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师兄会师弟,林彪曰:中原鹿死谁手,未可料也

四野子弟 2020-09-13

编者:文章摘自《红太阳白太阳:第二次国共合作启示录》(作者:柳建伟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分享信息,分享观点,只为了一起缅怀先人,铭记历史,启发思维。若有感触,欢迎留言分享;若有故事,欢迎邮件投稿。

蒋介石接到罗斯福请他出任中国战区总司令电报的当天,他重新找来了盛世才的报告电细阅一遍。新疆问题一直未得到彻底解决,这个盛世才的头也很难剃。1941年初,蒋介石下令取消新四军番号,毛泽东又下令重新组建新四军后,盛世才曾发电给陈毅,以示亲近。如今他告诉蒋介石林彪回国的消息,用意何在?蒋介石不愿花精力猜盛世才的心事,他对林彪回国这件事发生了兴趣。

林彪是中共高级将领中举足轻重的人物,是否可以通过他对中共施加一些影响呢?两方经过那么多的波折,想修复关系,必须先做疏通工作。林彪是一一五师师长,是黄埔四期学生,抗战之初,又成功地指挥了后来赫赫有名的平型关战斗。他的这种特殊的身分,不能不引起蒋介石的关注。在现今的形势下,以蒋介石大国之君的尊位,贸然向中共表示什么过度的热情,不是太失身分了吗?但是,如不向中共表示适当的诚意和热情,中共怎么能知道蒋介石缓和两党关系的真意呢?几个月前,他曾通过联络参谋邀朱德去重庆一趟,共产党并没理这个茬儿,弄得蒋介石闷闷不乐好几天。傍晚,蒋介石终于想起了一个好办法。他叫来了秘书陈布雷。

“林彪到了迪化。”蒋介石说道:“你说该怎么办?”

被称作蒋介石“文胆”的陈布雷当然明白蒋介石的心事,当即答道:“他是你的学生,你的部下,又是抗日功臣,又是在战场负的伤,自然应该热情接待。林彪回国很可能改变一年来僵持的局面。”

蒋介石当即说道:“通令迪化、兰州、西安,林彪所到之处,党政军一律不得留难,并应极力加以影响。林彪在四期算是出类拔萃的一个,可惜那时候我不常见他们了。”

陈布雷道:“此一时,彼一时,中国已进入大国行列,委座必将赢得抗战最后胜利,到那时,林彪、陈赓等都会迷途知返的。”

蒋介石笑而不答。

1942年元月5日,林彪走下飞机舷梯,立即感到气氛有点异常。黑压压一大片人迎上前来都堆着笑脸,伸着肥肥瘦瘦、老老少少、粗粗细细的手给他握。这时候,作为政治家的林彪远不如作为军事家的林彪成熟。如果说他在军事上已步入风华正茂的青春期,那么他在政治上顶多只算个少年小子。

井冈山时期,他曾提出过“红旗到底能打多久”的疑问,毛泽东答曰:“星星之火,可以燎原”;遵义会议后,他体味不出毛泽东四渡赤水的妙处,写信给中央要求毛泽东让位给彭德怀,毛泽东评价道:“林彪懂什么,不过是个毛孩子。”

1936年,他又提出带领精锐部队到陕南打游击,毛泽东批评道:“日本人在北面,你向南会失掉民心。”

然而,他又不乏政治家的敏感。兰州国民党方面党政军要员轮番请客,肯定是有的放矢。林彪在兰州的高档次宴会上,肯定控制了饮酒。元月16日,他终于挣脱了兰州热情的包围,飞到西安。出乎他的预料,他在西安更备受重视,欢迎会上,酒席已排到十天之后了。当天晚上,最迟是第二天上午,林彪把回国后所见所遇向毛泽东详细作了汇报。毛泽东亲授这样一个锦囊妙计:“你要发挥你的口才,大谈国共合作和共同建国的必要性。蒋先生是借你回来的机会,向我们抛绣球,我们不能在这个时候提不愉快的事。在此基础上,你相机行事。”

林彪恍然大悟,并很快进入了角色。几十年后,写林彪的文章汗牛充栋,在这些杂芜的文字里,他被描写成了这样一个人:阴险木讷,怕光怕风,体弱多病,脑子里盛满了权术。这些因恨而生出的文字可以理解,或许也可称作描画后期林彪的铁笔,然而这些文字与四十年代初的林彪实在相距甚远。林彪在四十年代逐步完成了他这样一个形象的塑造:自信而忠诚,乐观而智慧,率百万之师而游刃有余,口锋甚健而有分寸。在西安的最初几天里,他以毋庸置疑的个人魅力在这个十二朝古都刮起了强劲的“林旋风”。

这是真的吗?千真万确。元月底,远在前方的胡宗南也无法抵御林彪的诱惑,30日,他安排好前线的工作,喃喃自语道:“我该会会这个师弟了。”

于是,历史留下了这样精彩的一笔。

元月31日,胡宗南宴请了林彪。

“林师弟威镇平型关后,怎么就挨了小日本一枪呢?宗南一直不知详情。”

寒暄常常是舌战的序幕。

林彪微笑着摇摇头:“我能去苏联治病,是阎长官赏赐的。”

“哦——”胡宗南脸上浮出了惊诧的表情:“阎长官的部下竟不认识你林大将军?”

“这是个误会!忻口会战后,我们得到了日本的一批军需物资,我用了一件日军将官大衣,卫队也都换上了东洋服御寒。阎长官要我去开会,一时疏忽,就穿了这件衣服。那一夜月明星稀,我骑着白马穿过封锁线,没想竟被阎长官的狙击手看见了。”

“多险呢!”胡宗南叹道。

“天太冷,我们八路军又没有你身上这种既威风又保暖的将官服呀。”

胡宗南当然听出了话外音,轻描淡写地换了一个话题:“师弟少年得志,自然吉人天相。在我们黄埔系中,你算是青出于蓝呢!”

“怎么能比得上你们黄埔三杰!听人说,校长曾讲:文有贺衷寒,武有胡宗南,我不长进,这么多年不过混了一个师长。师兄这话该不是鞭策我上进的吧?”

两人一起大笑起来。

胡宗南不失时机地进入了主题:“太平洋战争爆发了,世界反法西斯联盟已经形成,校长已出任中国战区统帅,美国史迪威将军就要来华就任参谋长。林师弟对时局有什么高见?”

林彪道:“中国必胜。必胜的前提是国共亲密合作,并肩作战,抗战建国。只要求得抗战胜利,不再内战,而采用各国新技术,建立非帝国主义非社会主义之三民主义之国家,则不出数十年,不但能由半殖民地而一跃成为独立国,且可成为世界上头等强国。如不采取国共合作方式,结果恐是另外样子。”

胡宗南道:“愿闻其详。”

林彪答道:“近一年多的国共磨擦,后果不堪回首,中条山等处失利,盖因兄弟阋墙之必然。如不根除磨擦,将来势必重现内战之惨剧。”

胡宗南问道:“师弟所言,高屋建瓴。万一真的再次爆发内战,林师弟认为你方能支撑多久?”

林彪警觉地反问道:“胡师兄何有此问?”

胡宗南讪笑道:“游戏,游戏之说。你我兄弟多年未见,算是玩一次沙盘,玩一次沙盘,别无他意。”

林彪肯定地回答:“如果内战,必是持久战。日本和中国相比,较之国共力量之比,其胜算应更多些,结果怎么样?中国独立抗击四年,日本仍没解决中国问题。由此可见,速决的可能不存在。1927年国共反目为仇,那时中共无一兵卒,无统一之领袖,无任何作战经验,而尚能演成十年之大内战而不决,今日情况,师兄不会不清楚。今我拥有雄师七十万,有大浪淘沙淘出能干之党首,有二十年经验教训可参详,有百员能征惯战之将领,如内战重开,其战祸之烈可想而知。试看今日之世界,错综复杂,家事可演成国事,国事也就是世界事,那时,中共必可获取外国军火援助,则中原鹿死谁手未可料也。因此,只有和。”

胡宗南默然良久:“有道理。我是向来不问政治的,听师弟一席话,茅塞顿开。你认为两党分歧之处何在?”

林彪答道:“那如何实行三民主义,如何在公平基础上实行军令政令统一。中共从未怀疑过三民主义,很愿意在公平的基础上实行军令政令的统一。中国抗战胜利的基础也正在这里,希望也正在这里。”

胡宗南叹道:“师弟高瞻远瞩,兄不如也。你这是一番新言论,兄一定为实现此目标尽心尽力。我将尽我所能,调整我防区与陕甘宁边区的关系。”

林彪对胡宗南这番话的诚意,当然怀疑。之后,他奉毛泽东之命留在十八集团军驻西安办事处,静待对方之变。忽一日,一辆救护车开到办事处门前停下不走了。办事处人员大生疑窦,盯着车门,看见四五个穿着白大褂的军官从车里鱼贯走出。

为首的一个中年人笑吟吟地迎着刚刚走出院子的林彪道:“林师长,我是胡长官的军医处处长,奉胡长官之命,今日特意送医上门,为办事处的同志诊病。”

林彪等人自然也换了笑脸欢迎。几个医生忙活了整整一天,为办事处在家人员详细检查了身体。临走时,军医处长又道:“林师长,今后如哪位仁兄贵体欠安,打个电话我们即来。如有大病,要尽早送到战区医院诊治。如今药品奇缺,地方医院的条件很差,可不要把病耽误了。”

林彪等人伫立在黄昏槐下,看着汽车远去,个个不发一言。过了良久,林彪嘟囔一句:“这个胡宗南,到底想干什么呢?”

过了几日,又出一件怪事。一辆大卡车开到办事处门前不走了。办事处的卫兵马上紧张起来,因为从车厢里跳下几位全副武装的国民党兵。

林彪走出大门,便看见一个穿着中将服的中年人从驾驶室里跳出来。是胡宗南!所有的人都吃了一惊。只见胡宗南一扬手,几个士兵手忙脚乱从车厢上卸下几十包东西。

胡宗南笑道:“林师弟,你们买书困难,我特地让人从重庆等地买了这些书送给你们。这些军事书师弟当然都背得烂熟了,偶尔翻上一翻也有用。你离开军队两年了,回去也好把这些书当成礼物送给部下。”

兄弟之情,溢于言表。这天中午,林彪是否请胡宗南吃饭,史料没有记载。一个战区司令亲自押车为林彪送书,这顿饭于情于理都该请吃。时隔多年后,我们尚能从这一事件中嗅出真正的友谊的淡淡清香。

林彪在西安住到三月中旬,不见国民党方面再有更进一步的表示,他就回延安去了。

看来,国共两党重新坐在谈判桌前的时机尚未到来。

声明:资料来源于网络仅供交流,不代表本号观点。

至德功将,军旅为家,自强不息,惟朴惟慈。

时光匆匆,往事渐渐模糊……

大时代下,小人物也有自己的小历史。

欢迎推荐资料,欢迎分享故事、感悟。

想看留言的,可以往下拉拉,如果看不到或者看不过瘾,欢迎留言。

投稿:siyezidi@126.com


【推荐文章】


历史,总应有不同的角度,有容乃大。毛主席说:“党外无党,帝王思想。”如果发现不同的观点,敬请理性分析论证,避免感性宣泄攻击。自己说话,也让别人说话,天塌不下来。
这,才是自信该有的样子。

  点击“在看”,让更多的人来看  



倾听音乐,感受时光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