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谈话 | 关于父母与子女,你必须知道的...(1、2)(总第72期)

2017-01-30 杜骏飞等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l0365qxhbiv&width=500&height=375&auto=0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研究生范德兰

Q1: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如何相处?


Q2:如何看待“妈宝”和不愿让孩子

      独立的父母?

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话记录

杜骏飞讲述     刘梦婷记录

1、父母与子女之间应当如何相处?


父母和子女的关系这是一个非常深沉的话题因为它非常复杂。在不同的年龄阶段,父母和你的关系是不一样的。


在童年时期他是你的保护者、哺育者在青少年时期他是你的支持者也是你的助力者等到你成年在社会上自立以后一般来说他便只能充当你的朋友和顾问了。


所以不同时期父母和子女的关系确实有显著的差别。



如果从人生的经历来说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很像一场旅行


在这场旅行当中一个孩子从A地到B也就是从小长到大经历了很多的人生小站直到他老去为止。


当中有几站他是跟父母一起过的。终于有一天父母年老了不能再提供任何帮助了甚至要他来反哺来赡养。然后百年以后父母这一篇要翻过去了你就没有父母了。


所以父母是你的同路人,但是只是你一个阶段的同路人



在这个过程当中子女要做好准备在父母能够帮助你时你必须尽快长大。因为总有一天,你将要独立生活下去。


想到这一点的时候你就应该意识到你跟父母所能够共处的时间是一个常数每过一天自然就少一天。所以对于一个青少年来说首先要认清你和父母的关系应当是一段互相珍惜的关系。因为你们在父母的人生旅程当中也只是其中的几站。你必须珍惜这几站的时间。


还没有你的时候他们夫妻俩是一个自己的旅程。有了你之后就陪伴你一同成长。等到他们生命结束的时候也就留下你先下车了。


在这个过程中他们唯一不放心的是没有他们时,你是不是能够独自前行


因此父母的心结就在于他们是不是能够对子女放心。他们所有的爱所有的关心所有的支持和帮助都是为了有朝一日当他不能再帮助你的时候,你能够无所畏惧地继续人生旅程。


所以本着这样的想法相互珍惜是非常重要的。



在这个前提下才会有第二点可说第二点就是相互帮助。换言之相互珍惜比相互帮助更重要


那么什么叫相互帮助呢


在你小的时候父母是单方面地帮助你。但是当你成长到八九岁的时候其实已经可以帮父母了。这个时候父母也应当允许孩子来帮助自己比如洗碗洗菜或者打个酱油什么的。


十几岁的时候你已经可以跟父母谈心了这时父母不仅应该允许而且应该鼓励孩子跟自己谈心。同时你也会在文化上反哺能帮父母解答一些问题帮一些忙。


等到你上大学以后就要考虑为家庭做一些贡献。这贡献不一定指金钱也可以是很多其他的责任方面只要你力所能及你都应该为他们做些什么。为家庭做贡献的过程恰恰也培养了你的能力恰恰促进了你内心的成长并且向父母证明了你的人生是没问题的。



接下来还有一个关键词那就是相互体贴,或者说相互谅解


为什么要相互谅解呢因为几乎每一个人都不是完美的。


当你觉得父母有点问题的时候其实你自己也一定是这样因为你是他们的传人你也不会好太多。所以在这个情况下相互谅解很重要。相互谅解意味着尽管你的父母不那么好不那么让人称心如意但是他们是你仅有的。



父母对你而言是世上独一而二的存在也就是说你只有这样的父母所以你要珍惜他们这就回到了第一点。


如果父母做了不太完美的事情你要去谅解他。因为这就是他们的水平首先你要谅解然后你要超越在你将来做父母的时候应该做的比他好。


如果你的父母比较糊涂甚至说错了话做错了事你依然要想办法去宽恕他直至帮助他。这也就回到了我讲的第二点。


当然父母对子女也应当如此。


父母不能要求子女必须完成自己未竞的事业实现自己未竞的理想要求子女一定要多么优秀要比隔壁家的孩子要强很多要成为一个让周围邻居都羡慕的人一定要上名牌大学一定要挣高薪一定要做大官……父母不可以这样想。


因为这个世界是由许许多多不同的人构成的,不同的阶层和职业,不同的人生。你的子女到底能不能拥有好的人生,取决于他自己的评价。换句话说,他努力他享受他的生活,那就已经很好了



他所做的一切他要实现的一切不是为了让父母满意而是为了让他自己的人生自然、流畅、如愿为了获得属于自己的人生体验。这毕竟是他的人生。


所以父母也应该谅解子女你要知道只要他尽力了只要你们关心过了只要你们相互帮助过了那么之后的一切都是合理的。一切都是最好的安排,任何不完美都在谅解的范围之内。这样父母和子女的关系就非常美好了。因为这里蕴含着非常深沉的慈悲、感恩和怜悯。


  2、如何看待“妈宝”和不愿让孩子

 独立的父母



你说的这种情况在中国父母当中非常多。


有的父母是因为爱之切所以不肯放手有的是放心不下不肯放手也有的是从小就把自己置身于这种亲子关系当中导致子女始终没有能力不能成长所以他也没办法放手不得不紧紧地簇拥在子女的身边否则子女无法独立生活。


凡此种种都是家庭教育的失败。


如果对子女的教育不能够以放手为目的去培养那么很有可能就会陷入这种窘境一方面父母不肯撒手另一方面子女又在埋怨。双方都进退两难。这对家庭对子女来说都不是好事。


所以我经常会跟其他为人父母的朋友说宁可你的子女鲁莽一点,但是独立;也不能因为你不放手,使他锻炼不出自主生长的能力。


如果你始终呵护他始终不信任他始终不给他独立生长的空间那你其实是害了他。



这种情况下我要跟为人父母者讲一句话如果你爱你的孩子,你应该从尽可能小的时候,给他尽可能多的独立化培养:给他自足生长、自主生长、自发生长的时间和空间,培养他的这种能力


如果他不能够自主地、自发地、自由地安排自己的成长的话那么前途将是非常危险的要么是永远都需要父母呵护要么是出了家门之后一无是处。这就是父母在以爱之名行害之事


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尤其是男生我觉得父母一定要留意不能呵护太过这很重要。在孩子很小的时候就要考虑如何能让他提前学会在未知的旅程当中独立处理许多问题。


比如像教育学家所说的孩子三五岁的时候就让他学习自己照顾自己整理鞋帽啊吃饭啊走路啊收拾东西啊... ...这些都是他能做的。



当然还有一些事情他肯定不能做比如理财。等他十多岁的时候就可以试着让他学习理财学会交往陌生朋友包括处理男女朋友的关系也要包括做交易做谈判申请奖学金查资料做研究... ...自然读大学了他应该在学习、生活、工作上更有发言权才行如果父母之前的导向正确那么他也确实拥有了这些选择权力和判断能力。作为父母应该很早就开始有意地去培养孩子自己解决这些人生问题的能力。


只要他还行,就让他自己试试他做完之后你可以提出一些参考意见让他觉得你的意见很好能够让我做得更好。而不是父母替子女包办一切包办一切不是父母之爱。


简言之一切帮助是为了孩子独立的人生,一切陪伴是交给孩子独立的人生。这才是真正的家庭教育。



听课笔记

文/刘梦婷

人一生中最初也是最深的羁绊莫过于与父母之间的关系。所谓“血浓于水”也正是这个道理。


这是上天在给予我们生命的同时,给予我们的第一段奇妙的缘分。无论他们好与不好,你对此常怀感恩亦或嗤之以鼻,这都是人生中最难以轻易割舍的一段情。


即便在我们出生时,医生用一把剪刀就轻易剪断了那根将我们和母体紧紧相连的脐带,但是肉体分离的瞬间正是我们与父母缘分的真正开始。


如同藕断丝连,断了线,断不了缘。


那是本能,那是命运



传统观念里,父母与孩子的关系更多的是长辈与晚辈,上级与下级这样带着明显不平等地位的等级”关系。父母对孩子不是命令式的说教,独断的专行,就是全权的包办,过度的溺爱。


如若父母把握不好与孩子相处的“力度”,就很容易走入以上两种误区:要求过严松散放纵


我认为良好的亲子关系其实有时更接近手足与知己


没有想象中那么大的鸿沟,难分难舍但又是完全独立的两个个体;日常生活中给予他们适当的关心和照顾;认真聆听他们每一件心事,需要的时候给他们提些建设性的意见;即使好久不见也不会有一丝陌生和尴尬,有的只是一份归属感,一股久违的暖意,因为相互牵挂,互相关心,彼此心系,所以千里也阻不断相思。



另外,让孩子在家庭教育中逐渐培养起独立的人格,树立自信,并且让他在家庭中找到存在感、安全感和归属感是非常重要的。


让孩子从小事做起,渐渐参与到家庭建设和经营中来,成为和大人一样有发言权和决定权的地位平等的家庭成员。


即使父母知道孩子的想法未免天真幼稚,也应适当的采纳孩子的建议和看法,不要让他对家庭的民主性失去信心,对自己失去信心。


要让他深切地感受到自己对家庭是有用的,是能为家庭做出贡献的,他会变得更加积极,不仅仅表现在家庭。这份自信会自然而然地伴随他的学习乃至工作。


而孩子所能做的,更多的是对于父母的理解、关心和体谅


或许你的父母很平凡甚至落魄,没别人美丽,有钱,地位高,有权势,但他们是你的父母,是你唯一的,生你养你育你的父母。做到感恩与孝顺,是作为一个人,最基本的品德素质。



年轻的时候,心是野的


总是羡慕外面的花花世界,不满足父母给你建的这一幢象牙穹顶,像急于破茧的飞蛾,亟不可待地想要遵从自己对光亮对火热的渴望,死命地挣脱家庭这个严实的茧,这个从小到大保护着你的茧。


成功破茧的你兴奋而又充满干劲,乘着风的列车,迫不及待地去向远方,爸妈就在后面一路叮嘱一路追啊,直到再也看不到你的身影,他们才气喘吁吁地停下


过了很久,你在路上醒了又睡睡了又醒,这才发现,离家已经很远了。起初的那股子兴奋劲儿早已消失殆尽,更多的,是对家的思念和牵挂


这份牵挂不会减轻,只会随着时间的流逝,更加深刻。你在外越来越强大的同时,父母也越来越老。


在外打拼的你不知道的是,小时候你觉得无所不能的爸妈在你不在的这段日子里变得连照顾自己都变得困难:力气开始变小,记忆力开始衰退,视力开始下降,听力开始变差… …那是他们衰老的象征,预示着他们即将离你而去,你将孤身一人走完剩下的路。


习惯了他们的陪伴、唠叨,甚至是训斥和教导。当一切归于无,你是否心生惶恐。人生最大的憾事之一便是所谓“子欲养而亲不待”。莫以其为真。


所以,趁现在一切还不晚,作为父母,多陪陪孩子;作为孩子,多陪陪父母。且行且珍惜。【PS:送上小周周一家三口的甜图一张~】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失去 |  “诚” | 爱的选择 | 研究生

 书单 | 职场 | 谈阅读  (1) (2)(3)

 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

 新年计划 | 专业课与公共课 | 寒假攻略

 闲话PX | 面试大屠杀提问友情新闻理想与诗意人生解释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罗尔事件】|【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微信】| 【虚拟人类】|【路的禅】(1)  |  (2)  |  (3) |(4)娱乐新闻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新闻政治 | 严肃新闻

【网络写作】(1)|(2)|(3)|(4)

特别关注:

 高华 | 科恩新年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刘梦婷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