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为什么都会得癌症?

苏暄 医脉通健康
2024-12-06

几天前写文章,说了个数字:全球每5人就有1人患癌。

隔天有读者质疑,数据哪来的?

这是世卫组织说的,原话是,全球每5个人中就有1人会在一生中罹患癌症。

为什么,人活一世,生命的最终竟然是癌症在等候?

我们试图来找找答案。


癌症的本质

早先人们认为肿瘤是外来物,而对比正常组织切片和肿瘤组织切片发现,肿瘤组织和正常组织一样,是由大量的细胞构成的。自然界中,几乎找不到天生不会得癌症的物种。

所以,癌症(恶性肿瘤)的本质就是细胞本身老化基因突变。

每个正常细胞基因组中,都有原癌基因,正常情况下处于低表达或不表达状态,并发挥重要的生理功能——主管细胞分裂与细胞增殖。

所以,人人都有患癌的可能性。因为每个人身体中的细胞,都有“叛变”的可能。

{ 原癌基因(细胞癌基因)是指存在于生物正常细胞基因组中的癌基因。}

当然,为了能更好地「管束」原癌基因,让它们不要过度繁殖,人体里也有抑癌基因,比如编码p16和p53的基因。

正常情况下,这两种基因互相制衡。

但在致癌因素的反复作用下(多年黑暗扭曲的生活),原癌基因的力量会逐渐强大,造成细胞异常(变坏),而这些异常的细胞,就有可能转变为癌细胞(彻底黑化)。

但异常细胞还不等同于癌细胞。它在变成癌细胞之前,人体强大的防御机制(纠察队)会试着修复;如果实在修复不了,就把这些异常细胞统统“杀掉”(清理门户)。所以,只要免疫系统正常,就不容易得癌症。


癌症和肿瘤

由于经常混用,很多人以为癌症就是肿瘤。其实两者有差异。

肿瘤的属性是固体(实体,英文solid ),一般指实体瘤。

癌症的属性是恶性,包括恶性实体肿瘤和血液肿瘤。

癌症=实体肿瘤+血液肿瘤

肿瘤=恶性肿瘤+良性肿瘤

随着肿瘤的生长,有些癌细胞可以顺着血液和淋巴系统,跑到周围的组织中,形成继发性肿瘤,也叫转移瘤。肿瘤最初发端的地方叫原发癌

那为什么有的实体肿瘤叫癌,有的却叫瘤?

恶性实体肿瘤包括癌和肉瘤。

癌,是在细胞内生成的癌症,这些细胞是组织内层器官的组成,如:肺、肝脏、肾脏。

肉瘤,则是身体结缔组织(如肌肉、骨骼和神经)中形成的癌症。


▍患癌和衰老有关吗?

其实癌症是可以预防的,它只在某个阶段影响约1/3的女性和1/2的男性,那些不得癌症的人,得益于先天有利的基因和健康的生活方式

那么,导致癌症最重要的因素是什么?遗传基因?环境污染?不良饮食?烟酒?

都不是,和癌症发生最相关的因素是年龄,是我们都逃不过的衰老。

衰老是各种癌症最重要的危险因素。衰老和癌症的一些共性,比如,基因组不稳定性、慢性炎症和生态失调、DNA甲基化等,促进了癌症的发生发展。

具体来解释一下:

1.基因组不稳定性

正常的人体组织,在年轻时每个细胞已表现出数百种突变,而随着衰老,突变将会达到更高的数量级。

同样,癌细胞积累了大量突变,不过,突变本身可能不足以导致癌症,还需要一个合适的微环境来促成完全癌变。

多项研究发现,DNA修复缺陷,可以导致衰老或癌症,并与多种人类早衰症有关。

许多早衰症(如共济失调毛细血管扩张症、范科尼贫血、布鲁姆综合征、科凯恩综合征、成人早衰症和着色性干皮症)患者也更易患癌。

同样,携带BRCA1或BRCA2突变的女性,由于DNA修复的缺陷,更容易患乳腺癌和卵巢癌,她们的乳腺上皮细胞,表现出衰老加速的表现和特征。

此外,对人类和其他长寿物种的研究表明,DNA修复机制的增强与寿命的延长具有高相关性。所以,减少DNA损伤或增强其修复或稳态维持机制,可能会延缓衰老相关疾病及癌症的发展。

2.DNA甲基化

DNA甲基化可能使基因沉默,使其失去功能。

简单来说,基因甲基化,就像DNA的一顶最神奇的“帽子”。戴上这顶“帽子”,就会封锁DNA转录起始,使转录过程不能延伸,并且影响转录因子与启动子的结合,从而使得基因沉默。

人体衰老后,DNA表现出整体甲基化的降低 (低甲基化会激活基因转录)。

与衰老类似,一些重要的抑癌基因(如编码p16和p53的基因)的甲基化及沉默,导致细胞异常增殖,从而促进癌症的发生和发展。

3.慢性炎症

衰老过程中会出现炎症的增加。炎症就是我们平常说的发炎,是身体对损伤性刺激产生的一种防御反应。炎症反应分为急性炎症和慢性炎症。

急性炎症在一定程度上对人体是有利的,有助于促进伤口愈合,修复受损组织。比如手指被扎伤时会产生机械性损伤和细菌等损伤性刺激,随着身体恢复,急性炎症会逐渐消退。

慢性炎症是一种持续存在的炎症,会对人体造成损害,如慢性肝炎、慢性胆囊炎等。超重、营养不良、吸烟、酗酒、压力过大、环境污染等因素都可能导致慢性炎症。

慢性炎症也是促癌特征之一。肿瘤微环境中的炎性细胞,通过促进增殖、血管生成、诱导侵袭和转移、癌症干细胞的维持以及阻断免疫监测,在癌症发生各个阶段起促进作用。

4.微生物群的改变

肠道微生物群的多样性,主要在青少年期建立,在成年后保持相对稳定。人在衰老过程中,微生物生态系统的组成和活性不断发生变化,最终导致它的多样性大幅度降低。

研究发现,肠道微生物群失调,可以通过降低机体的抗肿瘤免疫监测的能力,诱发癌症。在健康百岁老人的肠道微生物群体中,促进健康长寿的阿克曼菌属等增加了。

……以上只是可以简单解释的几个机制,其实衰老和癌症相关的,还有染色质重塑、表观遗传改变及重编程等机制,由于艰涩难懂,在此不赘述。

总之,癌症“欺老”,衰老的机制会刺激癌症的发生和发展。癌症发病率是随着年龄增长不断上升的,在85岁时达到最高值。

(但有意思的是,也有一些衰老相关机制,来对抗癌症的发展。比如衰老后的端粒缩短和干细胞耗竭,抑制了某些癌症特征的出现,比如无限复制的能力和表型可塑性。

所以,活到足够长后,又进入一个新的境界——人到90岁后,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反而有下降的趋势,超过100岁的老人,癌症发病率和死亡率下降到5%以下)


▍我们怎么对抗癌症

基本的思路是控制预防和筛查早诊早治

1. 控制高危致癌因素

肿瘤虽然是突然发现的,却不是突然发生的。比如结直肠癌,从最开始一点息肉,到最后变成中晚期肿瘤,需要十几年时间。

因此预防癌症要从小开始。如果年轻人存在长期工作压力大、焦虑、生活不规律、饮食习惯不好等诱癌因素,就需要引起警惕,及时调整。

中国医学科学院肿瘤医院孙燕院士叶说过,我是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癌变。我们的身体像一部精良的汽车,每个脏器24小时都在辛苦工作,当然需要保养和检修。

不少肿瘤是被不良的生活习惯诱发的。比如,过多食用高脂饮食、喜欢吃肉、不吃蔬菜容易诱发肠癌;吸烟人增多则会导致很多无辜的“二手烟”肺癌患者,这些致癌高危因素是可以人为控制的。

2. 癌症早筛

大部分肿瘤只要发现得早,基本就可以在原位处理掉。人类告别不了肿瘤,但是可以告别中晚期的癌症,预期寿命和生存质量就大大延长了。

我们可以通过一些检查手段,早期发现癌症并及时处理。北京协和医学院肿瘤医院病因及癌变研究室主任林东昕指出,癌症早期就有DNA甲基化的改变,而且,DNA甲基化较稳定,可以在血液里找到。所以,DNA甲基化可以成为癌症早筛指标之一。
想了解更多癌症筛查指标,请点击下面的文章直通车

20~60岁癌症筛查清单,男女必查项目都全了!

癌胚抗原升高,你该注意这几个要点!


小结

人为什么会得癌?癌症又如何发展壮大?用美国杜克大学癌症生物学博士李治中直播时说得很形象:癌细胞也是生物,拥有自私的本能——侵占更大的地盘,让自己过得更舒服。

就好像你读书时遇到的一个自私的室友,他每天偷吃同屋室友的零食,还制造大量的垃圾,目的是侵占更多的地方,把室友逼走,最后独占宿舍。

癌症源于正常细胞转变为癌细胞的多阶段过程。这些变化是一个人的遗传因素与3种外部因素相互作用的结果,3种外部因素包括紫外线和电离辐射等物理致癌物,石棉、烟草烟雾、酒精、黄曲霉素等化学致癌物,以及病毒、细菌或寄生虫等生物致癌物。

所以,你知道如何预防癌症了吗?转发给更多人,大家一起防治癌症!(欢迎填写后面的阅读调查问卷,您花3秒钟,就能帮我们更了解您的需求

这里提醒一下,想了解更多健康养生的知识,和同好们交流心得?马上扫码加入吧↓
您如果有健康相关疑问,可以随时咨询医脉通健康线上医生。点击下面小程序,马上获得医生解答!
问诊可覆盖疾病的整个康复过程,相当于身边有个贴心可靠的家庭医生。针对病情变化,你可多次提问,获得医生循证规范的解答。

往期相关文章


参考文献


1.López-Otín C, Pietrocola F, Roiz-Valle D, Galluzzi L, Kroemer G. Meta-hallmarks of aging and cancer. Cell Metab. 2023 Jan 3;35(1):12-35. doi: 10.1016/j.cmet.2022.11.001. PMID: 36599298.

2.王瑞娴, 徐建红,基因组 DNA 甲基化及组蛋白甲基化,Hereditas,2014, 36(3): 191―199

4.癌症和肿瘤的区别,Dana-Farber Cancer Institute5.《The biology of CANCER》second edition. Robert.A Weinberg6 肿瘤生物学家Robert A. Weinberg,《The Biology of Cancer》及其译本《癌生物学》,詹启敏、刘芝华 主译7.癌症.真相,菠萝 / 李治中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年: 2015-9-1

8.“我是个临床肿瘤学方面的专家,可我也不知道自己身体内什么时候会发生癌变”,文汇报转自中国中医药报,2018年4月19日 
温馨提示:科普文章不提供专业诊疗意见,具体诊疗请在专业医生指导下进行,文中插图来自:视觉中国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医脉通健康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