汪自力:《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的读法与问题
汪自力,徽州人,1964年生。职业媒体人。曾出版文化专著《李正治园》(中国建工出版社,2013)、《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九州出版社,2017)。
“押印图录”的读法与问题
汪自力
由汪自力、王钧、孙惠民共同主编的《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在面世前,曾在“乐艺会”上做过一次介绍。2017年10月该书上市后,在书法篆刻界、印章收藏圈引起了一些关注。做为此书的编者,也收集到了一些反映。现进行一次小小汇总,做一次集中回应。
【回应】
《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公开出版前,笔者最担心的是每个印拓上的“标价”,是否会引起广大收藏爱好者出于各自不同立场的“反弹”。但出乎意料的是,迄今为止,几乎没有听到反对的声音,反而有许多读者对此表示赞许和肯定。这应该不是我们的价格体系已无懈可击,而可能是进入“微拍”时代后,市场的现状又一次超出了所有人的预期。
一些较为严谨的读者,对书中部分印拓的图像质量提出了质疑。需要解释的是,这本书的一千多个印拓,来自全国各地数十位收藏者的收藏,因为拓印手势、印泥品质以及古印印面的各种情况,虽然在后期制版时已经尽了最大努力,但与那些出自篆刻名家之手的精美印谱,还是有很大的差异。只能敬请各位读者谅宥了。
目前对于本书最多的意见是印章的分类归属。因为“元押”本来就是一个较为笼统的提法,在学术界也没有形成一个规范的概念。在收藏圈中,这一概念的外延更是非常之大。本书在编纂时,大胆把年代和品类又进行了拓展,几乎将所有“古玺汉印”和“明清流派印”体系之外的非官印全部搜刮其中。所以一些读者提出某某不是押印不该收入其中,而那正是我们“故意”要收进来的。如巴蜀印、西藏铁印、近代商铺印等等。
细查本书“目录”所列序目,大约也正是我们的分类和排序。在图录前的“‘押记’类印章概述”一文中,亦大致按此顺序进行了解说。希望读者在阅读本书时,能对照此文和后面的图录有关印拓,一些疑惑或能有所明晰。
当然,既是分类,就难免出现重置或不当之处,特别是一些已经“死亡”的少数民族文字印章。目前,经读者提示并与印章原拓提供者核对,已经能够明确系“战国印”被混潺入的有523号、566号、567号、606号。巴蜀印除已注出的699号、704号、715号外,又有专家指出478号也是。还有一些虽有读者提出意见,但尚难有结论的印章,也列此存疑:453号汉印“虎”?504号“壬押”? 708号“火纹”古玺?希望各位贤达能继续提供意见。
一些印章上难辨的字,到底该如何解读,虽然在编纂时已经请教了多方专家的意见,但最后也只能选取编者认为可能性较大的一种。如109号“百行”、112号“正利千万”等等。这些印章的释读也希望读者们能继续争论。
【勘误与辨析】
①彩色图版8图一石质八思巴字印|收藏者应为 每堂(山西大同篆刻家),不是合堂。特向每堂、合堂两位先生致歉。
②46页154号|孙家潭先生指出释文非“谨封”,应是“護封”(护封)。确实是编者粗心出的错。
③39页117号|周乾华博士认为“查抵万金”之“查”恐为“德”字。经反复辨析,又有人认为系“直“(通“值”)字,或认为是“悳”通“德”。颜子茗博士认为,是“直”字,也是“德”字。因为德字是东周才出现的,就是在直字的基础上造的。最早直字也表示德的意思。两字有如此的演进关系。
图左为117号,右为赵鹤琴“以德不以形”印章
④ 136页647号|李智野先生对释文“福禄”(八思巴字的翻译)提出意见,认为有误。经反复核对,此印右边八思巴文是“福”无误,左边八思巴文似应对应“安”字,释为“禄”字有问题。
此印释读是参照了孙慰祖先生的《唐宋元私印押记集》的第2377号印,属于惯性思维。按有关八思巴文辞书,确实不对。
图左为647号,右为孙著2377号
【遗憾】
做为近代商业印的一个旁枝,编者认为春宫印是古代图形印的一个延伸。原本也选用了几枚印拓。怎奈在出版社发稿审查时无法通过。
【延伸】
近年来,国内市场上出现了一些明显带有西域风格的印章。甚至西亚“滚柱印”也出现在微拍上。潘敏钟先生还编写了填补空白的《印度河印章》一书。《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中对此也有扫掠。为此书彩色图版12图一提供一枚圣甲虫印的孟建民先生,最近赴埃及旅游考察,特别报告了自己的发现:
我向“押印图录”提供的这枚石质甲虫印,原先一直以为是瓢虫的造型。它在我手里已近30年了,曾经认为是阿拉伯文化的遗存。这次去埃及旅游,参观博物馆和各处神庙时,发现这种当地人称为圣甲虫的造型非常之多。导游告诉我,古代的埃及人和现在的埃及人并非同一人种,在古埃及人的观念中,圣甲虫表现了自我-产生-复活和更新,圣甲虫被当作官员的封印使用非常普遍。镌刻在圣甲虫底部(平的面)上的符记,从几厘米到到几米都有。据埃及人的研究,古时曾有一支军队到过中国,这可能就是宁夏地区屡屡发现这种印章的原因。
图左:埃及卢克索神庙前雕有圣甲虫的石碑。中、右:孟建民在银川藏友处新近发现的圣甲虫印
【名家推荐】
著名书法家、古玺印收藏家孙家潭(西泠印社学术研究委员会委员、天津文史馆馆员):
最近见到新书《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感觉作为收藏类新书值得推荐。此书从宋元时期押印的发生发展在概述中有详细的介绍,立论清晰,引证详实。一~八卷做了详细分类,不但有印蜕,印文解读,同时还有收藏者与市场参考价格,信息量非常丰富。
古代玺印收藏类图书,目前我们见到的多为国家博物馆藏印集。此类图书重点介绍的都是高古时期的官私印,以汉文字为主,而宋元时期的押印则一带而过,没有得到应有的重视。此书的出版正是填补了这个空白。我们说高古时期玺印发展,应以战汉时期官印为主,所谓第一次高峰;那么宋元中古时期,我认为则是以私押印大发展的第二高峰,这期间包括不同民族文字,如西夏、契丹、女真,以及元代八思巴字……它们都与汉民族文字混杂使用,对其文字流变、分类、断代更值得深入研究。
此书的出版其意义就在于此。
著名书法家、篆刻评论家张千里(《中国篆刻》主编):
丰富完备。毫无疑问,本书(《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是迄今为止押印类著作之最佳本。
书画印三栖艺术家何国门(西泠印社社员、绍兴市美协副主席):
押印久为金石篆刻家和收藏家所喜,而我尤好之。这本图录汇集民间珍藏历代押印数量之多、品种之丰、品质之高及钤拓、解读、编辑、印刷、装帧等诸项之讲究,可谓煞费苦心而功德无量,应为印人、藏家之必备。
青年篆刻家冯立(西泠印社社员、中国美术学院书法系教师):
丁敬在《论印》中写到“看到六朝唐宋妙,何曾墨守汉家文”,宋元押记作为印学史上独特的一脉,无疑为我们今天的篆刻创作及印学研究提供了另一方向的思考,尤其是以楷书印为代表的宋元押记,或承北朝碑铭,峻峭生辣,奇宕可爱;或师唐人法则,规矩端整,静穆森然,于篆刻创作上可谓借古开今,独放异彩。《民间藏历代押印图录》的出版丰富了我们对历代押印的认识,也从印学的理论和实践研究两方面为我们提供了又一翔实资料。
本文已经获得作者授权乐艺会发布,图文由作者提供
乐艺会主题延伸阅读
猫分享:《内蒙古博物院"边关岁月—战国、秦汉至魏晋南北朝历史文化陈列“》
如愿意接受本微信号信息,可按右上角“乐艺会”订阅。更多精彩艺术生活鉴赏与创造见证与您分享。欢迎转发。欢迎关注订阅。 微信公众号转载请联系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