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NASH专栏|漫谈NASH-诊断
The following article is from TheBusinessSideOfDrug Author DazoTheBDGuy
系列前篇:
诊断方法分类:活检,biomarkers,影像学 诊断方法和疾病生物学:脂肪堆积,炎症,纤维化 诊断方法和不同用途:筛查,诊断,随访,预后 诊断方法和使用场景:临床应用vs临床试验
非侵入性诊断NIT和药物研发:替代肝脏活检
诊断方法分类:活检,biomarkers,影像学
功能检测(比如肺活量,幽门螺旋杆菌的呼吸检测), 影像学(超声,CT,核磁,心电图脑电图肌电图), 实验样本检测(血液,其他体液或分泌物或排泄物,组织活检)。
肝脏活检 血液Biomarker:ALT AST, lipids(LDL HDL TG),ELF, pro-C3, NIS4,CK-18, 影像学:超声, fibroscan;MRI(MRE, PDFF, cT1)
肝脏活检
最直观的方法,直接看肝脏组织的形态学。 金标准,但是临床上很少用。但是FDA目前只认这个。 缺点很多,取样偏差,侵入性方法安全性有隐患,费用高,费人费事儿, 活检看两个维度,NAS评分看炎症,纤维化评分看纤维化 NAS评分0-8,其中脂肪堆积0-3分,肝脏小叶炎症0-3分,肝细胞气球样病变0-2分,加起来一共最高8分,一般要每个指标都至少一分,总分大于4分,才能算是确诊NASH 和NAS打分平行的还有个SAF打分,和NAS类似,但是没把脂肪堆积算进去,同时把肝脏小叶炎的满分三分改成了两分,把炎症和气球样病变的各自两分加起来就是满分4分,这个打分更看重炎症,也是NASH的最基本特征。不过SAF是欧洲搞出来的,不如美国人搞得NAS打分用的广,哪怕用SAF打分的产品,也都同时用NAS打分,毕竟活检都做了,多分析一下也多花不了几个钱。 纤维化打分0-4,0-1分没啥事儿估计就是脂肪肝,2-3是NASH,4就算是代偿肝硬化了。 活检看的这两个指标里,也只有纤维化和临床终点有相关性数据,NAS打分有点像FDA为了照顾大家情绪才加上了,毕竟是肝炎的一种,给个炎症评分的系统也说的过去 值得一提的是,FDA是给NASH和代偿肝硬化分别出了指导意见,也就意味着划分成了两个相对独立的疾病 现在晚期临床试验Ph2b/3都得用活检确诊NASH患者,也就是NAS打分大于等于4,纤维化程度2-3
血液Biomarker
把biomarker分成两类好一些,一类是现在临床上就可以有的在用的,一般也都很便宜的,比如肝药酶和血脂指标; 另一类是大部分医院现在还没有的,比较新的比如ELF ProC3 NIS4,一般都贵,在大部分医院里也没有,目前都只是批准在临床试验中使用,还没有正式上位。 先说便宜的, ALT, AST, lipids ALT丙氨酸转氨酶,在肝细胞中含量很高,当肝细胞坏死时,ALT会大量释放进入血液。所以这是肝细胞损伤的标志。但这不意味着把ALT降下来了就改善了肝功能(国内的各种专门降肝药酶的保肝药就不多讲了,葬良心的勾当)。生活中很多事儿都可能会影响ALT指标,比如熬个夜,喝顿大酒,第二天去看ALT都高。所以这个指标有时候不是很靠谱。 AST天门冬氨酸转氨酶,在肝脏里有,在心肌骨骼肌里也有。所以对肝脏的特异性不是很强。一般和ALT一起用算个比值AST/ALT,如果大于一就说明肝脏有损害。 Lipids,LDL HDL TG都是高血脂里面的指标,在很多NASH患者中这些指标都高,尤其是TG。临床上检测这些lipids指标算是辅助诊断。 再说贵的ELF, ProC3, NIS4, CK-18 ELF是西门子的产品,测得是三个纤维化的biomarker, hyaluronic acid (HA), procollagen III amino-terminal peptide (PIIINP), and tissue inhibitor of matrix metalloproteinase 1 (TIMP-1)。ELF在之前乙肝和丙肝的药物研发中就有使用,在NASH药物研发中也有很多使用,包括Gilead的几个产品,以及现在正在进行的大多数产品的Ph2试验。 ProC3是Nordic biosciences的产品,也是纤维化的biomarker。之前跟Madrigal的THR-beta Ph2试验一起积累了一些和活检数据的相关性,也是现在进行的大多数产品的Ph2试验中大家都常用的一个指标。 NIS4是Labcorp和Genfit一起弄的产品,测的四个指标里包括miR-34a-5p(一个miRNA), YKL-40, alpha2-macroglobulin, and HbA1c(糖尿病常用)。说是和NASH炎症以及纤维化都有相关性,但之前只是跟着Genfit的Elafibranor(PPAR)积累了一些数据,不是很有说服力。最近刚刚在美国commercial launch,不知道有多少临床试验会选择采用。 CK-18没有金主爸爸的扶持,价格就便宜了很多,是个检测细胞死亡的biomarker,算是间接的检测肝细胞损伤。如果是抗炎症机理的药物测CK18可能合理一些,如果是抗脂肪堆积的药物,大家一般也就不怎么测,虽然也不用多花多少钱。
影像学
超声,这是临床上常用的,能看出来常见的脂肪肝(可能还不是NASH),也能看出来肝硬化(一般都很严重了),但是看不出来是不是有炎症,更没办法给炎症分级打分。 Fibroscan,也就是所谓的肝脏弹性报告。从字面理解就可以,如果肝脏纤维化严重了,肝脏就硬了,弹性就不好了。这个有点像升级版的超声,对纤维化的检测更敏感(但精准度欠佳),对脂肪肝的评估也更细致,但是问题还是一样,看不出来炎症,所以也就无法用来确诊NASH。而且对于过度肥胖的患者也没法用(脂肪层太厚)。 核磁共振MRI(MRE, PDFF, cT1) 。这个方法和前面两个超声Fibroscan比,优势在于它是对于肝脏整体的测量,没有取样偏差(超声Fibroscan类似点测量),缺点在于价格要贵很多。 MRI-PDFF (Magnetic resonance imaging protein density fat fraction)是用来看肝脏脂肪含量。这是大家目前在Ph2试验中最常用的一个检测方法,尤其是降低肝脏脂肪堆积的药物。降低脂肪作为一个药效的替代终点,是个很好的量化指标,同时也直接度量了疾病底层的打击-脂肪堆积。 MRE(Magnetic resonance elastography) 用来看肝脏纤维化,类似于升级版的FibroScan。这个方法在临床试验中目前用的不多,可能因为操作比较复杂(需要额外的一个附加设备,还得调试机器)。如果只是测个纤维化,跟肝脏活检比也省不了多少事儿。 cT1 (iron-corrected T1) 通过对肝脏内水分布的测量来评估炎症。这是目前理论上唯一一个能看炎症的影像学方法,虽然临床数据还不多,但是挺有希望的。在临床试验中用,价格也是非常感人。 医疗器械的三巨头西门子,飞利浦,GE都有MRI机器能测PDFF和MRE, cT1是英国公司Perspectum独家的,今年才开始在美国拉杆子搞市场。
诊断方法和疾病生物学:脂肪堆积,炎症,纤维化
脂肪堆积,用PDFF。
这是最好定量的一个指标,而且也是对病因的直接测量。在早期临床试验里大家都喜欢用这个方法,主要因为定量可以方便横向比较,降低脂肪作用越强,就意味着药物作用越强。 PDFF还有一个30%的cut-off指标,患者有30%的脂肪降低和纤维化逆转一度呈现相关性,而纤维化是目前唯一和最终临床终点建立联系的表征。所以一般汇报PDFF指标的时候,一是看平均降低,另外就是看实现30%脂肪降低的患者比例。
炎症,用活检,cT1,NIS4, CK-18。
这是大家最想要的指标,但是一直没有好的方法测量。现有的几个方法都有硬伤。 活检看NAS打分是金标准,硬伤很多,就不赘述了。 cT1是潜力股,解决了炎症的定量问题,同时也消除了取样偏差(核磁共振扫描整个肝脏),硬伤是太贵,一般小点的医院和诊所很难用的到,还有就是目前数据还不够多,还没有在任何一个药物研发的大型临床中使用,也就还没有和临床终点建立相关性。 NIS4也有些希望,但是作为一个血液biomarker拼成的指标,它的价格不便宜,积累的数据也不多(只有elafibranor)。测的几个指标是从大量的biomarker中用敏感性和相关性筛出来的,机理上不一定说的通顺,比如里面的HbA1c(糖尿病常用)。 CK-18有点鸡肋,炎症的后果是会导致细胞凋亡,但有点隔靴搔痒的感觉,敏感性相关性都不咋地。再加上这个biomarker后面没有金主爸爸力挺,价格倒是不贵,但是大家也没有动力给这个biomarker去积累数据。
纤维化,用活检,ELF, ProC3, FibroScan,MRE
这是临床上最相关的指标,纤维化是目前唯一和临床预后建立联系的指标,也就是说纤维化的恶化和临床事件的发生以及总体生存时间的减少相关。 活检的纤维化打分是金标准,硬伤很多,就不赘述了。 ELF之前紧紧抱着Gilead的大腿,本来指望着快出线了,但没料到Gilead的几个NASH产品一个能拎上台面的都没有,现在还得靠着新一波的NASH药物带着一起飞。另外,ELF在英国是获批了的,也在NICE的指南里面,但是在美国目前还是只能用在临床试验里。ELF应该是检测纤维化的血液biomarker里最成熟的。 Proc3之前跟着Madrigal做出了点儿意思,不过一个二期试验样本量太小,还得指望三期的这两个试验。如果做出来结果好,顺带着能把和临床结果的相关性做出来,那这个biomarker在THRbeta这个靶点的药物研发里就算是完胜了。 FibroScan在丙肝和乙肝的研发中就用了很多,是个检测重度纤维化的好方法,但是对中度纤维化敏感性很差。机器也在市场上卖了很多年了。价格是不贵,但是加上进院装机培训这些个事儿,想大范围铺开还是有挑战的。 MRE目前还是局限在临床研究中使用,一是MRI机器贵,没法广泛铺开,二是它卡在FibroScan和活检中间有点鸡肋。
最后补几句说ALT AST lipids 超声。
这几个都是临床常见的方法,对检测NASH的特异性很差,准确性也不足,但是在一起用还是可以通过排除法基本确认NASH。 ALT AST能看出来是否有肝脏损伤,通过排除法去掉酒精脂肪肝,病毒性肝炎,自免肝之后就基本指向NASH 再看LDL HDL TG,如果看到LDL TG升高,HDL降低,就算是进一步验证了可能是NASH 再做个超声,如果看到肝脏肥大而且密度降低,基本上就定了差不多是NASH了 在临床实际使用中这几个常用的方法不一定一起用,也不一定按顺序用,有的医生可能看到肥胖的患者做个肝功能检测看到有肝脏损伤就可以处方了。
诊断方法和不同用途:筛查,诊断,随访,预后
预后
这个是临床医生最想要的,直接解决了根本问题:如果这个指标不行,直接影响患者的未来的生命长度或者生活质量。这和临床结果clinica outcome直接相关,是hard endpoint。 在临床应用,哪怕一个患者不能用常规方法确诊是NASH,但是只要预后指标有风险,意味着用药的收益大于风险,医生基本上都会处方。 用公司金融来打比方,这就好像看公司的未来forecast,这是评估公司价值的最直接度量。forecast的数据都来自于根据三大报表的历史变化结合市场情况得出。
跟踪
药有没有效果,一是看指标好不好,二是看病人感觉怎么样。如果一个NASH药物能让病人降低体重,病人肯定挺开心的,哪怕别的指标不怎么变。从这个角度上来说,ELF和FibroScan都是不错的选择,因为能检测到患者纤维化程度的改善。 还用公司金融来打比方,这就好像看公司的三大报表的同期变化,可以逐渐的看出公司发展的好坏。
诊断
现在临床试验里面的NASH确诊都需要活检,要看到NAS打分大于4,再加上纤维化程度2-3。 临床使用可能不需要太准,只要医生觉得可以处方了就可以,诊断是用来支持医生进行诊疗决策的,不能忘了这个根本。 用公司金融来打比方,这就好像看公司的某个时间点的三大报表,可以做出一些初步判断,但是结论难免会有些不全面。
筛查
如果前面三个都弄不好,再不济也能弄个这个。 现在大部分的诊断方法如果单独用,都得卡在这儿。说到根上就是特异性specificity 和敏感性sensitivity没法同时跟上。 敏感性好特异性差的,true negative rate高,可以排除不是NASH,但是假阳性率很高(吓着本来没有NASH的患者); 特异性好敏感性差的,true positive rate高,可以筛出来是不是有可能是NASH,但是假阴性率很高(漏掉NASH的患者); 用公司金融来打比方,这就好像是看公司报表的某个指标,不全面但是有一些帮助。
诊断方法和使用场景:临床应用vs临床试验
血液biomarker:ALT AST 影像学:超声, fibroscan 活检,NAS打分,纤维化程度打分
血液检测biomarker: ELF, pro-C3, CK-18,NIS4 影像学: MRI(MRE, PDFF, cT1)
非侵入性诊断NIT和药物研发:替代肝脏活检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