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帐号已被封,内容无法查看 此帐号的内容被自由微信解封
文章于 2018年1月9日 被检测为删除。
查看原文
被微信屏蔽
其他

如何在启蒙时代谈论“启蒙”

2017-12-05 爱德华兹 译/思思 世代Kosmos



《世代》按:


此为约拿单·爱德华兹(Jonathan Edwards,1703—1758)于1733年所作一次讲道的中译本。


在包括乔治·马斯登(George Marsden)这样的历史学家看来,爱德华兹是“北美的奥古斯丁”或“美国的奥古斯丁”(American Augustine),而该篇讲章是最体现爱德华兹思想洞见的文字之一,也是“大觉醒”(Great Awakening)时期乃至整个北美历史上最重要的文献之一。


爱德华兹生于传道人之家,曾就读于耶鲁学院。他是传道人,对神学、哲学、自然科学都有深入研究,离世前任新泽西学院(普林斯顿大学前身)院长。


爱德华兹生活在18世纪的西方。那个世纪被广泛称作是崇尚理性的“启蒙时代”(Age of Enlightenment,“Enlightenment”原意是“光照”)。


如何看待启蒙或光照、理性与信仰、自然与超自然,不仅是爱德华兹和他那代人面临的重要问题。鉴于“启蒙时代”对包括中国在内的当今世界有着深远影响,爱德华兹的讲论也许尤其值得参考。


原文题目全称为:《论上帝之灵直接藉着神性与超自然光照对灵魂的启示:一个合乎圣经与理性的教义》(A Divine and Supernatural Light, Immediately imparted to the Soul by the Spirit of God, Shown to be both a Scriptural, and Rational Doctrine),简称为:《属灵光照的真实性》(The Reality of Spiritual Light)。此处题目为《世代》所加。


原文初版于1734年。这里根据的是“美国研究丛书电子文本”(Electronic Texts in American Studies):http://digitalcommons.unl.edu/cgi/viewcontent.cgi?article=1056&context=etas。


作者:约拿单·爱德华兹;翻译:思思;一校:李晋;二校:许宏。






《马太福音》16章17节


耶稣对他说:“西门巴约拿,你是有福的;因为这不是属血肉的指示你的,乃是我在天上的父指示的。”



当彼得作出认信,承认基督是上帝的儿子时,基督说了以上的话。我们的主问门徒们,人们议论他是谁;并非是因为他自己想知道这些,而是为接下来的做引导。门徒们回答,有人说他是施洗约翰,有人说他是以利亚,还有人说他是耶利米或者就是先知中的一位。在众说纷纭中,基督问他们:你们说我是谁?一向心直口快的西门彼得抢先说:“你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


对此,基督回答彼得,就如文中所说:从中,我们可以看到:


1.  彼得被祝福了。“你是有福的”——彷佛可以这么说,“你是个有福之人,因为对于我是基督,永生神的儿子,你不是无知的。你所得的祝福非比寻常。你看,他们是瞎眼的,他们的意识在黑暗与蒙昧之中,有人认为我是以利亚,有人认为我是耶利米,有人这样认为,有人那样认为;他们没有一个是对的,都被误导了。你是何等有福,因为在这件事上你与众不同地知晓了真相。”


2.  基督宣告了彼得有福的证据;也就是,神将此真相唯独启示给了彼得。这就是他被祝福的证据。


首先,这里表现出神对彼得超过了对其他人的喜爱。彷佛可以这么说,“你是多么蒙受神的喜爱,那些智慧的大人物们,文士、法利赛人和长官,以及整个以色列都陷入黑暗,都随从他们自己的错误理解,然而你却因着神的名被分别出来,我在天上的父将这爱给了西门巴约拿。这正说明你是被祝福的,你正是神无与伦比之爱的对象。”


其次,这祝福正如基督宣告的,是指属血肉的所不能揭示出的知识。彷佛可以这么说,“这样的知识,唯独我在天上的父才能给予:这决不能与其他类型的知识相提并论,这样的知识是如此崇高,如此美妙。你是被祝福的,你所知道的是唯独神所教导的知识。”


在此,这种知识的来源以肯定和否定的方式得以宣告。肯定的是,神亲自宣告他就是起源。否定的是,这种知识无法由属血肉的揭示出来。神是一切知识和认识的开端:他是知识的开端,人通过学习可以获得这知识:他是一切道德及人在一切世俗事务中所有知识与技能的起源。正如《出埃及记》28章3节所说,在以色列一切心里有智慧并善于做衣服的人中,上帝都用智慧的灵充满。


对于肉体所能启示的知识,神也是这些知识的起源。人能够传递艺术、科学这样的知识,也有处理暂时之事的技能。神是这些知识的起源,神是通过以下方式传递的:属血肉的是作为媒介或次因被上帝所使用;他以自然的力量和影响来传递这种知识。但是在本文最初那段经文里所谈的属灵知识却并非如此,神是这种知识的起源:这是神亲自启示的,是属血肉的所不能够启示出来的。与传递其它知识不同,他直接传递此知识,不借助任何中介因素。


之前的那段对话,让基督指出了这一点;因为如门徒们所说,其他人如何不认识基督,对基督的认识都是错误的,他们在关于基督是谁的问题上意见不一,很是困惑:然而,彼得却宣告了他确切的信仰,基督就是神的儿子。显然,彼得的认识是来自于神而非属血肉的;这认识不依赖于任何自然因素或途径,否则如何解释,这样一群贫穷的渔夫,没有文化、仅仅接受过低等教育的人,却获得了关乎真理的知识;而文士与法利赛人,那些有着远更高等地位的人,在其它事情上拥有更多知识和智慧的人,却对此一无所知?唯一的解释是,这一切都归因于上帝之灵的影响与启示,这影响与启示是充满恩慈和非同寻常的。因此,我这篇讲道的主题,也就是我要引出的一条教义:


有一种上帝直接传递给灵魂的属灵、神性光照,这种启示不同于其它任何通过自然方式所获得的启示。


我将通过以下部分阐述我的主题:


I.  什么是上帝神圣的光照。


II.  这种光照是如何直接由上帝传递给人,而非通过任何自然方式。


III.  证明这一教义的真实性。


最后,我会对以上内容作一些延伸。


I.  什么是上帝神圣的光照。


首先,我来说明什么不是上帝神圣的光照。


1.  人类因为罪与悲惨境况可能会认罪,但这并不一定来自以上所说的属灵的神圣光照。在自然的光景下,人可能会认罪,对上帝的愤怒与面临上帝惩罚的危险处境会产生认罪。这样的认罪来自某种光照或是对真理的感知:有些人对于他们的罪行与悲惨境遇有更深的认罪,这是因为他们比其他人得到更多的来自真理的光照和认识。这样的光照与认罪可能来自神的灵;神的灵使人知罪:然而这种光照却更多跟自然有关,而非上述教义所说是属灵的神圣光照的传递;这里的圣灵之工是协助自然律,而非输入任何新的律。普遍恩典与特殊恩典不同,因为前者只是辅助自然的工作;而非给予超自然的恩典或任何超自然之事。这种光照是以完全自然的方式获得的,没有任何超自然因素;人自己也能够自然地得到。换言之,普遍恩典只是协助灵魂的官能,使之更完满地发挥出来,这些官能的发挥是凭借自然或本性;因着自然的良心或是理性,一个人会感到自己的罪行,当他做错事,他的自然本性会指控他。良心是人自然具有的律;它会自然地动工,它会自发地分辨是非;会自然地将因果报应联系在一起。有时候,神的灵会协助那些未重生之人的良心,使得他们的认罪比原本良心的功用更进一步:他会帮助人的良心,不让良心麻木,不让良心的运转受阻。而圣灵使人更新和分别为圣,对灵魂做超自然之工;这与自然方式下对灵魂的影响截然不同;这些超自然的工作在灵魂中处于习惯性的存在状态,这为持续的超自然工作打下基础,就像自然律的律那样。这不仅帮助那些在堕落之后剩余的律能够更自由、更完全地工作,那些因堕落而从根本上被破坏的律也被修复;从此以后,那些曾经被罪占据并掳去之人会习惯性地受到新的心思意念的影响,已死之躯会活出新的样式。


神的灵对于每一个体所做的工都不一样。他可能的确会对一个自然之人的心思意念做工;然而,神的灵是在圣徒的心思意念之中,作为内住的关键之律做工的。对于未重生之人,神的灵对他们的做工是外在的、间或的;上帝做工于他们时,并不与他们联合;虽然他们也是他做工的对象,这些人却没有圣灵(犹1:19)。然而他却与圣徒的心思意念联合,以他们的身体为殿,以一种新的、超自然的律来激励和影响他们的生活与行为。两者是有差别的;神的灵对一个属神之人的灵魂动工,以自己的属性来与之交流。圣洁就是圣灵的属性。通过与属神之人的联合,进驻他们,传递自己的属性,圣灵在他们心里动工。神的灵对受造物动工,并不一定要与之交流;他有可能是借着非生物的受造物行动;如创造天地之时,神的灵运行在水面上。因此,神的灵可能使用多种方式对人的心思意念产生作用,而无需和人交流,就好像对着非生物的受造物一般。比如,他可以激发人的想法,可以协助人的逻辑推理与认知,也可以协助其它自然律,却不必与其灵魂联合,而仅仅当作一个外在的对象。然而,当他以圣洁和属灵的属性运行之时,以特殊的交流方式来对人作工时,这个作工的对象就被称为属灵的。


2.  上述教义里所说的神圣属灵光照并不是指建立在想象之上的印象。基于意识的印象并不属于教义所说的范围内,也就是那些肉眼可见的范畴:一些想象和意念来自外在的光照、荣耀,或是任何形式的美丽、面容,或是任何物体可见的光泽和光明,这些也都不属于此。这些想象可能带给人强烈的印象,却不是属灵光照。事实上,当我们的头脑受到属灵光照之时,被神圣之光大大感染,这通常会影响我们的想象:因此那些外在的美丽或光明可能确实伴随着这些属灵的发现。但是属灵光照却不是基于想象的印象,是完全不同的。自然人可能基于他们的想象而产生各种鲜活的印象;我们却不能保证其是否来自魔鬼;毕竟,后者“也装作光明的天使”,带给人各种想象,伴随有外在美丽、可见的荣美或是其他声音、话语等等;然而这所有的一切在属性上都远次于属灵光照。


3.  这里所说的属灵光照并不包含新的真理,或任何超出上帝话语的主张。这里所说新的真理或教义是指以前从未在口传或书面中出现的启示;如先知与使徒们所得的默示,也不会产生一些狂热分子自以为获得的启示。我在这里说的属灵光照与默示不是一回事:前者不会启示新的教义,不会带来新的观念主张,不会带来任何圣经以外关于神、基督或另一个世界的知识;而仅仅对上帝话语中已经教导的内容给予合适的理解。


 4.  人对信仰之事可能有的感动,但并不一定都是属灵的神圣光照。人们自然本性就有能力会对跟信仰有特殊关系的事物产生感动,也包括对其他事情。比如,一个人听了耶稣基督的故事,可能天然地会被基督所受的患难感动,同样他也可能被其它悲剧故事感动;可能是他人性中的一部分被触碰而被感动,这种感动并不必然意味着相信。一个人也有可能被一则浪漫爱情故事感动,也可能被一场舞台剧感动;他可能因为听到一些活灵活现并天花乱坠的天堂美好幻想而感动,也可能听到一篇关于人间仙境的描述而感动。人们对于信仰之事可能有一种共同的信仰,这可能来自于他们所受的教育;这也会助长他们的感动。我们在圣经中也读到许多被信仰大大感动的人,而他们是那些被描述为野蛮的、败坏的人。一个人可能被信仰之事感动异常,却毫无属灵光照。这原是来自属血肉的:人只能借着普遍能力传递对神圣事物的感动情绪,而唯有神能够给予属灵洞见。


接下来,我要从肯定的角度来说什么属灵的神圣光照。


也许可以这么表述,那是一种对于上帝话语所启示之事具有神圣卓越本质的真正感知,以及随之而来的确信,相信这些所启示之事的真实性。


这里说的属灵光照主要在于以上表述所指的前者,也就是对上帝话语所启示之事具有神圣卓越本质的真正感知和理解。从这样对上帝话语所启示之事具有的神圣卓越和荣耀本质的看见,带来对所启示之事的真实性在属灵和拯救意义上的确信;也就是说,这种对所启示之事真实性的确信是看见所启示之事神圣荣耀的影响和自然结果。


因此,在这里所说的属灵光照中,存在两个方面:


1.  对信仰之事所具有的神圣与崇高本质的真正感知;对神的卓越,对耶稣基督,对救赎工作,以及神在福音中所启示的工作有一种真正感知。在这些事物中,有一种神圣的、至高的荣耀;有一种卓越,其本质比任何其它事物都远更崇高;这种荣耀与一切地上的、暂时的事物截然不同。一个被属灵光照的人会真正看到,会真正明白,或者真正地感知到这种荣耀。他不仅仅在理性上相信神是荣耀的,在他心里,他也能感受到神的荣耀。这不仅仅是一个人在理性上知道神是圣洁的,或者圣洁是好的;而是他能感到他喜爱神的圣洁。这不仅是对神的荣耀作出理性判断,而且还感知神的荣耀是多么亲切;或是感知神的荣美这一属性。


神给予人认识美好事物的能力是一种双重认识的能力。其一,是在判断力或是理性上的:根据人类一些共同的标准,对于美好或卓越所作的理性判断;通常指向一些能带来益处、回报的。其二,在于心灵的感知:当人感知到美丽、亲切或甜蜜之事,心里便因此产生到了愉悦快乐。前者是一种来自理性判断的能力,严格说是理解力,与人心里的意愿和倾向并不是一回事。后者是指一种意愿,一种倾向,指向人心。


因此,神是圣洁恩慈的——持有这种观点与感知到上帝圣洁恩慈的美好是不同的。在理性上判断蜂蜜是甜的,与品尝蜂蜜的甜味是不同的。一个人可能有前者,却不知道蜂蜜尝起来是什么滋味;一个人有了后者,才能在头脑中有关于品尝蜂蜜味道的观念。同样,相信一个人是美丽的,和感知到其人之美是两回事。前者的信息可能来自听说传闻,后者需要面对面才能知道。从逻辑判断与理性上认为一样事物是好的,与品尝其甘甜美丽是截然不同的。前者的理性是头脑中的,后者是由心感受的。当心灵感受到一样事物的美丽与可爱,则必然会产生可喜悦的观点。我们可以得到结论说,一个人心里感受到一样事物的可爱,包括其甜美、悦人,这远远不同于一个理性的观点:这事物是好的。


2.  从对上帝话语所含之事具有的神圣卓越本质的真正感知,带来对这些事物真实性的确信:这里的带来或是间接地,或是直接地。


首先,从间接角度来说,有两种:


1)人心抵挡有关上帝之事的真理,这种偏见会被移除;从此人心变得敏感于这种正当的力量,就是那些支持有关上帝之事真理的理性观点。人心自然地就充满抵挡有关上帝之事真理的偏见:对福音的教义怀有敌意;这对他们知晓真理并无好处,真理的力量对人心失去作用。然而当一个人在基督信仰的教义中发现了上帝的卓越,那么他对真理的敌意和偏见也被瓦解,他的理性也被分别为圣,使得理性能够敞开,接受真理的力量。


因此,当基督行神迹,我们看到这对门徒与对文士和法利赛人的效果不同。并不是说门徒的理性更强,或被提高了;而是他们的理性被分别为圣了,他们不像文士和法利赛人那样身处盲目的偏见之下,因为他们感知到基督及其教导的卓越,他们的盲目偏见被移除了。


2)这不仅消除了理性的障碍,也是从正面帮助了理性。它使得人的理性判断更有活力,使人的注意力更集中在那类事物上;人们会看得更清晰,对事物之间的联系也看得更清晰,并且愿意花更多的时间去关注。那些曾经昏暗模糊的观念,被赋予更大的力量,有光照在其上;人们会有更好的判断力。这就如同人注视地上万物,在阳光之下比在星光或暮光之中可以更好看到它们的真正样式与相互联系。


人心对神圣之物的卓越有感知力,人心就会带着欣喜专注于神圣之物上;灵魂的力量就被更加唤醒,投入对神圣之物的注目中,更多也更充分地为那个目标而竭尽全力。神圣之物的荣美和甘甜支取着人的各样官能,将它们的运转展示出来:理性自身处于远更有利于其得当并自由运用的状态,也实现了其应有的目的,脱离幽暗与错觉的辖制。


然而,相比间接的方式,对上帝话语所含之事具有的神圣卓越本质的真正感知,却更多直接和即时地让人相信这些事物的真实;因为这些事物的卓越是至高的。其中的荣美是如此反映上帝的本质,以至于跟人或人手所造之物截然不同;这是一种至高无上的荣耀,以至于当人面对时,便欣然赞同这种神圣和真实。当人们真真切切发现这荣美和卓越之时,这不会使人产生任何想法,觉得这是来自人的工作或发明。证据就是,这些被属灵光照之人经历了信仰之事的真实,这是一种本能的、即时的证据。他们相信圣经所教导的就是来自于神,因为他们在其中看到了神性。他们在其中看到了神圣、超越和极大的荣耀;这种荣耀不会使任何人怀疑他们所见的不是神,而是来自于人的。


这种对真理的信念是一种真正的属灵的确信,是从对神圣之事具有的卓越本质的感知而来,是让人得救的信心。这种确信的特点在于,它跟那些未重生之人拥有的一般赞同的能力截然不同。


II.  下面我来谈谈第二点,即这光照是如何由神亲自传递,而非藉着任何的自然方式。


1.  这里并不是说,自然的官能在其中没有被使用。自然的官能是这光照面对的主体:不仅仅被动参与,也是主动参与的;人理解能力的行为与运作都被使用。神按着人的属性,即人是理性受造物,将这光照进灵魂;神使用人的官能。然而这并不意味着这光照的工作会因此变得不那么直接,虽然自然的官能被使用,却是作为这光面对的主体而非主因;自然官能的行为并非主因,乃是在事物之中被显示出来(在上帝传递的光照中),或是光照的结果。就如我们运用我们的眼睛一般,太阳升起,我们看见万物,然而眼睛却不是使我们发现这些物体的主因。


2.  这里也不是说,外在的方式在其中毫无瓜葛。如我先前所说,这里的光照并不是指默示,后者即启示新的真理:这里是说,仅仅藉着这光照,就带来对上帝话语所启示不变真理的得当理解;因此,这光照是伴随着上帝话语而被给出的。在此事中,福音被使用了:这光是基督荣耀福音的光(林后4:4)。这福音好像一面镜子,藉此,这光就传给我们(林前13:12)。我们如今对着镜子观看。然而,


3.  当我们说这种光照是神亲自给出,而非通过自然的方式,这里指的是:当神给出这光时,并无使用任何以自身能力运作的方式,或是任何自然力量。神会使用各种方式;然而这光照却不是作为产生效果的间接因素。这里没有任何次级因素;而是由上帝直接产生的。上帝话语并不是产生此效果的自然原因:这里的运作不凭借任何自然力量。上帝仅仅使用其话语,对被光照的主体——人的心思意念传递拯救的教导:而上帝向我们的心思意念传递这些或那些教义时,却的确是通过自然力量或影响;通过自然力量或影响,我们头脑中有关于这些教义的观念,但自然力量或影响却不是我们心中感知到这些教义具有神圣卓越本质的原因。的确,没有上帝的话语,一个人无法得到属灵光照。但这不意味着上帝话语自然产生了光照。除非教义首先进入人的心思意念中,人的心思意念则不能看到教义的卓越;但是看到教义之卓越却是由神的灵直接而来;当然,其中传递的教义或主张本身可能来自于上帝话语。因此,人的心思意念里的观点是属灵之光的主体,是由上帝话语传递;然而光照所带来的对神圣之物的感知,确实直接从神的灵而来。举例来说,“世界上存在着一位基督,基督是圣洁和恩慈的”,这一观点是由上帝话语传给人的心思意念的:但是由于圣洁和恩慈而感知到基督的卓越,却是圣灵直接的工作。到此,我要谈谈第三点。


III.  这一教义的真实性:存在着以上所说的属灵光照,是由神亲自传递到我们的心思意念中。这一教义既是合乎圣经的,也是合乎理性的。


首先,这一教义是符合圣经的。我所说的文字不仅完全切题,也是圣经中充分体现的教义。圣经对此有丰富的教导,就是,圣徒与不属神的人不同,圣徒有关于神的知识,也看到神,看到耶稣基督。经文甚多,我仅举几例:“凡住在他里面的,就不犯罪;凡犯罪的,是未曾看见他,也未曾认识他”(约壹3:6)。“行善的属乎神,行恶的未曾见过神”(约叁1:11)。“世人不再看见我;你们却看见我”(约14:19)。“认识你独一的真神,并且认识你所差来的耶稣基督,这就是永生”(约17:3)。这知识,或是对神和基督的看见,并不仅仅是一种理性的知识;他们这样说是因为看见并且知道,这与不属神之人是两样的。从这些经文可以看出,这不仅是一种在程度、背景和效果上不同的知识;这是在属性和种类上都完全不一样的知识。


并且,这种光照和知识总是神直接给予的。《马太福音》11章25-27节:“那时,耶稣说:’父啊,天地的主,我感谢你,因为你将这些事,向聪明通达人就藏起来,向婴孩就显出来。父啊,是的,因为你的美意本是如此。一切所有的,都是我父交付我的。除了父,没有人知道子;除了子和子所愿意指示的,没有人知道父。’ ” 这就是属灵光照果效的特有模式,是神给予的恩赐,是他随己意给予的知识,他以最不自然的方式赐予这样的知识,向婴孩显现,却向聪明通达之人隐藏。这里传递关乎上帝的知识的,是上帝之子,这是他的特权。《哥林多后书》4章6节说:“那吩咐光从黑暗里照出来的神,已经照在我们心里,叫我们得知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 这清楚地表明,关于上帝与基督的荣耀和卓越的发现,是存在的;是特别赐予圣徒的:这是神直接给予的,好像阳光从太阳而来:这是神权柄和意志的直接效果,就像神在创造天地之时,藉着他有力的话语创造了光;正如《哥林多后书》前一章的经文(林后3:18)所说的,这是从主的灵变的。在归信中,上帝被说起是给予关于基督知识的那位,而这在以前是被隐藏和遮蔽的,就像在《加拉太书》1章15、16节所说,“然而那把我从母腹里分别出来、又施恩召我的神,既然乐意将他儿子启示在我心里……” 圣经清楚提到,上帝话语是他直接给予的恩赐。“求你开我的眼睛,使我看出你律法中的奇妙。”(诗119:18)诗人所指的求神开眼,是什么意思?难道他是瞎眼的吗?难道他不能打开律法书,阅读每一个字句吗?他所说的“奇妙”又是什么?是指创造天地的故事,大洪水的故事,又或是以色列人过红海的故事?难道他不能睁眼读这些故事吗?毫无疑问,他所说的律法中的奇妙,是关于神的至高及无与伦比的卓越,是关于神的完美和荣耀的显现,这就在上帝话语的律例与教义之中,并且其中启示了神的工作与教导。因此,圣经提到关于上帝的安排,恩典之约,以及上帝如何向他的子民施行恩典,并且这恩典是唯独给圣徒的,也唯独由上帝赐下的。“耶和华与敬畏他的人亲密;他必将自己的约指示他们。”(诗25:14)


圣经也教导,关于让人得救的对于信仰真实性的信心,也是从如此的发现而来。正如《约翰福音》6章40节:“因为我父的意思是叫一切见子而信的人得永生,并且在末日我要叫他复活。” 显然,真正的信心是从在灵里见到基督而来的。《约翰福音》17章6-8节,“你从世上赐给我的人,我已将你的名显明与他们。他们本是你的,你将他们赐给我,他们也遵守了你的道。如今他们知道,凡你所赐给我的,都是从你那里来的。因为你所赐给我的道,我已经赐给他们。他们也领受了,又确实知道,我是从你出来的,并且信你差了我来。” 当基督将神的名显现给门徒,或者将有关神的知识传授给他们,是因为他们知道基督的教导就是神的教导,并且基督自己就是他,是从他而出,也是由他差遣。正如《约翰福音》12章44-46节:“耶稣大声说:‘信我的,不是信我,乃是信那差我来的。人看见我,就是看见那差我来的。我到世上来,乃是光,叫凡信我的,不住在黑暗里。’ ” 在这里,相信基督和在灵里看见他是并列的。


基督责备犹太人不认识他是弥赛亚,从神性的内在卓绝的滋味和寓意来说,他的教导是真的。正如《路加福音》12章56-57节:“假冒为善的人哪,你们知道分辨天地的气色,怎么不知道分辨这时候呢?” 同样在《马太福音》中,也提到了这时候的记号;基督又说道:“你们又为何不自己审量什么是合理的呢?” 也就是,他们没有看到外在的记号。仿佛是在说,“既然你们没有对真正至高之物的感知,又怎么能分辨什么是圣洁的、神圣的呢?为什么你们不喜爱上帝的事情,若藉着这些事,你们就会看到上帝无比的荣耀,看到我和我的教导是来自神的。”


使徒彼得提到他们(使徒们)曾得教导,知道确实的福音真理,他们也见过基督神圣的荣耀:“我们从前将我们主耶稣基督的大能和他降临的事告诉你们,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乃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彼后1:16)门徒们见过基督登山变象的荣耀:这荣耀是如此神圣庄严,显出这样难以描述的面貌与圣洁、威严与恩慈,这一切都印证他的神性。然而,如果对基督外在荣耀的看见可以给出关于他神性的理性证明,那么对他灵性荣耀的领悟不就也是给出了关乎他神性的理性证明吗?当然,基督灵性的荣耀是如此超凡,正如他外在的荣耀一般同样证明他的神性;不仅如此,还有很多:因为他灵性的荣耀本属于他神性的一部分;他登山变相彰显出他的神性,这其实只是他灵性荣耀的一个卓越的影像或是代表。因此,毫无疑问,当人清晰看到了基督的灵性荣耀,可能就会说,我“并不是随从乖巧捏造的虚言”,却是“亲眼见过他的威荣”,所依靠的证据就像使徒彼得所依靠的那样确实,他看到了基督外在的荣耀。这也引出了我下面要谈的一点:


第二,这教义是合乎理性的。


1.  我们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合乎理性的:神圣之物中的确存在着卓越本性,是如此超凡,与其他一切事物都不同,凡亲眼看到的,就将之与其他区别开来。从理性上,我们不能怀疑说这不是来自神,这必然是一种超然的存在,是与人的事物截然不同;这当中有如此神圣、至高和荣耀的卓越,和人里面任何的东西都完全不同;任何人看到这种不同,他们都会受到一种确信、满足的影响,知道这是来自神的。有什么样的理由能够反对这一点?除非我们说神的荣耀并不是与人截然不同的。


如果基督现在就向众人显现,就如他在登山变像时;或是有一天他向世界显现他此时在天上显现的荣耀,就如审判日会发生的景象;毫无疑问,他所显现出的荣耀和威严将会使世界上每一个人确信,这就是神,这信仰是真实的:这会是极为合乎理性、极有证据的确信之事。难道只要肉眼看不见,就可以确定不存在那神圣的印记吗,就确定上帝话语、福音的计划和教义没有神圣的荣耀(这印记或荣耀也可能既是不同寻常也是在理性上让人信服的)?我们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合乎理性的:当上帝向世界说话,在他的话语或是讲话中应该有和人类语言不同之处。假如上帝从未向世界说话,我们却得知他马上要这么做了,他将在天上向我们启示自己,亲自向我们说话,就好像他亲自开口说话;或是他准备给我们一本自己写作的书;我们到底期待他以哪一种方式来说?难道我们不该理性地认为,他的讲话与人的讲话将会非常不同,他说话应该是神应有的样子?这也就是说,神的讲话或话语之中,应该有某种卓越和庄严,带有智慧、圣洁、威严和体现其他神圣完美之处的印记;即使是最智慧之人所写的,也完全不能与之相比。这样期待当然是合乎理性的,若不这样才是不合理性的。当一个智者运用其智慧说话时,他所说的每一处都与孩童所说的不同。因此,毫无疑问,上帝的讲话(如果真的存在所谓上帝的讲话)比起最智慧的人也是截然不同;正如《耶利米书》23章28-29节所说的,神责备那藉他名说预言的假先知,假装自己在说神的话语,而事实上只是他们自己的言语:“ ‘得梦的先知,可以述说那梦;得我话的人,可以诚实讲说我的话。糠秕怎能与麦子比较呢?这是耶和华说的。’ 耶和华说:‘我的话岂不像火,又像能打碎磐石的大锤么?’ ”


2.  如果神圣之物当中真有如此与众不同的卓越,那么作出这样的判断即是合乎理性的:这卓越是可以被看见的。如果看不见,又会怎样呢?这并不是说,世界上就不存在与众不同的卓越。或者如果存在,即使人们在暂时之事上富于洞察力,也未必可以看见。我们没有理由认为,如果神圣之物当中有如此的卓越,那么邪恶之人也能够见到。我们也没有理由认为,那些灵性被玷污,以及身处污秽欲念权势之下的人会有能力品尝或感知神圣之美或神的卓越;或者说,他们的心思意念会敏感于那纯净、属天的光照。罪蒙蔽人的心思意念,使人沉溺于世俗,这并不奇怪;因为人的本性就是愁苦、嫉妒、畏惧、骄傲之类的。


3.  我们也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合乎理性的:这知识是神直接给予的,而非通过任何的自然途径。这有什么不合理的吗,上帝和受造物之间不能有直接的联系吗?人认为这是困难的,这样的想法很奇怪。既然他创造天地万物,为何不能仍然与受造物有直接的联系?既然我们拥有上帝赐予的生命,他从无创造万有,他直接地影响受造物,这有何大的困难。如果我们认为上帝能直接影响所有受造物是合理的,更何况是有理性的受造物;在受造物的不同秩序层级中,有理性的受造物与上帝最接近,他们的事与上帝最直接相关;他们被造,就是为了做尊敬上帝之事,在这当中,他们最与上帝相关:因为理性告诉我们,人受造是为了服侍和荣耀造他的那位。如果作如此判断是合乎理性的,即认为上帝在某事上与人是亲自交流的,这里所说的事就是如此。我们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合乎理性的:上帝将关乎他自己神圣卓越本质的知识保留给他自己,将之直接传递给人,而非交于次级因素的权能之下。属灵的智慧和恩典是上帝赐给受造物至高至好的恩赐:理性的受造物所拥有的卓越和完美就在于此。这也是神的所有恩赐中最重要的:这是人喜乐和永恒福祉的来源。这是多么合乎理性,上帝将传递一些次等好处与恩赐的权柄给了次因,将那至好、最重要的神性交流保留在自己手中,由他亲自启示给人,这些是次因不能承担的。我们认为,作这样的判断是合乎理性的:上帝的祝福直接来自上帝;因为除此以外,没有任何恩赐和好处是如此接近上帝的属性,受造物也不可能得到如此多属乎上帝及其本质的祝福,也不可能如此与他的神性有份:这是上帝之美的散发,这散发跟上帝的关系,如同阳光跟太阳的关系。这也就不奇怪,当上帝给予这一切,这应该就是按着他至高的旨意透过他自己而赐予的。


我们也认为,作出这样的判断是合乎理性的:人没有权能获得这种知识,也没有权能凭着自然理性的力量获得这光照;原因在于,看见属灵之事的美好与可爱并非属于理性的范围;这并不是逻辑推论可以得到的事物,而在于你心的感知。当然,理性确实在其中是必要的,只有凭借理性,我们才能成为被光照的主体;也就是说,理性是其中必要的部分,但在被光照之事上却并非起到因果上的影响。凭借理性,我们拥有关于那些教义的观念,那些教义是神圣光照的主题;理性在其中多方面起到次要和辅助的作用。理性也与这一发现随之而来的行为有关:通过理性,我们从中看到了信仰的真实;虽然这是随后的一步,但是这个推论是直接的。因此,理性在人接受并信靠基督上起到作用,接受并信靠是理性参与其中带来的。然而,如果我们在狭义上谈论理性,不是将其视为普遍意义上的理解能力,而是作为推理或通过判断而来的推导能力,那么我要说,领悟属灵之美及其卓越并不属于理性范畴,而是属于感知,就好像感知颜色,或者品尝食物甘甜的能力。感知事物的美丽或可爱不在理性的范围内:这种知觉不属于理性的官能。理性的工作是理解真理,而非感知卓越。理性并不给人对美丽和可爱之事的体验;当然,在很多方面,理性会起到间接作用;但是理性本身不能感知卓越,就如不能感知蜂蜜的甜味:那在于心灵的感知。理性可能会决定,某种面容对其他人来说是美丽的,抑或是蜂蜜对其他人而言是甜的;但是它并不让我感觉到甜味。


作为总结,我对以上内容略做进一步阐述。


首先,这教义会使我们思想上帝的良善。在上帝精心安排之下,关乎福音真理的拯救证据随处可见,无论能力高低还是地位学识最显赫之人,都可以获得拯救。如果福音的证据仅仅在于历史,如果理性思考是人们唯一能够做的,哪怕人类当中最伟大者也是无法触及福音真理的。然而,仅有普通知识水准的人却可以不必通过长期的理性训练,就能够看到信仰之事当中的神性卓越:他们能被圣灵教导,就像被人教导一样。这比其余一切通过强大理性学习而来的方式更妙,更使人满足。即使是婴孩,也能如智慧审慎之人一样懂得这些事;这些信仰之事常常向一些人隐藏,也向一些人显现。正如《哥林多前书》1章26-27节:“弟兄们哪,可见你们蒙召的,按着肉体有智慧的不多,有能力的不多,有尊贵的也不多。神却拣选了世上愚拙的,叫有智慧的羞愧;又拣选了世上软弱的,叫那强壮的羞愧。”


其次,这教义可以使我们自我检验,是否曾经历过上帝的神性光照进入到我们的灵魂,这神性之光是上文描述过的。如果你真地有过,就知道这绝非只是一个观点,或是脑力软弱并疯癫之人心里的怪念,那么,毫无疑问这是至关重要之事:我们是否被圣灵教导;在基督的面前,基督——他是神的像——荣耀的福音之光是否照进我们里面,赐给我们关乎上帝荣耀的知识之光;我们是否见到了上帝之子,并且相信他,或是否有关乎福音教导的信心,这信心是从在灵里看见基督而来的。


第三,我要向你们劝勉:切切追求这属灵的光照。想要转向它,请考虑以下几点:


1.  这是最卓越和神圣的智慧,任何受造物都有能力得到。这比一切世人的学问都优秀;这比一切哲学家或政治家的知识都远更优秀。即使是通过基督而得的对上帝荣耀最细微地一瞥,对灵魂的提升与造就也远高于没有恩典情况下,任何理性的神学知识。这种知识有着最崇高的对象,即神性的荣耀,上帝的至尊,和基督。这不仅是有关天使的知识,更是关乎上帝本身的卓绝知识。


2.  这知识比任何甜蜜欢欣之事都更好。人们有许多关于自然和人类的知识;然而无法与神性光照所带给灵魂的那种喜乐相比。这光照使我们直接看到了那至美之物,并且使我们的眼目愉悦。这种属灵光照开启人心中的荣耀之光。没有任何其他事物能与之媲美,这光能使身处风暴与幽暗世界的愁苦之人得到平安与光明。


3.  这光有效地影响灵魂的倾向,改变灵魂的属性。它使人的灵魂属性变得像神,使得灵魂也有那荣耀的样式。正如《哥林多后书》3章18节:“我们众人既然敞着脸得以看见主的荣光,好像从镜子里返照,就变成主的形状,荣上加荣,如同从主的灵变成的。” 这种知识使我们不被这世界带着走,而是提升我们,倾向于属天之事。它会使我们的心转向上帝,视上帝为善的源泉,选他为唯一的命运。这光,也唯有这光,会把我们的灵魂救到基督的近旁。它使我们的心与福音相合,抑制搅扰所显现救赎计划的仇敌:它使人心拥抱这喜讯,全然跟随,并且以基督为我们的救主:它使我们整个灵魂都跟着这光,全然地渴慕并喜爱它。它使我们的灵魂全然虚己,交给基督。


4.  这光,也唯有这光在生命的全然圣洁中结出果实。仅仅对教义在观念或理性上的理解并不能带给我们这果实,而必须是这光亲自触碰到我们心底,改变我们的心,从此带来全然的顺服。这显明上帝值得被尊崇和服侍。这光显示出真诚爱上帝的心,这是一切真正、得体和全然顺服的准则。这也使我们确知上帝应许的真实性,他赐给那些顺服他的人荣耀的奖赏。





题图:


一本在“启蒙时代”背景下探讨爱德华兹思想的专著封面,此书由普林斯顿大学出版社于2003年初版:


Avihu Zakai, Jonathan Edwards's Philosophy of History: The Reenchantment of the World in the Age of Enlightenment (Princeton University Press, 2003).




此文首发于《世代》第3期(2017年秋冬合刊)。 若有媒体或自媒体考虑转发此文,请通过微信或电子邮件与《世代》联系:kosmoseditor@gmail.com。


《世代》文章体例第1期卷首语所写,《世代》涉及生活各方面,鼓励不同领域的研究和创作,既有思想类文章,也有诗歌、小说、绘画。

《世代》第3期主题是“宗教改革”、世界观,却也有并非可以简单分门别类的文字。《世代》并不一定完全认同所分享作品的全部方面。


欢迎访问《世代》网站(www.kosmoschina.org),详见“阅读原文”。 





《世代》已分享:



《世代》创刊词 / 孙毅


《世代》第1期卷首语 / 许宏


上帝启示之下的教育 / 查士丁·泰勒   译 / 许宏


早期教会为何人才辈出 /  颜新恩


如何培育真正的人 /  颜新恩


《世代》文章体例 / 《世代》


牧养下一个世代的领袖 / 安溪


基督教古典教育的五个试探 / 布莱恩·道格拉斯  译 / 祖潘


美国基督教大学为何衰落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美国传统古典学院是怎样被瓦解的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美国大学意识形态的蜕变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基督教与美国文化:被忽视的张力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宗教信仰在当代美国大学的位置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如何重建美国大学 / 乔治·马斯登  译 / 许宏


从纽曼的“大学理念”谈中国大学精神 / 何光沪


基督教物理学?/ 孙毅


如何研究世界 / 大卫·乃福、马可·诺尔  译 / 许宏


沉默的上帝?/ 常青


《世代》第1期下载 /《世代》


谁不是叛教者?!/ 冉云飞


陌  陌 / 书拉密


艾略特的回转 / 南方


多余之人? / 许宏


当世代遇上世俗时代 /《世代》


《世代》题字溯源 / 《世代》


《世代》第2期卷首语 / 许宏


《世代》第2期封二 / 陆游、杜兰德


中国城市新兴教会的中产阶级化倾向 / 雪汉青


中产阶级的挣扎与盼望 / 黄一琨


教会建制发展与城市中产阶层 / 孙毅


上帝之下的中产阶级 / 许宏


工作一定是神圣呼召?/ 李晋、马丽


回到商业本质的思考 / 纪红雨 


一位中国教师的业余生活 /  赵曰北


人在哪里最可以认识上帝 / 王一乐


《世代》第2期下载 / 《世代》


是圣经批判,还是文本勘误?/  孙耶西


圣灵的殿 / 马利亚·弗兰纳里·奥康纳 译 / 张鹤


当信仰成为一种装饰 / 张鹤


鲁滨逊为何漂流 / 许宏


《世代》第3期卷首语 / 许宏


纪念“宗教改革”?/ 许宏


路德发出《九十五条论纲》的真实历史 / 许宏


一封五百年前寄出的信 / 马丁·路德  译 / 许宏


从路德哲学看:西方历史的张力及活力 / 许宏


中国改革开放: 1517年以降 / 许宏


对宗教改革的批判性反思 / 李晋、马丽


宗教改革与中国教会公开化 / 孙毅


再思宗教改革 / 郄佳斌


反思宗教改革的“称义”与“成圣” / 以勒


16世纪天主教改革:澄清与反思 / 孙泽汐


重评归正宗传统的兴起 / 理查德·穆勒  译 / 李晋、马丽  校 / 许宏


解构主导式叙事 / 理查德·穆勒  译 / 李晋、马丽  校 / 许宏


认识经院主义和人文主义 / 理查德·穆勒  译 / 李晋、马丽  校 / 许宏


异文化经验: 新教神学形成中的欠缺因素 / 颜新恩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