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林彪对四野历史如何说

四野子弟 2020-09-13

本文选自《战斗着的中国》。作者西蒙洛夫,苏联著名小说家,诗人,剧作家,创作了描写斯大林格勒保卫战的中篇小说《日日夜夜》。

1949年,西蒙洛夫受毛泽东委托,以苏联《真理报》记者身份,赴南下的第四野战军战地采访,后出版了《战斗着的中国》一书。


林彪同志用这些话,大体上说明了前线的和四野当面敌人的情况。

然后,作为一个不爱浪费时间的人,他停了不过一分钟,从警卫员递给他的茶缸里喝了几口茶之后,就说:

“现在来回答第二个问题:我军作战经过。”

“一切您所感觉兴趣的战斗细节,您可以从你所要去的那些部队里去当场了解。”

林彪说:“我将只告诉您最基本的——第四野战军作战的几个主要阶段。它们是在毛泽东同志总的领导之下、在各战线上展开的那些作战的一部份。”

“第四野战军现在这个名称,是在一九四九年三月,在解放北京与天津后才有的。”

 

林彪继续说:“在此以前,它称为东北野战军,更早的时候,称为东北民主联军。这支军队是在日本投降之后,以在山东与苏北作战的一部分人民军队为基础组成的。这些部队在日本被击溃后向北挺进,进入东北。其中有一批部队一路打过去,突破了蒋介石派来消灭共产党部队的国民党军,其余则分散为小部队绕道北进。”

“为了要把共产党军队消灭在东北和到东北去的路上,蒋介石把他在缅甸作过战的全部美械装备和美国人训练的最精锐的部队运到了山海关。”

“国民党军队集中在山海关附近的许多港口上。美国的轮船,运输舰和美国的空运大队把他们运到这些地方。”

 

“那时我们刚从南方到东北,” 林彪将军继续讲下去说:“所以,当国民党军在一九四五年十一月向我们大举进攻时,情况对于我们非常不利。开始时我们坚守,并且甚至在山海关附近使敌人吃了第一个败仗,可是后来,由于敌人在人数和技术装备方面都超过我们好多倍,我们被迫撤离山海关,转移到东北内地去。和国民党军相比较,我们的人数非常少。而如果记得我们是步行而来的,而他们是坐着美国的轮船和飞机来的,那这是一点都不足为奇的。”

 

“我们很多部队是轻装进入东北的,只带了轻武器和少量的弹药。因此在东北最初几仗中, 我们的武器和弹药缺乏到了令人难以置信的程度。”

“占领山海关以后,国民党军就进向东北入关的通路上的第二个要点——锦州城,并且占领了它。当时正是东北的严冬。我们没有棉军装。刚来到此地的各部队之间的联络情况还建立得不好。战士们在艰苦行军以后疲劳得要死。我们常常显得比敌人要弱得多。“

 

“占领锦州以后,国民党军追赶着我们的部队,还进占领了沈阳。根据当时情况,我们进行了运动战,不与敌人进行决战,撤出大城市,但同时在各处不断以小部队袭击敌人的个别部队,不使他们越出铁路线与大城市和控制广大的地区。”

“同时我们派我们的部队在东北许多地区进行剿匪,为今后作战打下巩固的基础。东北一向有很多土匪,可是到一九四五年冬天,土匪繁殖到非常大的数目。在日本投降以后,到处能弄到武器。地主们、从前满洲国的官吏们、各种各样的汉奸们、土匪的老头目们就利用这一点,他们全联合起来出来反对我们。那时候国民党政府正式承认他们为其武装部队的一部分,而且不仅承认而已,还把他们当作属于他的地方部队而予以总的领导,并派遣了自己的将领去统帅这些匪帮。”

 

“一九四六年一月十日,蒋介石宣布全国停战。然而他的所谓停战,是不包括东北在内的。这是一个阴谋,企图以和平谈判为籍口,制止我们华中和华北的部队进入东北,乘机消灭我们已在东北的部队。”

“东北的情况对我们不利。地主们和官僚们对进入城市的国民党军举行盛大的欢迎。而同情我们帮助我们的农民则全部害怕公开这样做,因为乡村不断易手,而地主们回来就残酷地惩罚那些帮助过我们的农民。”

“我们没有力量进行大规模的战斗,可是我们努力每天地在各处消灭派遣出来的国民党部队。供给很困难,伤员转运也很困难:不得不在冬天的情况下几十公里地用担架抬着他们走。”

 

“四月间,马歇尔飞来中国,表面上是为了建立国民党与共产党之间的和平。他企图伪造一种印象,好像国民党反动派是真正愿望和平的。而实际上在这些谈判掩护下,国民党军更其积极地开展了其在东北的进攻。”

“在和谈进行之际的一个月中,我军进行了四平街保卫战。进攻该地的有国民党的新一军、新六军、五十二军和七十一军。经过一个月顽强的四平街保卫战以后,我们突破包围圈,撤出该城。六月七日国民党军继占领四平街之后,又占领了长春、吉林和许多其他城市,可是他们力量用尽了,于是他们暂时停下来。”

“我们利用六、七、八、九四个月的间隙,结束了自己后方有计划的剿匪工作,同时在居民中开展群众工作,以充实我军的兵员。”

 

“十月间,国民党军在南满发动新的攻势。为了粉碎这一攻势,我们于十一月渡越结了冰的松花江,转而自己在北满发起攻势,迫使国民党军急忙从南满调一部分部队到这边来。”

“我军那年在北满与南满呼应作战,是在冬季奇寒的情况下进行的。在气候晴朗的白天,我们完全不能行动,因为道路上空有国民党军空军活动。行军都是在晚上,我们碰上了一场可怕的大风雪。七千多人被冻伤,其中数百人都冻死了。这年冬天我们歼灭了国民党军正规军三万五千人,不包括土匪在内。国民党军的战斗力那时还是相当强的。我们的损失和他们的损失约摸相等:不得不以伤亡换取伤亡。可是渐渐地这比例开始变了。最初的时候是一比一,后来是一比二,一比三。随着时间的进展比例达到现在的一比八和一比十。”

 

“由于经常地进行运动战,我们照例在对我们有决定意义的地区集中优势兵力,有时是数倍于敌人的优势兵力。”

“在一九四六年到一九四七年的冬季战役中,我们以连续战斗取得了大胜。这是由不断的局部小胜所积成的。我军的士气急剧上升,而国民党军的战斗力则同样急剧的程度下降。我们尽力守住哈尔滨,基本上结束了自己后方的剿匪,并在南满的农村坚持了自己的根据地。”

“五月中旬,我们业已相当强大,使我们能够在东北进行第一次大规模攻势。这一攻势历时四十七天。这次我们歼俘敌军官兵八万三千人。九月十五日我们发动第二次新攻势,这次攻势中我们歼俘国民党军六万九千人。”

 

“经过很短时期休息和调整兵力以后,我们几乎喘息未定就发动了冬季攻势。这年冬天又是奇冷。敌人极其希望进行冬季休整。恰巧我们发动攻势这一天,在沈阳正召开国民党的师长以上全体高级干部会,我们成功地利用这一机会,出敌不意地突然发动了攻势。”

“在这算来是第三次的攻势中,我们歼俘国民党军已达十五万,其中有八千敌军官兵反对自己的指挥官而自动起义,向我军投降。这是‘第一只燕子’,是这种大批投诚的第一次。”

 

“经过夏季休整以后,我们的第四次攻势于一九四八年九月十二日发动。这次是全面的攻势。我们在全东北发动进攻,把第一个而且是主要的打击落在南满的锦州,用这一打击一下子破坏了东北与华北之间敌人的一切交通线,并且切断了他的所有退路。”

“同时在锦州以南的外围,在塔山阵地上,我军在残酷的战斗中也阻击住了从华北开来的企图由南面突入解锦州之围的国民党军的猛攻。在锦州我们歼俘敌军官兵十万,并且断绝了敌人逃出东北的仅有的机会。”

 

“在长春,起义投到我们这边来的有二万六千人,其余六万人则做了俘虏。沈阳被孤立了。蒋介石亲自飞到那里去进行指挥,他收集沈阳周围的部队向锦州进攻,并给自己确定了最大任务是歼灭我军,最小任务是突入华北。”

“在沈阳到锦州的半路上,我们在遭遇战中包围并消灭了这个向我们进攻的国民党兵团,随即进攻沈阳。十一月二日,五十二天战斗之后,我军占领了这个东北的首府。这次战役期间,我们歼俘敌人官兵四十七万六千人,东北国民党军遂告全部被肃清。”

“紧接着占领沈阳之后,我军几乎是马上就经过山海关向北京、天津推进。这时我军兵力已将近一百万人。如果再加上从我军中派出留在东北做党政工作和土地改革工作的三十万人,还有留在东北地方武装中的十八万人,那么,我军从一九四五年秋在东北开始作战时的大约十万人,经过三年工夫,部队已经有将近一百五十万人。”

 

“我军的补充与扩大主要依靠两个基本来源:依靠农民——土地改革以后农民成千上万地自愿参加人民解放军;还要靠被国民党骗来、强征来的国民党军士兵,我们把他们俘虏过来,加以改造教育,留在我们部队里。他们到了我们部队里来以后,很多人现在当了班长、排长甚至连长。”

“十二月,我军在华北展开之后,和华北野战军一起,对张家口发动攻势,之后,在一月里,进攻天津和北京。”

 

“天津市有两百万人口,防守的国民党军有十个师,但经过二十九小时的猛攻以后就被占领了。在这次猛攻之前,我们做了一星期的准备工作:在埋地雷区扫清道路,将我们自己的前沿阵地和交通沟一直推进到城防工事的边上。”

“交给军队的任务是不惜任何代价要占领天津。这一仗的胜利也就保证了北京的陷落。我们向国民党军的司令劝降。他拒绝了。我军当即发起猛攻,并由两侧将狭长的市区一切为二。由城的西北与东南攻入的我军在城中心会合,当即在那里消灭了城防司令部。敌人大为混乱,天津遂迅速被我占领。天津攻克以后,北京守军就与我们进行谈判,接受了和平改编。”

 

“由于华北这两大城市解放的不同情形而产生了两个政治术语:‘天津的道路’和‘北京的道路’。后来我军在解放其他的中国城市,与某些尚在犹疑不定的国民党军司令谈判的时候,就提出来让他们选择:‘你宁愿选哪一条呢——北京的还是天津的?’”

“在华北经过五十六天战斗,占领张家口、天津、北京的战役乃告结束,人民解放军的部队歼俘国民党军五十多万人。”

 

“在三月和四月中,第四野战军向汉口南进。五月十七日解放湖北省会武昌。八月五日解放湖南省会长沙。十月七日到十二日之间,在这里衡阳地区,已经开展了相当大规模的作战,在作战过程中,白崇禧的四个精锐师全部被歼。从我军解放北京之日起到今天为止,我军共又歼俘了国民党军十八万人。”

“现在我军还有一个最后的战斗任务:解放广西并围歼现在该处的整个国民党兵团——这是国民党总指挥部现在还能派用的最大的一个兵团。”

“好,您的两个问题我都大概已经答复了。” 林彪说。

 

他的军事思想,对于毛泽东的军事思想的形成和发展,起了一定作用;对夺取中国革命战争的胜利,特别是解放战争中,夺取东北战场的胜利,起了积极作用。——《中国军事百科全书》

 

回顾解放军第四野战军的战史,这是一部在东北解放战争中迅速发展壮大的历史,也是从简陋装备向掌握现代化武器迈进的历史。

四野在全军中拥有最好的装备技术条件,有最雄厚的经济力量支撑,使这支英雄部队如虎添翼。在解放战争后期,中央还命令四野以一些干部和机关作为基础筹备建立空军和海军,这支全军装备最好的野战军又成为军队迈向现代化的先驱。

在全国解放战争和人民解放军的战争史册上,人民解放军第四野战军书写下了永远的辉煌!


长按图形 赞赏四野子弟

【原创文章】

征稿

  记录在,记忆就在  

记录,对父辈是最好的感恩

记录,对自己是最好的负责

记录,对晚辈是最好的教育

  传播记录 = 传承记忆  

欢迎投稿:siyezidi@126.com

欢迎分享、转发、留言

点击底部阅读原文欢迎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