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今日一词丨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

阿拉狼 语言学心得 2021-03-17


“语言学心得”
第 165 
【今日一词】
每天一词,一步一个脚印
一同扎进语言的海洋


意象图式
Image Schema

意象图式(Image Schema)是认知语言学的核心概念之一,最早由Johnson & Lakoff(1980)在讨论概念隐喻时提出,他们的意象图式概念建立在人类身体经验的基础上,因此Johnson(1987)也将意象图式称为“孕于身体的(embodied)图式”。根据Johnson的定义,意象图式直接产生于我们与周围世界的互动及我们对周围世界的观察,是我们的感知互动和运动过程不断重现的、动态的格式,给予我们的经验以一致性和结构。



我们可以以“路径(FROM-TO或PATH)图式”为例来说明意象图示的基本性质。“路径图式”可以用图像表示如下



路径图式由源点A、终点B和其中代表路径的一条线组成,其中的关系是“从A点移动到B点的动力向量关系”。路径图式是一个典型的意象图式,它包含的成分少、关系简单,但却能体现在一系列看似不同的事件中,如:
(1)从一处走到另一处。
(2)把球扔给玩伴。
(3)打人一拳。
(4)送人一件礼物。
(5)冰融化为水。
    在(5)中,路径图式的体现是隐喻性的,即A代表物质的固态,B代表物质的液态。
    由路径图式的例子我们可以看出意象图式的几个重要性质:

1.意象图式是一种高度抽象的一般性的认知结构。意象图式不仅与一些特定的具体环境条件无关,独立于任何特定的社会文化知识,而且其形成和呈现的过程也是无意识的,毋须努力的。

2.意象图式是动态的(dynamic)结构。它是连续不断的活动的结构,我们根据这种活动来组织并理解我们的经验,而不是把它当做一个被动的容器注入我们的经验。并且它具有韧性,能系联起大量具有一再出现的相同结构的经验。

3.意象图式尽管由可辨识的部分和关系组成,却具有完形的特性,是一个内部一致的,有意义的统一体,是我们获得意义结构的主要方式。



Johnson和Lakoff认为,人的理解和推理正是凭借着这样的意象图式进行的。除路径图式外,他们还列举了其他一些基本的意象图式,包括:容器图式(CONTAINER SCHEMA)、部分-整体图式(PART-WHOLE SCHEMA)、中心边缘图式(CENTER-PERIPHERY SCHEMA)等。值得注意的是,尽管我们经常使用简图表示意象图式,但是这些简图本身并不等于意象图式,这些简图只是有助于意象图式的记忆与表达,而意象图式本身是从人的身体经验中抽象出来的心理经验模拟。
意象图式概念提出的时代背景,与二十世纪六十年代末以后心理学摆脱行为主义对想像和概念研究的禁锢有关,但该理论仍然是认知语言学家提出的语言学概念,之前的有关讨论也主要集中于语言学内部。不过,近年来也有不少证据说明意象图式在相当程度上具有心理现实性。如加州大学心理学家Gibbs等人(1994)以英语动词“stand”为例作了心理实验,说明多义现象在一定程度上是从人们在现实世界中反复出现的身体经验促动的。因此,意象图式理论在辨析词义、分析词语多义性方面可以起到重要的作用。

 ——本文参考《认知语言学与汉语名词短语》
(张敏 著)


相关文献


(1)《“差不多”、“差一点”的语义制约——基于意象图式理论》(杨唐峰,《汉语学习》,2015年第6期)
提要:本文借助认知语言学意象图式理论探讨“差不多”、“差一点”的语义及其用法的异同。“差不多”、“差一点”涉及概念结构中的“标尺图式”和“进程图式”,“差”具有方向性,但相比之下“差不多”的方向性弱一些,“差一点”的方向性强一些。偏于中性的“差不多”具有“小于、等于、大于”的全方向范围,而强方向性的“差一点”只能表示单向的“不足”。强方向性也使得“差一点”的后续成分能够映射为“预期目标或结果”,而“差不多”的后续成分只纯粹描述事物的目前状态,无需具有这样的语义蕴含。研究表明,即便是如“差不多”、“差一点”这样完全词汇化的构式,也都可以在概念层面找到其语义与用法的系统理据。
关键词:“差不多”、“差一点”、意象图式、语义制约
(2)《意象图式与多义体系的范畴化——现代汉语动词“赶”的多义研究》(朱彦,《当代语言学》,2016年第1期)
提要:就表达基本空间运动或空间关系的词项而言,多义体系的形成很大程度上是受意象图式驱动的,意义范畴化的背后是意象图式的范畴化。本文根据相关意象图式,梳理出现代汉语动词“赶”的多义体系,论证了意象图式对多义体系范畴化的驱动作用。对比符号操作范式,本文总结了意象图式对于词义研究的重要意义。
关键词:意象图式、多义、空间运动、范畴化

往期推荐



●  今日一词丨风景模型 Landscape Model
●  今日一词丨语言编码差异假设 Linguistic Coding Differences Hypothesis
●  今日一词丨双语交互激活模型 Bilingual Interactive Activation Model
●  今日一词丨理想化认知模型 Idealized Cognitive Models
●  今日一词 | 等级凸显假设 Grade Salience Hypothesis
●  今日一词 | 显性知识 vs 隐性知识

语言学心得

分享语言学及语言教学心得与感受

今日编者:阿拉狼

审       核:心得小芊





点击“阅读原文”,收获专题快乐~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刊讯|CSSCI 来源集刊《语言学研究》2023年第34辑
    哈贝马斯|公共领域的新结构转型
    刊讯|《当代语言学》2024年第3期
    刊讯|CSSCI 来源期刊《当代修辞学》2024年第3-5期
    今日一词|概念语法隐喻 Ideational Grammatical Metaphor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