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课】随笔 | 微信生活综合症(总第54期)
导读
微信生活病症分析
诸君不妨对号入座
文/杜骏飞
【早期病症】
1、以看票圈为交际;
2、以读公号为阅读;
3、以晒自己为生活。
【中期病症】
1、只看见自己的看见;
2、只相信自己的相信;
3、只期待自己的期待。
【晚期病症】
1、讨论不存在的真理;
2、搜寻不存在的乐趣;
3、适应不存在的生活。
诸君不妨对号入座,
怜我微信,忧苦实多!
读 后 感
文/小沫
“控”来自complex,意即情结。顾名思义,微信控就是极度喜欢上微信的人群。无论是在车上或是地铁,在路上或是家里,站着还是躺着,一上就是十多个小时,机不离手,眼不休息。“聊微信、刷票圈”也许可以称得上是使用范围最广、用眼时间、用眼强度最大的事情了。
据说,这都是患上了“手机依赖症”的表现。又据说,这种病症,发作起来很可怕:小处而言,亲情友情因之淡漠,大处来讲,社会信任因之丧失。之前看过一则带有隐喻的问题,为什么英国人、美国人地铁里看书,我们的地铁里都是看手机?最后发现答案非常明显:英国、美国的地铁里没有信号!(捂脸-ing)
如今,手机俨然成为了现代人的“器官”。以微信为代表的手机App也是人们重度依赖的对象。你是微信生活病症患者吗?你知道为何会出现这种症状呢?小编觉得可以从以下传播学理论出发来进行解释。
知识梳理
整理/小沫
1、“媒介依存症”理论
传播学认为,“媒介依存症”是现代人一种社会病理现象,其特点有:①过度沉迷于媒介接触而不能自拔;②价值和行为选择一切必须从媒介中寻找依据;③满足于与媒介中的虚拟社会互动而回避现实的社会互动;④孤独、自闭的社会性格。
但是,我们也要警惕,不能走向反面,不必妖魔化新技术。否则,我们就走不出“看报纸长大的一代,批评看电视长大的一代,看电视长大的一代,又批评看互联网长大的一代”的怪圈。
2、“使用与满足”理论
发展:这一理论出现于20世纪40年代,它从受传者角度出发考察大众传播的效果。它通过分析受传者接触媒介的动机或这种接触满足了他们的什么需求,来考察大众传播给人们带来的心理和行为上的效用。它的最大特点是把能否满足受众的需求作为衡量传播效果的重要标准。
含义:使用与满足研究把受众成员看成有着特定“需求”的个人,把他们的媒介接触活动看作是基于特定的需求动机来“使用”媒介,从而使这些需求得到“满足”的过程。
1、心理需求:一方面,受众对于新鲜的事物有本能的尝试欲望,促使受众想去尝试使用微信;另一方面,周围的家人、朋友都在玩微信,在这样的群体中,产生群体动力,促使受众想去融入群体中进行与群体一致的行为。
2、娱乐需求:拿微信中的抢红包功能来说,一方面能够产生互相抢的行为,另一方面还能产生抢到以后金额大小的比较行为,这样的行为中存在着丰富的娱乐性,能够减轻受众的压力,达到游戏的效果。
3、交流需求:每个人都无法孤立地生活在社会中,大家都需要各种各样的人际交往。但是由于社会情境的限制,个人在现实环境中有时会无法满足自己的这些需求,比如更大圈子 的交流,远距离的交流。比如我们通过围观、转发、评论、点赞等方式和熟悉的、陌生的人进行交流,微信也就成为交流情感的一种媒介。
4、获取发布信息的需求:微信的移动与“微”,使公共信息传播的时效性进一步提高,但更重要的是,微信所借助的传播机制与传统网站不同,人际传播会在很大程度上使微信的信息传播更有效。从一定意义上讲,微信创造的是一种社交性信息传播 。
5、展示个人形象的需求:每个人在社会中都会存在着一种认同心理,个人的建立与分化就是通过一系列的认同作用而形成的。一个人的认同主要表现在两个方面:自我认同和社会认同。通过在朋友圈展示自己希望被别人关注的生活状态,人们乐此不疲的展现着自己或许并不真实的一面。
(2)媒介接触:根据需求,受众对微信产生了期待,并促使受众进行媒介接触,接触媒介有两个条件:
①接触媒介的可能性:受众拥有使用微信的电子产品,受众下载基于电子产品的微信应用,就是接触微信所具有的物质条件,也是接触媒介的可能性。
(3)接触后果:通过使用微信,受众通过满足与否,修正对其的印象,改变对其的期待,受众可以从三个方面(媒介内容、媒介本身、媒介情景)获得满足。
人类社会自己得了病,可别赖在智能手机上。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注:知识梳理部分作者整理、参考自互动百科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时事热评:
【罗尔事件】我们谈论什么
故事随笔:
传媒思考:
特别关注: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小沫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 .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