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
青年会计学者联合发起会计领域NO.1高端自媒体
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
因缘分相聚,因互助成长,因智慧光华
会计学术联盟第十期Seminar (南华大学,9月14-16日)征稿
第一届新兴市场会计与财务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 (南京财大.10月13-14日)
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
据教育部数据统计,2018年考研报考人数达到238万,比2017年增加37万人,增长18.4%。其中,应届考生131万人,比去年增加18万人,往届考生107万人,比去年增加19万人,考研增加人数和增长率均为近年来最高。
一、硕士研究生报名人数持续增长
从图1、图2我们可以看出:近几年考研人数连年增高,屡创新高,考研竞争激烈程度有所增加。那么,为什么本科毕业生纷纷选择考研呢?中国青年报社社会调查中心针对考研的一项问卷调查显示,提升就业竞争力、通过考研进入名校、通过考研更换专业、完成自己的学术理想、暂时逃避就业压力、寻找备考过程中的独特体验等均成为接受调查者给出的答案。
通过近些年的调查和分析,究其原因,主要有以下几点:
1、本科就业压力大,考研可提升就业竞争力
随着本科生越来越多,本科学历已经不足以满足部分用人单位的需求了,所以用人单位就提高了招聘的门槛,纷纷打上了“研究生以上学历”的标签。因此,很多考生为了提升自己的就业竞争力,纷纷加入考研的队伍。
2、名校情结
很多考生在高考时由于各种原因进入了一些普通本科高校,但是心中却有着一颗名牌大学的心。而且在招聘时,很多企业往往会注明优先考虑985、211大学的学生,很多普通本科高校学生甚至连简历关都过不了,这更加剧了这些学生追求名校的心理,想通过考研给自己一个去理想学府继续深造的机会。
所以,不仅仅是应届毕业生考研的人数在增长,就连一些工作了两三年的本科毕业生都有很多选择了继续读研深造,由此可见,学历和名校确实对大家在以后的工作中影响很大。
3、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往届生考研人数增加
2017年在职研究生首次纳入统考,让更多在职人员也加入了考研大军。在职考生中,有一部分人是为了升职加薪选择考研深造,也有一部分人因为不满意现在的工作,所以想通过考研换一个更好的平台。种种原因使得往届生考研人数大增,而且这里也不乏有二战三战的考生。
二、多个省市报名人数持续增长
下面,我们以几个省的数据来举例说明:
山东作为生源大省,2018年考研人数达213803人,同比增长14.54%,为历年最多。
2018年,四川省研究生招生考试报名人数再度飙升,有效报名人数达到了119523人,较2017年增加了37583人,增幅为45.87%。
黑龙江省2018年硕士研究生招生考试共计报名79242人,比2017年增加了12053人,增幅为17.9%,这是该省研究生报考人数连续第三年增长。
2018年河北省共报考120580人,比2017年增加17525人,增幅为17.0%。报名人数和增幅均创历史新高。
三、应届生考研比例涨幅平稳,往届生读研比例增幅明显
对在职人员来讲,考取双证不必脱产学习,充分满足了工作、学习两不误的需求。2017年在职研究生纳入统考后,在职考生的积极性空前高涨。
下面我们就通过几个省的数据统计来看一下应届生和往届生的增长趋势。
四、部分省市专业硕士报名人数超过学术硕士
近年来,由于招生计划增加的影响,除了总体报名人数呈上涨趋势之外,专硕的报考人数增长明显,多地甚至出现专硕报考人数超过学硕的现象。
五、女生读研占比超半数
硕士研究生招生规模不断增长的同时,女生考取研究生的比例不断提高,女生成考研群体主流。
六、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
2016年9月,教育部办公厅印发了《关于统筹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研究生管理工作的通知》(教研厅[2016]2号)。这意味着人们耳熟能详的在职研究生纳入非全日制研究生,与全日制研究生实行并轨统考。
非全日制研究生在新政策发布之后,明显提高了考试难度,尤其对于在职考生而言,意味着要付出更多的努力。相应的,非全日制研究生的含金量也必然提高,非全日制研究生顺利毕业后,将拥有“双证”(学历证书和研究生学位证书),和全日制研究生相同。因此,非全日制研究生成为了众多在职考生的首选。
全日制和非全日制统一招生两年以来,报考非全日制的考生占比逐年增多。
以北京、河北为例:
七、MBA、会计、法律硕士依然是报考的热门专业
以北京为例:
2018年,工商管理专业报考人数居首,为19749人,随后为会计专业的13124人和法律硕士(非法学)专业的12957人,报考人数居第四至十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技术、法律硕士(法学)、广播电视、软件工程、计算机科学与技术。
2016年,报考“工商管理”的人数为13395名,居各专业报考人数之首,报考会计的人数为9369名,报考“法律硕士(非法学)”的人数为7608名(不含推免生),分别居第二位和第三位。报考人数居第4至10位的专业依次为金融、公共管理、计算机科学与技术、金融学、材料科学与工程、汉语国际教育、计算机技术。
由此可见,工商管理、会计、法律硕士(非法学)连续数年成为报考专业的前三甲,依然是最热门的专业。
八、热门高校各专业报录比
报录比指的是报考人数和录取人数之比,报录比越大说明该专业考研难度越大。近几年研究生招生规模扩大,使硕士研究生报考的竞争度变小 ,录取率提高。但是,一些热门专业,如经济类、管理类等专业的报录比相对较高,考研难度依然很大。
下面,我们就通过4所热门高校报录比排名前10的专业来看一下那些相对难考的专业有哪些:
中国人民大学
复旦大学
南开大学
浙江大学
注:数据来源于中国研究生招生信息网
以上是2015-2018年全国硕士研究生报考数据分析报告的相关内容,提供给大家参考了解~
会计学术联盟第十期Seminar (南华大学,9月14-16日)征稿
首届中国高校会计教师联盟大会征稿(泰山学院,11月2-4日)
执行编辑 | 佳木斯大学 在读会计本科生 赵常怡
审核编辑 | 福建农林大学 在读会计硕士生 谢裕慧
终审 | 西北师范大学 杨 阳
主编|北京交通大学 水皮(李高波)
欢迎大家分享和转发朋友圈
欢迎大家分享和转发朋友圈
陆建桥:国际财务报告概念框架的主要内容及其对会计准则制定和会计审计实务发展的影响
第一届新兴市场会计与财务国际学术研讨会征文 (南京财大.10月13-14日)
征文启事|会计准则与概念框架学术论坛(厦门大学,9月21-22日)
华南理工大学会计学博士招生简章及博导介绍
重磅|193所MPAcc招生院校近四年复试分数线汇总(2015—2018)
重磅|2018年 复试分数线低于200分的MPAcc院校名单
985/211院校2018会计专硕实际录取、计划招生人数汇总
盘点|五位『会计财务学者』入选教育部2018年政府特殊津贴奖励名单
河北工程大学、辽宁科技大学2018年公开招聘会计领域人才
会计学术联盟高端微信群矩阵❂ 成长共同体欢迎诸位加入会计学术联盟旗下的“微信群”,希望大家积极贯彻联盟发展理念: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发扬联盟发展文化:传正能量,广交朋友,整合资源,服务成长~
2、中级会计师联盟(176),欢迎本科及以上学历,具有中级会计师职称,或在职硕士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zhanghuialina,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3、综合会计实务交流(财务报表分析特色)微信群(475人)
财务报表分析领域大咖在群里不定期答疑,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学术界、教育界、实务界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4、全球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交流群(360人)
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愿意促进校际合作,推动会计学术联盟发展的联系负责人或代表的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5、中国高校会计师联盟群(802人)
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一线教学的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6、中华会计博士开心驿站群(542人)
仅海内外会计领域博士(生)加入,管理严格。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7、中华会计硕士联盟(395),欢迎硕士生或已毕业硕士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kxliyh,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
8、中华会计专硕/学硕考研联盟(349人),欢迎考研的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WangchaoOrHarry好友请求:姓名+学校+专业/学历+年级
9、华人高端会计金融学术交流群(242人)
加群对象:A、首先人品好;B、活跃在会计科研一线的有缘朋友,能认同广交朋友,传正能量,热心助人成长的理念,博士或在读博士,且满足以下其一:1)有在国外SSCI期刊发表文章;2)在国外大学任教或读会计金融领域博士;3)在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金融研究》《中国会计评论》CJAR、CAFR、CJAS、国家自科基金委A刊、发表文章,或至少发表三篇CSSCI有冲劲的优秀盟友!
目前已有200多位学者加入,全部为会计金融领域博士,其中50%以上具有教授职称,30多位博导,近一半是来自英国、北美、澳洲、新西兰、新加坡的教授或博士。加群申请,请联系群主(微信610997158),加好友请注明:称呼+单位+学历/职称,感谢您的配合。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微信:610997158
华人高端会计金融生态圈
2018年8月24日
今日推文小编介绍: 赵常怡,佳木斯大学在读会计本科生,会计学术联盟编辑部成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