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谈话 | 新闻为什么需要理想?还有诗意的人生?(总第70期)

2017-01-28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n0364pzmea7&width=500&height=375&auto=0

Q:微信后台网友陈欢

如何看待新闻理想和诗意的人生?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课堂记录

杜骏飞讲述            胡园记录整理

新闻的现实如此世俗学习新闻时为什么仍需要信念理想这种信念理想是乌托邦吗为什么我们会把执着、激情看成诗意人生的一部分

首先大学并不是乌托邦大学里你所能见到的并不比社会上少。特别是互联网出现之后人们对于社会现实的接触和了解很多。对于同学们来说如果你真的有乌托邦之感那可能是因为你的视野被禁锢在一个比较小的私人生活圈子里。

其次,新闻理想这个概念并不是理想主义或者浪漫主义的“心理情结”,而是强调要把新闻作为一种崇高职业的追求,所以它并不是乌托邦,也绝非浪漫生活,而是一种职业担当。


的本质真诚的、激情的、有所担当的。《尚书》说:“诗言志”,孔子说:“可以兴可以观可以群可以怨。是诗可以激发人的精神是诗歌可以观察政治的利弊得失是诗歌可以使人互相认同、共情同理是指诗可以干预现实、批评社会。


我们都知道,“这个字如今已是一个被扭曲和遮蔽的词。诚如涂鸦不是绘画骂人不是幽默春晚不是艺术节一样各位同学如今在网上常常看见的那些苍白、无聊、低劣的诗作它们并不是诗而是我们这个时代的文化失败的象征之一。当诗不再兴、观、群、怨时它就背叛自身的精神。而真正传承中国伟大诗意传统的,在今天,恰恰是少数为生民立命、以“兴观群怨”为己任的新闻人。


因此诗意这个概念并不是单纯地指风花雪月指词句和修辞上的造诣或个人情感的抒发当我们讲一个人有诗意的时候是指他愿意奉献,有追求,有诚意,有激情。在今天的社会环境中真诚的人并不多愿意真诚说话、真诚写作、真诚做事的人也不多所以这种诗人般的品质更加难能可贵。


因此我们这里所说的有诗意的人愿意把自己的真诚和激情奉献给人类事业的人特别是为公共福祉服务的新闻人因为他们尤其需要具有诗意精神。


在美国新闻界号称美国社会良知的主持人克朗凯特依靠他的睿智、真诚以及对于良知的坚守成为全世界新闻人崇敬的偶像。其实在中国也有许多优秀的新闻人。现代新闻史上的黄远生、邵飘萍、范长江、林白水、瞿秋白、张季鸾、邹韬奋、邓拓、萧乾、穆青等等哪一位不是坚毅真诚而又激情澎湃他们中许多人本身就是真正的艺术家和诗人。


当代记者里我欣赏像柴静这样的记者。在她身上不仅有新闻人的专注、认真、执着、专业同时还有内心的激情和珍贵的良知。与她类似的还有原中国经济时报的揭黑记者王克勤第一个采访报道孙志刚案的《南方都市报》记者陈峰,“愿意与不幸的人一起面对苦难的摄影记者贺延光三进阿富汗采访的华人女记者闾丘露薇写出枪下留人报道和黄碟事件报道的原《华商报》记者江雪等等这些新闻人都是非常值得学习的尽管他们的风格不一样写出来的人生之诗不一样但是无一例外他们都是有诗意的人。


新闻人为什么需要理想新闻业为什么需要诗意的人生也许,因为理想和诗意是他们真正的归宿。也许,还因为离开了理想和诗意,我们所有人的精神深处,都将一无所有。

知识补充

沃尔特·克朗凯特

沃尔特·克朗凯特(Walter Cronkite)是享誉全球的美国“主持人之父”,是美国新闻界的传奇和偶像级人物,也是完成“播音员”向“主持人”角色转变的第一人,诸如肯尼迪遇刺和阿波罗11号宇航员登月等重大新闻都是经由他口传遍了全世界。他一生秉持“公正、客观、准确”的新闻从业人员操守,他每天节目的结束语"事实就是如此"(and that's the way it is)成为美国流行语。克朗凯特为美国新闻行业制订了真实性的标准,曾多次被全美民众票选为“最值得信任的人”。

听课笔记

文/胡园

第一眼看到“新闻理想与诗意生活”这个标题,不禁想起自己大一刚来到象牙塔中的情景。当时虽然自己并不真正了解这个专业,但还是毫不犹豫地选择了学新闻,一来是文科类专业选择性较少,二来是因为想起高中时的语文老师,他曾用俊逸潇洒的字在黑板上抄北宋张载的《横梁四句》:“为天地立心,为生民立命,为往圣继绝学,为万世开太平”当时觉得这四句说的就是记者,我很喜欢。

随着进一步地学习和实践,最初的激情和浪漫幻想也被现实泼了凉水,自己对于这个专业的认知也不断改变。一路走来,我逐渐舍掉当年的天真,褪去不成熟的外衣,从一个感性的冲动者,变成敏锐理性的思考者。最幸运的是,我从来都知道,心中的那团火,一刻也没有熄灭过。

其实自从选择这个专业,就被师长告诫过,新闻系的学生不能躲在象牙塔内空想,而应由内升华内涵,而后向外生长。品行端正,多读书,多实践,三者缺一不可私以为,如果真有乌托邦环境,那新闻系学子或许是离它最远的。


新闻每一刻都在发生。即便我还不是记者,也时刻提醒着自己对周围世界保持高度的关注和敏锐的嗅觉。有人说,记者这样的生活和诗人离得太远,更别谈什么诗意。可我却觉得,诗意的定义并非如此狭隘。无论是诗人还是记者,关注的都是人心,关注的都是生活形态不一,但内核相似。

无论是历届普利策奖的得主,还是国内长江韬奋奖的获得者,亦或是行业内优秀的记者前辈,从他们身上,我看到了作为媒体人的荣光,每时每刻都能清晰地看到无法言说的新闻理想。就像杜老师所言,他们无一例外,都是有诗意的人。冷静而专注,善良而真诚,拥有犀利的目光和永远沸腾的热血,盛意拳拳,情怀满满。不只是我,或许所有的新闻学子,都想成为这样的人吧。

注:本期知识补充部分参考自百度百科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失去 |  “诚” | 爱的选择 | 研究生

 书单 | 职场 | 谈阅读  (1) (2)(3)

 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

 新年计划 | 专业课与公共课 | 寒假攻略

 闲话PX | 面试大屠杀提问友情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罗尔事件】|【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微信】| 【虚拟人类】|【路的禅】(1)  |  (2)  |  (3) |(4)【娱乐新闻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新闻政治 | 严肃新闻

【网络写作】(1)|(2)|(3)|(4)

特别关注:

 高华 | 科恩新年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