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海外华人打主场,不许输,只许赢!

无才姐 女子无才便留德 2022-10-30


作者 | 无才姐



不是我不明白,这世界变化快。


海外华人最近正处于集体懵逼状态。


上半场雪中送炭不留名,下半场千里送毒背骂名,口罩回去了,人回不去了。


而且回不去的人,没口罩了。


好多朋友跟我说,心里这委屈啊,没处说。


我说,别委屈了。


因为我们没时间委屈


欧洲已经红成一片,各国数据触目惊心,危险正在步步逼近。


哨声已经吹响,这是我们的主场,不许输,只许赢!






H是我的云邻居,相邻多年,从来只闻其名,不见其人。


这固然和我的社恐症有关,但更主要的是,他实在太忙了。


他是医生,平日早出晚归,工作量惊人


我们虽然居住在同一区,却好像生活在两个平行世界,经常想不起还有对方的存在。


一个多月前,我突然频频听说他的名字


江湖上流传着一位湖北医生几次发起私人捐赠,向国内一线医院提供物资的事迹。


不由虎躯一震,感叹自己住的果然是高尚住宅区,人品都杠杠的啊!


也许那时候江湖上也有我的传说,我瞎猜的。



有一天他从朋友那里辗转得到我的手机号,打给了我,约我谈点事。


一起去他家的还有刚刚捐掉一笔私房钱的另一位华人邻居W。


都说了是高尚住宅区,大家彼此彼此。


彼时国内形势紧张,欧洲仍是一片风平浪静


回想起那晚讨论的话题,至今我都有种难以置信的感觉


一开始我以为碰面的目的是为了组织捐赠,然而并没有。


H和我们聊了武汉的情况,那里各大医院遍布他的同学和亲友,前仆后继,如同战士,而战场之惨烈,令人既心痛,又骇然。


也许是出于对这场疫情的专业敏感,也许是出于医者仁心的职业情感,也许是出于某种不足为外人道的直觉,他提议让我和W帮助他一起把本地华人组织起来


组织起来的目的是什么呢?他并没有说。


我和W都有点摸不着头脑,但是他的坚定似乎有一种力量,让人莫名觉得干就对了



组织的事,那就先研究起来吧。


狂欢节假期一过,欧洲情况急转直下,意大利爆了,德国确诊人数也开始迅速上升。


H的朋友圈开始紧密关注德国的形势,偶尔一两句感慨显得忧心忡忡,又极力克制。


德国的舆论呈一边倒,认为新冠病毒根本不是个事儿,几万人的球赛照样进行得如火如荼。


但是疫情到底有多严峻,侃侃而谈的病毒学家和亲见战况的湖北医生,谁会更清楚呢?


至于德国是否已经做好准备,信誓旦旦的卫生部长和医疗系统的一线人员,谁又更有说服力?


答案是显然易见的。


可惜,没有人喜欢这个答案。


没有人喜欢这种破坏心情、大煞风景的言论,每个人只听得进自己想听的东西。


H孤独地奔走在诊所、医院和当地卫生部门,呼吁采购防护物资、建立新冠检测点、采取禁止人群聚集、关闭学校等一系列措施。


这样的人,在国内被称作“吹哨人”,而在德国呢?他更像是个没事找事、制造噪音的异类



当时的我并不知道H所做的这些努力,只是出于对文字的敏感从他透露的信息中觉察到了些什么


我开始委婉地提醒身边的朋友注意防护,在读者群鼓励大家不要在乎别人的眼光,保护好自己和家人


我们都知道恐慌的后果,也极力不给别人增加心理负担,只是有些事没法做到视而不见,总是不由自主想张开双臂,尽力护他们周全。


H毕竟人微言轻,一番努力并未奏效。


我们城市完美错过了传染病防控的第一阶段,在containment将近结束时才建立起测试点,令人扼腕。


而整个德国呢?你猜,你使劲猜。


不知是幸还是不幸,我在德国认识的医生朋友还不少,分布在不同的城市。


有的告诉我,防护物资不是紧缺,是根本没有


有的告诉我,上级不让防护,怕引起病人反感。


有的告诉我,要自带消毒水去上班了。


有的告诉我,已经有同事被感染


。。。


这些充满危机感的医生和他们大部分不以为然的同事就好像生活在两个世界里,怜悯地看着对方,对说服彼此感到无能为力。



一腔热忱的H没有停下脚步,他又四处筹集物资,准备捐赠给当地的卫生部门,得到的是对方轻慢冷淡地回复:再说吧。


他真的,尽力了。


德国医疗条件举世闻名,可是再好的系统也需要人去运转,医护人员紧缺一直都是这个国家的痛点。


医护人员得不到保护的后果是什么,不难想象。


而管理这个体统的人,有一个我们耳熟能详的名称,官员


最先进的科研、最有效的药物、最顶尖的设备、最完善的病房、最优质的医生,最终都离不开政治这只手的调配。


政治的弊病任何国家都难以避免


认清楚现实的H长叹一口气,对我和W说:我们不能再等了,开始吧!






开始吧!


至少我们还可以尽最大的努力,保护我们的同胞,帮助身边的人!


接下来我会写出我们完整的行动计划,这个计划正在进行中,尚未完全落实。


依照我一贯的作风,对于未有结果的事只会三缄其口,等待事实的检验。


但是这一次来不及了,我们没有太多时间了,我只想让更多人看到、意识到、行动起来


它或许不完美,或许有疏漏,但一定可以依靠大家的智慧修正和完善。




👉 首先,我们以最快速度建立了微信群,尽可能联系到所有的本市华人。


H每天发布疫情信息、回答大家的疑问、给出各种专业意见


当有人出现疑似症状而得不到检测时,他提供免费咨询


H的诊所工作一如既往地繁忙,群友的提问总是令他应接不暇


听闻此事,我的一位读者Y毫不犹豫地说,拉我入群,我去帮忙。


Y是一位曾留学德国、后定居澳洲的医学博士,经历过常人无法想象的人生磨难,有着一颗坚强悲悯的心,自疫情以来一直都是读者群的定海神针,给了大家莫大的安慰。


有了两位专业人士的帮助,群里的情绪渐渐稳定下来,有了并肩作战的信心



👉 第二步,使用小程序发起互助活动报名。


小程序报名页面截图


为避免大范围收集信息不利于隐私保护,其中姓名可以填写昵称,手机号码可以设置选填,住址不用详细填写,所有的信息只用于对成员进行粗略定位,以便划分片区和分组。


另外,可以加入年龄和有无基础病的选项,以便对高危人群进行重点保护。


这是我们发起报名时疏忽的一点,只能在分组后进一步统计。


互助内容有:

  • 轮流购物减少暴露风险


  • 帮助高危人群和被隔离人员购物


  • 必要情况下对有需要的人员提供送餐服务

因为德国原则上不提供集中隔离,疑似或轻症病例只能居家隔离,就近帮助就显得尤为重要,这也是我们这个活动最大的意义所在



👉 第三步,在报名截止后按照成员定位进行分组,每组不超过10户。


不同于国内同胞的密集居住,德国华人大多拥有独立住宅,居住分散,故就近互助原则比志愿者集中救助原则更具有可操作性。


分组时除了考虑地理位置,还应考虑对高危人群的搭配,尽量避免同组出现多个高危户,增加互助难度。




👉 第四步,每组选出组长一名,副组长一名,均为志愿者。


每组拉小群,正副组长负责统计成员详细信息,将本组成员划分为2-3个单元,每个单元3-4户,划分时同样考虑高危人群的搭配。


正副组长对本组活动进行组织和协调,在本组活动出现问题时向总部汇报。



这里解释一下为何每个单元设定为3-4户


不同于国内每天购买新鲜菜蔬的习惯,德国居民更倾向于低频次大批量的购买,在疫情期间基本可以做到每周一次购物。


这样3户轮流购物就可以做到每户每3周派1人出去即可,降低暴露机会,购买量也在1人能力范围之内。


第4户考虑搭配高危人群,他们不必履行互助义务,可以安心在家不必出门。


当单元内有人需要隔离而导致购物人手不够时,组长协调其它单元进行支援。



👉 第五步,拉志愿者群,集中所有组长、副组长。


志愿者群的功能有:


  1. 签订志愿者保密协议,对本组成员个人信息进行保护。


  2. 根据H对于疫情严重程度的判断作出相应行动,比如对本组成员购物频率作出调整。


  3. 根据H编写的防护指南对本组成员的互助流程进行严格监督。


  4. 按照H提供的专业意见对被隔离人员提供帮助。


  5. 交流各组互助经验,及时解决问题。


  6. 当某组内部由于感染人数过多等原因无法继续互助活动时,协调其它组进行支援。


  7. 在紧急情况下组成志愿者队伍顶上。


总之,单元出问题了组内协调,小组出问题了组间协调,紧急情况下还有志愿者队伍作为最后的保障,层层保险,确保万无一失。



H还为我们请来了两位武汉的朋友作为顾问,他们组织的志愿者活动覆盖小区近三千住户,经验非常丰富。


他们提出的意见主要有两个:

  • 一, 一定要注意对高危人群、生活困难家庭重点帮助。


  • 二, 一定要注意做好防护,减少一切可能的接触风险。

针对第一点我们已经在计划中加以完善。


针对第二点H编写的互助活动防护指南如下:


一, 购物装备:一次性手套、酒精快速消毒液(可装入小瓶便于喷洒)、口罩(若无口罩则必须严格保持间距)。


二, 购物过程:避开购物高峰期,不使用推车,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一进门拿购物袋,购物完毕即丢弃手套,注意与他人保持距离,上车前必须使用消毒液进行手部消杀。


三, 送货过程:到达送货地址后将物品放在门口,打电话通知对方出门领取,退后三米,确认对方领取后离开。


尽量避免按门铃,若有必要必须佩戴一次性手套或用圆珠笔按,手套用后丢弃。


四, 收货过程:收货人佩戴一次性手套领取物品并尽快处理物品。


五, 日常防护:外出人员每日必须多次对手机、钥匙、眼镜腿进行喷洒消杀,注意镜片不能用酒精擦拭。


六, 回家12步:洗手使用普通肥皂即可。



早在建立微信群的第一天,H就已经自掏腰包为志愿者小组购买了一些防护装备,以备不时之需。


他的诊所物资全面告急,最近辗转从外地托人带回两瓶消毒水,仅仅两瓶。


他坚持留一瓶在我这里,作为志愿者小组的弹药。


我说不需要,这些我们应该都有。他说需要,为了让大家安心。


这段时间里他对我说得最多的就是谢谢,而我心底的很多句谢谢却没有机会说。





H为人十分低调,我甚至不敢告诉他我写了这么一篇文章,怕他尴尬。


但是最近我这里的信息量有点大,让这篇文章显得尤为迫切。


我的读者中旅德华人不少,有初来乍到的留学生,有刚找到工作的单身女孩,有子女不在身边的空巢老人,有只身带娃赴德的年轻妈妈,有丈夫因公回国滞留国内的孕妇。。。


他们在德国或是根基不深,或是语言不通,或是行动不便,他们有的甚至没有车,购物需要搭乘交通工具,背井离乡举目无亲又遭遇这种百年不遇的危机,谁来安抚他们的惶恐?


万一居家隔离,谁来照顾他们的生活?


我的读者中还有很多国内同胞,很多因为子女在德国而关注德国公众号的忧心如焚的老父老母,谁能理解他们的煎熬,谁来给予他们支撑?


没有别人,只能是我们,必须是我们!



正当我写下这些的时候,有位法兰的朋友联系到我,说她也在组织当地的互助自救活动,希望可以交流经验。


我感到非常,非常,非常地欣慰。


我希望这样的活动可以渗透到每一个华人居住的角落,我希望每一个同胞都不会被落下,我希望在异国他乡我们成为彼此最坚强的依靠


能量大的朋友可以组建大群,能量小的朋友可以组建小群,能够助人的朋友请主动询问身边的人,需要帮助的朋友请一定不要羞于开口。


记住:轮流购物减少暴露,照顾好弱势群体,互助过程严格防护!


我们同根同源,血脉相连,亲人不在身边的时候我们就是彼此的亲人。


这是我们的主场,我们拒绝单打,要打就组团打!


每个冬天都会过去,每场灾难都会终结,希望尘埃落定的那天,我们都毫发无伤,笑容荡漾。


到那一天,让我们脱下口罩,紧紧拥抱彼此!





话题TOPIC

来留言区,为“战疫”打满全场的海外华人鼓劲、加油!




END


转载请注明来源“女子无才便留德”(ID: wucai6de)、作者:无才姐,侵权必究。如需开通白名单,请后台留言。


往期回顾

疫情来袭,你对某国的感情像极了爱情

离开还是坚守?


11

03-2020

疫情之下,德国公民吊打中国巨婴?

我惊得目瞪口呆!


04

03-2020

疫情步步逼近,我却只想用这种方式养生

做个段子手


26

02-2020

解开“自鸡娃”之谜

别说结局,你连开头都猜不到


19

02-2020

兴趣是最好的老师?踢爆这个谎言你才会赢!

被一场比赛整得明明白白



更多精彩内容?点击关键词查看!


留德华 | 歧视 | 优秀 | 寒假 

跳楼的孩子 | 闺蜜 | 爱学习圣诞节 

 好看 | 心理学家 | 家暴阅读 2 | 阅读 1 

豫章书院 | 二胎 | 霸凌大兄弟 | 西方教育 

网瘾 | 生活平衡 | 德系老母亲 磨蹭教师节 

哪吒 | 兴趣班 | 财商 2 | 言传身教财商 1 

坏脾气 | 婚姻关系 | 养娃心路 | 开刊词 | 棍棒教育


我知道你“在看”呦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