杜课密码(总第136期)
编前语
此文是杜骏飞教授不久前接受《新闻与写作》杂志专访,谈创办《杜课》初衷时的问答实录。我们后续会将专访分成“谈专业”、“谈青春”、“谈教育”、“谈就业”、“记者与学者的区别”等五个专题依次推出,分享给读者诸君,希望杜课能伴你走得更久,更远。
(此文内容将载于《新闻与写作》杂志2017年第03期)
“杜课”:“一期一会”与“天方夜谭”
“杜课”以“一期一会”作为自己的座右铭,一期一会是里的一种说法,意思是指,一生只能遇到一次的唯一的人或事物。在茶道里,表演茶道的人会在心里怀着“一生只相遇一次”的心情来诚心礼遇面前每一位来品茶的客人。在杜课里,大约杜骏飞老师也是要如此对待每一个学生的每一个问题。
我们很早便注意到“杜课”的存在,也时常观看其中的视频。视频中的杜老师总是正襟危坐,为提问者答疑解惑,侃侃而谈。我们一直希望能与他畅聊一番,不用隔着屏幕,而是在现实中面对面交谈。
机缘巧合,终于,我们来到南京,并有幸获得了专访机会。不过意外的是,没有隔屏的我们却隔了两盒披萨,这算是惊喜吧。耐不住老师的盛情邀请和腹中之饥,我们与杜老师及“杜课”编辑部成员围坐在一张长桌前,在晚餐中开始了愉快的谈话。
1
Q:杜老师您好,首先想跟您聊一聊“杜课”,您为什么给公众号起这个名字呢?
A:“杜课”是一个系列化的谈话分享。它的题材非常广泛,很多问题是非学术的。因此,我不能用一个领域来概括。在“杜课”里唯一不变的是我,至于话题,其实是无所不包的,所以“杜课”就是我跟学生课余聊天之公开课罢了。
2
Q:您当初怎么会想到要开一个这样的公众号?为什么是“一千零一次”?
A:“一千零一次”用的是一千零一夜的典故,是附会一个讲故事的人坚持劝服而不放弃的精神。我从教已经三十年了,授课和辅导经历不下几千次,这是我的工作和本职。跟我谈话的除了学生,还有一些远道来拜访的客人。去年我在想:年复一年,我都在回答很多相似的问题,如果有影像资料供大家参考,岂不是更加方便省时?于是有了杜课。
杜课还有一个价值考量:曾经有些学生从贵州、云南过来,就为了听一两次课,他们有的是考研的学生,有的是来旅游的学生,有的是专门来看看老师的学生,对他们来说,听课成本很高。所以,如果把这些公共资源放在互联网上与大家共享不是更好吗?
如今,知识分享类的课很多,不多这一个。但是我注意到,我的学生们所急于问的,往往并不是知识问题,而是常识问题;问的不是事业,而是生活;问的不是通则式问题,而是个性化问题。学生只能一对一地跟我聊一聊,这也是做“杜课”的缘由。
3
Q:您是怎么看待一些《杜课》读者与您之间的“异见”?
A:大学老师所需要的不是信徒,而是讨论。换句话说,我们的任务不是把真理告诉学生,而是让学生知道什么是值得讨论的,正确的讨论方向和思考方法是什么。对话课的机制,并不是来自孔子,而是来自柏拉图和苏格拉底,是一个平等、思辨的机制。所以,我在杜课里不会把所有话说完,我会留点问题让读者“烧烧脑”。如果你能回答我的问题,或者继续思考下去,你也就离真知很近了,至于离我远近,倒不重要。
如果老师只是将观点强加于人,岂不是和让学生背书一样?所以必须真诚地跟学生聊一聊,给学生留下更多空间,有不同意见也很好。学生具备批判性的思维,说明你培养的听众素养高。
真正的老师,应该培养比自己水平更高的人,让他们去思考、去批判、去创新,我觉得这是教师职业的价值所在。
4
Q:《杜课》中学生似乎总在咨询人生问题,很少向您请教新闻传播学方面的学术问题,您觉得这是为什么?
A:在中小学教育体系下,大部分老师和学校是追求业绩的,也就是说以知识填饱学生让他们考上大学为己任。至于学生心理是否健康,生活是否快乐,不属于他们的关心之列。更可悲的是,家长也非常急功近利。中国教育的功利心与家长的短见融为一体后,就构建了中国大学生的成长环境。坦率地说,这个环境耽误了几代人。
很多学生没有自主的生活,缺乏对社会的接触,许多思考被埋没了,许多疑问被压抑了,孩子们甚至根本没有时间去设置自己的议题。等他们上了大学,甚至读了研究生之后,这些问题纷纷显现。有人不会恋爱,有人不会生活,有人不知道如何跟父母相处,有人惧怕陌生人,有人缺乏媒介素养,还有人对未来感到恐惧,甚至还有心理疾病,这些问题并不是出自他们自己,而是被社会伤害、遮蔽和催化的。
如果是在西方,学生们从小会有心理咨询、职业规划、社会实践等机会。在中国就很难,加之我们整个社会的教育生产是有规模化偏好的,很多时候学生不能得到个性化的教育。此时,就需要有老师认真地为他们解答主流教学不回答的问题,我现在就是在做这件事情。
前些天我到别的学校去,有同学反映,天天收看杜课,却不懂老师在讲什么。听了以后,我心里一凉,这要么是我讲的不好,要么是他的通识素养实在太差,“重灾区”还很多。
我认为所有的大学教师都应该开设类似的答疑课,关注下一代的身心健康,职业成长和社会实践。这对孩子们的成长来说至关重要,远比上好一门专业课程或者学会一项技术有意义的多。
5
Q:市场法则下,您怎么看待《杜课》的得失?
A: 我没有把录《杜课》当成一个事务性工作,因为我并不觉得,这件事有一个成功的标准。《杜课》不是一个产品,也不是一个课题,《杜课》更像是我的一个心愿,我以这种方式来自我实现。
你们记者以运营思维来审视《杜课》,总以为读者越多越好,订数越高越好,这是市场法则,无可厚非。其实教师不追求PI,不追求业绩,追求的还是对自己的尊重。点击量虽然对一个自媒体来说很重要,但是对于我们上课来说,并不靠市场生存,也不以掌声来定胜负。一般来讲,好的教学是对本心负责的,在市场成功和自我实现之间,我选择后者。一万个粉丝和一个粉丝,对我来说都是一样的。我做我想做的事情,我也没打算去获得什么,剩下的就交给历史吧。
《杜课》做的不好就此就淹没掉,最后始终保持几百名粉丝,我觉得也不错。孔老夫子当年门下三千弟子,始终追随他的也没有几个。我们比孔子差远了,孔子一辈子教书育人,我们有什么懈怠的理由呢?
当然我也很在乎《杜课》每期内容质量的高低,为此我经常批评做《杜课》的几位同学。我批评他们,不是我对他们不满意,而是担心他们出去竞争会遇到一些更加努力的人,那时他们就不够了。
八十年代,大学生普遍有远方有情怀,没有什么机会苟且,甚至没什么个人生活,文科里面,一半人在写诗,还有一半人在写时政檄文。我们因为单纯,压力也小,脑子里没想太多,看书就很快乐,生活也简单。
这个世界比以前要拥挤了,也嘈杂了。今天的这一代年轻人压力比我们大很多,他们要想的不仅是读书思考,还要想着如何过上更好的物质生活。我们那会儿一根筋就能生活,他们需要全神贯注才能生存。我希望他们能够在做《杜课》的过程中找到劳动的快乐,更重要的是找到自己的价值所在——既要对得起自己的工作,也要瞧得起自己的工作。
从编辑部看《杜课》
文/劳尔
就在一两周前,我之于《杜课》来还是一个局外人。那时候我总抱着一种怀疑主义者的态度去审视《杜课》,原因有二:
一来,如今的微信公号市场充斥了太多的励志鸡汤,论打“鸡血”,《杜课》比不过“拾遗”;论卖泪点,《杜课》又赶不上“咪蒙”,而在我眼里,《杜课》又是和他们同属一类的公号。在这个“注意力经济”的时代,我凭什么要花时间点开《杜课》的文章?
二来,我观人论事总抱着“人性恶”的分析立场。现在,大学教授自办公号似乎已经成为了一种潮流,比如武汉大学的单波、暨南大学的谭天等。《杜课》到底是不是杜老师心血来潮的产物,我不知道。
前段时间,机缘巧合,我加入了《杜课》编辑组,成为了一名兼职小编。
想要了解和研究一个媒体,仅仅对它的产品作内容分析或文本分析是不够的,只有深入编辑部内部,亲身经历编辑部内部的生态环境,才能理解它的选题策划标准和生产编辑动机。我抱着一种布里德做“潜网”研究时的理想,也想尝试着去找出影响和控制《杜课》编辑们的“潜网”是什么。
目前为止,我有两层经验式的观察体会。首先是编辑“双重身份”所带来的运营难题。《杜课》的编辑们,另一层身份是在读学生。他们不得不面对如何平衡工作、生活、学习这三重压力的难题。受限于学业压力,他们无法只专注于《杜课》项目,《杜课》的创造力也就因此下降了。
其次是“日更”所带来的选题压力。现在《杜课》每日阅读量的高低,直接取决于当日学生提问的质量。我简单进行了一个频数统计,发现时政类、情感类话题点击人数最多,我猜测是因为这些内容迎合了市场热点。《杜课》并不以阅读量来自我标榜,但以“自我实现”与“人文关怀”等标准往往又难以衡量其运营质量的高低,无奈之下,还是要依靠阅读量这一市场标准来检验。这种双重标准的矛盾,容易造成编辑们对于每期选题的“迷茫”。
但另一方面,随着我参与式观察的深入,我之前对《杜课》一些有失偏颇的看法逐渐消失了。
我发现《杜课》并不是所谓“鸡汤”,也并非成功学的兜售场,对于读者,是尊重而非迎合。细心的读者会发现,我们每天推出的文章都分属于不同的主题,比起新闻专业知识教育,杜老师更加关注对下一代的培养。在中国的教育体制下,成绩是硬通货,为了升学,其他的似乎都可以放弃。但当我们逐渐长大,却发现这个世界似乎并不是如此,分数也不是首要的生存法则。这时候,我们发现成长的过程缺失了太多。
小学、初中、高中,我们不敢问,不能问,到了大学,最怕的是我们空有满腹疑问却失去了可以提问的对象,这也正是杜老师所担忧的,因此,老师在繁忙的工作之余创办了《杜课》,答疑解问,让教育的微光能够传得更广更远。
正如杜老师所言,《杜课》算是“一条微型的公开课,公益型公开课”。如果有任何读者和我一样把《杜课》归类于“咪蒙”、“逻辑思维”之列,那就太想当然了。《杜课》是大学课堂的延伸,它追求的也是大学精神。《杜课》培养的阅读群体应该是大学生,以及每一位对大学精神还抱有执念的朋友。当你真正认真阅读了每一期杜课的内容后,你会发现《杜课》不是在推销畅销书的内容,也不是为你讲述正能量的故事;杜老师真正在做的,是用他的人格和亲身经历,培养读者自我解决问题的能力、辩证批判看待世界的眼光,以及知行合一的求知观、伦理观。一言蔽之,是一种理性精神的培养。
同时,作为一名南大新传院的学生,我也见证了杜老师的身体力行。无论是上课、休息、甚至是用餐吃饭,我总能看到杜老师侃侃而谈的身影。他或正襟危坐,更多时候则是不拘小节。韩愈说,“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也。”我喜欢杜老师身上作为师者的责任感,更欣赏他率真的性格。求真,也是《杜课》自始至终所保持的品质。《杜课》的一千零一次计划,逐渐让我觉得是可能的。一千不仅仅只是一个数字,它更体现了一种坚持。我又感觉到很幸运,因为至少还有八百多个日子,有《杜课》与我作伴。
从排斥《杜课》,到喜爱《杜课》,这是我作为编辑部一员的一点小小感触。因为理解,所以陪伴;因为热爱,所以我希望屏幕前的你们,能够和我一起与《杜课》更好的走下去。
编辑的话
即日起,杜课编辑部向所有人开放:
1、告诉我们,你心目中的杜课应该怎么办?你有什么好建议?你愿意加入它的工作吗?
2、把你的写作、思考、评论和发现分享给我们,杜骏飞老师会认真点评和对话!
3、把你的选题策划或提问告诉我们,我们会和杜骏飞老师一起执行、解答。
我们仍然欢迎读者诸君,每一期都来留言分享你的阅读感悟,也可以摘引文中你最喜欢的段落和大家交流。
愿《杜课》能成为大家的心灵驿站。
感谢收看、阅读本期《杜课》,下期再见。
往期精选
视频:杜课导言|孤独|新闻理想|父母与子女|大学规划|校园霸凌
文字:谈阅读|(1)|(2)|(3)|课堂鬼故事|死亡课|三十年,三十首新诗(1)|(2)|(3)| 百期寄语||幽默随笔(1)(2)(3)(4)(5)(6)
点击这里,查看杜课所有往期精彩内容~
鸣谢:
郑钢新媒体教育基金
南京大学新闻传播学院公益传播中心
本文为《杜课》原创,如需转载请注明出处。
编辑|劳尔
责编|魏安
图片来源于网络,如有侵权请联系作者删除。
杜 课
邮箱:njuduke@163.com
不学不成 不问不知
长按二维码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