你为什么去北上广?又为什么回家乡?(总第150期)
编前语
大城市虽然竞争压力巨大、很残酷、很功利、很现实,但是仍有很多人年轻人选择离开家乡,到大城市去打拼,因为它会承认你的努力和付出;也有些人会选择离开,卸下疲惫,回归家乡。
Q1
城市里有高地与收入不成比例的房价,有拥挤的交通,有高昂的生活成本,但为什么很多人离开家乡去了大城市?
杜骏飞:
城市代表着文明,它往往是区域生活的核心,如果论北上广深这一类都市,则是中国当下城市文明的范本。你不会对文明的上游视而不见。
城市代表着资源,政府为核心城市提供了丰富的物质资源及政策优势,进而推动城市的高速发展,使其与周边地区日益差别化。资源的马太效应,足以吸引富有雄心的人才麋集而至。
城市代表着机会,完整的产业链带来了形形色色的机会,每个人似乎都可以在这里找到自己的一席之地。它包容一切,不论出身,人人都有发展机会,至少,看上去如此。
人择高处立,年轻人希望选择具有挑战的生活方式,这意味着阶层向上流动。
还有一个原因,大城市相对来说富于规则,比较公平,在有序的正淘汰体系下,优秀的年轻人更容易获得发展。
所以,尽管大城市的生活压力大、房价高,为了实现自己,越来越多的年轻人离开家乡,选择大城市的生活。
因为他们选择的不是一个城市,而是自己想象中的人生。
就算理论上的最佳可能,最终输给了实践中的最差结果,那也好过没有梦想。
——你多半会这么认为。这就是问题所在。
Q2
现在的年轻人身负多重压力,房子都买不起的他们如何能谈诗和远方?
杜骏飞:
经济结构畸形,房价快速上涨,导致年轻人没有能力负担,在一个陌生的城市无立锥之地,这不是年轻人的责任,而是国家经济和社会管理的悲剧。
网络上流行一句话,“20年前,我们的梦想都是当科学家;20年后,我们的梦想都变成了买房。”中国人的传统观念里,必须“有房才有家”。
如果想要解决这个问题,国家必须进行重大调整,通过大量的复杂调控和政策杠杆来抑制房价、供给居住。
不能解决青年一代的最根本的生存要求,城市将失去活力,这个国家也将失去希望。也许,因为这一类原因,中产阶级陷阱会很快到来。
我们似乎也看到了一些值得期待的举措。如:前段时间有一些地方政府提出,大学生在大学期间也应缴纳住房公积金,这样可以减轻大学生购房压力;有些城市实行积分落户政策,等等。
但仍然远远不够。
回到你自身。如果政策仍然没有变革,而你是那个不堪负重的年轻人,你就需要量力而行了,还要注意差别竞争。
中国青年报调查发现,有一批年轻人成为“自愿不买房”一族;有人笃信生活除了房子,还有“诗和远方”;有人把买房的钱拿来创业,以换取“更理想的未来”;有的人则不愿用掉父母一辈子的积蓄换取一套房,“年轻的日子这么短,我不想人生只有一种可能性”。
你也可以思考自己的所有可能。
Q3
时常会看到名校毕业生从北上广退居家乡,离开城市是不是就代表了被城市抛弃?这是不是说明ta是失败的?
杜骏飞:
不是,当你认真对待自己的人生,作出了自己的选择,你实际上是在明智地规避失败。如果更为积极地说,你是在驾驭自己的时代。
受落户政策趋严、房价上涨等因素影响,一线城市年轻人的生活压力在加大。而"一点五线城市"、二线城市的崛起,中西部城市在政策影响下的迅速发展,以及对家乡的眷恋,正对年轻人产生着影响力。
如果你看准了,那又未尝不可?
“逃离北上广”成为社会流行语。白领返乡潮与民工返乡潮同时发生,我们突然发现白领和民工原来是同一回事。北京的出租屋有胶囊公寓,深圳的“出租屋”有住人集装箱——当住在集装箱里的蚁族不是小说而是现实,这个社会就有了一种荒诞的喜感。
远离荒诞,这本身就是成功。因为,你回归了本质化的现实:有尊严的存在。
不是每个人都不适合一线城市,正如不是每个人都适合小城镇。
为此,你要斟酌自己。你需要的不是逃离北上广的悲情,也不是盲目的坚持和忍耐,而是深思熟虑的选择。
适合自己的地方,才是你的城市。寻求安定的幸福,也是幸福。不管身处何方,只要你找到了自己的位置,就是真正的自我实现。
宋人岳珂 说:“至於有法无法,有相无相,如鱼饮水,冷暖自知。”我也想把这句话送给你们。
且做一条鱼,饮水后,选择冷暖。
编后语
1、毕业后你愿意选择留在大城市还是回家乡发展?
2、如果买不起房,你会不会选择逃离北上广?
3、“生活不止眼前的苟且,还有未来的苟且”。你的青春和理想,诗和远方还在吗?
《杜课》粉丝群成立啦!欢迎您扫描下方二维码,添加杜课小助手(微信号:dukexzs)加入《杜课》粉丝群,与我们分享您在生活中的所思、所想、所悟。您也可以提出对《杜课》的建议和意见,我们会认真听取并改进。我们期待和相信,有了您的参与,《杜课》才能朝着一个更好的方向前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职场|课堂鬼故事|死亡课|杜课密码|唯一的你|《人民的名义》七问七答|知识付费的错觉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陈坦君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