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生伏首拜阳明——阳明先生王守仁联墨鉴赏

天津大学 刘锋 联都网站 2018-10-31
点击上方蓝色字体“联都网站”即可关注

一生伏首拜阳明

——阳明先生王守仁联墨鉴赏

耕耘笔砚

脂粉简编


这一幅联墨作品的作者是王守仁。这是2011秋季艺术品拍卖会上广东省拍卖行有限公司的拍品,书法对联,立轴,水墨纸本,规格:89.5×18cm×2。王守仁书法作品传世甚多,对联传世更多,但是楹联书法传世甚少。如果不算刻本及其拓本,只有二幅,行书楹联墨迹也仅见过此幅,另一幅是草书。

王守仁((1472---1529)字伯安,浙江余姚人。因曾筑室于会稽山阳明洞,自号阳明,世人称之为“阳明先生”,封“新建伯”,谥文成。太平时代以一介书生而封伯爵,又追封侯爵,当然是极大的荣誉。这是因为王守仁有平定“宸濠之乱”等等军功。王守仁箭术高明,而又深通战略,若世上真有“谈笑间、强虏灰飞烟灭”这样的人,通观历史,那也只有王守仁等少数几人。王守仁是我最佩服的十个读书人之一。

在中国历史上,一个读书人中进士、当大官,而且成为诗人、文学家已经是很了不起;若他同时也是大思想家就更了不起;如果又是大军事家,那就让人顶礼膜拜了。王守仁就是中国历史上最著名的思想家、哲学家、文学家和军事家。


王守仁是儒学大家,更是“陆王心学”之集大成者。“心学”我们可能不了解,但不可能不知道“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这句话。此语是出自《王阳明全集·与杨仕德薛尚谦书》。心学的一大特点是“以正人心为本” ,他曾经在一首诗中感叹:“莫倚谋攻为上策,还须内治是先声”。“内治”的核心便是教化。


王氏心学在明末由朱舜水传到日本。最推崇王守仁的是日本近代的著名军事家东乡平八郎。1905年,日本海军大将东乡平八郎率领装备处于劣势的日本舰队在日俄战争中全歼俄国太平洋舰队和波罗的海舰队。就在为他举行的大型庆功宴会上,面对着无数的崇拜者,东乡平八郎只是默默无声地拿出了自己的腰牌,展示给众人,上面只有七个大字:“ 一生伏首拜阳明”。


还有一则故事说:年青的蒋介石在日本学习期间,看到电车上很多日本人都在看王阳明的《传习录》 ,看一会,闭目沉思一会。他大为震惊,于是开始阅读《传习录》,并崇拜王阳明。


王氏心学把儒家的“格物致知”,推求物理的观点更向前发展,提出“知行合一”。 致知不是目的,将知识服务于实际更为重要。又发展了儒家的“人性”理论,不去探讨人性的本源是善是恶,而提出“致良知”,强调个人行为和思想的修持。并说:“虽经日作买卖,不害其为圣为贤” 。亦即:只要能“致良知”,人人可以为圣贤。这或许可作为毛泽东主席的诗句“春风杨柳万千条,六亿神州尽舜尧”的解读。还提出“君子之学,唯求其是”,即“求是”,以改造学风。这些都对当时和后世,对中国和海外都起了振聋发聩的作用。


此幅联墨的联文也采用集句的方式。不过,不是集诗,也不是集词,而是集骈文,相当冷僻。上下联都取自《全唐文·卷777》,其实是集自李商隐的骈文。上联“耕耘笔砚”集自《为崔从事寄尚书彭城公启》,原文是:“···每欲陶冶肺肝,耕耘笔砚,粗调宫徵,以谢阳秋。···”。下联“脂粉简编”集自《为举人上翰林萧侍郎启》,原文是:“···丙丞相之车茵,宁弹醉客;平津侯之宾馆,不碍布衣。并脂粉简编,冠缨图史。後之披卷,皆若升堂。···” 。


王守仁书法,有着深深的二王风韵,却又有明显的个性。他的书法清劲俊逸,毫无滞涩之处,从此幅联墨当可以看出。他的有些书法还呈现出灵动飞扬的气势。


徐渭称赞王守仁书法说:“古人论右军(王羲之)以书掩其人,新建先生(王守仁)乃不然,以人掩其书。观其墨迹,非不翩翩然凤翥而龙蟠也,使其人少亚于书,则书已传矣。” 明末清初著名文学家归庄赞誉说:“阳明先生一代儒宗,而亦工于书法如此,岂非艺即道耶?余学道不成而谬以能书名,既耻为一艺之士,其敢不勉。” 国际阳明学研究大师、日本九洲大学名誉教授冈田武彦称其书法“骨挺神骏,笔势飘逸,流畅清丽,有弘毅骏拔飘逸之气象”。 书法家朱长春评价其书艺时说:“公书法度,不尽师古,而遒迈冲逸,韵气超然重表,如宿世仙人生具灵气,故其韵高冥合,非假学也”。


古代的读书人追求“三不朽”。何谓三不朽?据《左传·襄公二十四年》云:“太上有立德,其次有立功,再次有立言,虽久不废,此之谓三不朽”。遍数青史,能有几人?当然,阳明先生王守仁应当是其中的一个。

欢迎关注联都网站系列微信公众号:

1、联都

2、联都网

3、联都网站

4、联都论坛

5、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

本系列公众号近期将隆重推出——2017年度楹联作品盘点【******联集】,优秀联集将推荐给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参与2017年度对联创作奖的评审,欢迎投稿,欢迎实力角逐对联创作奖!

投稿要求:联作≥20副+个人简介+照片≥1张(原图)

投稿邮箱:99474877@qq.com

微信号:clr18687299660

     同时接受和对联相关的其他题材如联理文章等,欢迎投稿。

往期精彩文章导读:

清代第一个状元——傅以渐对联书法鉴赏

云南状元第一人——袁嘉谷楹联鉴赏

一扫凡联万古空——成都武侯祠联墨鉴赏

万树梅花一布衣——孙髯大观楼联墨鉴赏

浩气凌云笔自刚——钱沣联墨鉴赏

楹联书法艺术的双重变奏 ——探析楹联书法在清代鼎盛的多元化成因

谁是春风第一枝?——文彭联墨鉴赏

听雨谈天共一灯——董其昌联墨鉴赏

墨随情绪自淋漓——王铎联墨鉴赏

朱熹联语考辨二则

关于无情对的界定和研究

《康熙挽郑成功联》考辨

邓石如《沧海日》对联考证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

对联书法的起源及其他

对联起源考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