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杜课】谈话 | 如何从阅读上升到解释?(总第71期)

2017-01-29 杜骏飞等 杜课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m0367ew5697&width=500&height=375&auto=0

Q:南京大学本科生何嘉蓉

做分析时,某个概念或定义简化了文本背后深刻的问题,但这并不是解释。如何从阅读上升到解释?

A:杜骏飞 南京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


谈话记录

杜骏飞讲述            胡园记录整理

什么是解释解释就是基于观察所形成的主体性思考一般来说是对要素之间关系、特别是事件之间因果关系的理解它的高级形式就是对事物发展规律的洞察。显然,“解释”,超出了一般意义上的阅读理解


当你学习一个概念的时候可能首先会看它的定义但是定义并不能完全解决认知的问题。我们在讲到方法论中的知识概念的定义时通常指的是理论定义操作化定义。相对而言操作化的定义更容易学习而理论定义则是抽象物它是你学习的目的你可以从对操作定义的研究过程中理解理论的含义。所以我们不仅仅读书还要读论文因为只有论文才会完整展现理论定义与操作定义之间的转换。这是我的第一个建议。


例如我们在读到再社会化这个概念时固然它的理论和学说更有价值但如果你不能从不同研究者的研究过程里发现操作定义的差别那就不能真正发现它的价值、价值边界和理论限度自然也就谈不上主观建构式的解释了。



第二个建议是希望同学们增强对一个学科的感性认识。我在杜课中曾经说过通读案例其实是学习教材、学习一门知识的最好办法。大量的案例学习能够让你渗透到自己的认知潜力中而一旦你具备良好的认知能力对任何理论和思想都会了然于心。例如你学习反向社会化这个概念就应该去实地观察体验年青一代将知识观念传递给前辈的过程同时也要设身处地地体认前辈人这种对反向社会化的需求。这时你才会具有所谓学科感性也就是对学科知识的情境化领会能力。否则你只会成为一个背书狂人把所有的概念都说得头头是道唯独不真正理解。读书太多而体验太少就会出现这种消化不良的情况。


所以我建议你学习公共政策的理论时要沉下心来脚踏实地地观察一些案例尤其要重视从现实、社会和人生历程中去理解一个公共政策它的概念、思想包括它的一些理论范式到底是什么来源有什么道理是因为什么被提出来的如果你真正做到这一步下一步就可以进行批判性的思考。在这种历史情境和文化背景下所产生的理论如果换一种情境或者文化是不是就不那么通行了这个时候在你的思想中就会体现出批判性。

当你从一本书跳到另一本书从一个概念跳到另一个概念然后不断地去图书馆拜访列位大师时如果唯独没有你自己这将是一种非常危险的读书方式。


所以我希望你能够从操作化的定义中观察一个研究过程进而观察这个结论到底是不是真切同时你也从案例当中获得情境体验思考这个公共政策或理论是不是能够说服你又是在什么样的约束条件下能说服你。最后我们的目的当然还要学会用批判性的目光看待任何知识渐渐地你开始拥有了思辨力对事物之间的因果关系形成了自己的独特理解。这也就是你所要的解释能力吧


补充说明一下解释与解释主义不完全一致。解释是研究者和学习者的基本素养而解释主义则是所谓阐释学的理论发展它反对实证主义甚至反对价值中立和普遍法则。我个人觉得如果过于强调主体的解释性而对自然科学的价值观完全回避也是不可取的虽然社会科学与自然科学的差别非常大。毕竟人类的科学研究总是包括着三个层次的目的个别研究、特殊研究和普遍研究。而即使我们着眼于个别经验也绝非要排斥普遍认知。所以我的建议是你的读书要多一点解释但不一定要追求解释主义。


解释可以使你本人的心智获得解放获得读书的深度认知获得作为研究者的主体性。这是值得每一个学习者为之努力的目标。



听课笔记

文/胡园

在学习的时候,我们常常会看到很多陌生的名词或概念,在第一次和它们打照面的时候,我们一般会从定义入手。很多时候,单纯看一个理论化的解读是枯燥、晦涩的,甚至如同雾里看花。和别人说起时仿佛头头是道,但其实只是把脑海中对于某个知识的理论意义机械地搬出来,而自己并不理解。因而我们容易陷入纸上谈兵的困境,没有真正属于自己的理解和感悟。

“懂得很多道理却依然过不好这一生”的尴尬往往源于认知和实践脱节。很多时候“我懂得”仅止于字面上的理解。通俗点说,就是仅仅知道有这么回事儿,围绕某个问题也能凭借常识和经验扯出自己的看法和见解,但再没有更进一步了。


做学问当然不能这样,搞研究做分析一定要跨出这必不可少的一步,理性与感性相融,理论功底和实践经验结合,多进行批判性思考。从小到大我们听老师说的最多的话就是“学习要学活,不能学死了。”这个“活”与“死”之差便是把所吸收的知识进行再加工,形成自己的思考。

杜老师所推荐的案例学习法是一个效率很高的方法。弄清案例的基础问题、结构问题、关键问题和理论问题,在大量的案例学习、训练中培养自己的学习能力和批判思维,这样一来,对于“如何从解读上升到解释”的问题也可以迎刃而解。

友情提示:

本期内容可参考杜课第45-47期《谈阅读》

详情戳下方链接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回顾

人生百问:

 孤独 | 焦虑 | 爱的态度 | 金钱观

 失去 |  “诚” | 爱的选择 | 研究生

 书单 | 职场 | 谈阅读  (1) (2)(3)

 异地恋 | 存在感 谈奢侈(1)(2)(3)

 新年计划 | 专业课与公共课 | 寒假攻略

 闲话PX | 面试大屠杀提问友情新闻理想与诗意人生

时事热评:

【美国大选】关注 | 媒体偏向 | 人工智能

罗尔事件】|【霸凌事件】沉默者 | 社会化法则

故事随笔:

【采访对象】(1)|(2)|(3)|(4)|(5)|(6)

和唱歌的朋友聊天】|【微信】| 【虚拟人类】|【路的禅】(1)  |  (2)  |  (3) |(4)娱乐新闻

传媒思考:

盲从 | 谣言 | 社区报 | 新媒体 | 国家形象 | 网络暴民 | 公共领域 | 战略 | 创新扩散 | 网络政治 | 网络游戏 | 网络言论 | 新闻政治 | 严肃新闻

【网络写作】(1)|(2)|(3)|(4)

特别关注:

 高华 | 科恩新年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胡园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