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课】随笔7 | 谈奢侈(1):从老上海到新中产(总第35期)
导言
奢侈品之所以是奢侈品,首先因为它们并非人类生活的必需品,而是生活的点缀。其次,奢侈品拥有无可争议的世界顶级的设计、出众的质量以及荣耀的出身,因此,其价格理所当然要比一般的同类产品昂贵许多。
于是,奢侈品“顺理成章”地被许多国人当作了身份、地位和权力的象征,中国早已成为世界上最大的奢侈品消费国。
近日,央视市场研究(CTR)发布数据显示,2016年我国消费者奢侈品拥有率达到了76.7%,在购买过奢侈品的群体中,75.0%是年龄在25-45岁之间的中青年群体。他们是重视商品品质的个性高端人群、勇于尝试新鲜事物的网络生力军、乐于分享的意见领袖和具有高收入的实力消费人群。
虽然各大国际奢侈品牌在内地纷纷降价,但今年上海依然是亚洲奢侈品标价最贵城市。
今天,我们来聊一聊“奢侈品”,就从上海和中产开始说起吧。
谈奢侈
1从老上海到新中产
文/ 杜骏飞
今天,缅怀老上海的时候,我们的感情和理性基础不完全在缅怀,更多地是想透视中国奢侈品消费的主流人群本来的心态结构。
100多年来,上海曾经涌现过许许多多消费英雄、产业英雄和文化英雄,其背景就是上海作为一个大城市,非常奇妙地混杂了传统与现代的矛盾、东方与西方的矛盾、民族精神与殖民统治的矛盾。老上海在政治治理上是由公共租界、法租界和华界共同构成的,也因之拥有多元化的社会特性,这些特性使它得以成为中国工业、商业、金融业和公共事业的滥觞之地。
1930年代中期,上海是世界五大都市之一,人口380万,其中非上海人口占到74%。这样一个城市最重要的社会特征就是社会阶层的迅速流动。那时,新的社会阶层不断涌现、走向级化,这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最近一二十年的上海、乃至整个中国。
当年的中产们的生活如何?鲁迅先生当时的平均收入为每月700多大洋,折合成今天的人民币大概相当于2万元,应该算是高收入阶层。当时薪水真正比他高的,也就是外企的销售部主任,1000元左右。报社的编辑部主任一般是100-200元,主笔是200-400元。这个人群有相当的购买力。有趣的是,在整个老上海,不同阶层在生活方式上的追求是比较接近的,西餐西装是当时社会的主要标志,海上人士穿西装的占人口的40-50%,这个数字非常可观。
我特别注意到鲁迅先生的一个观察,老上海,当时很多寒微的人群,他们的收入并不足以维持西式消费,但依然不惜代价的穿西装吃西餐,努力做一个体面的人。这可能也是上海一百年来最重要的城市品格。
我们的社会历史发展到了今天,中国到底有多少中产阶级? 2015年瑞信(Credit Suisse)发布的“2015全球财富报告(Global Wealth Report 2015)”指出,中国家庭财富总值达22.8万亿美元,超过日本跃居世界第二富裕国家,仅次于美国,这些数字似乎十分乐观。需要说明的是,最早研究白领阶层的社会学家米尔斯,为美国的中产阶级区分出所谓老中产和新中产,通俗的说法:老中产是以财富来衡量的,新中产是以职业和教育来衡量的。
10年前,我曾随周晓虹教授领导的南京大学中产阶级研究小组,对中国5大城市进行过调查,调查显示,符合中产阶级综合指标的人口比例为11%,但自我认同的中产达到了59%。这意味着,许多人在收入、职业达不到中产标准的情况下,在执着的坚持认为自己是、即将是、或者应该是中产。
显然,我们当下整个社会的精神状态,就体现在这个数字的反差上。我们的国家和整个社会的病灶,也体现在这个数字的反差上。
我们是有多渴望向上流动,才会如此拔高自己的社会阶层!与此同理,我们是有多渴望富有,才会如此向往被贴上奢侈的标签!
我们该怎样描述自己呢?这如此困顿、扮演中产、而又酷爱奢侈的人生!
(未完待续)
魏安
读后感
“
上海,似乎是一个传奇:中国第一大城市,中国中央四个直辖市之一。上海位于我国大陆海岸线中部的长江口,拥有中国最大的工业基地、最大的外贸港口,有超过2000万人口居住和生活。它不仅是中国重要的科技、贸易、金融和信息中心,更是一个世界文化荟萃之地。在今天,魔都或许就是许多人心目中金光万丈的聚宝盆。
上海因为得天独厚的地理条件和政策支持,发展迅速,早已成为我们心中财富的代名词。上海人的体面也是出了名的,无论是过去对西式生活的追崇还是如今恒隆广场前的络绎不绝,他们的吃穿用度虽已不同,但对于奢侈品的追求却始终未变。
中产阶级,是近年来频繁被提到的词,一般指从经济地位、政治地位和社会文化地位上看,他们均居于现阶段社会的中间水平,这是一个貌似明晰,实则含混的定义。根据马斯洛需求理论,人们低层次的“生理需求,安全需求”得到满足,且中等层次的“感情需求和尊重需求”也得到了较好满足,但不到追求高层次的“自我实现需求”的阶级就称为中产阶级。
虽然标准不同,但是总体来说,以下中产阶级的标志是大体被认同的:通过提供知识来获取收入,或者通过经营小规模生产资料来获利;拥有满足人们安稳生活需求的资产,如:房、车、存款;能够完全满足基本生活用品消费需求,注重物质生活的品质,具有一定的奢侈品消费能力;具有较强文化和精神领域的需求,注重个人的社会形象和社会地位;没有资产阶级的巨大财富,也没有低收入阶层的社会福利;对安稳的社会环境有强烈的依赖,群体利益受经济衰退和社会动乱的影响较大。
这些数量庞大新中产阶级已经不必在温饱线上挣扎,恩格尔系数也较低,更重要的是,他们希望可以跃居富裕阶层,在加深自我认同的同时也在极力寻求社会认同,因此是奢侈品市场的主力军。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杜课·谈话】
【杜课·微讲堂】
【杜课·随笔】
讲个严肃的故事,你可别笑啊
更多精彩,敬请期待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