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药明康德内容团队编辑
本周,《科学》子刊《科学·转化医学》(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同期报道了两篇由Denali Therapeutics公司发表的研究论文。论文中,这家生物技术公司介绍了一种全新的技术,能帮助大分子突破血脑屏障,进入大脑。这也意味着在40多年的不断尝试下,我们终于取得了可喜的进展。
说到血脑屏障的历史,还要追溯到100多年前。当时,后来的诺奖得主保罗·埃尔利希(Paul Ehrlich)在研究如何用染料给不同的组织和器官染色。他发现在注射染料后,一些动物全身的器官都被染上了颜色,唯独大脑是个例外。他把原因简单地归于大脑的吸收力不够。
▲保罗·埃尔利希教授(图片来源:Harris & Ewing / Public domain)后来,他的一位学生做了另外一项实验,直接将染料注射进了动物大脑的脑脊液中。这一次,他观察到了截然相反的结果:脑组织被完美地染上了色,但身体其他部分却没有被染上色。基于这些发现,当时的科学家们推断,在中枢神经系统和身体的其他部位之间,存在某种神秘的屏障,阻止了物质的自由流通。起初,人们以为屏障效应是血管造成的。而如今我们知道,血脑屏障由紧密相连的内皮细胞组成。由于血脑屏障的存在,很多生物大分子无法从血液循环中进入大脑,从而限制了许多药物的使用——如果它们无法进入大脑,自然也就无法治疗大脑里的疾病。自此之后,许多科学家们就在探索突破血脑屏障的方法。这一探索,就是几十年的时间。在上世纪80年代,华盛顿大学(University of Washington)的威廉·班克斯(William Banks)教授提出了一个“特洛伊木马”式的设想。
▲一些科学家期望用特洛伊木马的方式,把药物大分子送进大脑里(图片来源:after the Vergilius Vaticanus / Public domain)我们已经知道一些特定的大分子,能够通过结合血脑屏障上的特定受体,被运送到大脑内。这个发现给科学家们带来了启发——如果我们把一些抗体/抗体片段连接到具有治疗潜力的大分子上,这些抗体/抗体片段又恰好能结合血脑屏障上的特定受体,我们是否就能暗渡陈仓,把这些大分子偷偷送入大脑内呢?这个策略听起来很简单,实行起来却非常困难。40年过去了,人们至今没有在探索中取得成功。班克斯教授在美国化学会旗下的C&EN杂志的报道中说:“我有时在想,‘特洛伊木马’的设想,可能引诱药企们走进了死胡同。”而这两篇发表在《科学》子刊上的论文则表明,这条死胡同走通了。我们说回Denali Therapeutics公司。该公司的创始人Ryan Watts博士曾在基因泰克(Genentech)公司领导神经科学领域方面的研究,将大分子突破血脑屏障,也是他为之努力了10多年的方向。
在第一篇论文里,该公司的研究人员们开发了一种新型的技术。它们使用了抗体的Fc片段,并不断诱导它们发生突变,直到它能结合血脑屏障上的“运铁蛋白受体” (transferrin receptor)。顾名思义,在通常情况下,这种受体负责把含有铁的“运铁蛋白”运输进大脑。而当突变的Fc片段与运铁蛋白受体发生结合后,也就具备了被后者运输进大脑的潜力。如果再在这个Fc片段上连上大分子药物,不就能让它们搭上便车,进入大脑了吗?
▲特殊的Fc片段,能让生物大分子“搭便车”,进入大脑(图片来源:参考资料[1])为了检验这个想法的可行性,科学家们将靶向BACE1的Fab片段与上文中提到的Fc片段连在一起,做了测试。BACE1是参与β-淀粉样蛋白形成的一种酶,人们认为抑制BACE1,就能抑制β-淀粉样蛋白沉积的产生。在小鼠和猴子体内,科学家们果然发现,这些新设计的融合蛋白能够有效突破血脑屏障的阻碍,并减少这些动物大脑里的β-淀粉样蛋白水平。该结果也对这一技术进行了概念上的验证。人们曾希望用BACE1抑制剂来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但多个临床试验却都以失败告终。因此第一项研究更像是一个概念验证,临床上的应用相对不明。为了评估这一技术治疗人类患者的潜力,科学家们开展了第二项研究。具体来看,他们将一种叫做IDS的酶连接到了Fc片段上,希望将它们送入大脑,治疗因这种酶的缺乏引起的亨特综合征(Hunter Syndrome)。而小鼠实验的结果表明,相比直接在血液里注射这种酶,添加上Fc片段后,能将大脑里的酶含量提高20倍!此外,这些酶也能发挥生物活性,有效减少大脑中其底物的水平。值得一提的是,研究人员们在整个大脑内都观察到了这种酶的分布,也从侧面支持了这种递送方法的潜力。
▲Denali的科学家们计划在今年6月启动临床试验,评估该技术在人类患者中的潜力(图片来源:Denali官方网站)接下来,Denali公司期望用这种创新技术,去治疗罹患亨特综合征的人类患者。按计划,该临床试验将在今年6月开始招募。倘若临床试验取得成功,无疑将在更多类似的疾病领域中得到应用。“(突破血脑屏障)曾经是一个非常令人沮丧的领域。但我认为在这两篇论文里,他们打出了一个漂亮的本垒打。” 班克斯教授点评道。正如在第二篇论文中所说的那样,这些数据彰显了这一技术帮助大分子药物突破血脑屏障的潜力。我们也期待这些临床前的好结果,能够在人类患者中得到重复,早日为许多大脑疾病带来新的治疗方案。本文题图来自Pixabay。
参考资料:
[1] Julie C. Ullman et al., (2020), Brain delivery and activity of a lysosomal enzyme using a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vehicle in mice,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y1163
[2] Mihalis S. Kariolis et al., (2020), Brain delivery of therapeutic proteins using an Fc fragment blood-brain barrier transport vehicle in mice and monkeys,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DOI: 10.1126/scitranslmed.aay1359
[3] Denali Therapeutics Announces Publication of Two New Papers Describing Its Blood-Brain Barrier Delivery Technology in Science Translational Medicine, Retrieved May 29, 2020, from https://denalitherapeutics.com/investors/press-release?id=7566
[4] Denali Therapeutics unveils blood-brain barrier delivery system, Retrieved May 29, 2020, from https://cen.acs.org/biological-chemistry/neuroscience/Denali-Therapeutics-unveils-blood-brain/98/web/2020/05
[5] Denali unveils new way of crossing blood brain barrier as the big neuroscience bet enters its clinical years, Retrieved May 29, 2020, from https://endpts.com/denali-unveils-new-way-of-crossing-blood-brain-barrier-as-the-big-neuroscience-bets-enter-its-clinical-years/
本文来自药明康德内容微信团队,欢迎转发到朋友圈,谢绝转载到其他平台。如有开设白名单需求,请在“学术经纬”公众号主页回复“转载”获取转载须知。其他合作需求,请联系wuxi_media@wuxiapptec.com。
新冠病毒专题
官方命名 | 不是人造病毒 | 戴口罩管用 | 复杂的基因组产物 | 受体结合能力 | CRISPR检测技术| 出现症状就晚了
癌症突破
抗癌疫苗 | 癌症地图 | KRAS | 酒精 | CAR-T 2.0 | 单细胞CAR-T | 外泌体 | 白血病免疫疗法 | 膳食纤维与肝癌 | 中年危机 | 液体活检 | 化疗与癌症转移 | 抽烟喝酒要不得 | 癌症转移 | 癌细胞变脂肪 | 自噬反应 | 钾离子 | PD-L1远程攻击 | CAR-T安全性 | 染色体外DNA | 癌症全基因组
智慧之光
大脑逻辑 | 母爱 | 脑细胞 | 阿兹海默病血检 | 孤独 | 可乐 | 生酮饮食 | 阿兹海默病毒假说 | 大脑抗衰老 | 麦克阿瑟天才奖 | APP蛋白 | 畅游大脑 | 细菌感染假说 | 睡眠与心血管疾病 | 电击提高记忆力 | 明星抗抑郁药 | 重新定义生死 | 脑机接口 | 分子蓝图
热门前沿
膳食纤维 | 人工智能 | 耐寒 | 维生素D | 脂肪治疗 | 细菌耐药 | 性别逆转 | 延年益寿 | 细胞分裂 | 减肥新方 | 单染色体酵母 | 吃不胖的方法 | 精准医学 | 单性生殖 | 胚胎发育 | 基因疗法 | 蚊子吃减肥药 | AI医生 |长寿天然分子 | 细胞排除垃圾 | 大道至简 | 吸猫 | 太空旅行 | 打印器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