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胡玉明:从CFO到CEO

2017-06-05 会计高端自媒体 会计学术联盟

中国会计智库”第一批入库名单即将公布,敬请关注!

    青年会计学者联合发起的会计领域第一自媒体 


分享信息,传正能量,交流学术

广结善缘,整合资源,服务成长

本文转自云顶财说微信公众号



从CFO到CEO



主讲丨胡玉明 教授

暨南大学博士生导师


一、基于互联网的“财会”生态环境

互联网的出现确实给人类社会带来了很多变化,改变了整个商业生态环境和商业运作模式,但互联网并没有改变商业的本质,即低买高卖,赚取价差,这叫创造价值。站在管理者的角度来说,供产销、人财物依然是基本的要素。

从最新的商业术语“prosumer”——生产即消费者,在今天致力于打造互联互通的网络商业平台的同时,也要注重制造业发展,纵观全球,制造业是利国之本的,兴国其器,强国之基,是一个国家国民经济的主体,也是提升综合国力,保证国家安全的一种重要的保障。

在这样的商业背景下,会计面临的困境其实没有想象的那么严重,但是我们要学会在顺境时未雨绸缪,逆境时心存希望。互联网可以创造机会,但是互联网本身未必能够创造价值,因为互联网要创造价值一定要依附于某一种东西。

同样互联网改变了会计工作方式,并没有改变会计的本质,互联网背后一定是计算机在运行,运行背后的支持者是会计的思维,如果没有会计的思维,计算机是没有办法为人类进行会计工作的。

财会人员能够立足未来,布局现在,做到转型升级那这就是最好的时代,若不能,这就是最坏的时代。好坏取决于自身的努力,而不取决于革命形势,这很好的诠释了当今财会的生态环境。

二、互联网时代的“业财融合”及其实现路径

现在有很多声音在说,财务会计更多服务于对外信息披露,而管理会计则侧重组织的内部管理与控制,所以财务会计已经过时,应该学习管理会计,这是片面的理解了“业财融合”的意义,业财融合重新抬头并非历史的倒行,也不是贬低财务会计、抬高管理会计的盲动,而是强调二者并驾齐驱。

“业财融合”不是一个新鲜的话题,相反它是一个长期被忽视甚至被遗忘的话题。会计的本源就是“业财融合”,从最基本的编制记账凭证到分析财务报表都是财务信息与业务流程的融合,但是由于耗时长,信息不完全等因素,很多财务人员忘了去感悟凭证数据背后的灵性,财报数字代表的经济活动实质,从而通过数据帮助利益相关者了解企业的经济活动及其结果,借此辅助管理。

在管理会计中,不管是需要对企业整个业务流程进行了解的全面预算、集结企业所有部门共同关注成本问题的作业成本法还是将战略目标、业务目标与财务目标融合的平衡计分卡法,都是以战略为导向,诠释企业的经营理念和财务理念。任何伟大战略的实施都离不开财务资源的支持,而战略之所以伟大就在于最终能够创造财务资源。 

整个会计从财务会计到管理会计处处都体现了“业财融合”,会计实务的基础就是经济业务。实现有效“业财融合”的路径:

一是需要具备向上管理、横向渗透、合纵连横的能力;

二是理解战略和行业特征,熟悉业务;

三是坚持不懈,善于交流,推动跨部门沟通;

四是通过对大数据的分析,创造或挖掘出商机,将企业的大数据转化为制定战略与经营决策的依据。

其中沟通与信任是当今“业财融合”实现的路径中最需要被关注的方面。数据的使用者是人,财务部门不能孤军奋战,社会各界对财务工作存在或多或少的误解,大家可能会认为财会人员过于注重报表数字分析、坚守原则、厌恶风险、畏惧无中生有的创新、缺乏远见,从而导致一种财务报表驱动的管理风格。如果财务人员真的沉浸在这种误解中,只会埋头做预算,那么“业财融合”只是纸上谈兵。

只有企业所有部门通力合作,才能够解决问题。这就需要财务人员掌握沟通的技巧,把复杂的财务数据分析用简单易懂的逻辑表述出来,创造一种“共同”会计语言联通不同的部门,只有通过沟通,消除误解,达成共识才能赢得信任。善沟通,多技能,会管理,有远见,敢担当是财会人员的基本素质。



三、财会人员与财会职能的转型

目前,大多数其企业是业财分离的,财务部门仅仅局限于自身的财务业务,对于公司企业业务部门经营、运作情况知之甚少,业务部门往往对财务部门有着“数豆者”的偏见。因此财务部门人员应首先加强对企业战略制定、业务流程、部门架构等的了解。与此同时,业务部门也应该意识到财务部门对自身的价值和意义。

因此,增进二者的相互熟悉和了解是实现融合的必经之路,同时也应该合理地调节二者相互支持、相互促进的关系,实现科学合理的职能分工。

财会人员的转型要从“如何做账”的财务会计转向“如何用账”的管理会计,这就要求财会人员要转变观念,主动去接触、去了解企业的战略、商业模式和行业特征,拓宽知识面,具备国际视野和战略思维,能够把战略、业务、财务有机的融合在一起。

也许在以前,由于人力物力资源匮乏,很难高效快捷的将三者融合,让财务人员普遍遭到外界的误解,被视为呆板的“数豆者”。但在互联网普及以后,机器能够代替人做人多工作,极大的释放了财会人员的潜能,特别是大数据时代的到来,人工智能的兴起,这时候强调“业财融合”也就水到渠成,顺理成章了。

所以重新开启一个封尘已久的话题并非没有意义,而是在寻求新环境下财会人员华丽转身的道路。要积极利用我们的专长,去感悟数据背后的灵性,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运用管理会计思维辅助企业制定战略并实施精细化管理,塑造企业的核心能力,提升企业国际竞争力。做到“不做业务,但要懂业务;不做运营,但要懂运营”。

财会人员转型的背后是财会职能的转型,财会职能要从核算型转为创造价值型最终转变为战略型财务,即扮演数豆者到种豆者再到选豆者的过程,不仅能够优化企业资源配置,持续创造价值,并且能够辅助并且参与战略的制定和经营决策。

“业财融合”是CFO走向CEO的修炼之路,如果CFO能够熟悉业务流程业务,理解商业模式,具备战略思维,便是CEO的最佳人选。这种趋势在美国已初见端倪,在中国也有不少例子。凡是从CFO走向CEO的人才都是立足财务,又超越财务,有整体把握企业战略制定的本领。从CFO到CEO只差下面一横,CFO怎么补上这一横成为CEO,也许“业财融合”或管理会计可以助CFO一臂之力。

也许每个财务人员都怀揣着成为CEO的梦想,这种激情可能会在日复一日的凭证填制、通宵达旦报表编制过程中有所消耗。现在 “业财融合”就是延续激情燃烧的火焰,所以财务人员要用管理会计的思维,打破财务会计的“算盘”,为财会职业输入永葆青春的血液。

授课过程中,胡玉明教授阐述了“业财融合”的前世今生,通过深入探讨互联网如何影响财务或会计的生态环境、“业财融合”的实现路径和财务转型,帮助企业组织深刻理解互联网时代的财务如何辅助企业组织创造价值,同时结合传统财务思维所面临的挑战,帮助财务人员从新的视角理解与运用会计信息,更好地发挥其在企业管理中的决策支持作用。他认为会计从业人员如何完成从数豆者向种豆者乃至于选豆者的华丽转身,需要掌握沟通的新技能,需要从根本上完善自身的知识结构和技能结构,做到精于财务、善于沟通、勇于担当。这正是胡教授长期以来追求“财务是财务,财务又不是财务”的良苦用心,同时也是胡教授践行“我是我,我又不是我”人生境界的生动写照。立足财务又超越财务,在这个高度分工和专业化的社会,存在着成千上万种行业,“隔行如隔山”,不同行业的经营过程和经营方式各不相同,但“隔行不隔理”,但凡高手都始于知识,悟道于实践与感悟,境界至高则臻于法无定法,游刃于无形。(本文在转载时,仅节选了部分内容,如想查看本节目直播,请关注云顶财税公众号,浏览该文)


“会计学术联盟”旗下优质社群推荐

“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欢迎加入!


欢迎诸位加入会计学术联盟旗下的“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微信群(472人)”,希望大家积极发扬联盟文化:成全他人,成就自己,广结善缘,一起打造令有缘会计人成长的"会计生态圈"


感谢大家一直以来的各种捧场支持!


为便于大家认识,切磋会计教学手艺,请及时修改群名:“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高校老师相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本群仅限高校或科研机构同仁加群!)


欢迎邀请与本群文化相匹配的正能量,积极向上的,又好玩的同仁入群!

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

2017年5月26日


高端会计学术交流微信群:SSCI/CSSCI交流

高端会计实务交流微信群:中国会计实务联盟


学术联盟已关注学者

吴水澎郭道扬周守华王化成王立彦|

曲晓辉|陆正飞戴德明黄世忠田高良|

 杨世忠谢德仁|汤谷良|付磊张继勋| 杨雄胜

周晓苏|姜国华靳庆鲁肖星 | 李增泉 |

 吴联生 |叶康涛 | 李青原 | 饶品贵 |吴溪 |

 王玉涛 |刘启亮 | 李留闯 |姜付秀 |步丹璐|

 周卫华 | 杨兴龙 | 赵立彬 | 王雷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