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12安徽大学唐宸

唐宸 书目文献 2020-08-20
来自专辑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

——012安徽大学唐宸


 

编者按:2019年《文献》杂志第3期推出“文献学青年谈”专栏(文献学青年谈[一]文献学青年谈[二]),广受学界关注;11月23-24日,北京大学中国古文献研究中心召开了“2019年中国古典文献学新生代研讨会”,海内外数十位青年学者汇聚一堂,回顾“文献学”历史,畅谈现状,展望前景,碰撞出很多有益的学术火花。为了让更多的读者尤其是在校年轻学生了解“文献学”,借鉴前人读书治学方法,甚或主动地报考学习“文献学”专业,“书目文献”公众号推出“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专栏。此次参与采访调查的青年学者有数十位之多,主要来自高校、古籍收藏机构和相关出版社及期刊编辑部,他们或讲学于各大高校文献学课堂,或终日摩挲古籍,或矻矻于古籍整理出版和最新研究成果的揭示,均是从自身角度深入浅出地讲述他们眼中的“文献学”。所设问题仅为框架,有些阐述在框架之外,受访者根据心得梳理逻辑层次。本号推送时不作结构调整,仅对明显错误进行订正。感谢在百忙之中支持本次“专栏”的各位老师!

记得关注“书目文献”,陆续推送的青年学者中,或许就有你现在或未来的导师哦!

前期框架设计和邀约人员,得到石祥、董岑仕等老师的具体帮助!特此说明。

 

南江涛谨按

2020-4-23



个人介绍(70后/80后?学位,所在高校或科研机构名称和职称,从业时间,代表作,其他相关内容。照片一张)
 
唐宸,1988年11月生,接近90后,安徽大学文学院讲师。2016年毕业于浙江大学古籍研究所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2015年赴台湾中山大学进行校派联合培养。曾获“中国古文献学奖学金”博士二等奖。主要从事版本目录学、三礼经学、历代文学文献学研究,近年亦关注数字人文领域。少作多不足论,故无代表作,曾在《文献》《孔子研究》《中国音乐学》《数字人文》等刊物发表过论文。业余爱好计算机网页制作,创立“奎章阁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www.kuizhangge.cn)、“全球汉籍分布GIS系统”等网站。

 
1.  文献学是一个冷门学科,您是什么时候开始接触这门学问的?是主动报考还是调剂?谈一谈您对“文献学”的最初印象,现在的理解有没有变化?
 
最早接触文献学专业是在大三上学期阮忠老师的《中国古典文献学》课。当讲到汲冢盗墓者“烧策照取宝物,及官收之,多烬简断札,文既残缺,不复诠次”,阮老师那惋惜不已的神情至今留在我的脑海里。因先人曾数代担任徽州紫阳书院山长,我自幼趋庭鲤对,受到敬惜字纸家风影响,对古文献有着与生俱来的亲近感,因此考研、考博均是主动报考文献学专业的。
我对文献学最初的印象很幼稚,那就是我和别人学的东西完全不一样,似乎很特殊。现在的理解是:传统学问殊途同归、百虑一致,而文献学只不过是我们的初心、我们的原则,是一种内心深处的归属感和认同感。也许这就是见到文献学专业同行都会倍感亲切的原因。

 
2.  毕业后又从事文献学研究和教学,您觉得涉古专业本科生学习“文献学”课程的必要性是什么?
 
很有必要。通过这些年的一线教学,我体会到当下本科生最缺少的东西有两样,一是严谨求是的学习与写作态度,二是博学多闻的阅读习惯,而这些恰恰是传统文献学训练能够带给他们的。文献学像一把钥匙,能够让学生初窥门径、登堂入室;同时也是一把锁,能够约束行为、提示异端。至于润物无声、潜移默化,达到“考文献而爱旧邦”之效,更是当前社会转移风气所不可少的。

(奎章阁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网站) 

3.  您的研究方向是偏向历史文献学还是文学文献学?又或者说偏重目录、校雠和版本的哪个具体方面?请重点谈一下您在这个领域的治学心得?
 
治学心得谈不上,述闻而已。我的研究方向涉及经学文献学和文学文献学,偏重版本目录学,这是由我的求学经历决定的。我硕士期间跟随蔡锦芳老师学习元明清文学文献和杜诗;博士期间跟随贾海生老师学习先秦礼学文献和训诂学,同时跟随崔富章老师学习版本目录学、楚辞学和四库学;在台湾联培期间跟随简锦松老师学习唐诗现地研究和古典诗学:整体跨度很大,但终究是以版本目录学为核心。
文献学之用在于建立根本、培植元气,从而融会吸收各学门,最终形成自己独特的知识结构。《汉志》引《七略》说道家之学“秉要执本,清虚以自守,卑弱以自持”,若拿来形容文献学在传统学术中的地位,也未尝不可。文献学位属冷门、份属寂寥,即“清虚”“卑弱”之学也,但“版本、目录、校勘”三位一体,若能“秉要执本”,便足以“自守”“自持”。将来不论传统文史哲何门何派之学,均可自行化入其中,而“版本、目录、校勘”是其根本。金庸先生《天龙八部》提及道家武功“天山折梅手”时说:“将来内功越高,见识越多,天下任何招数武功,都能自行化在这六路折梅手之中。”文献学就是传统学术的“天山折梅手”,诸位本科生同学,你学不学?
 
4.  有人说“文献学”是个基本工具,算不上单独的“学科”,对这个问题您怎么看?如果是“工具”,是否应该有更广泛的应用?是“学科”,主要研究对象是什么?是否有瓶颈和走出困境的思路?


文献学的学科属性与定位问题,这些年业界多有关注讨论,有温和的,也不乏激烈的。此一问题本不是我等后生小子所应贸然置喙的,故不妨翻开手头的旧日记本,回顾所闻。

2013年9月我博士一年级入学不久,崔富章老师在《版本目录学》课上说:“这门课叫‘版本目录学’,其中的‘学’字有时候我就省掉了(宸按:次年十月崔老师出版论文集,即题名《版本目录论丛》)。我感觉好像没有多少‘学’,主要是应用。”又说:“学版本目录学要动手,这不是理论问题,是实践问题、操作问题,不是说空话的问题。这是中国学问的优良传统,自孔子以来都是如此。孔子教学生六门课,大多要动手操作的。”谈及参编《中国古籍善本书目》的经历时,崔老师说:“我本人学习版本目录学,也受益于参加此书的编写工作。当时我从事古籍编目已经三四年了(宸按:时为1977年,崔老师1973年1月调入浙江图书馆从事古籍工作,1984年起任副馆长。1986年10月奉调杭州大学古籍研究所,协助姜亮夫先生主持常务工作),编这本书之后,我更加了解版本目录学没有那么简单。”上述经验之谈,虽是针对版本目录学而发,但对于我们理解文献学的本质同样具有启发意义。

(全球汉籍分布GIS系统网站)

2016年5月我参加博士论文答辩,杜泽逊老师是我的答辩委员会主席。记得杜老师谈及《文献学概要》的框架设置时曾说:“一个学科如果剥离了和其他学科重合的部分,没有自己核心的东西,这个学科就没有存在的必要;而剥离之后剩下的内容肯定是这个学科最核心的内容。”

综合上述两位老师的看法,我认为“工具性”与“应用性”是文献学的重要特点之一,但这一点并不会动摇它作为一个学科、拥有自身核心内容(版本学、目录学、校勘学等)的独立属性。不过,试看现在各大学的古籍研究所,还有多少硕博士在从事版本、目录、校勘等文献学核心方向的学习?似乎是越来越少了。我认为这个问题值得引起业界前辈和古委会领导们的重视。

至于文献学“是否有瓶颈”,这里面有学科发展因素,有学术环境因素,甚至有学者们自身的因素,需要一一区分开来。学科发展因素主要是中国古典文献学和历史文献学的专业分合问题,以及古籍馆藏保护(属文化部的图书馆系统)、古籍整理研究(属教育部的高校古籍所系统)、古籍出版(属出版总局的出版社系统)三者“政出多门”问题,这些都属于历史遗留问题,不易改变。学术环境因素涉及科研环境、期刊环境、中外交流环境等。举例来说,当年轻的文献学研究者希望以传统文献学课题(如版本目录之类)申请国家社科基金时,没有一个真正对口的专业选项,只能在“哲学”“中国文学”“中国历史”“图书馆情报与文献学”中左右纠结。这一类现实问题,新人亟盼解决,而有能量的前辈们又未尝不曾叹息痛恨呢!


5.  结合自身的求学和教学,“文献学”在研究生培养上与其他学科有何不同,一般做些什么具体学术训练?他们应该具备什么样的基本素质?您对学生们有何期待?


文献学的研究生应确保基础知识概念的精确化,多读常见书,多动手摸古籍、做一些点校工作,同时应熟练掌握各类电子数据库工具。

我这些年有幸转益多师,深刻体会到老一辈学者对基础知识和常见书的重视。戴震说“求十分之见”,是之谓也。在此不妨举几个例子:讲授“文献”的定义,我们都会引用《论语》“文献不足故也”云云。郑笺:“我不以礼成之者,以此二国之君文章贤才不足故也。”这里的“我不以礼成之者”究竟什么意思?这关系到孔子说这句话的根本立场,很多人视《论语》的断章取义为常事,干脆略过不谈;谈及刘向所撰《别录》,我们都会引用他的模板式文句“皆以杀青书可缮写”,“书”字究竟属上读还是属下读?这关系到对刘向校雠“一人持本,一人读书”的关键解读,可不慎欤?诸如此类,在文献学课程的教学过程中比比皆是。四分法究竟始于郑默还是荀勖?李充移史部为乙部,是基于史学的独立还是藏书数量锐减至一成的实际?印刷术究竟起源于何时何地?宋元本字体行款的地域性特征众说纷纭,是否可信?至于“辨章学术、考镜源流”云云,理想固然美好,但却很容易误导初学,试看《目录学发微》中指摘章氏谬误何其之多!章氏犹如此,我辈当如何?

古籍是文献学这门学科最重要的客观载体。研究生若没有经常亲手触摸古籍的经验,恐怕称不上是真正入行。顾廷龙先生鉴定古籍可以“观风望气”,看似玄幻,其实不然。目录学、版本学、校勘学、辑佚学,无不根植于长期枯燥的古籍整理实践过程之中。以点校带动复习、加深理解、促进阅读,甚至发现问题、撰写札记,再不济也可“多识鸟兽草木之名”,养成坐冷板凳的“良好习惯”。我当年读硕读博均接受过大量的古籍调查、点校整理和辑佚训练,倒谈不上有什么经验,最直观的改变可能是从此读竖排本比横排本的速度快上很多。

一代有一代之文献学。近些年计算机技术进入文献学领域,为这个冷门学科带来了根本性的变革:一是古籍的电子高清扫描改变了版本学研究面貌,古籍的“一书难求”现象得到明显改善。实物版本学并非人人能够做到,但海量古籍高清图片和PDF文档只需动一动鼠标。蔡邕万卷之赠,今日一秒可得;二是古籍的OCR识别和全文检索极大促进了传统目录学和考据学,更为辑佚学提供了千年未有的便利。马国翰若知此,真不知作何感想;三是数字人文延伸了文献学的边界。文本挖掘与标记、知识图谱与循证、AI自动句读与文本校勘、GIS与文献考证等等,无一不新人耳目。记得当年在训诂学课堂上贾海生老师曾开玩笑说:“似乎古文字学界想要什么,地下就能挖出什么。”文献学又何尝不是如此?曾被认为是最不可能的古籍计算机AI自动句读,如今在技术上也已实现。我建立的“奎章阁中国古典文献资源导航系统”目前已收录330余个古籍数据库,其数量还在急速增长。计算机手段固然不能取代读书思考,若研究生不了解这些时代变革,及时学习掌握计算机辅助文献学的有关技术,闭门造车,只能事倍而功半,更遑论“预流”。


6.  “文献学”专业的学生就业情况如何?论文发表难度?主要的就业方向是什么?


文献学专业传统的对口去向是高校、科研院所、新闻出版、图书文博、党政机关、公司企业等机构。不过如今已是“大就业”时代,专业与职业的“对口性”正在急剧淡化,文献学专业学生就业和中文系其他专业已无太大不同。本科生完全可以按照个人兴趣选择报考文献学专业。失业?不存在的!

文献学专业论文发表难度确实大于其他相邻专业。当年轻人希望发表传统文献学论文以求晋升时,面临着对口C刊数量过少、刊期过长、字数受限等问题。

 
7.  请您谈一谈对文献学前景的展望,会向什么方向发展?哪些方面会引起更多关注?


接下来的数十年将是文献学的电子时代、变革时代、黄金时代。一方面大众获取古典文献资源更加容易,文献学的门槛降低,和其他学科之间的壁垒将进一步削弱,甚至有可能走向普罗大众,改变人们的文化生活;另一方面,由于计算机技术飞速发展,文献学核心电子资源与技术的垄断也将逐渐加深。学者与学者之间的差距会拉大,不能跟上时代的年轻学者可能会被边缘化。

8.  请您推荐一种“文献学”的必读书,简要地介绍一下内容及您的阅读体会。


文献学领域内似是而非、东抄西抄、误人子弟的书很多。如果只能推荐一种的话,那应该是余嘉锡先生(1884-1955)的《目录学发微》。

《目录学发微》全文仅十余万字,分为“目录学之意义及其功用”、“目录释名”、“目录书之体制”、“目录学源流考”、“目录类例之沿革”等部分,附录《古今书目分部异同表》,此书是余嘉锡先生1932年应陈垣先生之邀入辅仁大学教目录学时的讲义,未出版就被很多人传抄。1956年由周祖谟先生(余先生女婿)编辑出版。余先生还是张舜徽先生的姑父。

此书最大的特点在于理念先进、概念精准、考证可信,对前人误说多有辩驳,有正本清源之功。王欣夫先生《文献学讲义》的目录学部分即依据此书,有明引,也有暗袭。此书之价值地位亦由此可见。

(《目录学发微》书影)


专栏往期回顾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1西北大学景新强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2山东大学姚文昌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3江西科技师范大学陈绪平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4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孙显斌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5中国社科院文学所图书馆刘明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6上海师范大学王贺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7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马艳超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8浙江大学出版社王荣鑫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09南京大学赵庶洋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10香港中文大学潘铭基

青年学者说文献学丨011天一阁博物馆李开升



注:本文为书目文献公众号原创,转载请后台留言或发消息获取白名单。纸媒刊载,请直接联系作者。感谢唐宸老师授权发布。


“书目文献”约稿:凡已经公开发表有关文献学、古代文史相关文章,古籍新书介绍、文史期刊目录摘要等均可。来稿敬请编辑为word格式,可以以文件夹压缩方式配图(含个人介绍),发到邮箱njt724@163.com。感谢您的支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