铁锅真的能挡子弹?说说比《投名状》更真实的太平天国战争
2007年,由李连杰、刘德华、金城武三人联手,拍摄的古代战争片大作《投名状》,一度引起了极大的反响。十年过去了,虽然《投名状》带来的热度早已消散,但是这部影片里的很多桥段却依然被人所铭记。
▲《投名状》剧照
电影中,曾经出现了三位朝廷的大人物。这三人的原型却不难揣摩,其中的“陈大人”的原型,自然是后来大名鼎鼎的“曾剃头”曾国藩。那么电影中的“山字营”,也就应当是当时湘军的一部分。而与主角们相对的“魁字营”,则应当是李鸿章手下的淮军。历史上,也确实是曾国藩的湘军攻破太平天国天京,也就是现在南京,因此也可以对“山字营”的真实身份进行作证。
▲晚清名臣曾国藩,也就是剧中的“陈大人”
晚清湘军的诞生,确实与当时的太平天国战争有着紧密的联系。由于镇压太平天国战争的接连失败,因此清廷只得动用地方团练。而因为“丁忧”在家的曾国藩,正好利用这一段时间,在湖南组织起了一支团练,也就是后来的湘军。而且湘军的一大特色,正如电影中描述的那样大多每一营,皆是同乡出身,并且“兵为将有”,士兵不再受朝廷控制,而是直接受制于将领。不过即使如此,电影中的“山字营”与真实的湘军其实还是有较大的差别。
▲《平定粤匪图•克服岳州图》中的湘军
首先在装备上,电影中的“山字营”,从将领到士兵,基本都有铠甲防护,尤其是主角等人,一身精良的铠甲。实际上,伴随着火器的大规模使用,清代很早便已经逐渐开始淘汰铠甲,乾隆时期,在实战中,除了少部分将领还穿着象征身份的铠甲之外,已经难觅铠甲的踪影。到了太平天国战争时期,虽然无论是清军还是太平军,实际上都还使用大量的冷兵器,但是双方都很少会穿戴铠甲。因此电影中,两方身着铠甲厮杀的场景,是基本不可能真的出现在历史上的太平天国战争中的。
▲电影中太平军和清军身着铠甲厮杀的场景,实际上在真正的历史中是不可能出现的
而且在清军的服饰上,也有着很大的问题。前文所说,湘军还有淮军,实际上都是由团练乡勇构成的,因此他们所穿的军服,也应是相应的号衣。而且还有一个细节,就是湘军有一个很显著的特点,那就是他们所捆的头巾。由于受到少数民族的影响,当时湖南的乡村也多有缠头巾的习俗,这一习惯,自然也被他们带到了军中。有意思的是,湘军裹头巾的习惯传播极广,之后的淮军也受其影响开始在头上缠头巾。这一风俗一直保持到了清末新军的出现,但是因为实在影响太大,因此很多当时的许多外国人在组织华人军队时,也依然让他们缠着头巾。
▲身着号衣,缠着头巾的晚清清军
▲晚清淮军
之后再是太平天国方面。正如前文所说,太平天国的军队,实际上和清军一样都基本是不披甲的。不过他们确实会如同我们一般印象中那样头上绑上头巾,但这个头巾并不一定就和电影中一样是红色。除此之外,实际上太平天国的士兵,也会穿号衣,不过太平天国的号衣一般较短,类似于上身的短袄。太平军还有一大特色,是他们的军服大多颜色较亮,这与电影中暗色的军服有较大的差异。
▲鱼鹰社绘制的太平天国军队士兵
▲太平军号衣
▲历史上,英国人戈登实际上才是真正的苏州城劝降者
最后来说说《投名状》在战争场景上的争议点。在战前,通过李连杰饰演的庞青云之口,向我们讲述了太平军对火器使用所带来的威力。庞青云所想出的办法,则是让清军冲锋贴近与太平军展开肉搏。虽然在电影中,庞青云的这一对策的确算得上奏效。但是毕竟电影就是电影。实际上,冷热交替时代的战争中,一个合格的将领,都断然不可能出现如同电影中,让火枪手脱离军阵,尤其是脱离负责肉搏的长矛手的保护。除此之外,火枪手一般也都会携带佩刀,以便在万不得已时自保,因此像电影中对太平军火枪手一边倒的屠杀,实际历史中,是不太可能存在的。
▲《平定苗疆得胜图》其中火枪手不仅有刀牌手、长矛手的保护,甚至还有弓箭手与骑兵的配合
这点要特别提一下《投名状》中最富争议的,清军士兵用铁锅挡子弹的办法。实际上,这并不靠谱。清代铁锅的制造方式为铸造,这种方式制造的锅具,在材料上属于生铁。生铁铁质极脆,根本就无法与锻造的熟铁或钢制防具相提并论。以清朝最出名的佛山铁锅为例,其是用当地的红泥做模,其生产工艺相对于武器简单的很多,工艺只有制模、熔铁、浇铸3个简单的程序,因此强度也差许多。而且以火枪的威力,即使是火绳枪,实际上只要在火枪有效射程之内,也依然可以轻松击穿铁锅。在火器不断发展的过程中,即使是作为冷兵器铠甲巅峰的板甲,最终都不得不退出历史舞台,生铁铸造的铁锅又怎么可能担当起防弹的大任呢?
▲清代铁锅
除此之外,《投名状》中不科学之处,还有太平军将火炮置于整个军队中央。实际上这个布置方法,大多应该是为了应对骑兵,而出现的空心方阵,这种方阵清代也已出现,因此太平军使用本来并无不妥。但是清军很轻易的就杀到炮兵阵地处,就不正常了。无论是冷热交替还是火器时代,火炮都是极为重要的武器,因此军队对于火炮的保护也是非常严密。而太平军不仅没有将火炮放在真正适合其使用的高处,甚至还没有对这些火炮进行重点保护。这或许只能说,可能是《投名状》里的主角光环所致了。
▲清代军阵,火炮虽然是独立与两翼,但是明显有骑兵保护
本文系冷兵器研究所原创稿件。主编原廓,作者静默之鸮,任何媒体或者公众号未经书面授权不得转载,违者将追究法律责任。
明清时代的造反冠军:白莲教
环首刀 汉剑 鞭锏 陌刀 唐刀 钩镶 轻吕 战锤 石斧 马槊 殳 西域镔铁大刀 朴刀 兵马俑青铜剑 镰刀 清弓 中国传统弓 明式小稍弓 英国长弓 国产刺刀大全 中国骑兵军刀 英国军刀 空军伞兵刀 海军宝剑 山文甲 明光甲 欧洲骑士板甲 鳞甲 古埃及赫梯弯刀 阿昌族户撒刀 蒙古刀 保安腰刀 西藏武备 英吉沙小刀 西班牙Navaja折刀 芬兰国刀 印度虎爪 长钺 睾丸匕首 印度软剑 麟角刀 亚塔安刀 日式刺刀 恰西克马刀 日式刺刀 又鬼山刀 白垩纪鱼骨剑 伊斯兰盔甲 匈人武器 突厥兵器 伊朗古兵 丧尸武器 越南弩 手掷类暗器 厨刀 世界盾牌 欧洲细剑 日本天皇佩刀 东瀛名刀谱 玉钢神话 兵马俑青铜剑 赵云亮银枪 关羽青龙偃月刀 张飞丈八蛇矛 吕布方天画戟 猪八戒九齿钉耙 唐僧毗卢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