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随笔 |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总第56期)

2017-01-12 南大公益传播 杜课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


文 / 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  博士生导师


跟唱歌的朋友聊天

(1)

我问:假如你被邀请上春晚,条件是要唱《忐忑》这类网络神曲,你会怎么答复?他答:“同意啊,能上春晚,相当于猪在风口啊。”想了想,他又说:“《忐忑》晚上不行,还是白天唱吧,比较安全。”他同伴在旁边,附和道:“对,白天咱录一合唱,夜里播。”


(2)

我问:“你说很多歌曲这么难听,它怎么会那么流行呢?”他答:“这年头,不难听谁听啊?你看看电视,不难看谁看啊?”他同伴道:“对,现在流行的就是个难字,你翻翻新闻,不难受谁受啊?”


(3)

我问:你唱的这么好,怎么竟然一直没红呢?他沉默了一会儿,答:“你说是'青歌赛'重要,还是'好声音'重要?”我说:“那应该是'青歌赛'重要吧?”他摇了摇头。我说:“那是'好声音'重要?”他又摇头:“也不重要。”我顿感困惑,他这才叹了口气,说:“其实,没有它们对我很重要。”

一篇“难”写的读后感

文 / 郑师景


“不难唱谁唱”“不难看谁看”,所以这篇读后感也是难写的,不然谁写呢?开个玩笑,其实“难”的是承认自己也是审丑消费者,“难”的是思考审丑背后的问题。


不得不承认,在我的生活里,“难看”、“难听”带来巨大的欢乐。《忐忑》被奉为“神曲”爆红一时已经是好几年前的事情了,近几年来一大波新“神曲”更是铺天盖地而来。刚上大学的时候我们每天唱着《我的滑板鞋》,不亦乐乎地模仿着庞麦郎不着调的发音。而现在每次看到盘点某部国产电视剧丑陋的装扮、五毛钱的特效、演员不在线的演技之类的公众号文章时,我也常常笑得前仰后合。我们习惯了中规中矩的作品,一些出格的事物突然出现在视野里,产生的强烈反差让人感觉新奇,人们渐渐有了猎奇的需求,在一地鸡毛中获得快感。

市场有审丑的需求,就会有扮“丑”的人。既然不需要高成本的专业训练、只需要消费自己的形象,就可以获得市场成功,那为什么还需要要求自己成为高雅的艺术家呢?我们的生活需要诙谐,也需要真正的高雅。

一台需要全程静心聆听而非拍照的古典音乐会是美;一场由演员现场倾情演出、需要观众互动交流的话剧是美;一本悉心感悟生活记录而成的手帐也是美,但创作这种美需要耗费大量的心血,甚至数年的艺术修炼,而且人们也不一定有耐心欣赏这种美——欣赏这种美耗费神思,何况它们既不能使人癫狂大笑,也不允许你一心多用比如你无法一边刷朋友圈一边看话剧,否则很有可能会跟丢剧情。如今看来,审丑带来便利的感官刺激,实际上却阻碍了人们真正向“美”进发的道路。

愿我们在充满感官刺激的年代依然能够保有真正的审美能力。


感谢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失去 |  “诚” | 爱的选择 | 研究生

 书单 | 职场 | 谈阅读(1)(2)(3)

 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

 新年计划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罗尔事件】我们谈论什么

【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随笔趣谈:

【讲个严肃的故事,你可别笑啊】

 (一)|(二)|(三)|(四)|(五)|(六)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网络写作

特别关注:

 高华:历史天际的微光

 科恩的诗、歌和人生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郑师景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 .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