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部编版七年级历史下册活动课:第22课《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微课视频|知识点|练习

点击蓝字关注我→ 初中微课资源 2021-08-10

关注公众号后,每天自动接收同步资源。方法1:本帖最底部按住图片不松识别关注二微码;2、点击公众号文章标题下的蓝字(公众号名称),点开后再点关注。


电子课本





点击图片,查看大图

▼▼▼▼


微课视频





更多微课视频,更多的精彩,同学们可以选择观看哦!

微课视频2:


知识点讲解归纳





活动课 课堂实录





教学案设计





《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教学设计

活动任务:

以“探索中国传统节日”为题,收集资料,展开研究,以小组形式展示成果。

活动目标:

1.了解传统节日的起源和演变,提高文化素养。

2.从传统节日理解中华民族的道德观和价值观。

3.通过对中国传统节日相关资料的搜集、梳理,提高整理、分析资料的能力。

4.在活动中提高沟通和表达能力。

活动重点:

知道我国有哪些传统节日及具体日期,了解人们庆祝节日的传统习俗。

 

活动设计:

提前一个星期布置活动任务,指导搜集资料的方法,制定活动展示评价方案。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从春节、清明节、端午节、中秋节四个节日中选一个传统节日,再在小组内分下面三个方面开展研究:

1.传统节日的起源

2.节日习俗和活动的传承与变化

3.传统节日对社会生活的作用

★搜集资料方法:图书、网络、向长辈了解等。

★展示形式:电子稿、粘贴画、板报、歌曲。每组由1-2人主汇报,其他同学配合、补充。

    ★评价标准:

1.知识准确,史论结合,学有所用(20分)。

2.形式新颖,展示适宜,有激情和感染力(20分)。

3.提出有价值的问题,答疑清楚、简练(20分)。

4.知识抢答(40分)。

 活动展示设计

   一、歌曲导入《正月里是新春》

  导语设计:

 现在还没有上课,大家边听音乐边做上课准备。希望大家在欣赏音乐的过程中也有所收获。

 大家好!今天我们在这里一起探究中国传统节日的起源。此前我已布置大家搜集相关资料,主要搜集中国传统节日有哪些?我们过这些传统节日有什么习俗?这些习俗是如何传承和演变的?我们学过哪些与传统节日相关的古诗文?大家准备好了吗?

 好。我现在提几个问题:

 1. 同学们刚才听了一首歌,请问谁知道这首歌的歌名?——《正月里是新春》

 2.这首歌里唱到了哪几种中国传统节日?——正月里:春节;三月:清明节;五月:端午节;七月:七夕节;九月:重阳节;腊月:过大年。

   3.大家还知道中国有哪些传统节日?(指导按时间线索记忆)

 4.前面我们分四个组,布置大家开展中国传统节日调查研究,大家准备得怎么样了?这节课我们将分组展示你们的研究成果,并进行抢答竞赛,大家有没有信心?

  请大家看屏幕,先明确小组汇报主题及评分标准。

    二、分组上台展示、互相质疑答疑

1.分组1人上台展示,其他人可补充,每组限时5分钟。

2.其他组质疑,提出有价值问题加一分,补充或纠错一个问题加1分。

    三、教师小结、点评

    四、课堂检测

   (一)抢答竞赛(答对或纠正一题加1分,答错一题扣1分,主观题分组必答,每题2分):


   1、 “人有悲欢离合,月有阴晴圆缺,此事古难全。”这是描写中秋节的千古名句,它出自于(  A  )


    A 、苏轼《水调歌头》  B、苏轼《中秋月》

    C、王建《十五夜望月》 D、辛弃疾《太常引》

    ……

  二、主观判断:

  1. 《正月里来是新春》唱道:“三月里来是清明呀,桃花不开杏花红。”这里的“三月”是农历还是公历?答完第一问后再问,清明节公历一般是几月几日?

……

    五、大家齐唱《中国传统节日速记歌》


(谱《轻轻地告诉你》曲)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中国传统节日数不清

除夕俗称大年  辞旧迎新  通宵不眠谓守岁 

正月初一叫做新年春节一直到那元宵三月初三那天  

纪念黄帝上巳(sì)节又称女儿节

清明前日是那寒食节只吃寒食严禁生烟火

五月初五纪念屈原端午粽子划龙船

七夕牛郎织女来相会那是中国的情人节

八月十五恰值三秋半中秋赏月盼团圆团圆

 

让我轻轻地告诉你中国传统节日数不清

重阳登高赏秋  尊老爱老  两九相重老人节

腊月初八是腊八节  也是佛教盛大节日过小年的习俗  

各地不同二三二四前一天

中国二十四个节气其实也是传统的节日    

冬至过后阳气开始兴周秦时代赛过年

傣族泼水彝族火把节壮族歌圩白族三月街

蒙古族的那达慕大会  民族节日也很多很多

 

中国传统节日有很多春节端午中秋三大节

渊源流长可追溯先 秦 传袭千年到如今
融汇伦理审美和亲情宋元民俗基本已成型   
娱乐礼仪饮食敬鬼神今天仍然有意义意义

今天仍然有意义意义


大家觉得这首新歌怎么样?能唱吗?这首新歌是按时间顺序,从正月到十二月把我国主要的传统节日包括少数民族传统节日及传统节日的传承、意义唱出来。明白了这个思路,大家就能更好的记住这些歌词了。这首歌已录制上传优酷网,课余时间大家可以搜看学唱。

    六、小结:这节课我们学到了些什么?



第1课《隋朝的统一与灭亡》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2课《从“贞观之治”到“开元盛世”》微课视频

第3课《盛唐气象》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4课《唐朝的中外文化交流》微课视频

第5课《安史之乱与唐朝衰亡》微课视频

第6课《北宋的政治》微课视频|知识点

第7课《辽、西夏与北宋的并立》

第8课《金与南宋的对峙》

第9课《宋代经济的发展》

第10课《蒙古族的兴起与元朝的建立》

第11课《元朝的统治》

第12课《宋元时期的都市和文化》

第13课《宋元时期的科技与中外交通》

第14课《明朝的统治》

第15课《明朝的对外关系》

第16课《明朝的科技、建筑与文学》

第17课《明朝的灭亡》

第18课《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巩固和发展》

第19课《清朝前期社会经济的发展》

第20课《清朝君主专制的强化》

第21课《清朝前期的文学艺术》


往期精彩回顾




部编版七八九年级语文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沪科版七八九年级数学下册同步微课人教版七八九年级英语下册同步微课部编版7-9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微课部编版初中七八九年级历史下册微课人教版初中八九年级理化下册微课北师大版八九年级物理下册微课视频
微信号:czwkzy扫码关注我们
图文来自网络,版权归原作者,如有不妥,告知即删

点击阅读原文查看更多微课视频!


觉得不错,点个“在看”~

▼▼▼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