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波si米亚狂想曲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前两篇推送连续讲到老上海话的事情,好像新老上海话的一大分水岭就是尖团音的消失。我父母那代人的上海话已经不太老了,但还带有尖团音的遗留。到我这代,如果不是戏曲曲艺爱好者,恐怕很难分辨尖团音了。什么叫尖团音呢?我查了一下《语言学概论》,如果原文抄录一下,变成论文了。简单地说就是z、c、s这三个声母,在拼i和ü两个韵母时是否会发成“j、q、x”。举例来说,按照尖团音的发音规律,“尖”字应该发成“zian”,属于尖音。“肩”字发成“jian”,属于团音。中国人最喜欢讲“自古以来”,自古以来汉语都是分尖团的,韵书上都是这样写。清朝开始官话流行,满洲人分不清尖团,是为尖团合流之滥觞。到近代国语、普通话通行,尖团合流成为大势所趋,以至于原来尖团分得很清楚的方言都受了影响。上海话也不能例外,不仅仅是普通话,当代上海人说的上海话里,“尖”和“肩”已经很难分辨,只有在戏曲曲艺中,还保留了尖团音。



今天之所以谈尖团音的问题,是因为最近文艺青年们铺天盖地都在谈论这部电影:波西米亚狂想曲,今年奥斯卡的得奖影片。我发现几乎所有人在谈到它的中文译名时,用的都是波“西”米亚这个名字。这就有点儿怪了。Bohemia Rhapsody又不是什么新歌,七十年代的歌曲,八十年代就听过了,不是从来都叫波“希”米亚狂想曲吗?波希米亚并不是一个生造出来的单词,本身是个地理名词,大致相当于现在的捷克。


欧洲古地图中的波希米亚


到上世纪六十年代,颓废的中产阶级从流浪的吉普赛人身上寻找生活的意义,她们自己制作拥有大量流苏、褶皱和大下摆的衣裙,把吉普赛人漂泊流浪的生活方式诗歌化,形成了独特的“波希米亚风”。流风所及,现在中国的小青年中还有很大市场。Bohemia,一直都翻译成“波希米亚”,说明老的翻译工作者对于音韵还是很讲究,也很有学问的,Bohemia中的“he”,他们用“希”字对应。“希”字在古文中的音韵是“香衣韵”,发音类似于“hi”,粤语“希望”二字的发音类似于普通话的“黑芒”,这是古汉语在现代口语中的遗留。而Bohemia一旦翻译成波“西”米亚,“西”的音韵是“先稽韵”,发音类似于“si”,和Bohemia就对不上了。



如果上海话还保留尖团音,那么“波希米亚”和“波西米亚”的发音是绝不相同的,“希”在老上海话中发“xi”,而“西”发“si”,一点都不会错。可惜现在作为口语流传的上海话已经不讲究尖团音了,波希米亚,波西米亚,也就傻傻分不清楚了。


百度“波希米亚狂想曲”

出来的都是“波西米亚”


本来,波希也好,波西也罢,和我没有什么关系。但皇后乐队和这首Bohemia Rhapsody都是我非常喜欢的。有歌剧元素,有重金属,也有钢琴伴奏下的浅吟低唱,歌者一声声的“Mama”,真可以让人唱到心碎。听这首歌曾让我有过一次类似宗教体验的感受,彼时夕阳西下人在天涯(在欧洲某国的海边),黄昏在沙滩上把人拉成长长的倒影。陌生的外国电台忽然播放了这首波希米亚狂想曲:Mama mia Mama mia Mama mia let me go……



也许有人说我矫情,我想也是有一点吧。尖团音,古汉字,Mama mia let me go……如果你什么都不讲究,xi和si不讲究,zian和jian不讲究,吃饭不讲究,穿衣不讲究,说话不讲究,动作不讲究,歌唱不讲究,诗歌不讲究,梦想不讲究,自由不讲究,身体不讲究,思想不讲究……那还有啥好讲究的呢?


波希米亚狂想曲

皇后乐队1981年现场版


最近我还写了

开在尘埃里的野花

上海,开在尘埃里的繁花

哭坟

垃都

偶尔看着同一片落霞

路过山西北路安庆路没有居民的废墟

石门二路的解忧杂货店

寻找“卡德新邨”

朗姆酒、牛蛙和古巴青年玛丽莎

去老南市的深处

我的名字叫解放军

上海人谁不喜欢范志毅?

上海足球的光荣与梦想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1978年的上海

不留胡子的马克思长什么样?

1948年上海滩的芸芸众生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