职场(总第132期)
Q: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张雅静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谈话记录
杜骏飞讲述 劳尔记录整理
1
您认为什么样子的人、什么样的性格特质在职场竞争中会比较有利?
这个问题比较大,同时也比较模糊,坦率的说,我没有一个真正的答案,至少,没有一个明确的答案给你。
首先,职场是不同的。有些职场比较欢迎某一种性格、某一种专业或者某一种能力的人;而另一些职场则欢迎另一类人。
其次,并不是所有的职场都以竞争为唯一关键词,很多职场是以团结、合作、相互帮助为特征的。
所以如果我们片面来看职场竞争,会认为职场是一个杀机四伏的地方,其实不是。如果真是这样的职场,也不值得你参与其中。
我们会看到有很多集体,当中也许确实存在一定的竞争,但是大家更多的是能体会到,在一个集体当中能够互相勉励、互相扶持、并且共同进步,这才是好职场。
我很希望你们能遇到这样的职场。
当然,话说回来,我也知道你想问的是:怎样才能提高自己的竞争力。我建议同学们不要看太多的职场鸡汤,更不要读太多的厚黑学、竞争术。这些东西固然有些用,但过多的迷恋于职场勾心斗角、外在表现、公关技能等,其实是有害处的。
对一个人来说,他有他自己先天的禀赋,包括他的性格、他的知识、他的能力、他的出身和背景,这构成了一个独特的人。理论上来说,天生我材必有用。你知道,在一个集体、一个团队当中,始终会有不同的角色。
比如五个人的团队中,可能会有一个leader,很有感召力;会有一个沉默寡言但踏实肯干的人;也会有一个非常玲珑、善于外交的人;然后有一个搞技术的理工男;还有一个初出茅庐的小师妹。
任何一个办公室,大概都能找到形形色色不同的人,而这些人构成了一个生态圈,当中的每个人都是不可或缺的。离开了别人你会发现,其实自己单枪匹马做事很难。
因此,我们应该抱着这样的想法,在应对任何竞争力和你有差别、以及不如你或者强于你的人时,都抱着平等心来看待:这就是你,这就是他们。大家共同提高、互相尊重,我认为这才是好人生、好生态。
提高自己的能力,这一点当然值得鼓励。那么,什么叫提高自己的能力呢?
假定你是一个特别内秀的人,特别会做策划,我觉得没有必要为了竞争过别人,试图在自己弱项当中拼命去努力,一定要显得比别人会说、会跑、会侃价、会拍马。 你找出了很多要“提升”的地方,却丢弃了你最擅长的东西。
所以正确的做法是,能够去欣赏别人有而你没有的优点,同时对自己的优点抱有自信,不断去深化它,让这个集体和团队能对你更加依赖,让你这方面的能力更加突出。
也就是说,在学习他人之前,先尝试做一个更好的本来的自己。在这个基础上,你也能让自己去学习一些新的知识。
每个人都成为他自己,每个人都值得别人深深依赖,这才是对职场的比较平衡的理解。
2
您觉得职场中,智商和情商应该怎么样平衡?或者说哪个更重要呢?
我要说,你们都是中了鸡汤的流毒了。
其实一个人生活在世界上并不只是靠这两种商的,我们有很多商。比如一个孩子打篮球,他可能智商没你高,情商也没你高,但是球商很好。还有的人很会鉴赏电影,有人做厨艺很好......每个人都有自己的商值。
换句话说,人生活在世界上,跟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从事不同的行业,其实都会用到自己各方面的才能。
我们总有一些才能是比别人要强一点,还有很多才能不如别人,不能仅仅把这些只看成智商和情商这两种禀赋。
你要知道,即使你的智商很高也不会什么都懂,我们总要依赖于别人而生存,每个人都是值得你尊重的。
所以,片面迷信智商,这是一种成功学的病症,事实上,智商并不值得我们过度担忧,它也不会因为你过多的忧虑而提高。
所以正确的看法是,你在不同的领域有不同的能力,好好提升自己所依赖的能力就可以了,不必考虑太多智商的问题。
情商问题也类似。很多人把情商看成待人接物、跟社会交往的一种能力,但是社会商或情商是通过实践和时间来陶冶的,不是因为你努力它就提高,而是在你的成长生涯中它会有一个循序渐进的过程。
每个人的生活道路不同,他的情商都会有差别。这种差别不是高低的差别,而是维度的差别。
比如说:有的人他很擅长跟陌生人打交道;还有人是窝里横——他非常善于和熟人打交道。你很可能会发现,在不同的生活圈当中,每个人的情商是不一样的。
你应该知道,情商其实就像一个光谱。我们最好在这当中找到自己的所长,有可能的话再去弥补一下所短,但是真正宝贵的还是你“波长”最长、最易被识别出色彩的那一部分。
不必为智商发愁,是因为智商并不是决定你生活道路的最重要的那部分;也不必为情商发愁,是因为情商总是随着你的社会实践的增多而不断提升。
你真正要关心的是你的人品、你的能力、你的学习力、你的坚持、还有你一心向善的上进心,我觉得这些才是真正重要的职场美德,它们也是真正的人生竞争力。
读后感
文/劳尔
今天的两个问题,刚好反映了当下我们这些“初出茅庐”的年轻人心中普遍存在的两种焦虑。
首先是“环境焦虑”:面对这样一个人才井喷的时代,我们自我的恐惧与迷失;
其次是“能力焦虑”:我因为什么,才是被团队或领导所依赖、所需要的?
我觉得不得不承认的是,这个时代对于年轻人来说是残酷的。我们既要在与周围人的“刀光剑影”中为生活拼杀;同时,我们的努力还总被看成是理所应当的付出,生活给我们留下的伤口只能我们自己默默去舔舐。
从国家层面上看,这是人口持续增长所带来的经济红利;从个人层面上看,我们有时候却是这层红利下的牺牲品。
所以,这种焦虑是有情可原的,也是无可厚非的。学会珍惜自己、爱护自己,这并没有错。
这是我的第一层所想。
罗曼·罗兰说:“世界上只有一种真正的英雄主义,那就是认清生活的真相后还依然热爱生活。”以出世的态度,干入世的事业,这才是我们年轻人做事应有的态度。成,则固然欣喜;败,则坦然无愧。
杜老师今天的回答中,有三句话让我印象格外深刻:
“我们片面来看竞争就会认为职场是一个杀机四伏的地方,其实不是如此,凡是这样的职场其实也不值得你应对。”
职场中总会有太多的竞争、太多的不如意,也许我们不能做到潇洒地挥袖而去,隐于闹市;但我们总可以发现自己的价值,为自己找到快乐的理由。
“你找出了很多要提升的地方,却丢弃了你最擅长的东西。”
在己体道,其实也是成功之道:先要把握住自己,才能把握住别人;把握住了自己,也就把握住了别人。扬长避短,才能发挥我们最大的价值。
“你真正要关心的是你的人品、你的能力、你的学习力、你的坚持、还有你一心向善的这种上进心。”
永怀一颗虔诚的赤子之心,我们才能看到生活的纯真。不因“进”而流于逸乐,也不因“退”而短其气节。生活的态度当是如此。
这是我的第二层所想。
以上种种,让我不由得想到了苏轼,苏老仙。
王国维说:“三代以下诗人,无过屈子、渊明、子美、子瞻。此四子者,若无文学之天才,其人格亦自足千古。”屈子、渊明、子美分别说的是屈原、陶潜、杜甫,这子瞻,说的就是苏轼。
你可以做好一个政治家、企业家、艺术家,但也许你做不好一个生活家。
苏轼,就是一个完美的生活家。
青年时科举留名,写得一首好诗词,深受众人喜爱;中年时面对新旧两政之争,不偏不倚,泰然处之;晚年被贬流放黄州、岭南,却悠然自得、独享南山。苏子一生,进,可任宰相;退,可享田园。知世故而不世故,正是因为他看透了人性,却也宽恕了人性。
有人评价苏子说,“面对悲欢离合,他不是局中人,而是站在另一个时空的智者。所以,看得更远。在同样的地点,不同的瞬间,看到了相同的永远。”
此处安心是吾乡,那相同的永远,就是当我们跳出世俗之后,内心的平静与超脱。
人这一生,与其羁绊于名缰利锁,不如在内心修篱种菊。正道是,人间有味是清欢,“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这是我的第三层所想。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谈阅读|(1)|(2)|(3)|面试||三十年,三十首新诗(1)|(2)|(3)| 百期寄语|“听讲座”十大误区|幽默随笔(1)(2)(3)(4)(5)(6)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小沫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