒精、消毒液的抢购;超市食品的抢购;双黄连的抢购导致现在口罩等防护用品的不足,蔬菜等生活必需品购买不方便,足以说明这类群体的心理承受能力已经严重影响到各自的行为。问卷结果显示大学生限制出行,心情压抑;不能与亲人、朋友团聚;不能正常开学从而担心自己的学业;对学校一些预案的不理解,疫情所造成的心理伤害远远比疫情本身所带来的实质性伤害更大。这就需要看一个人能能耐得住寂寞,承受住压力了。
在疫情如此严重的情况下,百名辅导员助力抗“疫”志愿服务行动这个团队用我们积极心理的天性来应对压力,通过致信全体学生、防疫知识普及、学生情况摸底、情绪疏导等方面帮助学生减轻他们的心理负担。
第四类:不懂得抓住机遇的学生
每一次危机都隐藏着机会。一场疫情,个个都在家忙着秀厨艺,全民变厨子;医护人员都成了最美逆行者;机关干部成了“最负责门卫”;老师都成了主播;家长都成了班主任;学生都成了键盘侠。
越是在危急时刻,一个人能抓住机遇的能力就越重要。不盲目从众,不过度恐慌,保持理智,客观理性的看待所要面临的困难,说起来容易,做起来实属不易。如面对延迟开学,如何开始下学期的学习计划;补考、重修是否推迟;毕业设计还没开始、论文如何完成;研究生复试怎么开展;工作还没有着落这些选项得到了最多的参与人次,有86000人次。如何利用好这个特殊的假期合理安排好这难得空闲时间,制定好学习计划,利用好互联网这一信息获取的平台,准备好开学后各高校的复试;即将步入毕业年级的学生,好好思量一下未来的打算;低年级的同学需要查缺补漏,对于之前学过的课程,个人的薄弱学科、疑惑内容、遗漏的知识及时采取有效的补救措施;这也是研究生进行自我沉淀,总结凝练的好机会,知网等一大批免费的学习网站供我们日常浏览。
第五类:不擅长自我管理的学生
不出门并不代表就是宅在家里,天天都是日照三竿不起床,一宿熬到一二点。针对教育部发布的对高等学校停课不停教、停课不停学提出的相关要求,在疫情期间很多高校采用了自有或者借助特色平台都推出了别具特色的网上教学和抗疫的相关视频,受到了广大学生的欢迎。教育部推出的22个线上课程平台的2.4万门课程。这些课程是教育部这几年来精心组织、精心培育、精心遴选的好老师的好课,应该说这些课是有质量保障的。
对于高校延迟开学采用网络教学的做法,同学们也是给出了不同意见。从表面上看,高校的诸多教育方法,同学们还是比较认可的,每个人随时随地都能获取各种想要学到的课程,而实际上,越是在信息洪流的时代,在这个我们似乎什么都能看得见的时代,就越需要我们能够拥有理性分析的能力,获取我们需要的知识。数据表示,聪明的学生不会放过任何一个学习的机会,如果不是这次重大疫情的发生,相信我们也很难有机会和全国所有的大学生一道分享这些精品课程。但仍然有18.57%比例的问卷参与者表示对于在家学习的状态表示怀疑;61.46%的同学大多数的时间是在看电视和社交平台;58.39%的学生大部分的精力都投入到看电影和玩网游来消磨时间。逆袭人生,你缺的不是机会,而是如何在逆境时冷静思考,管理好自己。
综上所述,这次疫情就是对我们的一次大考,防“疫”战“疫”,一刻也不能停,一步也不能错,一天也误不起,我们有能力也有责任守好“责任田”护好“一家人”。
作者简介
闻竹,大连交通大学材料科学与工程学院团委书记,辽宁省辅导员年度人物,大连最美辅导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