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
前言:
我已经不记得进入唐书房的具体时间了,在如饥似渴地刨书房旧文的时候,文末的精选留言也一条都没有落下,经常能看到有朋友在留言区感慨:认识老唐太晚了……进入唐书房太晚了……进入唐书房却没有珍惜学习机会,忽略了书房中分享的价值万千的内容,损失几千个亿,悔不当初……(这几千个亿应该是夸张的修辞手法
每当我看到这些朋友的留言时,我内心只有一句话: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这是我个人的切身体会。下面我就从三个方面来聊聊与价值投资、与唐书房、与唐老师的缘分吧。
一、与价值投资结缘
论年龄,我与唐老师相仿,同属70后,中专毕业刚上班时月工资也就一百多,教师的工资上涨也是循规蹈矩的,上班30年也才涨到几千元,吃不饱饿不死就是对我多年生活的写照
多年来,我对财富增长的理解和践行只限于从“定期存款”到“银行理财”,判断依据也只是银行显示的“利率”高低,至于通货膨胀、盈利收益率、年化利率、复利、睡后收入、价值投资等等,我是没有任何概念的,我也从未想过“投资”这么高大上的词会跟我一个普通人发生联系。
2007年,全民基金热,我也在同事的带领下去银行开了基金卡,凭着对基金名字的喜好买入了三只基金。那时,人们每天中午在银行排长队等待买基金是常态,我也很幸运地赶上大涨高潮,天天盈利,令我欣喜之余产生了一种错觉:这基金跟理财和存款没啥区别吗,而且赚得还多,真是一条不错的理财途径。
2008年,大跌的第二天,我在恐惧中抛掉了所有的基金,最后账户是盈利的,但我却最终都不清楚基金是什么?是如何产生盈利的?我就像是一条小鱼,糊里糊涂地被涛浪裹挟着拍到了沙滩上,捡了一条命。
老公倒是有财富增长意识,自从我们这里有了第一家证券公司,他就迫不及待地去开了户,于是几十年间,熬夜听股评、看新闻,亏了补仓摊低成本,赚了加仓想赚更多,就这样在股市出出进进,追追杀杀,一番征战下来,账户却是亏得多,赚得少。
所以,“股票”一词在我的心里虽然不等同于毒药,但最起码是一剂迷魂药,足以让人失去理智。我对股市全然没有好感,千方百计防着老公悄悄把钱又投进股市里。
2010年,在老公的建议下,我开始定投基金。当时不知道指数基金,而且对于前两年的狂跌还是心有余悸,就从曾经盈利的基金里选了盈利最多的“鹏华动力”,每个月只敢定投500元,银行卡到时自动划款,因为定投数额很小,也因为不用自己亲自动手操作,渐渐地我就不太关注它了。定期存款和银行理财依然是我的主要资金存放方式。
2020年初,新冠疫情肆虐,整个城市按下了暂停键。封控在家时,我无意中刷到X淼商学院的推广信息,出于好奇,报了它的小白理财营课程,初步接触到睡后收入、财务自由、价值投资等概念,一下子就认可了这种财富增长方式。然后就理所当然地报了进阶课程,开始学习具体的内容。
这是我与价值投资的初步结缘。记得唐书房中曾经说过“价值投资理念的认同,不存在日久生情,只有一见钟情。认同的人一念间就理解了,不认同的人相隔数年也许都无法理解。”我想我就是那个与价值投资一见钟情的人
此后半年多的时间,我仿佛又回到了备考的学生时代,看教学视频、自学讲义、提前做作业、认真听课做笔记、跟老师沟通作业中出现的问题。我学得是那么认真,那么勤奋,也学得是那么吃力
因为无论是投资方法、还是企业分析,全都是我原来听都没听说过的内容,甚至有些字面相近的概念我看了几遍也不十分理解,在感叹隔行如隔山的同时,只能发挥我擅长背诵的优点,在描述的语言中寻找二者的细微差别,强行记忆下来。
但是,长时间的认真学习带来的欣喜还是有的,因为按照学院老师的教授,我感觉我只要把财报中的相关数据提取到EXCEL表里进行计算,然后按照学院给的那些资产负债率、应收预付与应付预收的差额、净资产收益率、净利率等十几个指标进行衡量,就能轻轻松松选出优秀的好企业,然后长期持有,就可以轻轻松松赚取高额利润。因为有“学识”傍身,我还时不时教育老公不要拿着血汗钱搞投机,现在想想这是多么浅薄的行为啊
就这样磕磕绊绊学到最后一个阶段——给企业估值。当时学员中流行一句话“会买的是徒弟,会卖的是师傅。” 我心想,我不仅要当好徒弟,更要当好师傅,一定要把这关键的本事学到手。然而理想是丰满的,现实却是骨感的。
在计算三年后的净利润时,究竟选择多大的复合增长率合适呢?市盈率定多少合适呢?老师说:可以根据企业的护城河的数量来定。
可是,这个企业到底有几条护城河啊?怎么判定是不是护城河呢?老师又说:根据财报中“公司业务概要”中的“核心竞争力”来定,里面谈到几点就是有几条护城河。
可是,我仔细看来,又感觉有些优势不是这家公司独有的,这又怎能称得上是护城河呢?面对我的疑问,老师又让我根据历年的净利润增长率和历年的市盈率来定。可是,这些历史数据能够代表企业未来的发展吗?我国老话不是说“好汉不提当年勇”吗?(我估计当时老师内心一定是无比反感的,心说这个学员怎么这么多事
无奈我资质愚笨,直到毕业,对于给企业估值,我仍然是一头雾水,不得要领。
有事做,时间总是过得很快的,2020年底我毕业了,离开了老师这个拐棍,我仿佛又回到了原点,除了知道股票是很好的投资方式、知道好股票要长期持有、知道不懂不动,对于投资实践方面的操作依然无所适从。
学习课程时为了试水,曾经买入了洋河股份。其实当初买入的想法也极简单,从古至今,酒总是有人喝的,销售应该没问题;茅台太贵不敢买,那就买行业老三吧,能排在第三的位置,大概率是不错的;用数据测算各项指标,也基本符合要求。于是,我在新开的证券账户中投下了人生中第一笔资金。
毕业时,我的洋河股份处于盈利阶段,盈利金额远超过我的学费。那我要不要卖呢?是落袋为安?还是长期持有吃分红?学院教的可是长期持有啊!如果卖了,我又该买哪个?以什么价位买合适?到时我还会不会有这种好运气呢?
唉,一切纠结都是因为我不明白到底用哪几个数值对企业进行估值呀!真是学艺不精!我不禁在心中暗暗自责
二、觅入书房
阅读吧,也许能从书中找到些什么。我根据毕业时学院老师推荐的书单,选中了《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当时的想法就一个:既然是价值投资实战,一定会有一个清晰可操作的估值公式,一定会有更清晰的实操性。
就是这一本宝书,引导我与唐老师、与唐书房结缘,后来渐渐为我揭开了价值投资的朦胧面纱。
我反复咀嚼着书中的每段文字,为了梳理自己脑中的信息,还做了不少笔记。从文字叙述中,我弄清楚了许多原来比较模糊的概念:为什么长期来看,股票是最好的投资工具?还知道了为什么宽基指数会长生不老……我果断地停止了对“鹏华动力”的定投,把定投标的改为沪深300(510310),心中对投资股票的信念越发坚定。
但是,原来学的那些指导操作指标时时在脑中冒出来捣乱,理念上的坚定并不能指导行动上的实际操作。我翻遍整本书,也没有发现心心念念的估值公式。
书中说:“任何股票、债券或企业的价值,都取决于将资产剩余年限自由现金流以一个适当的利率加以折现后所得到的数值,它是评估某项生意或者某项投资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唯一合理方法。”
书中说:“All cash is equal”,金钱都是一样的,比较它们就是了。”这就是巴菲特的估值大法。为此,书中还配了一张示意图。
然而,对于我这个投资纯小白,当时的我根本就没明白这幅图和这句话的内涵,心中那个神秘的公式蒙蔽了我的双眼
合上书的那一刻,我心中没有失望,满满的都是焦躁,是寻而不得的焦急。无意中看到书皮上的作者简介和下方“唐书房”的二维码,我猛然想起,在学习X淼商学院的分析财报课程时,我曾经从京东上买过《手把手教你读财报》,作者好像是同一个人。一对照,果然如此,心中莫名涌出一股小欣喜。
然而,当初由于对于全新课程的学习本就十分吃力,连最基础的概念都不明就以,我根本无暇顾及买回的这本书,所以这本书翻了不到十页就被我束之高阁了。后来,我完全依赖学院老师教的从财报中提取数据、运用公式计算那套流程,以为那就是分析财报的正确姿势,这本《手财》就更想不起来了。
细细回想起来,当时虽然与唐书房擦肩而过,与唐老师失之交臂,然而对于那时纯投资小白的我来说,这样的结果也是必然。没有知识储备,是无法看到机会的。
我惊喜地扫码进入唐书房,这一进,从此就入了宝山不思归返了
三、阅读、思考、感悟、实践
进入宝山,自然是先看“投资理念及估值合集”,一篇篇文章看下来,一段段留言看下来,我不再致力于寻找那个神秘的估值公式,我终于真正弄明白了“All cash is equal”,金钱都是一样的,比较它们就是了” 这句话的内涵。
是的,财富是知识的变现,是思考的副产品。没有对企业、对行业的深入了解,仅靠几个计算出来的指标就妄想准确判断企业优势、对企业进行估值是绝无可能的事情。不知不觉,每日阅读、学习成为我的日常,原来学到的那些刻板的投资指标已从脑中悄然退去。
“尽你所能,阅读一切。”这是唐朝老师在书房中说的最多的一句话。他把自己的大量阅读通过自己的独立思考得到的感悟,结合自己的实战经验,用幽默通俗的语言表述出来,让包括我在内的大量“投资小白”们受益匪浅。
《巴芒演义》《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后面简称《价投二》)就是唐朝老师所有投资精华的完整呈现,而且更加系统,更加精练。它让我们这些投资小白真正从底层逻辑上明白了价值投资的真谛,看到了“普通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也可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这样美好的前景。《手把手教你读财报》更是给了我们一把得力的武器,助我们在投资的道路上披荆斩棘,勇往直前。
下面,我就从唐书房和唐老师的书中汲取的众多营养中,选出几点感触最深的来谈一谈,也算是对自己学习的一个阶段性小结吧。
一、投资是一件持续终身的事
《价投二》第三章,投资是一件持续终身的事。
在我们常人的概念里,办企业是投资;给看好的企业注入资金是投资;进入股市是投资;后来我知道了买基金也算投资
而第三章开篇就告诉我们:投资是每个人都无法躲避的游戏。退出股市,并不是不投资,而是将自己用智力、体力或者运气换来的财富,投资了股票之外的其他产品,比如活期存款、定期存款、货币基金、各种债权、房地产、贵金属、金融衍生品、保险产品、外汇等。
朋友们,看到这里,内心是不是起了很大波澜。当我们手中有了第一笔剩余资金时,当我们想让我们的剩余资金增值时,我们选择的任何增值途径都属于投资行为。
然而,受限于认知水平,我们用智力、体力辛苦赚回来的钱或存进银行,或购买了银行理财,享受着到期就能拿到的确定收益,却从没意识到通货膨胀正日夜不停地将你用汗水或者脑汁换来的财富,一点点偷走。
回想1992年上中专时,在食堂买一份土豆丝0.3元,现如今这盘素炒土豆丝不会低于6元,30年价格上涨了20倍,复合增长率10.5%,这不就是通胀的一个表现吗?试问,我们的所有投资行为跑赢这个通胀率了吗?
同样的本金,如果投资了不同类型的资产,不同的年化收益率叠加不同的投资时间,会给人带来天差地别的生活。书中16页的例子对人内心的冲击是巨大的。
正如唐老师常说的:“人生所有的努力,就是为了让自己有得选。”唐朝老师也曾经在书房说过:如果投资收益低于实际GDP的增长率,就是对自己的不负责,对家人的不负责。(实际GDP的增长率包含了通胀率在内)
如果不想将自己的财富被通胀吞噬掉,那么将消费剩余配置成可以产生更高收益的资产上,就是每个人无法躲避、必须持续一生的事。
投资,就是将100%确定亏损的现金资产,换成其他具备盈利可能的资产,它将伴随我们一生。
然而,选择换成哪种资产,长期来看结果会有巨大的差异,不同的选择可能带来天差地别的人生幸福感和财富值。
二、股票是最好的资产
大量专业和系统的研究证明了,在所有投资资产中,长期收益率最高的就是股权。西格尔教授的《股市长线法宝》和伦敦商学院的研究成果《投资收益百年史》也用超过200年的样本,证实了这一结论。
在所有主要国家,无一例外,股票的长期收益率均远超过长、短期国债投资,且股票收益率低的国家,长、短期国债收益率同样更低。各种不同时间段、不同国家的数据都能证明“长期而言,股票投资收益率最高”。
《价投二》第8章,唐老师把股权与其他投资品进行了对比(文中用“泸州老窑”举例,分别与理财产品、黄金、购买北京的房产、按揭加杠杆购买北京的房产进行比较),用实实在在的数据证实了:无须加杠杆,只是傻傻地持有一家资质中等偏上的企业股权,远高于其他投资手段,甚至超过了北京传奇般的房价涨幅。
无情的数据再次向我们证明:优秀股权的投资回报是最高的。这无疑给投资小白的我们增加了必胜的信心。
三、投资优质企业,投资无须“接盘侠”
在理解这句话之前,我们首先要明白,我们买入的股票到底是什么?它不单纯是一串代码、一个名称,我们实际买入的是这代码和名称所代表的那一家企业、一家公司,作为小散的我们虽然不能对公司经营实施影响,然而我们作为股东却享有享受公司盈利的权力。
从这个意义上说,股权不仅代表企业现有资产所有权的一部分,更代表企业未来收益索取权的一部分。
所以,我们首先要树立“买股票就是买企业”的先决理念。我们购买股票,拥有的并不是一串代码,而是该企业一部分所有权的有效法律凭证。
巴菲特在致股东信中曾说到:与其把时间与精力花费在购买廉价的烂公司上,还不如以合理的价格投资一些优质企业。时间是好公司的朋友,但却是烂公司的敌人。
那些具有竞争优势的公司,会取得优异的成绩,会为股东带来源源不断的利润回报。这类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提供的产品或服务都具有三个明显的特性:被需要;很难被替代;价格不受管制。
而我们进入股市,意图通过股权获取高额利润,就需要去发掘这些具有竞争优势的企业,然后去深入了解它。
你也许会发现,这家企业的优势资源是能干的管理层,也可能是很难模仿的独特产品,也可能是其独具价值的品牌、无法复制的地理条件、无法模拟的成本优势,更可能是客户离开会很麻烦的服务,是越多人用价值越大的网络效应……
当我们发现了这种独特的优势资源后,还需要思考:这些能带来高额利润的资源,未来能否保持甚至越来越强大?如果答案是肯定的,我们才能放心大胆地下注,享受优质企业为我们带来的红利。
然而,一家经营稳定、持续盈利的企业,它的股价却是起起伏伏,并不是稳定地、毫无波折的一路指向东北方向,这是因为股价中参杂了太多股民的情绪,因而呈现出无序的颠狂波动。“七亏两平一个赚”就是众多股民挣扎于股市颠狂的残酷写照。所以,如何面对股价波动就应该是投资者需要学习的第一课,它解决的是赢和亏的问题。
股市是产生股价的地方,人的本能,是用股价和买入价差额来衡量赔赚,因而股价的涨跌成了大多数股民指导行为的标尺。“管它投资投机,赚钱才是硬道理!买的股票涨了才是最重要的,账户里的市值增长就是投资的最强逻辑!”这是无数血亏的小散们内心的真实写照。
巴菲特曾强调:“投资很简单,但并不容易。”不容易的核心原因,是市场经常会重奖错误的行为,以鼓励他们下一次慷慨赴死。
隔壁不懂投资的李大姐跟上一个网络收费“股神”,只交了几百元就换到一个必涨代码,手机上动动手指,分分钟几十万就到手了;你的好朋友跟风买入某题材股,天天暴涨……你看得是眼红心痒,不禁也追随前往。然而,你却没那么幸运,你手持垃圾股、造假股、亏损股、题材股、热门股望眼欲穿,却没有接盘侠来接应你,你面临的除了亏损还是亏损,即使某次侥幸获取了盈利,踩中地雷也是迟早的事。在财富亏损的同时,投资增长的绝密武器——时间,也被你浪费了。
凭运气获得的财富,终将凭实力还回去。在投资中,坚持做且只做正确的事,并愿意为此放弃市场颁发给错误行为的奖金,就是股市长久盈利的核心秘诀,是投资的核心之“道”。
什么是正确的事?巴菲特告诉我们,理解并坚信可持续的投资收益主要来自企业的成长,而不是市场参与者之间的互摸腰包,这就是正确的事。一旦我们用这种思路考虑问题,股市绝大多数亏损都将与我们无关。
这就要求我们抵挡住没有逻辑行为的获利诱惑,将发掘并研究优质企业放在首位,在投资中始终关注企业真实盈利的增长,将自己的获利信心始终与企业的盈利增长捆绑在一起,企业盈利,我们就盈利;企业壮大,我们盈利就更多。只要企业盈利是增长的,股价的波动只是给我们送钱多与少的区别。股价上涨导致我们的短期回报上升,长期回报下降;股价下跌导致我们的短期回报下降,长期回报上升。
前文曾说过:长期来看,股权的盈利能力优于类现金资产。此时此刻,如果你手握优质股权,你已经将你的剩余资金放在了能够持续盈利的优质股权上,你还需要什么接盘侠呢?难道需要他来帮忙,帮你把优质股权兑换成百分百贬值的现金吗?
《价投二》第七章,唐老师用了十几页的篇幅,以泸州老窑为例,用具体的数据推演告诉我们:投资获利的核心只有一个:企业的盈利增长。
1994年泸州老窑上市,假设你在20元的天价花20万买入1万股,一直呆坐至今,除了每年收到分红时,直接按照当时的股价“无脑”买入,期间完全傻坐什么也不做,截止2021年末,你持有泸州老窑股票合计221090股,按照2021年收盘价253.87元计算,市值5612.8万元。27年3个月你呆坐不动,20万元变成了5612.8万元,折合年化收益率约23%。
27年间,泸州老窑的股价波动比较大,仅腰斩以上的跌辐至少有7次,然而,你既没抄底,也没逃顶,没有接盘侠的接应,“呆坐”的你也能获得23%的年化收益率,这难道不诱人吗?
即使股价起伏跳荡,只要你手中握着的是能够持续不断盈利的优质股权,你需要接盘侠吗?文中的数据推演证明:不需要!
如果你有幸遇到一个超级大熊市,泸州老窑的股价每半年稳定下跌5%,你以同样的操作持有24年,你的年化收益率是21.62%,对应市值2090元。若股价继续每半年下跌5%,很快你就会买光泸州老窑全部股份,将其私有化退市,从而将每年数十亿元的净利润收入囊中。
股价下跌,你需要接盘侠吗?只要你手中握着的是能够持续不断盈利的优质股权,文中的数据推演证明:不需要!
资本的天性是逐利的,这种真赚钱、赚真钱的好企业,其它资本一定会参与抢购,这也是长期股价一定上涨的终极秘密。因此,理解一家企业的商业模式和竞争力所在,并确认其未来利润确定会增长,是我们能够在股市盈利的基础,接盘侠的出现和股价的起起伏伏只是迷惑人心智的障眼法而已。
用一句话概括,那就是唐老师的六字箴言:“别瞅傻子,瞅地!”
四、立足先赢,再求大赢
优秀企业永远是珍稀品种,挖掘和研究这些企业并不容易,研究企业的能力也不是能够速成的,那么定时定额定投宽基指数基金就成为投资者的最佳选择。
指数基金属于被动基金,指数基金的投资标的都是其对应指数的权重股,对于基金管理人的能力、学历和经验要求很低,没有人为主观判断的干扰,也无须付出高额提成和管理费,相对于由基金经理管理的主动基金,指数基金减少了很多交易成本,最终会提高投资者的收益率。
本杰明.格雷厄姆在《聪明的投资者》中说过:“投资这件事有个特点,门外汉只需少许的努力和能力,便可以取得令人敬佩的结果;若试图超越这唾手可得的成就,便需要付出无比的智慧与无数的精力。”
巴菲特也曾多次在公众场合推荐指数基金,并用为期十年的百万美元赌局向普通投资者证实:“对于绝大多数没有时间进行充分调研的中小投资者,成本低廉的指数基金就是投资股市的最佳选择。通过定期投资指数基金,一个什么都不懂的业余投资者通常能打败大部分专业基金经理。”
两位投资界前辈之所以这么笃定,是因为这里面有一个底层逻辑。
GDP是国内生产总值,一个国家的经济运行结果一般以GDP衡量。人口的增长、土地等资产的自然产出、分工的细化、科技的发展、贸易规模的扩大、劳动生产率的持续提高等,都在推动GDP持续增长。其生产出的全部最终产品和服务,提供了人们吃穿用住行以及社会扩大再生产所需。
参与创造和分享GDP的有资本、劳动者和政府。资本主要以企业为载体,与劳动者合力创造财富,政府则通过税收的方式分享企业和劳动者创造的财富。因此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整个社会所有资本通过企业这个载体,创造并分享整个国家的GDP,其长期增速至少不低于GDP增长速度。
整个国家的所有企业中,只有一部分是上市公司。总体来说,上市公司的平均盈利能力高于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国内有研究表明,1995-2014年的20年跨度里,我国全部企业的净资产收益率保持着年均10%的水平,而同期上市公司的净资产收益率则实现了年均大于12%的水平。这意味着,如果买下全部上市公司,将能够获得超越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收益率。
那么,我们可以有一个更简单的推理:所有ROE大于12%的优秀企业集合>所有上市公司的平均水平>全社会所有企业的平均水平≥国家名义GDP增长速度(扣除了通货膨胀率)>国家实际GDP增长速度
在我国的A股市场,如果我们能够理解类似沪深300指数基金代表上市公司群体中相对优质的企业群体,我们就可以大胆以长期视角,定时定额将”睡前收入“的剩余资金投资于此,立足先赢。在确保能够获取高于GDP增长速度回报的基础上,再去学习投资,通过学习和挖掘优质企业来进一步提升投资收益率。
然而,挖掘和研究优质企业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我们真的有必要如此费劲吗?《价投二》39页,唐老师告诉我们:有必要!
书中举例说,100万本金,50年投资生涯,10%的收益率结果是1.17亿元,11%的收益率结果是1.85亿元,12%的收益率结果是2.89亿元。这6800万元或1.72亿元的差额,就是市场因为你将收益率提高了1%或2%而支付给你的奖学金。它可能比大多数人每天8小时上一辈子班的总收入还高,当然值得我们付出精力和时间去学习。
为了帮助我们顺利通过分析企业的难关,唐老师在《价投二》中引入了经典著作《竞争战略》中的“波特五力模型”,并以贵州茅台为例,引导我们从“潜在竞争者进入壁垒”、“供应商议价能力”、“购买者讨价还价能力”、“替代品的替代能力”、“行业内竞争者现在的竞争能力” 五个方面去分析企业,力求帮助我们深入理解企业的竞争力所在,从而使我们能有一套切实可行的章法,不至于老虎吃天——无处下爪。
唐老师在书中鼓励我们:通过多次拿模型去“生搬硬套”,我们不仅能够更加深刻地理解企业竞争力所在,也会慢慢发现,原来这世界真的存在一些“结果必然如此”的优质企业。虽然其数量是稀少的,然而我们却可以借鉴前人的经验,通过努力,研究透那么十几家好企业,也可以混吃一辈子了
对于这一点,我坚信不疑。我从最基础的财务知识开始学起,笔记记了一本又一本,书上也随时做了批注,生怕漏掉一个知识点;我对照财报一点一点地梳理,随时记录下自己的所思所得。
对企业分析不得要领时,我会对照财报反复阅读唐老师的分析文章,思考老师这样分析的依据,每个数据的推算逻辑,然后自己再沿着这个思路分析一遍,推算一遍。因此,书房的文章我看得很慢,我希望能够从每篇文章中汲取到更多的营养。
为了锻炼自己的企业分析能力,也为了验证自己的所学,我独自试水单独分析一家名为”洪城环境“的公司,虽然对错未知,但是正如唐朝老师在书房中鼓励大家:将双手放在键盘上,给自己一个成长的机会吧!一年多学下来,不知不觉我竟也有了几万字的输出。
《2021回顾》
《学习笔记(1)》
输出倒逼输入,理越辩越明,有时潜意识认为自己已经明了的内容,很多时候却找不到恰当有力的语言来阐述。
每当此刻,就会不由得为唐老师多年持续高质量的文字输出竖起大拇指,这得是多么大的阅读量、多么通透的领悟,才能这样驾轻就熟地进行举一反三啊,就是这样通俗易懂、轻松幽默的语言,才使得我们这些投资小白们对价值投资如此笃定,才让我们坚信这是一条可以复制的财富自由之路。
经常在书房看到有网友留言:老唐,我是文科生,看不懂财报怎么办?老唐,我对数字不敏感,对看财报没兴趣,怎么办?……
能怎么办呢?唐老师在《财富的两个要点》中这样说:“只能说赚钱这件事,或许不足以吸引你啃下这个硬骨头。”
五、估值:简单说就是比较
巴菲特说:“All cash is equal”。
唐老师解释:金钱都是一样的,在自己的能力圈里比较它们就是了。
投资者随时将自己能够理解的目标资产摆上天平,用手头现有的资产去比较,然后选择资产收益率明显较高的那种就可以了。就好像在两个苹果之间选择较大的那个,并不需要知道两个苹果各自的重量是多少克一样。
何谓明显较高?如果将手头的资产想象成一块肥沃的农田,将卖掉这块地的所得存在银行,或购买无风险收益率产品,每年躺赚的利息也比辛辛苦苦种地的产出还要高。这时的价格就是“明显较高”,才有让我们交换资产的价值。
还记得前文我们讲过“投资是一件持续终身”的事吗?因此,类现金资产也是候选投资品。对于没有任何能力圈的普通普通投资者来说,就是把手里的资产和保本理财、国债、货币基金等类现金资产放在了天平的两端进行比较,这种比较是易于执行的。
伴随学习的深入,自己的能力圈逐渐扩大,当我们理解了股票回报的底层逻辑后,股票、指数基金、债券、货币基金、存款乃至所有的投资对象,都可以纳入同一个思维框架下决策,投资者永远在自己能够理解的候选投资品范围里,选择收益率明显较高的那个。
唐朝老师告诉我们:“估值这件事其实就是这么简单,只是不同资产之间盈利能力的比较。” 只要我们的财富始终放置在能力圈范围内、盈利能力最强的资产上,获取更高的市值就是必然的结果。
无论是比较,还是做投资决策,必须首先估算出企业的内在价值。只有存在一个估值——它可能是一个数值,也可能是一个区间,才能接着谈论便宜或者昂贵,评价是高还是低,否则投资者就只能跟随股价的波动做决策,被疯狂的市场先生牵着鼻子走,成为股价波动的木偶。
“心中若有估值锚,红也逍遥,绿也逍遥,耐心等待创新高;心中若无估值锚,红也惊心,绿也惊心,再多道理也飘零。” 说的就是在投资中估值的重要性。
何为企业的内存价值呢?巴菲特说:“任何股票、债券或企业的价值,都取决于将资产剩余年限自由现金流以一个适当的利率加以折现后所得到的数值,它是评估某项生意或者某项投资是否具有吸引力的唯一合理方法。”如果你想要计算企业的内在价值,唯一可以依靠的就是自由现金流。
何为自由现金流呢?简单点说,就是从企业通过经营活动获取现金里,减去为了维持生意运转必需的资本投入,余下的那部分现金;也就是企业每年的利润中可以分掉,且分掉后不会影响企业经营的那部分现金。
然而,企业的净利润却不等同于自由现金流,因为净利润只是财报上的一个数值,并不等同于真金白银,它可能是公司赚到的“假”钱,也可能是公司赚到的真金白银,却因为其商业模式要不断投入资本才能使公司继续运行下去。
因此,自由现金流的数量,无法从财报上直接获得,只能在你理解公司售卖什么、如何获利、如何抵御竞争之后进行估算。只要你能理解公司,就必然能够估出一个大致的自由现金流数字。这个估值方法就是“自由现金流折现法”。
这一“玄幻”的说法,却使包括我在内的众多投资者无从下手,对企业估值成了心中无法逾越的深壑。
唐老师继承了格雷厄姆的思想“股票是一种特殊的债券,只不过票面利率不固定而已。” 它每年能收到多少“利息”,取决于这家公司能够赚多少、能够持续赚多少年以及公司如何处理赚到的钱。
同时,唐老师也吸收了巴菲特后期的投资思想:“股权代表企业未来收益索取权的一部分。”因而,企业今天账面上拥有多少资产,就没那么重要了。重要的是企业靠什么赚钱、今后能够赚到多少钱,其中多少钱可以拿来供股东分配。投资者需要思考的重心自然而然地从“现在拥有”转向“未来盈利”。这就是价值投资者经常说的“成长是价值的安全边际”。
在唐老师看来,自由现金流折现法其实只是一种思考方法,是筛选投资者能够理解的、能够产生大量自由现金的高确定性企业的一种工具。他结合自己的投资实战,将“玄幻的自由现金流折现法”简化为三句话,形成了简单易懂、可操作性很强的“老唐估值法”:
1、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三年后合理估值=第三年预计自由现金流×(1÷无风险收益率),高杠杆企业打七折。其中“1÷无风险收益率” 称为 “合理市盈率”。
2、三年后合理估值的50%为目前的理想买点。三年后合理估值×150%或者当年50倍动态市盈率,二者中较低值为一年内卖点。
3、买点买入,卖点卖出,中间呆坐不动。
逻辑就是这么简单!然而却不容易。它需要我们从千千万万投资对象中选择适合自己估值标准的目标,而且只有其中符合三大前提的企业才可能成为选择的标的。
所谓三大前提,指的是:利润为真;利润可持续;维持当前盈利能力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
利润为真,可以排除赚“假”钱的企业,留下赚真钱的企业;利润可持续,可以排除那些无法确认竞争优势是否能够长期存在的企业,留下产品或服务被需要、很难被替代、价格不受管制的企业;维持当前盈利能力不需要大量资本投入,才可以为股东留下更多的利润。
要了解这三大前提,就需要我们投资者具有一定的财务知识,能够沉下心来深入了解企业的商业模式、竞争优势、发展前景、成长空间,需要投资者不断地学习,大量地阅读。这就是本杰明.格雷厄姆说过的:“若试图超越这唾手可得的成就,便需要付出无比的智慧与无数的精力。”
“尽你所能,阅读一切。”唐老师经常在书房中这样回复提问的朋友。单单”阅读“这一点,就已经把许多意图快速致富的的投资者挡在了价值投资的门外,所以,价值投资一直以来是小众群体,这也是价值投资者在多年公开的投资逻辑面前仍能赚到钱的必然。
对比2019版的《价值投资实战手册》,唐老师在《价投二》中对“老唐估值法”实战运用做了详细的梳理和阐述,内容足足扩充至40页,第三篇企业分析实战案例,更是宝贵的观摩教材,虽然都是书房旧文,却常读常新。他帮助我们笃信价值投资的普通人彻底粉碎了对估值的惧怕和担忧,帮助我们学会如何在错误在站起来,帮助我们将注意力聚集在对简单易懂、盈利能力强、具有竞争优势的具体企业的理解上,帮助我们早日进入“别瞅傻子,瞅地”的确定性赚钱的境界。
别瞅傻子,就是忽略股价波动,清醒地知道股价不可预测,只可利用。
瞅地,就是对企业的深入研究。
这就是我们在股市长期赚钱的立足之本。
后记:
唐老师用他的上百篇原创、用他通俗幽默的文字,告诉我们:股票投资中如何判断企业未来是投资者一生应该学习和努力的。“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唐老师用自己的行动见证了:投资者赚的每一分钱都是认知范围内的钱。财富是思考的副产品,是认知的变现。
唐老师让我们看到了:一个平凡人通过学习和实践,也可以有改变命运的机会。(在此推荐大家读一读唐老师的这篇书房原创《财富三轮车与阅读的价值》,我读后感触颇深)
唐老师的光明磊落、豁达乐观、重情重义、勤思深研,为我们展示了成功的另一层含意:优秀是一种习惯,成功的投资取决于清醒客观的心态。
抛开投资,唐老师在书房文章或留言区的许多平常话,也在我心中震起层层涟漪。“要想公道,打个颠倒”;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己所欲,亦勿强施于人。” “尽你所能,阅读一切” ……
唐老师给小唐唐写的信里,字里行间充满了深沉的父爱,让我看到了一个“父母之爱子,则为之计深远”的负责任的父亲。
留言区有网友赞叹唐夫人有眼光,能够有幸选择了这么一个成功的男人。唐老师回复,能够遇到唐夫人是他的幸运,因为夫人给了他最大的包容和支持。一个充满温情、重情重义的好男人跃然纸上。
唐老师和书房中众多志同道合的价投同门,使我感受到生活原来可以这么美好。在正确的时间遇到了对的人,是多么难得、多么幸福的事!
孔子说:“不愤不启,不悱不发。”有所需,才会有所求;有所惑,才会有所悟。早一点晚一点,可能都不是最合适的契机,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
芒格说:想要得到一样东西,最可靠的方法是让自己配得上它。惟愿余生有幸,能紧跟老师和价投同门的脚步,日拱一卒,不期而至。
最后跟大家分享内心的一个小喜悦:在我的影响下,初入职场的儿子也十分认同价值投资的的理念,他除了每个月固定把部分工资投资到指数基金里,还利用工作之余不断进行专业学习,并且还在自学编程,因为他知道提升自己的不可替代性,就是建立自己的“护城河”,是使自己成为优良资产的必要途径。年轻就是资本,为理想而不懈努力,我相信他将来一定能收获更加美好的人生。
再次发自内心地感慨:遇到价值投资,真好!时时有唐老师的引领和解惑,真好!在求真的路上有唐书房众多优秀的朋友陪伴,真好!
一切安排都是最好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