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程恩富、张国献:深刻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

程恩富、张国献 中社学人 2022-09-09



深刻理解“21世纪马克思主义”


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时代赋予中国共产党的历史使命,也是习近平总书记念兹在兹的时代担当。“21世纪马克思主义”所指向的既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所形成的理论形态和社会制度,也是指19世纪的经典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创新进路与和发展态势。“21世纪马克思主义”形成于“中国走向世界”与“世界走向中国”的时空交汇点,极具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世界情怀,也承载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神圣使命。它从中国转向世界,实现了马克思主义在时空上的双重发展和交相生辉。

克思主义:跨越三个世纪的伟大理论


诞生于1848年的马克思主义,已跨越了三个世纪的人类沧桑岁月。
创立与开拓:19世纪马克思主义。“19世纪马克思主义”是马克思主义的经典形态,创立者是耀眼双子星的马克思和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带着强烈的历史使命感和关怀劳苦大众的阶级情怀,积极投身革命实践。19世纪经典马克思主义的创立,主要从理论上回答了资本主义产生、发展和终结的规律性问题,预见了共产主义制度形态和共产主义实现条件等重大时代课题,以其真理的力量跨越地理边界和时代隔阂,理性塑造了世界历史的发展轨迹和固有样态。
学习与运用:20世纪马克思主义。列宁基于20世纪的俄国社会现实,及时回应了20世纪马克思主义者的历史使命和世界无产阶级革命的新态势,从提出“帝国主义论”“一国革命成功论”的宏观理论,到论述“新经济政策”并付诸实践,探索出一条落后国家迈向社会主义的道路。十月革命后,以毛泽东为代表的中国的马克思主义者立足半封建半殖民地的国情,发动农民,武装革命,打到帝国主义,建立新中国实现民族独立,人民当家作主实现人民解放,建立社会主义制度展现马克思主义魅力,探索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中国道路,形成了20世纪中国化马克思主义的理论成果——毛泽东思想。20世纪的后20年,中国的发展进入了新阶段,改革开放成为时代的最强音,中国共产党人坚持和发展马克思主义、坚持和发展毛泽东思想,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这一体系创立的主要代表者是邓小平、江泽民和胡锦涛,这一成果对社会主义、党的建设和科学发展等时代课题进行了深入而广泛的实践探索和理论创新。“20世纪马克思主义”解决了经济文化落后国家的革命问题和建设问题。“20世纪马克思主义”没有辜负中国,20世纪的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
继承与创新:21世纪马克思主义。马克思主义和社会主义在21世纪中国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勃勃生机和光明前景。人类社会发展所面临的复杂性和整体性特点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者亟待解决的时代问题。时代问题是真正马克思主义者战斗的号角。“21世纪马克思主义”肩负着“回答时代课题、引领时代潮流”的历史使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道路自信和马克思主义理论的伟大创新,让东方古老的中国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场,历经百年永葆青春的中国共产党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发展的主体力量。21世纪的中国没有辜负马克思主义,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没有辜负时代赋予马克思主义者的神圣使命。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当之无愧地成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形态。这一思想深深根植于中国大地,深刻反映中国人民意愿,紧紧顺应新时代潮流,是科学社会主义在21世纪的最新样态。它既是指导21世纪中国加速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科学指南,也是解决当今世界发展难题的马克思主义者智慧。当前,“21世纪马克思主义”面临着“人类社会向何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课题,既要阐明当代资本主义的历史命运和未来走向,又要阐释社会主义未来发展的重大问题,更要关注21世纪马克思主义新样态的进一步发展。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坚持和发展了马克思主义


21世纪马克思主义所面临的现实问题比以往任何时代都要复杂。作为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聚焦于中国现实与未来问题的解决;作为21世纪马克思主义,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马克思主义的世界性发展提供中国方案,守正创新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坚守和使命。
马克思主义的立场、观点与方法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浓重底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以人民为中心”,“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这既是中国共产党初心使命的生动表达,也是马克思主义基本立场的鲜明色彩。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新发展理念蕴含着马克思主义辩证唯物论和唯物辩证法,贯穿着历史唯物主义的基本理论和科学社会主义的基本原理,“五位一体”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总体布局蕴含着历史分析法、辩证分析法、矛盾分析法、阶级分析法等马克思主义方法论原则,“四个全面”思想充分体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创新思想。坚持“精准扶贫”“两不愁三保障”展现的是马克思主义人民立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体现了人类社会发展理论,这些创新思想都内涵着马克思主义的基本原理。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丰富与发展了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党的十八大以来,无论是习近平经济思想、法治思想、强军思想,还是习近平外交思想、生态文明思想,都饱含着对马克思主义的创新发展。无论是历史方位论和民族复兴论、社会矛盾论和人民中心论的价值理念,或者是发展理念论和反贫困论、“一带一路”论和人类命运共同体论、总体安全观和人与自然和谐共生论的实践指向,都体现出当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行动指南的原创性、时代性特点,它丰富了中国共产党的指导思想,展现出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发展的崭新篇章。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刻改变着中国


“八个明确”和“十四个坚持”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体系表达,“新时代坚持和发展什么样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理论维度所做的科学回答,“新时代怎么样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是从实践的维度做出的时代路径。
 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价值指向。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者的中国共产党人为人民谋幸福的历史担当,也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践行成果。21世纪的中国共产党人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推进到决胜阶段,这一建党百年目标的最终实现展现了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深厚伟力。小康社会的全面建成是中国共产党人持续奋斗、不断积累的阶段性成果,也为我们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目标打下了坚实基础。“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贯穿于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论主线和价值指向。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创新与发展,使中华民族比历史上任何时期都更接近伟大复兴的战略目标,也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中国绽放出的绚丽篇章。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艰苦奋斗,在奋斗中总结经验并升华为理论,接受实践的检验并进一步指导未来实践。21世纪马克思主义是在中国共产党在“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百年历程中的时代创新,是21马克思主义在中国创新发展的历史飞跃。它将中国人民的理想追求与社会主义道路相统一,将民族振兴与国家富强相结合,将“家国情怀”与个人发展相融汇,为凝心聚力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强大的精神支撑和行动力量。所有这些都在客观上表明,21世纪马克思主义在当代中国进入了发展的新阶段。

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长远影响着世界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引领经济全球化普惠发展和完善全球治理体系,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对21世纪人类所面临的世界性问题的深刻解答。这一思想顺应了当今世界发展的趋势,明确了人类社会发展的合理进程。习近平提出,人类命运共同体“就是每个民族、每个国家的前途命运都紧紧联系在一起”,“风雨同舟,荣辱与共。”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有助于世界各国超越社会制度、价值观念的差异,共同维护与促进世界持久和平发展。当今世界,经济深度全球化、政治日益多极化、文明愈加多样化,伴随着社会信息化的不断发展,整个世界的联系前所未有的紧密。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是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的使命担当,也中国共产党维护世界各国利益的价值指向。习近平指出,经济全球化是世界经济发展规律的内在要求,也是各国人民的共同利益之所在,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的社会主义中国要积极参与经济全球化,建构世界经济命运共同体。他还提出,“各国都应成为全球发展的参与者、贡献者、受益者。”各国人民应以共享为目标,共商共建全球经济治理体系。作为经济全球化的坚定支持与维护者,中国致力于打造开放型经济体系,反对一些国家出现的逆全球化和反自由贸易的政策和行为,反对一切形式的保护主义,引领经济全球化的健康普惠发展。新冠疫情的全球肆虐,加重了资本主义经济的整体危机,日益增多的全球性挑战亟待各国人民携手应对,发展壮大的中国为21世纪的全球治理注入了更大的和平力量。共同发展,合作共赢,已成为全球治理体系深度变革的人心所向。“一带一路”“共商共建共享”的21世纪马克思主义全球治理观,为世界各国携手共绘发展蓝图,平等参与全球治理提供了全新方案。习近平明确强调,全球治理体系的改革,不是要推倒重来,而是应对世界挑战的积极完善。全球治理体系现代化的推进是世界各国的共同担当,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大国应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建设这一历史进程,为完善全球治理贡献马克思主义方案,为推动国际秩序和全球治理体系朝着世界人民向往的更加公正合理的方向发展贡献21世纪马克思主义者的智慧。
 社会主义的中国是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关键主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创新成果的光辉典范,是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主体样式。

 未来展望:在“一主多样”中携手发展


马克思主义是引领时代的理论。21世纪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创新,是各国共产党人和马克思主义学者的共同主题和责任担当。它既要科学解释和推动全球性问题和人类未来发展问题,也要科学揭示当代资本主义发展规律和制度痼疾的治理思路,进一步推动世界社会主义的发展。21世纪马克思主义,既需要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主体样式,也需要形成多姿多彩的马克思主义多国样本。
世界社会主义如何发展,是21世界马克思主义需要阐释与解决的理论和实践问题。当前,国际资本已经作为一种联合起来的世界性力量。为了对抗这种力量,全世界的无产阶级和劳动人民必须联合起来。各国共产党应吸取早期国际共产主义运动史上的经验教训,平衡并处理好国际主义和爱国主义的辩证关系。各国共产党应携手团结积极探讨,凝聚全世界社会主义的智慧和力量,共同创新和践行21世纪马克思主义。5月27日,习近平总书记向中共中央对外联络部主办的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理论研讨会致贺信。习近平总书记强调,面对当今人类社会面临的共同挑战,世界马克思主义政党应该加强对话交流。中国共产党愿同各国马克思主义政党一道,共同推动人类进步事业,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希望与会同志通过深入研讨,汇聚实践智慧,淬炼思想火花,推动马克思主义在21世纪取得新的发展,让马克思主义的真理光芒继续照耀我们的前行之路。
相关阅读



本文作者:程恩富系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学部主席团成员,中国社会科学院大学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首席教授,全国人大教科文卫委员会委员,世界政治经济学学会会长;张国献系上海外国语大学创新马克思主义研究中心主任、马克思主义学院教授


文章来源:原载《文汇报》2021年6月30日


本次转载来源:微信公众号“共运通讯+”


本站责编:曹野


转载请注明作者、来源等信息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