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汉服热”缘何兴起?

觅游片羽学姐 觅游新传考研 2022-07-27

点击关注 遇见觅游 遇见幸运

作者:片羽学姐



编审:觅游东东学长


近日,“谁还没个汉服了”话题登上微博热搜!这一话题也炸出了一波又一波“汉服迷”、“汉服控”,网友们纷纷秀起了自己的汉服照。截至5月16日11时,该话题阅读量达2.7亿,6.4万次讨论。

(图片来源:微博)

学姐最近悄悄玩了一下《王者荣耀》(嘘~~),发现小乔丁香结的新皮肤真的非常可爱了。只见小乔身处亭中楼阁,窗外粉紫色花瓣飘落,身穿汉服的她正持笔题字。

小乔 - 丁香结(图片来源:网络)

不知不觉,“汉服”成为一种流行元素。穿汉服也从一种行为艺术逐渐发展成一种新时尚,街头小巷或是抖音视频里,我们时而能与一身“仙气儿”、踏着凌波微步的汉服小姐姐不期而遇。

汉服是什么?所谓“汉服”,又称汉衣冠、汉装、华服。在所知的汉语文献中,它主要有三层含义:一是指中国历史上汉朝的服装;二是指华夏族、汉人或汉民族的“民族服装”;三是指汉族的服装,但同时又认为,只有它才能够代表中国的“华服”或中国人的“民族服装”。汉服爱好者则将“汉服”定义为“汉民族的传统服饰,时间范围上是从三皇五帝到明朝”。总的来说,人们对汉服符号的解读主要在“汉民族传统服饰”“中国人的民族服饰”之间游移。

常见汉服款式(图片来源:百度图片)

汉服作为中国传统服饰之一,在当代焕发出了新的生命力,需要注意的是“现代汉服”和“汉服运动”中的“汉服”。


“现代汉服”是指“现在这个时代人们所穿着的汉族传统服饰”,是对汉族传统服饰形制服装的仿照,在当下出现并流行,既符合传统汉服的基本形制及特点,又在颜色、花纹、搭配等方面具有现代性。目前,许多传播活动中,汉服的存在形式也是“现代汉服”。


天猫发布的《2018汉服消费人群报告》显示,2018年购买汉服人数同比增长92%。“95后”为汉服购买主力军,几乎占据了一半消费群体。“全国很多高校都有汉服社,汉服越来越受年轻人喜爱。”资深汉服爱好者、经营者、推广者吕晓玮说。


那么,作为近期频受关注的“千年爆款”——汉服,它的“仙气儿”从何而来?它的时尚魅力又是如何传播的呢?

(图片来源:网络)


一、“文化符号”:勾勒汉服“灵韵” 


在符号学家看来,世界是由符号构成的。传播学者施拉姆说过,“服装能说话”。通过服饰符码系统,人们不仅能从服饰的款式、面料、质地和颜色表征中获得外在“能指”意义,还能从这些服装要素及其组合形式中,获知一个人的年龄、职业兴趣、宗教、审美品位、颜色喜好等“所指”信息,从而对服饰穿着者的地位和应遵循的规范等做出反应。


一方面,作为古典文化符号的汉服是中华传统思想观念的载体,汉服符号蕴含着中华传统思想观念,如用圆袖方领,意思是做事要合乎规矩,“不以规矩,不能成方圆“。另一方面,汉服也是民族性格、审美情趣、民俗文化的系统折射。身穿汉服时,人们往往会展现出柔静安逸、泰然自若和优雅超脱的一面;汉服上的吉祥纹饰,宽博飘逸、极具线条美的汉服特征还展现了吉祥文化、东方生活哲学智慧,也体现了儒家思想“重精神而超形制”的特质。


在德国“法兰克福学派”成员本雅明看来,灵韵是古典艺术灵魂的光烟。灵韵的光辉是古典艺术存在过、持续过的印证,也是传统艺术还能流传、延续至今的原因。传统艺术的“灵韵”之美蕴藏在汉服古典文化之中,现代年轻人身着汉服,作为一种“行走”的文化符号,这也是他们对传统文化“灵韵”的虔敬、向往与回应。

(图片来源:网络)

 

二、“浸染涵化”构建汉服文化认同 


从2003年开始,“汉服热”逐渐兴起。2018年,团中央主办了“第一届华服日”,“华服”代指广义的中华民族传统服饰。华服日活动中推广的华服以汉民族传统服饰为主,兼以推广华夏各民族的传统民族服饰。

(图片来源:中国日报网)

2019年4月20日,在中国传统二十四节气中的“谷雨”这天,一场名为“宽窄巷子花涧音汉服文化节”的汉服文化体验活动在成都宽窄巷子上演。


近年来,“汉服网络春晚”等文化交流活动、汉服相关社团组织越来越多,热播影视剧、热门手游、高级服装秀中的汉服元素也不断增加……汉服唯美短视频、汉服精美艺术照、汉服漫画、汉服微电影等通过网络贴吧、论坛、今日头条、百家号、微博等平台不断传播,抖音等媒体的精准推送机制也进一步将汉服文化推送给汉服爱好者。主流媒体新闻报道与自媒体传播大大增加了大众与汉服文化的接触频率,使人们被汉服文化不断浸染与涵化,穿汉服成为一种时尚、一种文化,热爱汉服也逐渐与热爱汉民族传统文化相联系。


由于经历了长期的历史变迁,以及与各民族的相互融合,汉族虽然是中国人数最多的民族,却缺乏清晰的表征,其民族形象的鲜明性远不如其他少数民族。因此,现代汉服成为了重塑民族身份的首要选择和展现“中国人形象”的重要尝试。


再者,现代汉服其本身的文化意蕴完全植根于我国传统文化,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对于古典文化的重新审视和对传统文化资源的再度发掘,也反映了人们对于精神依托的需求和中国文化发展方向的探寻。


可以说,现代汉服作为一种民族服装的象征符码出现后,在一定程度上抚慰了人们对民族身份“寻根”的焦虑,也逐步构建了对传统民族文化的认同感。

 

三、“消费社会”满足个性“想象” 


随着汉服越来越受人们的欢迎和喜爱,汉服制衣业也在近几年内迅速崛起,汉服产业化是汉服符号传播的重要途径,当前汉服产业门类齐全、花色繁多、销量可观、初具规模,而汉服主要的购买途径则来自淘宝。


根据《2018汉服产业报告》显示,2018年新的汉服商家数量依然不断增多,淘宝店能正常打开的汉服商家已达815家,比去年所统计的增长了24.43%,而实际的应该更多。今年3月,淘宝发布的《2019中国时尚趋势报告》显示,男女在“汉服”上达成了共识,时尚搜索关键词趋势TOP10中,“汉服”甚至跻身女装前三。

(图片来源:网络)

在鲍德里亚的消费社会理论中,消费者不是对具体物的功用或个别的使用价值有所需求,他们实际上是对商品所赋予的意义(及意义的差异)有所需求,“消费者们消费的并不是商品本身,而是商品所包含的意义和所代表的符号”


汉服强调端庄飘逸的审美意趣,宽衣大袖的风格特征非常适宜缓慢休闲的生活节奏,这与现代流行服饰对人体性别与线条的强调、对身体美的凸显,精干简练以适宜都市快生活的特征迥然相异。由此可见,人们对现代汉服的消费更多地侧重于其审美和象征功能。


现代汉服作为一种有门槛的消费品,它“有钱、有闲、有文化品位”的要求,使其不再仅仅是一件美丽的衣裳,还暗示着渊博的知识、精细的生活品质、高雅的文化品位,进而为穿着者带来了关于文化、学识、才智、品位的想象空间


其次,现代汉服一般是定制或自己剪裁,虽然目前已有部分商家进行汉服生产,但仍属于小批量、小规模,这就意味着每一件汉服都包含着一定的限量性和独创性。“珍品”、“孤本”的特质使得现代汉服更为珍贵,具有在大批量、工业化流程中生产出的市场服装所不具备的独特内涵

(图片来源:微博)

现代汉服能很好地满足了部分消费者对于高雅品味、审美情趣的需要,又能成为他们凸显个性的较好选择,而其本身也就成为了“独特”的象征。

 

四、社群“同袍”助推亚文化风潮  


21世纪初,汉服运动兴起。汉服运动以大中都市里的汉族男女青年为主体,以互联网为媒介和舞台,以“汉服”为符号和标识,旨在建构汉民族的民族服装和复兴华夏汉文化及中国古代传统文化。


汉服爱好者互称“同袍”或者“袍子”。为什么要用“同袍”互称呢?“同袍”一词,来自《诗经·无衣》: “岂曰无衣,与子同袍。”这一用语强化了汉服运动实践者们互相认可的 “同袍”意识和彼此间的情感认同

(图片来源:网络)

汉服“同袍”们形成了由网络化用户的诸多个体所组成的群体,在网络汉服“虚拟”社区里进行群体传播,他们召集活动,相互交流信息,寻觅知音,并形成了彼此互相认可的“同袍”意识


汉服运动的开始、发展与高潮始终与互联网紧密相连。对于热衷于汉服运动的都市青年男女来说,汉服文化正是借由网络才最终发展为一种拥有一定共识和凝聚力的亚文化。


作为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群体,汉服 “同袍”们通常共享着颇为类似的价值趋向,他们大都喜欢传统文化,喜欢中国历史和古典文学,有着较为明晰的汉民族认同感和较为强烈的汉民族意识,并且主张用汉服来作为他们最为重要的群体认同的符号。


互联网成为“同袍”们展示其文化资本,形构自己的亚文化社群,并从中“充电”“抱团取暖”的基本平台。他们还将网络亚文化空间扩及至现实社会生活中,并展开了各类具体实践,如“汉服文化节”、“带着汉服去旅行”等活动,促使汉服运动作为亚文化而日益形成不容忽视的影响力。

荆州汉服丁酉年端午活动(图片来源:豆瓣)

可以说,汉服运动作为亚文化在客观上成为了青年传承与传播优秀民族文化的载体,通过汉服文化,青年得以“用现代意识去激活古老的文化元素”,为博大精深的华夏民族传统文化注入新鲜的服饰内容和形式,形成“古韵今风合鸣”的氛围,建构起对传统与现代、继承与发展、文化与制度、民族与世界等复杂议题认知和深入思考的现实载体。

 

各位小可爱们喜欢汉服吗?关于“汉服”还能想到什么知识点呢?赶快评论留言告诉学姐吧~


 参考文献:

[1]张翼.关于现代汉服的符号分析[J].四川理工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3

[2]孔德瑜.汉服海外传播分析[D],山东大学,2016

[3]周星.汉服运动:中国互联网时代的亚文化[J].宗教信仰与民族文化,2014

[4]李春丽,朱峰,崔佩红.基于亚文化视角的青年“汉服文化”透视[J].当代青年研究,2015


 

 公益“听书学新传”活动通知 


听书学新传活动5月10日正式启程,

21天聆听两本专业书籍《新闻理论十讲》&《社交媒体批判导言》,这次不要再错过啦,报名戳

👇👇👇

近期优质内容必读:

如今,媒体想逃离Facebook

周口男婴失踪:一场“琼瑶式”的反转新闻

他们的“巴黎”和我们的“圣母怨”

吴谢宇案:媒体的克制与想象

媒介与技术结合的热门话题,彭兰老师早已给你画好重点

“娱乐至死”?还原一个真正的尼尔·波兹曼

思维导图带你轻松了解传播学框架与脉络,一篇文章搞定。

学术大佬里的宝藏男孩鲍德里亚,不接受反驳!

无处不“麦克卢汉”,今天我们正式认识一下麦克卢汉!

图书馆奇妙夜——解秘图书馆里的传播学,多图警告!

什么是“范式”?!



--觅游寄语--

觅游的每个学长学姐都曾是考研人,所以我们更清楚你的无助和你的需要。也许你看到文章与总结会有感于自己的浅薄,也许你会惊喜的在里面发现你需要的文字,这些都没关系,以后的日子,我们还会陪你继续走下去。慢慢地,改变就会一点点地在你身上发生。


以下几篇经验贴,在备考之初好好研读,相信你能从中找到合适自己的经验,为接下来考研摸清备考方向,积蓄属于自己的力量。


不要急,慢慢来才会比较快。

经验贴合集:

厦门大学第一名:我能考第一,不是运气

浙大第二名:我用的是最笨的方法,也是最聪明的方法

南大第一名:考研这一程走完后,这些人这些事,弥足珍贵。

一战人大初试第三名:回顾整个考研时光,我的脑海里只有几个字“平平淡淡才是真”。

南京大学新闻学第一名,备考路上我的几点建议。

华东师大第2名:他说“相信我哟”,我信了。

上海大学专硕第1名:一战成硕的秘诀,10分努力+1分幸运

双非工科跨考暨大MJC一战上岸:我可以,你也可以

组团经验贴:深大专硕初试第2名——看到就是赚到的三跨少女初试413分秘籍

组团经验贴:三本一战跨考深大,学硕初试第2名

山西大学412分第1名:愿你丢掉包袱,勇敢前行



遇见觅游 · 遇见幸运

微信公号 : 觅游新传考研

新浪微博:觅游新传考研

喜马拉雅FM:觅游新传考研

伴随式教育 ▏相信坚持的力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