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影响你一生的12本“人类盛典”

Willey willey的书房 2021-07-22

Willey的书房,说不尽的文史经典





1、世界四大宗传


公元前6-5世纪,希腊人同大河文明造就的埃及、印度、中国等并驾齐驱。在这一时期,地球上完全没有关联的地区,相继诞生三位伟大的哲人:中国的孔子(前551-前479)、印度的释迦牟尼(约前565-前485)和希腊的苏格拉底(前469-前399)。在大体相当的时间内,在西亚地区形成了《圣经旧约》。三位伟人和一部经书像事先约定好似的,在同一时段里一起生长出来,有如四根挺立的石柱,撑起世界精神文明的大厦。至今,地球上的人们还都有赖于这座大厦遮风避雨。

对于中国人来说,苏格拉底相对陌生,按照智慧和对人性的深刻理解,我们姑且将苏格拉底换成国人熟悉的道家思想,则隆重介绍“人类盛典”的第一个“四件套”:


《论语》、《老子》、《金刚经》、《圣经》。


这四本书,对人的价值观养成起到核心作用。同时,对于希望不断达到归零和精进的朋友来说,很建议选两本以上的经书,常读常新。


世界上,任何一种具有生命力的文化,都具有两个以上由冲突而构成互补的源头。单一性的文化恒定要灭亡或转手于其他文化。究其根本是因为人的精神世界至少存在着两极,单一型文化不可能同时满足两极甚至多极的要求。


文化如此,人亦如此。现实生活中,单极向性的人容易走极端,两极或多极向性的人,才能在内与外、我与他、精神与物质之间,把握分寸,做到中庸和平衡。



2、东方四大名著


我们把视角转到东方。唐宋以后的中国文化,要讲儒、释、道三家。三教合流,共同滋润中国人的成长,形成极厉害的多极文化,可见天佑中华。


三教合流的文化结晶,当首推四大名著,即“人类盛典”的第二个“四件套”:


《红楼》、《三国》、《水浒》、《西游》。


以上著作,对东方人的性格养成产生极大作用。

经典所阐述的,是普世价值,是我们在最开始阅读时,可能体会不深,但当真正遇到困难或者到了一定岁数时,突然发现,我们的生活,其实并没有跳出经典的设定,进而豁然开朗,体任自然。


试举一例:


看《三国演义》,三江水口,赤壁鏖兵。诸葛亮、周瑜、曹操、蒋干,分别代表现实生活中的四种人:

 

诸葛亮:事情未到先知道;


 周瑜:事情到了才知道;


曹操:事情过了才知道;


 蒋干:事情过了还不知道!


唯诸葛亮式的人物,有菩萨的慧眼,望穿秋水。唯有不断诵读经典,见微知著、慎终追远,才可能逐渐达到人生的佳境。




3、西方四大丰碑


我们再把视角转到西方。截止20世纪初,西方文学有四大丰碑,即“人类盛典”的第三个“四件套”:


古希腊的《荷马史诗》、但丁的《神曲》、莎士比亚的四大悲剧、以及歌德的《浮士德》。


以上著作,是我们去了解西方文化及人格养成的重要途径。


按照地理决定论的说法,东方人是大陆国家,西方人是海洋国家。冯友兰先生在谈及海洋国家和大陆国家的区别时,借用了孔子的话:


“知者乐水,仁者乐山;知者动,仁者静;知者乐,仁者寿。”


海洋国家崇尚大海,有一种像大海一样汹涌澎湃的性格,大陆国家崇尚高山,有一种大山似的稳健性格。海洋民族,喜欢动,喜欢斗争,喜欢冒险;大陆民族,更多崇尚和谐,温柔敦厚。



4、经典垒高人生的厚度


对于人生的解释,有很多重维度;很喜欢的一种:人生本是一场修行。也就是稻盛和夫先生所谈到的,“提升心性,磨练灵魂”。

 

“‘你为何来到这世上?’……‘是为了在死的时候,灵魂比生的时候更纯洁一点,或者说带着更美好、更崇高的灵魂去迎接死亡。‘”——稻盛和夫 语


在修行中,人要不断重复两个动作,输入和输出。


输入代表学习,是“知”的范畴,读万卷书、欣赏经典影视作品、与高人坐而论道、环游世界等,都是输入的方式,以求增广见闻。


输出代表实践,是“行”的范畴,踏实工作、为人处世、善待别人等,都是输出的方式,以求格物致知。


通过“知”“行”合一,辅以悟性(不断思考),再假以时日(三到五年),则可迎来每一轮脱胎换骨。


如果我们身边遇不到那么多高人指点迷津(高人指活明白了、了悟人生真谛的贤者,君子、佛陀、长老、智者、义人等是他们在不同环境下的称谓变化),也没有充足的资金实现全球旅行,还有更好、更直接的方式来实现增广见闻呢?

 

回答是:读书,尤其是阅读经典书籍。

 

所谓经典书籍,就是选择那些经历至少30-50年的时间沉淀,到今天还有很多人推荐、很多人阅读的书籍。


有一句和朋友开玩笑的话:多读“死人书”,少读“活人书”。“死人书”指已经过世的作者写的著作,“活人书”则反之。

 

作者离世,犹如灯灭,再不能任由性情去做自我粉饰了。观众们热闹过了,也就陆续退场,看官是不会做一刻停留的。“唯有在退潮的时候,才知道谁在裸泳“;“唯有在剧终的时候,才知道谁真的死了”。死而不亡者,寿。经典书籍,就是最能经得起时间考验的寿者。


当然,并不是说,“活人书”都不可读,只是要更加慎重而已。再没有事情能够比得上通读一本活人写的垃圾书更倒人胃口的了。“活人书”最少也要沉淀10年以上,同时有身边不少于50人的推荐,才值得阅读。否则,就等凑齐50人,再读不迟。


12本“人类盛典”,就是“死人书”中的精华、瑰宝与盛宴。


注:本文部分内容,节选自《西方文学十五讲》 徐葆耕 著;这本书很美好,强烈推荐。



willey的书房 说不尽的文史经典

长按,识别二维码,加关注。



往期回顾:

1、《学为好人》系列:

“巨婴男”产生的根源

一个中国男人的正确打开方式(一):担当

一个中国男人的正确打开方式(二): 智慧(创作中)

一个中国男人的正确打开方式(三): 精进(创作中)

一个中国男人的正确打开方式(四): 钝感(创作中)


2、《反者道之动》 系列:

“剥削”新论

人生巅峰的假象

雾霾天,看清真实的自我

看!!!那个叫特朗普的”可怜人“

一条关于康奈尔大学本科录取数据的假消息

九层社会:现实版的《北京折叠》(创作中)


3、《我是读书人》系列:

把读书当作一种志业

《血战钢锯岭》:钝感,人生的至境

一米书单,就是精神世界中一米温暖的阳光。

影响你一生的12本“人类盛典”(本篇)


4、《我是四中人》系列

四中人的格与限

四中人,切不可因为优秀无法卓越

官学与公学,从平民走向精英的心路历程(创作中)


5、《侠客新说》系列:

《鹿鼎记》里的绝顶高手是谁?(上)

《鹿鼎记》里的绝顶高手是谁?(下)(创作中)

少林寺完爆丐帮的奥秘是什么?(创作中)

为什么一见杨过误终身(创作中)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