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也谈甲鱼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近日世界游泳锦标赛在韩国光州举行,最吸引眼球的非孙杨莫属。其实中国游泳选手除孙杨以外,亦不乏亮点,比如主攻仰泳项目、获得100米仰泳金牌的徐嘉余,就颇受人关注。有意思的是,电视转播解说在提到徐嘉余时,总有意无意以“甲鱼”的外号称呼他。徐嘉余本人好像并不介意,欣然地接受了。“甲鱼获得了金牌!”听到这样的欢呼,笔者不免食指大动,没错,甲鱼是道难得的美味,给它颁发一枚金牌,我没有任何意见。



甲鱼者,鳖也。俗称“王八”,是乌龟的近亲,但没有“神龟虽寿”的福气,生长于江河湖海之中,却成为国人宴席上的美味。中国人吃鳖历史悠久,屈原《招魂》中有这样的句子:“胹鳖炮羔,有柘浆些”,说明屈大夫的时代,煮甲鱼和烤羊肉一样,都是席面上的大菜,还要加点“柘浆”(甘蔗汁),甜甜的才上档次。宋朝的山谷老人黄庭坚有诗云:“烹鹅杂股掌,炮鳖乱裙介”,点出了鹅和甲鱼两样食材的精髓:吃鹅要吃大腿和爪子(股掌),而甲鱼,好就好在裙边。


甲鱼性温,除了肉用之外,一向作为补品。记得当年笔者刚开始工作时,办公室在南京东路永安大楼,七楼的七重天宾馆中餐厅有一道大菜“清炖甲鱼”,没有过度的烹调,只是以葱姜料酒清炖,却是无上的美味。每次通宵加班过后,老师请客到餐厅加餐,当时年少气盛,一人一只清炖甲鱼,抽骨吸髓须臾净尽,吃得满手都是脂膏,还要“吮指回味”。前辈看在眼里,轻轻一笑:“小子,能吃是福,不过你体重要当心”。



甲鱼的烹制方法多种多样,加冰糖红烧、腹中塞入糯米八宝蒸制,都是难得的美味。甲鱼在餐桌上的地位,这些年有质的变化。原来有些类似于“补品”,是道隆重的大菜。随着人营养程度的提高,“进补”不再是吃饭时重要的选项,大多数人到餐厅吃饭,希望吃得清淡、健康,甲鱼也回归到一道寻常美食的地位。


当年在瑞金二路靠近南昌路的地方,有一家麒麟宫酒家。此店开了多年,始终保持菜品的质量,很受老饕的欢迎。麒麟宫是张国荣迷必“打卡”的地方,原来当年张国荣在世时经常住在新锦江,“哥哥”闲来无事喜欢出来体验民生、品尝美食,不知怎地喜欢上了这个酒家。麒麟宫的老板是有心人,喜欢和到店吃饭的名人合影并张挂留念。多年下来,店堂里贴的名人合影很多,其中就包括张国荣。Leslie喜欢吃什么菜?粉丝自有一番考证,我先不去说他。单说“麒麟宫”的看家名菜,是一道油炸小甲鱼,取十来公分长短的小甲鱼,以盐酒葱姜码制入味后入油锅炸,既不挂粉也不斩件,每只索价不过十元。麒麟宫是我和同学大毛、炯爷喝酒聚会的固定场所之一(虽然我们从未在那里见过墙上照片里的名人),每去必点这味小甲鱼。不料“彩云易碎琉璃散”,麒麟宫酒家去年忽然消失,油炸小甲鱼的美味,也就成了回忆。


当年瑞金二路上的麒麟宫酒家

(此图来自网络)


麒麟宫酒家墙上挂的照片

(笔者摄于2018年1月)


油炸小甲鱼

(笔者摄于2018年1月)


不知哪位美食家说过:人对食物味道的感觉,很多时候来自于回忆。麒麟宫油炸小甲鱼的味道难再寻觅,而当年七重天宾馆清炖甲鱼的滋味,前两个月却无意中得之。老西门的金家坊、孔家弄一带早已动迁,但还有些住户。主人“小白脸”是朋友的朋友,喜欢烧菜也喜欢招待客人,就在孔家弄自家的老房子里搭起炉灶,成了朋友聚会的一个据点。主人的拿手菜不少,炸猪排、清炒鳝丝……只只美味。但我吃下来印象最深的,非清炖甲鱼莫属。要说这只甲鱼的烹饪有何出奇之处,我看也没有。不过就是葱姜料酒,但好在原汁原味,炖的火候也足,甲鱼壳一掰就开,连上裙边吸吮的一刹那,感觉回到了二十几年前的七重天,好像自己还是那个不需要考虑体重、可以通宵加班而不觉得辛苦的毛头小伙子。


甲鱼俗称“王八”,国人多以其名为骂人语。殊不知王八也有王八的脾气。吃甲鱼最好的季节是春天,所谓“菜花黄,甲鱼肥”,菜花甲鱼是最好吃的。天气一热,甲鱼换个名字,成了“蚊子甲鱼”,即不堪再食。哪怕是只王八,也有王八的物性,不可不知也。


甲鱼壳

(此图来自网络)


早年弄堂里常有收旧货的人经过,“鸡肫皮甲鱼壳”常常是连在一起的。甲鱼壳可以入药,洗净晒干后泡酒,据说可以治疗胸腹包块、积滞寒热等等。甲鱼壳的功效如何不得而知,但以前弄堂里谁家要是连续吃甲鱼,那就是有人生“恶毛病”了。甲鱼肉富含蛋白质,人们相信它的滋补功效。能配几支白蛋白固然好,等而下之,只能多吃几只甲鱼。回收“鸡肫皮甲鱼壳”的朋友精得很,专门往那几家跑。如今上海垃圾已经分类,谁家有鸡肫皮甲鱼壳,考虑的是千万不要搞错了干湿,回收“鸡肫皮甲鱼壳”的弄堂声音,也成了绝响。


最近我还写了

上海市曾有个上海县

沐恩堂的影子

大暑赏荷

死弄

沉香观音

老南市

老店老味四如春冷面

沧浪抒怀

再见老西门

上海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建国西路上消失了的原五十五中学

你也喜欢《虎口脱险》吗?

何日君再来:一首黄色歌曲的故事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