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清华田轩教授:创新的资本逻辑

田轩 会计学术联盟 2023-02-24

青年会计学者联合发起会计领域NO.1高端自媒体


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

因缘分相聚,因互助成长,因智慧光华


实证会计与stata技能训练营02期即将启动…

全球236所院校加入全球会计『院长/系主任』联谊平台

第一届全国会计教育高峰论坛征稿启事(泰安,11月2-4日)


《创新的资本逻辑》

序言


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本不是我人生规划的一部分。从童年开始,在相当长的一段时间里我的理想是成为一名钢琴家。从五岁开始习琴,每周二下午去中央音乐学院琴房见我的钢琴老师是小学里最深刻的记忆之一。不过后来因为手掌不够大,手指不够修长,我又改学习演奏小号,仍然继续着我的音乐家梦想。在一次报考中央音乐学院附中失败的尝试后,我“被迫”走上了一名13岁普通少年常规的求学之路:上中学,考大学直至出国留学。


即使在2001年北大毕业后出国留学,我也从没有想过要在大学做教授搞学术研究。那时的想法很简单:从小一直在北京生活,我想出去看一看更大的世界,而申请读博士是当时获得美国签证最现实也是最便捷的途径。我跟着同学们一起,申请了二十几个美国大学的博士项目,虽历经波折,但很幸运最终拿到了位于西雅图的华盛顿大学的offer,远涉重洋赴美求学。后辗转到位于美国东部的波士顿学院,继续攻读金融学博士学位。


之前稀里糊涂的以为攻读博士学位就是读更难的书、做更难的题,考更难的试,很快就发现我对博士的理解是错误的。博士的训练是一名学生从知识的消费者(学习知识)变成知识的创造者(发现知识)的过程,这个转变是攻读博士学位中最“惊险的一跃”。在有如炼狱般的蜕变中,无数优秀且聪明的同学虽然可以迅速的理解各种概念、定理,甚至可以在考试中轻松的得到满分,但当他们自己要“创造”知识、发现一些新东西的时候,却无法逾越这个鸿沟,最后只能以ABD(All but Dissertation,特指完成了全部课程但是没有完成博士论文,所以也就没有学位的博士生候选人)的身份黯然退出。


可能是我的导师太善于“洗脑”了,我不断地被灌输博士的使命是探索未知、发现真理、拓展人类知识的边界,而成为一名大学教授是博士毕业后的“正途”。渐渐的,我发现自己对科研有了兴趣,开始找到了一些做学术的感觉,领会到了其中的美妙。随着博士论文的顺利完成,我获得了金融学博士学位。更加幸运的是,我收到了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的聘书,在而立之年成为了一名金融学助理教授,正式开始了我的学术生涯。


学者的学术研究很类似于本书的主题:企业的创新活动。它是一个对新现象、新问题、或者新数据背后本质的探索与发现。首先,要先知道自己知道什么,也知道自己不知道什么。其次,在未知中保持凝视,因为可以做的事情太多,如果不够专注很容易就迷失方向。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是恒心和韧性。真正的学术研究对于纵向的深度有着非常苛刻的要求,从问题的提出、模型的推导、数据的采集和分析、稳健性的检验、其他可能假说的排除、最后结论的得出到论文的写作完成,整个过程非常漫长且枯燥。更可怕的是,这只是论文发表过程万里长征的第一步。这之后是在学术讲座和会议上反复地宣讲和反馈意见的收集、根据同行和审稿人的意见多次修改,直到最终被主编认可接受发表。这个过程短则两到三年,长则十年八年。这是一个极其充满挫败感的修炼过程,也是对一名学者恒心和韧性的考验。


自从我2008年博士毕业到现在已经整整十年。在这十年里,除了研究风险投资和并购重组,我一直专注于企业创新这一领域的研究,探讨如何运用金融手段去帮助初创企业和成熟企业进行技术的创新。技术创新其实本身并不是一个崭新的领域,它在管理学、战略学里已经被很多学者研究过。我所做的是从一个新的角度切入,研究金融与技术创新这样一个交叉学科。记得最早是2009年3月份一个非常偶然的机会,我开始接触到这个交叉领域,那时这一领域还基本是一片空白,大量的有趣且极为重要的课题尚未被研究和发掘。我像是误入所罗门宝藏的挖矿人,一头扎了进去,连续数年一直在这个领域里不断的挖掘而不能自拔。随着这个领域被主流金融学界的认可,我的研究成果也一篇篇发表在国际顶级学术期刊上,也有越来越多的学者加入,和我一起在金融与企业创新这个领域共同耕耘。我自己也很幸运地在36岁的时候被晋升为终身教授,两年之后获聘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关于金融与技术创新,我们的研究主要涉及到两大问题:一是如何运用金融的手段激励企业进行技术创新,二是如何更有效地为企业创新进行融资?这本书是对我过去十年研究成果的回顾,也是对未来的展望。应该说,它算是国内第一本系统的基于原创成果来介绍金融与创新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参考书。本书注重选取前沿的理论、重要的研究问题、核心的研究思想和精巧的研究设计与方法。全书共十四章,每一章都是一个专题,以我的一两篇论文为核心展开,初始会以美国的资本市场为依托,研究特定的要素如何激励企业创新,因为美国资本市场对于技术创新的支撑作用在全世界范围来看都是具备较强的参考价值的,所以借鉴和参考美国经验具备直接的现实意义。当然,研究美国问题最终还是落脚到中国,无论是市场角度还是政策角度,本书都着力引入大量的中国数据和案例,探索在中国的场景下如何学习美国的经验,吸取美国的教训,避免其走过的弯路,更好的利用金融手段激励企业创新并不断优化创新所需的融资安排。      


同时,本书也为企业创新的资本逻辑提供了一个崭新的理论框架:它涵延了微观的企业层面上的要素,比如股票流动性、兼并收购、供应链等;中观的市场层面的要素,比如金融分析师、机构投资者和银行业等;以及宏观的国家层面的要素,比如金融市场的发展、政策不确定性和体制改革等。从学术的角度来讲,这一框架可以为学者未来提供更多的研究思路,以期更好地更深刻地理解创新激励的路径和机制。从实践的角度来讲,本书也为政策制定者、市场监管者和参与者以及企业管理者在激励技术创新等方面提供了现实可行的参考方案。当前,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常态,在大力推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强化资源配置效率,以科技创新助力经济腾飞的大背景下,金融要回归其本源,实现为实体经济服务的使命;通过资本激励企业创新,企业创新助力经济增长,从而带动资本市场健康发展。这一良性循环,是我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实践,也是实现中国经济结构转型、提升经济发展层次必经之路。


 “十年磨一剑”,终成此书。在本书付梓之际,我要感谢众多前辈、师长和同行对我持续的关怀、指导和支持。我要感谢我的研究团队(博士生和研究助手们)在本书撰写中所付出的辛勤努力,他们是:赵海龙、丁娜、孟清扬、赵文庆、欧阳方家、隗玮、杨元辰、李响、钱佳琪、张诏、叶静、张澈、赵影、任庆东、季诗朋、陈战光和魏昊。我感谢这些年来所有选修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高级问题前沿研究”课程的学生(特别是很多外校的教师和学生,在秋季学期每周一风雨无阻赶到五道口的这个红色小院,在或萧瑟的秋风或寒冷的冬夜中和我们一起研读经典),他们对知识的渴求和对学术的热情鼓励了我本书的撰写。我要感谢我的导师Thomas Chemmanur教授:他引领我进入学术的殿堂,并且鼓励我在荆棘的学术道路上坚持下去。我要感谢我所有的论文合作者:他们带给我灵感,和我一同忍受文章被无情拒稿时的挫败感,也和我一同分享文章最终发表时的成就感。我还要感谢北京大学出版社林君秀主任,特别是我的责任编辑裴蕾女士,她们细致而卓有成效的工作使本书的出版过程平稳、顺利。本书的写作和出版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重大项目(项目号71790591)和清华大学自主科研基金(项目号20151080451)的资助。


最后,也是最重要的,我要感谢我的太太。没有她20多年持续、无私、坚定的支持,我今天的一切皆无可能。



国内第一本基于原创成果系统介绍金融与创新前沿理论与实践的学术参考书­——《创新的资本逻辑》近期出版。7月2日,该书作者、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金融学讲席教授田轩将举办读书分享会,届时田轩将在现场进行主旨分享和赠书活动,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姜国华也将受邀进行嘉宾分享。

田轩现任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金融学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博士生导师,还兼任中国证监会上市公司并购重组审核委员会委员、世界银行咨询专家、清华大学国家金融研究院创业金融研究中心主任、中国财富管理研究中心主任和五道口金融学院金融MBA教育中心主任。田轩加入清华大学前曾在美国印第安纳大学凯利商学院执教,获聘终身正教授和Mary Jane Geyer Cain讲席教授研究员。



“十年磨一剑”,《创新的资本逻辑》一书基于田轩的经典课程“金融高级问题前沿研究”、主要观点和结论均来自于发表在国际顶级金融和经济学术期刊上的学术论文、是田轩历经十年研究金融与企业创新领域的集大成之作。在书中,作者构建了一个崭新的框架体系,分别从微观企业、中观市场、宏观制度层面,探讨金融对企业创新的影响。风险投资、敌意收购者、做空者、政府、银行、对冲基金、金融分析师、国外机构投资者……这些跨越资本与商业市场的重要角色在书中一一登场,展示他们与企业之间的博弈与合作,以及对企业创新的影响。


针对不同的读者受众,田轩还悉心给予了阅读指点:“对于不熟悉相关学术术语和文献的普通读者,可以重点阅读每章的研究背景、案例讨论、分析结论和在中国场景的运用。对于专业人士和学者,可以更多的关注每章的逻辑阐述、假说推导和技术细节。”



读书分享会:《创新的资本逻辑》


时间:2018年7月2日

地点: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3-300


议程:


14:30-15:00 签到入场

15:00-15:05 主持人开场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助理教授 刘碧波

15:05-15:25 嘉宾分享

北京大学光华管理学院教授、研究生院副院长 姜国华

15:25-16:15 主旨分享

清华大学五道口金融学院院长助理、金融学讲席教授 田轩

16:15-16:30 自由讨论、赠书环节


读书会报名通道



长按上图,识别二维码

一进入报名一






亦可点击本文底部“阅读原文”进入报名


推荐阅读

学术研讨会:

2018年会计学术研讨会汇总(已有)

第二届龙马会计与财务研讨会(中央财大,6月16日)|议程

第三期CJAR工作坊(中山大学,6月19日)|会议日程

第七届"宏观经济政策与微观企业行为研究"学术研讨会|征文

第二届中国财务与会计学术年会征文(厦门大学,11月17-18日)

第二届“政府会计PLUS”学术论坛-政治经济视角中的会计研究|征文

征文启事 | 第二届碳会计与碳金融国际研讨会(武汉.11月30-12月1日)


2018会计教师招聘:

上海海关学院、桂林理工大学2018年会计教师招聘

西北政法大学2018年招聘会计、审计、财务管理博士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8年-2019年招聘计划

广西财经学院、泰山学院2018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汕头大学、太原理工大学

山东财经大学、岭南师范学院

博士后招聘 | 中国科技大学、渤海证券股份有限公司

广东技术师范学院全球诚聘百名博士

河北工程大学 管理工程与商学院

天津财经大学珠江学院会计学系2018年教师招聘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湖南商学院

长沙理工大学、上海立信会计金融学院会计学院、泰山学院

辽宁工程技术大学、天津中德应用技术大学

武汉轻工大学经济与管理学院计划引进3名会计博士

湖北经济学院会计学院教师招聘

南京审计大学诚聘海内外英才

2018年中国石油大学教师招聘启事

山东农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招聘会计、财务教师三名

云南财经大学、湖南财政经济学院、天津商业大学

兰州大学、陕西西京学院、重庆工商大学、浙江农林大学

中华女子学院、北京石油化工学院和北京联合大学

合肥学院、盐城工学院、江苏财经职业技术学院

上海海事大学、长江大学招聘会计类教师


聚焦暑期学校:

2018年会计金融暑期学校汇总|上国会、上海立信、清华

2018“应用微观计量经济学”暑期学校(上海,8月6-22日)

上海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8年研究生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华中科技大学经济学院2018年暑期学校(含4天stata课程)

暑期学校|南昌大学2018年“经管暑期学校”招生简章


业内热点关注:

新时代会计学科:挑战、机遇与新发展

魏明海: 会计研究中基本逻辑思维与方法

南京财经大学会计学院2018年-2019年招聘计划

广西财经学院、泰山学院2018年高层次人才招聘公告

澳洲新南威尔士大学(悉尼)杰出会计博士奖学金招生简章

记者采访|重庆理工大学会计学院优秀会计学子

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会计领域”立项名单(67项)

排行榜|2018年国家社科基金“会计领域”高校立项数量

重庆理工大学2018年“互联网+会计”MPAcc特训夏令营申请启动!

重磅|国际顶级『会计期刊 』投稿指南(Top 6)

会计学术联盟第九期Seminar在西京学院成功举办!


会计学者关注:

中国现代会计之父──潘序伦

顾准:一段历史“尘封”的会计传奇

杨时展:一位会计学大家的人生传奇色彩

怀念父亲杨时展

娄尔行:上海滩的会计传奇

徐政旦教授:以会计为业

余绪缨:中国管理会计的开拓者和奠基人

追忆中国最早的八位“会计博士生导师”


黄世忠:评小米令人困惑的财务报告

魏明海: 会计研究中基本逻辑思维与方法

曲晓辉:清心寡欲当学者 

中山大学林斌教授|喜获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立项

秦荣生:管理会计是提高会计服务质量的重要手段

陆正飞:与会计相融的无悔岁月

陈冬华:会计如何为新时代社会主要矛盾的解决做贡献

田高良:财务管理(ACCA)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

王开田:会计情商及其培养

郭道扬:宋太宗牙钱管库

于增彪:追寻管理会计的灵性

陈艳:会计舞弊研究之路及对未来的思考

张新民:财务分析的战略视角

王化成:基于能力提升的财务管理教学思考

谢志华:会计教授演讲金句及精妙逻辑推演选摘

谢志华等:管理会计报告体系构建研究

姜国华:关于会计学术研究的点滴心得

姜国华:海归会计博士的领军之路

陆铭:如何把实证研究进行到底?

辛清泉:一江春水向东流

叶康涛:我的会计研究之路:从代理观到认知观

张先治:中国特色管理控制理论创新与应用拓展

陆建桥:国际财务报告准则2017年发展成效与未来展望

王艳艳:如何走过坎坷的青年时代

毛新述:从寒门学子到会计领军


学术前沿速递:

《会计研究》2018年第3期目录摘要

《会计研究》2018年第2期12篇文章

会计研究》2018年第1期目录摘要

《审计研究》2018年第2期目录摘要

《审计研究》2018年第1期目录摘要


聚焦会计金融生态圈:

200余位国内外学者加入"华人高端会计金融学术群"

全球236所院校加入全球会计『院长/系主任』联谊平台


“会计学术联盟高端微信群矩阵”


欢迎诸位加入会计学术联盟旗下的“微信群”,希望大家积极贯彻联盟发展理念:传播会计前辈思想,引领青年一代成长;发扬联盟发展文化:传正能量,广交朋友,整合资源,服务成长~


1、全球会计学院院长(系主任)交流群(329人)

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愿意促进校际合作,推动会计学术联盟发展的联系负责人或代表的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2、中国高校会计师联盟群(745人)

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一线教学的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3、财务报表分析特色微信群(437人)

财务报表分析领域大咖在群里不定期答疑,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学术界、教育界、实务界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4、中华会计博士开心驿站群(518人)

仅海内外会计领域博士(生)加入,管理严格。邀请人品正,热心、靠谱、积极、上进的朋友加入,加群请联系微信610997158,申请好友主题:“称呼+单位简称+学历+职称”


5、华人高端会计金融学术交流群(225人)

加群对象A、首先人品好;B、活跃在会计科研一线的有缘朋友,能认同广交朋友,传正能量,热心助人成长的理念,博士或在读博士,且满足以下其一:1)有在国外SSCI期刊发表文章;2)在国外大学任教或读会计金融领域博士;3)在国内《经济研究》《管理世界》《会计研究》《审计研究》《金融研究》《中国会计评论》CJAR、CAFR、CJAS、国家自科基金委A刊、发表文章,或至少发表三篇CSSCI有冲劲的优秀盟友!


目前已有200多位学者加入,全部为会计金融领域博士,其中50%以上具有教授职称,30多位博导,近一半是来自英国、北美、澳洲、新西兰、新加坡的教授或博士。加群申请,请联系群主(微信610997158),加好友请注明:称呼+单位+学历/职称,感谢您的配合。

华人高端会计金融学术圈

2018年6月23日

投稿或合作,请联系微信:610997158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