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爆竹:年味儿,伴着一声声脆响在空气中弥漫开来……

2017-01-27 陈建强 中华文化溯源

1778年的绍兴吼山,随父游宦读书习幕的沈复闲暇时来到这里的“水园”观鱼戏水。意兴阑珊之际,便于水阁里设宴饮酒,让随从燃放爆竹。

当其时,“轰然一响,万山齐应,如闻霹雳声。”或许这是沈复此次出游的一个亮点——因为正是这一声巨响,开启了他“快游”一生的宿命。

《岁朝欢庆图》

此图描绘清时人家过年阖家欢庆团圆的场面。男女主人端坐厅堂,孩童们则敲锣击鼓,吹笙拍板耍傀儡、点燃炮竹、嬉戏于庭院中。家仆们或持酒壶侍立,或端送糕果,穿梭于前厅迴廊里。

捧读沈复的《浮生六记·浪游记快》时,这一段记载颇为令人慨叹。因为在当时,威力巨大的火药对中国人而言,其功用还仍然主要是“娱乐生活”,而对于西方人而言,已然是战争的利器。

1778年,美国独立战争已经进入白热化阶段

爆竹起源的历史应该是从传说开始的。

记得幼时,刚穿上过年新衣的邻家姐姐半神秘半炫耀地考问我:“你知道为啥过年要放鞭炮吗?”

接下来我才知道:古时候有一种头上长角的凶猛怪兽叫"年",它长年深居海底,每到除夕就会爬上岸来,吞食牲畜伤害人命。为了吓退这种猛兽,人们便在家门口燃烧竹节,竹腔爆裂发出巨响,“年”就吓得落荒而逃了


大战年兽假想图

年,对于上世纪六七十年代的孩童们来说,可以穿新衣,可以吃到肉,可以尽情玩耍打闹而不受责备……这样美好的字眼竟然是一只可怕的怪兽的名字,无论如何从情感上都是难以接受的!

后来,又听到一个截然相反的传说:在腊月三十晚上出来伤害人类的怪兽其实叫做“夕”,一个叫做“年”的神仙为民除害,通过燃放爆竹赶走了“夕”。后来,人们为了纪念“年”的功绩,就把腊月三十那天叫“除夕”,把初一称为“过年”……

瞧!这样多好!

怪兽“夕”


两个故事有一点是相同的:驱除怪兽的武器都是“爆竹”。而“爆竹”的威力也是止于“威慑”而已。

关于这一点,倒是可以从典籍中找到依据。

西汉东方朔的《神异经》上说:“西方深山中有人焉,其长尺余,性不畏人,犯之令人寒热,名曰山魈。以竹著火挂熚,而山魈惊惮。”这大概是关于爆竹起源最早的记载吧?至于有人将《诗经·小雅·庭燎》篇中的“庭燎之光”也臆想为燃放爆竹,则太过牵强了。

实际上,后人对爆竹的历史也做过比较详尽的梳理:古人焚竹发声,名曰“爆竹”,其意为惊吓和驱逐恶鬼。南朝梁宗懔在《荆楚岁时记》中记述:“正月一日。是三元之日,鸡鸣而起,先于庭前爆竹,以辟山魈恶鬼。”


唐朝初年,战乱频仍,瘟疫四起。一个叫做李畋的在小竹筒内装入硝石,点燃后使其发出更大的声响和更浓烈的烟雾,结果驱散了山岚瘴气,制止了疫病流行。后来爆竹被广泛应用于辟邪驱瘴了。后人为了纪念李畋,尊他为鞭炮的祖师爷。

江西萍乡市李畋公园

到了宋代,随着火药和造纸术的发明,人们开始用纸筒代替竹节,并用麻茎把爆竹编成串,称为“编炮”,因声音清脆如鞭响,也叫“鞭炮”。当此时,爆竹的功能也由避邪驱鬼转变成渲染节日的吉祥、喜庆。孟钺在《东京梦华录》中曾记载开封府的除夕夜,“禁中爆竹山呼,声闻于外”,真正是热闹得紧。

一部跨越千年的爆竹发展史,在《通俗编排优》中,仅用30个字就叙说清楚了:古时爆竹皆以真竹着火爆之,故唐人诗亦称爆竿。后人卷纸为之,称曰“爆竹”。

至于唐朝时何以又将爆竹称为“爆竿”?也许是在一根长竹竿里逐节装填硝石后,点燃后能够连续发出爆炸声吧?

唐朝诗人来鹄在《早春》中写道:“新历才将半纸开,小亭犹聚爆竿灰。”就是当时春节燃烧竹竿的情景。而元稹在诗中所描述的“乱骑残爆竹,争唾小旋风。”又是多么富于生活情趣啊!

随着时代发展,燃放爆竹的习俗已不仅仅限于春节,而成为具有鲜明民族特色的娱乐活动。每逢重大节日及喜事庆典,人们都要燃放爆竹以示庆贺,无论是婚丧嫁娶、新房奠基、公司开业等,一笔不菲的鞭炮费用可是必不可少的。

湖南的醴陵和浏阳、广东佛山和东尧、江西的宜春和萍乡等是我国著名的“花炮之乡”,生产的爆竹不仅畅销全国,而且还远销世界其他国家和地区。也许因为是李畋故乡的缘故吧,湖南的烟花爆竹名头最为响亮。1935年出版的《中国实业志·湖南篇》记载道:“湘省爆竹之制造,始于唐,盛于宋,发源于浏阳也。”

传统作坊内,工人给小鞭炮插引线

事实上,幼时和小伙伴放爆竹时,也要互相攀比一下产地的,如果父母给买的爆竹恰恰是湖南浏阳或醴陵生产的,心中的那份小得意是不在乎显露出来的。只是那时候绝没有一次就燃放一挂鞭炮的本钱——总是将长约两三厘米的爆竹小心翼翼地从引信上拆下来,然后捏着香火头一个一个地燃放,于是,年味儿正是伴着一声声脆响在空气中弥漫开来的……

这样燃放爆竹,大概是要让现在的男孩子们所不屑的——富裕了的人们,就连放爆竹也变得豪气万丈没有节制了。记得前几年,每到除夕夜子时前后,震耳欲聋的爆竹声就响彻了整个城市、整个中国,浓浓的硝烟里,人们看不清彼此的面目,听不清彼此的声音……爆竹响过了,电视里春节晚会也已接近尾声。哦,洗洗睡吧——喧嚣之后的沉寂,更让人百感交集!

如今,由于愈来愈多发的雾霾污染,由于日益严重的火灾隐患,由于难以回避的人身伤亡事故,每年春节燃放烟花爆竹都成了重大问题。不久前某地出台了春节期间禁止燃放烟花爆竹的规定,但在强大的民意质疑下,朝令夕改,成为坊间笑谈。不过如何在尊重民俗传承中国文化传统的同时,把握好燃放爆竹的“适度性”,也确实是眼下整个社会不得不面对的难题。

因为,在“岁之元、月之元、时之元”的“三元”时刻,声声爆竹寄托了人民群众祛邪、避灾、祈福的美好愿望。所以,没有爆竹声的春节,中国的“年味儿”究竟还是差了那么一点儿……

现在,还是让我们再重温一下王安石那首著名的诗吧: “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人屠苏。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本文版权归中华文化溯源(gmrbjzb)所有,转载须经授权

撰文 | 陈建强    编辑 | 周梦爽 陈陆寒 


每个关键词都是一场文化之旅

二十四节气 | 剪纸 | 查干湖冬捕 | 冰灯 | 酸菜 | 二十四番花信风 灶王爷 | 蒙古族祭火



中华文化溯源

追问与寻觅  开启一段自我确证的旅程  

中华文化溯源融媒体工作室出品  

光明日报记者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