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书本放映52期:教师节,我们来看《摇摇晃晃的人间》+《我心雀跃》

书本放映 抛开书本 2019-03-30
戳蓝字关注我们哦!

书本剧场,声色思想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width=500&height=375&auto=0&vid=y0516padwwj


她因出生时倒产缺氧,造成脑瘫。

她是中国第一位有自己的传记纪录片(该纪录片已在荷兰和国内上映)的中国农民。

她是一位诗歌被转发了上百万次的诗人。

她是一个渴望爱情的女人。

她是余秀华。

一个女人想要独掌自己的命运



影片截取了余秀华四十多年人生中的一个片段——2015年冬天突然成名,命途开始发生急遽转变,历经与丈夫长年的离婚拉锯战,最终尘埃落定。一生为她操心的母亲,身患癌症离开人世。

为了让余秀华的这一“人生片段”显得立体丰满,范俭与他的团队持续拍摄了一年,先后去了六次横店村,最久一次待了十六七天。团队最多时去五个人,最少的时候,只有范俭和妻子两人在余家拍。闲聊、吃饭、帮着下地插秧,很少正襟危坐地访谈。

2015年1月中旬,范俭第一次见到余秀华时,位于湖北钟祥横店村的余家,里里外外全是媒体,记者一波又一波,每批半小时地抢着上。那是她因《穿越大半个中国去睡你》走红网络之际,时值寒冬,横店村刚下过一场大雪,银装素裹。

早前,范俭一直酝酿着拍摄一部关于诗人的纪录片,“其实我的关注点不在于文学性,不在于诗歌,而在于诗意”。余秀华的一夜爆红恰好为他提供了一次机会。







为了同余秀华建立起信任,范俭仔细翻阅了余秀华的诗作,还送给她喜爱的小说《悲惨世界》,与她聊其崇拜的云南诗人雷平阳。雷平阳曾说过,“余秀华的诗把自己放进去了,就跟鸟儿天生要叫一样,她需要开口说话。”

影片选用了余秀华参加新书签售、诗歌研讨会、电视台节目录制等多个场景画面。城市空间与农村生活穿插进行。“在城市之中,有虚幻、紧张感,像梦一样;而一旦回到农村,那是她的真实生活,这二者有着强烈反差。”范俭坦承这在拍摄与剪辑时是“有意为之”的,“余秀华在城市中有一个蜕变过程,无论是自信也好,还是内心更强大也罢,她凭借获取的能量回到村庄,去处理现实的问题——离婚。”

“我希望大家能去思考,面对一个没有那么坏、还算正常的丈夫,余秀华为何不愿意接受这样的婚姻?”范俭说,“残疾也罢,婚姻也罢,没有一件事在她可控范围之内。全部都是意料之外、不可突破的命运。我们从离婚背后看到的是一个女人想要独掌自己的命运。”


在庸常的生活里发现诗意


影片前十分钟,对余秀华的前史进行了简单描述。其中有一句独白是,“诗歌能让我安静下来”。“这句话是放在影片开头,但当你看完影片回过头来重新思考就会发现,余秀华内心有很多躁动,需要很多力量去化解,而‘诗歌’就是化解的重要方式。”相对于娱乐年代大众的猎奇心理,范俭一直在为影片寻找精神层面的注脚,“我想透过一个诗人,观察她如何在庸常的生活里发现诗意,探索她的诗歌与生活的巨大反差。”

影片中,余秀华与丈夫吵完架坐在池塘边上,慢慢地就构思出了一段诗歌。那时她想过做出妥协,当天晚上她就把它写出来了——“两块云还没有合拢”“一棵草有怎样的绿,就有怎样的荒”。她借着这诗句传达的无非是一个女人对爱有怎样的渴望,她就要经历怎样的痛楚。在漫长的婚姻中,她历经疼痛与煎熬,而所有的出口只有诗歌,她也只能将求而不得的爱情转化成诗歌。

“我力图以这样的方式让观众理解她的诗。”范俭说,“我愿意去深入挖掘这样一个女性,记录她如何来主宰自己的人生,通过她,人们或许可以从中看见自己。”




纪录“具体的人”

范俭最后一次拍余秀华,是在2016年9月余母下葬的时候。横店村已经彻底变样了。

如今,她和她父亲生活在一起,不过已经搬到了“新农村”住。她的村庄已经盖起了一片片房子,原来那些池塘、树和麦田、稻田全都没有了。

“谢谢范俭把这么多人和事都记录了下来,可是现在都物是人非了。”面对这部影片,余秀华更多的是感慨,或者说有某种伤感。妈妈走了,她所生活的农村也变了模样,“家乡变了,我也写不出那样的诗歌了”。

在专注于拍摄现实题材纪录片之初,范俭认为,纪录片“要对公共事件、对社会问题表达意见、寻找策略,以期推动社会的进步。”后来,他认为纪录片的意义“在于具体的人,在于复杂的人性和细腻的情况,在于粮食和蔬菜所构成的生活日常。”

“拍摄人的情感、人的欲望、人的多面,是我热爱的”,有关“人性”的东西总是让范俭迷恋。《摇摇晃晃的人间》也是如此。


书本放映52期

时间

2018年9月9日 周日

 13:00~14:28 《摇摇晃晃的人间》

14:40~16:16《我心雀跃》


地点


无锡市和平电影院



主办方


抛开书本


报名方式


《摇摇晃晃的人间》

《我心雀跃》


添加负责人微信

微信号:darlingtudai

(备注片名)



如果说《西西里的美丽传说》中的莫里卡·贝鲁奇,是以男孩性启蒙女神的形象出现,那《我心雀跃》里的女主角刘维维(孙伊涵饰),则像男孩心中的精神初恋,太过美好想要靠近,但又不好意思产生邪念。她满满的胶原蛋白和眼睛里藏不住的生命气质,让“少女感”成了她在这部影片里的标签。

 


说实话,光是看着她翘着双腿趴在床上百无聊赖翻书的样子就足够满足了。我们的老朋友@时间之葬也评价到:这可能是国产青春片里,最高保真的“少女心”了。

 

故事发生在北京,一开场便是一群高中生嬉闹着骑车上学。


“朋友”绝对是学生时代的重要关键词,那时候,谁没几个损友。片中的女主角刘维维也有这么一群好哥们,没事总是喜欢扎堆在一起,一起上学,一起逃课,一起玩闹,一起无聊……不过关系究竟好不好,主要看一起干的“坏事”够不够多。

 


片中,刘维维的同院好友,一天不想着好好学习,尽想着赚钱,从批发市场淘来磁带到学习倒卖,但怕妈妈发现,就把维维家当成了中转站。维维想做同学录,需要遛到美术教室找工具,她的闺蜜就帮她在门口放哨。

 


刚刚说的“坏事”其实都是小打小闹,他们偶尔也会“干票大的”,为了在班级美化评比里获胜,他们大半夜地跑到“派出所”偷花,一盆一盆地往外运,结果被全体抓包。

 

青春时代的“坏”,大都有叛逆和捣蛋的成分,“坏”得再出格,也很容易被一眼看穿。如果说能否“相互包庇”是验证友情的一大标准,那第二个标准是能否“保守秘密”。而青春期的秘密,最大也不过是谁喜欢谁了。

 





学生时代的恋情,大都是一个人的独角戏。


刘维维喜欢上了美术老师邹野,可是这样的单恋怎么能够结果呢?更何况还是师生关系。这样的暗恋,注定是一段不对等的关系。



维维每一次“我心雀跃”,几乎都源于自己精心制造的契机。


她故意找理由耗在美术教室,抄下邹野的课程表制造偶遇,偷喝他茶杯里的水假装间接接吻,做板报时把自己的名字和他写在一起……

 


她用无数次刻意来维系心中的确信,用无数次过度解读来自我慰藉。


青春期的爱恋本身就是复杂的,生理的发育和感情的滋长混杂在一起,这时候的暗恋添加了太多自以为是的光环。因此无疾而终,是维维这段单恋意料之中的结局。

 


其实,“无疾而终”,是我们大多数人青春的主题,半途而废的爱好,爱而不得的初恋,中途走散的朋友……“青春”二字看似生气勃勃,但这样的生命力却恰巧出现在一个没有能力捍卫自己的坚持,与世界对抗的年纪。

 

在青春的剧场里,无力和蛮力交替上演,变成一场必须独自承受的大汗淋漓和狂风暴雨。

 


我们欠青春一场电影,其实并非是一定要去电影院完成某种仪式。而是当我们慢慢长大,离青春越来越远,变成世故而丑陋的成年人之后,回头看那段颠簸的青葱岁月,常常会用慌慌张张地用“傻”字一笔带过。

 

好像否定了那段“傻得冒泡”的时光,才能心无愧色地接受“成熟”的加冕。


我们在描写青春时,不是难以启齿就是用力过度,我们该有多么胆小,才无法坦然青春里的荒唐啊。其实,正是那些无疾而终和半途而废,才是关于青春的深刻。


福利

购买《摇摇晃晃的人间》电影票者,赠送特制明信片一套。购买两场电影票者,赠送《巨齿鲨》等电影周边。


注:本文部分图文内容来自网络

 

-FIN-      

         


FIRST:这就是《大象席地而坐》最好的样子

“小姑娘以后可别这么哭了啊~”

FIRST青年电影展完整获奖名单

《郊区的鸟》:电影扑朔迷离的情节究竟表达了什么?

一名尬舞网红的江湖生态

“你想拍呢就去拍吧,你不去拍怎么知道怎么开始”

金马奖:

金马|李安:“不能给你影后,就给你主席”

纽约电影节:

第56届纽约电影节片单:“只放映最好的电影”


书本专访:

专访|佟晟嘉:我为什么不拍一个普通人?

专访|书本×郑琼:我从来都不认为有客观的纪录片

专访|书本x周圣崴:若你喜欢怪人,其实我很美

专访|黄亚历的《日曜日式散步者》可能会让人头痛一段时间

书本放映

天梯 | 时间去哪儿了 | 奋斗 生门 | 唐老师 | 芳华 | 金珠玛米

至爱梵高 | 女尸迷案 | 蓝宇 | 东宫西宫 | 有人赞美聪慧有人则不

 请以你的名字呼唤我 | 大明劫 | bike与旧电钢 | 佛罗里达乐园 

 我们是X |我只认识你村戏 |第三度嫌疑人清水里的刀子|中邪

暴裂无声|我的影子在奔跑|太阳总在左边|塑料wg|黄金花

犬之岛|路过未来|FIRST主动放映造化 | 小智慧|出路 

那年八岁|日曜日式散步者|大三儿|小偷家族|齐放十荐|四个春天

大寒|驯马|黄星绿地满天红|世纪新生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