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百济神州技术全梳理

Armstrong 医药笔记 2021-06-08

▎Armstrong

百济神州在国内生物技术公司中可谓独树一帜,特色鲜明。百济神州自主研发的研发管线并不庞大,但在每个靶点上都做了相对较深的生物学机制研究。尽管国内很多生物技术公司都号称做Bset-in-class,但实际上真正踏实做技术差异化和优效探索的并不多。与此同时,全球视野的License-in及安进的投资合作,进一步丰富了百济神州的研发管线。
纵观百济神州的研发管线,自主研发的项目不过10个左右,但很多都具有鲜明的技术特色。对于热门的免疫检验点,百济神州的切入看起来也相对“保守”,大火的双抗平台,百济神州也未自主开发。安进的合作很好的弥补了这些短板,使得百济神州可以更多资源聚焦到靶点的生物学研究。有余力,则以学biology。

免疫检验点:优效性探索为核心
百济神州目前布局的免疫检验点包括PD-1、PD-L1、TIM-3、TIGIT、OX40和CTLA-4。其中,CTLA-4引入BioAtla的肿瘤微环境条件活化抗体技术CAB,解决CTLA-4抗体的毒性问题,其余靶点均为百济神州自主研发。

百济神州PD-1抗体替雷丽珠单抗一个核心设计是通过Fc改造去除了ADCP效应,避免了巨噬细胞对T细胞的杀伤效应。对于霍奇金淋巴瘤,替雷丽珠单抗治疗的完全缓解率达到61.4%,为其他所有PD-1抗体的2倍左右。考虑到总响应率类似,去除ADCP保证T细胞的持续杀伤可能是一个合理的解释。
百济神州的TIGIT抗体BGB-A1217,保留对抗肿瘤活性必要的Fc effector效应。BGB-A1217在临床前实验中表现出比罗氏Tiragolumab强4倍的抗肿瘤活性。

百济神州的OX40抗体BGB-A445,为目前唯一不阻断OX40L结合的OX40抗体。OX40L主要结合OX40的CRD1、CRD2及部分CRD3,BGB-A445则结合OX40的CRD4。康源博创也开发了与OX40L非竞争性结合的OX40抗体,其专利CN202010107498.7于2020年7月10日公开。

小鼠肿瘤模型中,BGB-A445表现出剂量依赖性的抗肿瘤活性,而其他OX40抗体则有钩状效应(hook effect),剂量过高或过低都未能产生抗肿瘤活性。

百济神州TIM-3抗体BGB-A425,小鼠肿瘤模型中,单药抗肿瘤活性不是很强,但与PD-1抗体替雷利珠单抗联用表现出协同效应。

双特异性抗体:安进合作的HLE BiTE
如前所述,百济神州并未自己开发双抗技术平台,但安进具有成熟的CD3/TAA双抗技术和丰富研发管线,近来正密集在国内申报临床。安进在BiTE(串联scFv)基础上开发了二代CD3/TAA双抗技术,串联scFv融合到首尾相连的单链Fc上,整个分子为二价的单链双抗。
安进在HLE BiTE平台上开发了一系列双特异性抗体,百济神州由此也在国内双抗领域奠定了领先地位。如本月初安进/百济神州申报了Claudin 18.2/CD3双抗AMG 910,这也是首个将进入临床阶段的Claudin 18.2双抗。此外,还有靶向CD33、FLT3、CD19、DLL3、EGFRvIII、PSMA、MUC17等的多种实体瘤、血液瘤双特异性抗体药物。
FAP/4-1BB双靶点的AMG 506为安进从Molecular Partners引进的DARPin类抗体。FAP为肿瘤抗原,罗氏多种双抗即围绕FAP构建,通过肿瘤定向来解决一些免疫检验点激动剂抗体的毒性问题。

DARPin为锚蛋白类抗体,单个结构域分子量仅4kD左右,比纳米抗体还小很多,很方便用于构建多特异性类抗体。
HER2:Zymeworks的双抗、双抗ADC
HER2是百济神州又一个重仓布局的靶点,2018年11月以6000万美元预付款+7.02亿美元里程碑金额从Zymeworks引进HER2双抗ZW25、HER2双抗ADC药物ZW49,同时可以使用其双抗技术构建最多3个双特异性抗体。这也是Zymeworks历史上金额最大的授权合作。

总结
在国内药企中,百济神州是纵向研究做的比较深入的,自主研发的靶点都有较好的差异化设计,具备临床优效性的潜力,同时始终保持深度聚焦于抗肿瘤药物。通过海外合作,百济神州完成了ADC、双抗、类抗体等领域的布局,安进的合作更是极大丰富了百济神州的研发管线,在多个靶点赛道建立了领先地位。

Armstrong技术全梳理系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