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扫凡联万古空——成都武侯祠联墨鉴赏

天津大学 刘锋 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 2018-10-31

一扫凡联万古空——《成都武侯祠》联墨鉴赏


天津大学   刘锋

题成都武侯祠联:

能攻心则反侧自消,从古知兵非好战;

不审势即宽严皆误,后来治蜀要深思。

——清 赵藩(云南剑川)

此幅楷书联墨是赵藩为成都武侯祠所撰并书。武侯祠位于四川成都南郊,始建于唐,明初与昭烈庙合并一起,但人们仍称为武侯祠;康熙十一年(1672) 又重建。武侯祠内文物古迹颇多,而又以祠内对联引人入胜,其中最负盛名的就是赵藩的这一副对联。赵藩(185l一1927年)字樾村,一字介庵,晚号石禅老人,白族,云南剑川人。


若论联墨合璧,擅楹联者有之,擅书法者有之;既擅楹联又擅书法而又有名联佳墨传世者,通观历史,也只有赵藩等寥寥几人而已。


赵藩之书,初宗欧阳询,后主攻颜真卿、苏东坡,于清代则融钱南园、翁同龢而形成自家风貌。他学欧以《化度寺》、《九成宫》为主,但在他中年以后,几乎完全摆脱了欧书与馆阁体的影响,主要以颜书的面目出现,偶参以苏字。学颜则以《勤礼碑》和《麻姑仙坛记》为主;学苏主要取法于《丰乐亭记》。


赵藩学颜,‘宁拙毋巧’,却又楷中带行,行书之中亦偶有草书体势。因此他的字,丰而不肥,肉中有骨,深得‘真颜不肥’之妙.


评价一副对联的优劣,主要的要看二点:准确、出新。所谓准确就是梁章钜所讲的切。关于此联,切分几个层次:


第一是切人,即:切诸葛亮。所谓切是指确切不移,用在其他人身上则不行,不能游离;当然还要典型,读者一读即知,不能晦涩。


第二是切地,切成都,而不是其他地方也行。诸葛一生充满传奇色彩,要切成都就要选诸葛亮治蜀,而不能用三顾茅庐、隆中对来敷衍。


第三是要切时,要有现实意义,不是为对联而对联。


所谓出新是指推陈出新,要独出机杼,不能蹈袭前人。对联是文学,贵在独创。歌颂诸葛亮的诗篇甚多,杜甫的《蜀相》,温廷筠的《经五丈原》等,都是一时绝唱。从文学性来说,作对联只要落入前人窠穴,就不能称之为佳作了。蹈袭不仅是指蹈袭文字,而且是指蹈袭立意;至于抄袭,那就是小人行径了。


因此这副对联最值得后人称道的地方是它的立意创新:它不去写武侯祠如何如何,而是直接写诸葛亮;但既不是歌功颂德,不是敷衍历史,也不是作人物评价,如很多前贤曾经作过的那样;更不是仅仅抒发作者内心感慨,作小知识分子的无病呻吟状;而是写诸葛亮的治道,诸葛亮治国的国策和战略。而正是这个治道对后世有极大的借鉴意义。作者所见者大,所以对后世影响也大。


赵藩崇敬诸葛亮,对诸葛亮治蜀的政策策略作了很多的研究,在《按行西北乡即事有作》诗中写道“亮岂徒严矫岂猛,灯前搔首有遐思”。所以赵藩告诫后人:学诸葛亮不能一味用严;更不能反而用之,一味用宽;必须审时度势。


上联借七擒孟获故事讲攻心之道,非常高明,以至此联被人誉为“攻心联”。‘七擒七纵’孟获不见于《三国志》而见于《汉晋春秋》,经过演义,于是成为《三国演义》的精采篇章,以至家喻户晓。〝南人不复反矣〞,攻心战术用得非常成功。攻心二字出于《三国志•马谡传》裴松之注。诸葛亮器重马谡,“每引见,谈论自昼达夜”。马谡说:“用兵之道,攻心为上,攻城为下;心战为上,兵战为下。”即认为:打仗最重要的是瓦解敌人斗志,收服敌人之心,使敌人不战而降,“不战而屈人之兵”,这一点极受诸葛亮重视。反侧,源自辗转反侧,是指心绪不宁;引申为有动乱之心的人。《荀子•王制》:“遁逃反侧之民。”杨倞注:“反侧不安之民也。”《后汉书•光武纪上》:“令反侧子自安。”李贤注:“反侧,不安也。”自消:即反侧之心自行消除。


攻心其实很不容易。阳明先生王守仁曾经说过:“破山中贼易,破心中贼难”,因此阳明先生特主教化,认为这是攻心的基础。攻心要有正确方法:


第一点是:法纪严明,出以大公,用心平正,善善能赏,恶恶能罚,则民无反侧。


第二点是:若民有反侧,必生作乱之人;则以德化之,以法治之,以势凌之,以恩结之,以诚待之;能行此五者,然后反侧自消,弭大乱于无形。


下联写诸葛亮治蜀,如何写?当然要写大的战略思考。这个大战略就体现在诸葛亮的一篇重要文章:《答法正书》。当时的形势是这样的:刘备集团刚刚取得四川(入蜀),一方面还要打仗,开疆拓土;另一方面当然要稳定内部,“内修政理”。“天下未乱蜀先乱,天下已治蜀后治”,如何治蜀?这是个问题,但不外乎宽治和严治。


主张宽治的是法正,他是刘璋旧部,在刘备攻占四川时立有大功,此时已成为刘备的重要谋臣。他以汉高祖刘邦刑法宽简的成功事例为鉴,主张“缓刑弛禁” : 理由是“昔高祖入关,约法三章,秦民知德,今君假借威力,跨据一州,初有其国,未垂惠抚。且客主之义,宜相降下,愿缓刑弛禁,以慰其望。”


针对当时四川“蜀土人士专权自恣”,法纪废弛,秩序混乱的形势,诸葛亮主张治蜀尚严。在《答法正书》中,诸葛亮指出,尚宽尚严要看形势: “君知其一,未知其二。秦以无道,政苛民怨,匹夫大呼,天下土崩,高祖因之,可以弘济。刘璋闇弱,自(刘)焉已来有累世之恩,文法羁縻,互相承奉,德政不举,威刑不肃。蜀土人士,专权自恣,君臣之道,渐以陵替。宠之以位,位极则贱,顺之以恩,恩竭则慢。 所以致弊,实由于此。吾今威之以法,法行则知恩,限之以爵,爵加则知荣。荣恩并济,上下有节。为治之要,于斯而著。” 


诸葛亮以严治蜀,效果显著,“科教严明,赏罚必信,无恶不惩,无善不显,至于吏不容奸,人怀自厉,道不拾遗,强不侵弱,风化肃然也。”。陈寿在《三国志•诸葛亮传》赞曰:“终于邦域之内,咸畏而爱之,刑政虽峻而无怨者,以其用心平而劝戒明也。” 这一段最令人激赏。


主张宽治的是汉高祖刘邦,以宽济猛;主张严治的是诸葛亮,以猛济宽;因看清楚大势,所以都取得很大成功。秦皇过严,刘焉刘璋父子过宽,都导致失败。这就是〝不审势即宽严皆误〞。


《武侯祠》联具有强烈的现实意义。“从古知兵非好战”,“后来治蜀要深思”是赵藩用来规谏新任四川总督岑春煊的。岑春煊(1861年-1933年)壮族,广西西林人,清末民初政治家。岑春煊是自诩‘知兵’的。庚子之乱岑春煊带兵勤王,深得慈禧太后和光绪皇帝赏识。这个人也很有意思,是个反贪官的好手,清末有名的“三屠”之一。据野史记载:清朝未年朝中权势最为显赫而行事又极具个性的地方大员有三位,当时被人称为“三屠”: 湖广总督张之洞,用财如水,号称“屠财”; 直隶总督袁世凯,镇压拳民,杀人如草,得名“屠民”; 两广总督岑春煊,大量弹劾贪官污吏,谓之“屠官”。 据说,岑在两广总督任上,共弹劾贪官庸官1400多人;在署理四川总督时,一次就弹劾罢免了40多个贪官。有人这样形容岑春煊“每至一省,必大肆纠弹,上下皆股栗失色”。岑春煊治川尚严,赵藩曾做过岑毓英(岑春煊之父)的幕僚,和岑氏父子私交甚深,当时正代理四川盐茶道,故对岑以严治川曾多次劝谏,这也是此联创作的背景。


一副佳联应有长久的魅力。1958年3月7日,毛泽东主席参观武侯祠时,曾在此联前驻足良久,欣赏之情溢于言表。毛泽东是大战略家,也是大势家,对审时度势,自有心得。其时刘兴元主政四川,毛泽东曾嘱咐刘兴元:“到成都你看一看武侯祠赵藩撰写的对联,你读了这副对联,你就知道你的工作应该怎么做了〞。刘兴元一下飞机就直奔武侯祠。一时间〝武侯祠联〞传遍大江南北,笔者也是从那时读到此联的。



欢迎关注联都网站系列微信公众号:

1、联都

2、联都网

3、联都网站

4、联都论坛

5、联都楹联文化研究中心

本系列公众号近期将隆重推出——2017年度楹联作品盘点【******联集】,优秀联集将推荐给中国楹联学会对联文化研究院,参与2017年度对联创作奖的评审,欢迎投稿,欢迎实力角逐对联创作奖!

投稿要求:联作≥20副+个人简介+照片≥1张(原图)

投稿邮箱:99474877@qq.com

微信号:clr18687299660

     同时接受和对联相关的其他题材如联理文章等,欢迎投稿。

往期精彩文章导读:为达联意巧用辞——读赵藩成都武侯祠联之心得
但欲贺时勿忘切——浅谈杨晓雁贺岳老民立八十寿诞联

茶联耐品余韵远——胡小敏大碗茶简析

无痕用典是功夫——试析卜用可《春日读佛联并自嘲》

章有法则文有韵——读白国成分袂亭联有感

读懂人,方能写好联——读闫长安题离骚阁联

浩气凌云笔自刚——钱沣联墨鉴赏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二期(201805)开赛启事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第一期(201804)结果揭晓!

“有容堂”杯成联月赛开赛启事(201804第一期)

楹联书法艺术的双重变奏 ——探析楹联书法在清代鼎盛的多元化成因

【晓梅评联】第5期

【晓梅评联】第4期

【晓梅评联】第3期

【晓梅评联】第2期

【晓梅评联】第1期

联说儒家、儒学、儒教

谁是春风第一枝?——文彭联墨鉴赏

集书画诗联为一体的佳作推荐——《王亚兴百幅寿星画集》

《春莺佛教诗联选集》(佛教诗134首)

“南浦颐苑”新街征联大赛获奖作品“硬伤”多

孙髯翁其人其作探究

一家三代的对联情结

听雨谈天共一灯——董其昌联墨鉴赏

《春莺佛教诗联选集》【佛教楹联120副】

万佛寺征联作品欣赏

百联承韵老临州

《父母的眼泪》——清明节怀念父亲

墨随情绪自淋漓——王铎联墨鉴赏

联界陋习之四——以其昏昏,而曰玄玄

从一副对联谈起

联界陋习剖析之五——满足于不求甚解

朱熹联语考辨二则

【新闻“联”播】第二期之挽台湾学者和时事评论家李敖

【新闻“联”播】第一期挽霍金之《英文对联悼英灵》

关于无情对的界定和研究

【18.05.15.截止】“温州头陀寺永嘉大师杯”全国征联启事

《老廣州風情》系列对联作品

《康熙挽郑成功联》考辨

【三八妇女节特辑】古代贤母的故事

邓石如《沧海日》对联考证

关于《文镜秘府论●二十九种对》的研究

对联书法的起源及其他

“拉面”元宵节联

对联起源考证

对联:该远离趋同思维【作者:张兴贵】

深圳刘红艳楹联名师工作室正式挂牌成立

《笔意集》(张兴贵楹联作品集 2017年度)

刘红艳对联作品选

吴岱宝楹联作品欣赏

李群懿楹联作品欣赏

小品几副《兰亭集序》集字联

张兴贵题二十四节气联

【新瓶装老酒】荒唐看奥运 奥运竞荒唐

糊涂居士写诗联的故事‍【对联故事妙趣横生】

《时事打油》:你见过如此高大上的打油诗吗?

联题山西吕梁临县23乡镇 别具一格

《荒唐对韵》(难得一见的好文)

联都元老哈哈公65华诞贺联欣赏

对联妆扮下的碛口古镇等你来

关于对联走向大众的思考与实践【附成功案例】

古代清官、名士的廉洁对联

乾隆661副对联欣赏

周恩来30副对联欣赏(纪念周恩来逝世42周年)

孙中山32副对联欣赏

关于“养天地正气,法古今完人”一联出处大讨论,精彩不容错过

蒋介石70副对联欣赏

百副楹联做嫁衣,中南海美的像个新娘子

毛泽东罕见佳联22副赏析

紫禁城(故宫)对联318副,看了方知读书少

习近平引用的楹联佳作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