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沉香观音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佛教的纪念日特别多,今天阴历六月十九,一早不少朋友纪念“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忽然想起来,昨天我发的一篇老南市,其中用到一张沉香阁沉香观音的照片,有朋友私信问我:这张照片来源何处?我据实以告:翻拍自1997年出版的《南市区志》。今天正好休息天,又是观世音菩萨成道日,出门坐上公交车,豫园站下车,我来到这座古刹:沉香阁。


位于沉香阁路的沉香阁


其实沉香阁准确的名称不是沉香阁,而是“慈云禅院”,位于老城隍庙附近的沉香阁路。慈云禅院是比丘尼道场,也就是俗称的“尼姑庵”。因为这里供奉有一座沉香木观音像,所以几百年来人们都称其为“沉香阁”,“慈云禅院”的名字反而鲜为人知。沉香阁始建于明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隔壁豫园的主人潘允端奉圣旨治理淮河,从一艘沉船中打捞出一尊芳馥四溢的沉香木观音像,此像高三尺许,头戴玉佛冠,屈一足坐,垂手加膝,首微侧,若凝思然,号为如意观音。这尊观音像的来历,传说是当年隋朝时候,南洋赤土国(今马来半岛)朝贡给隋炀帝的,经隋末战乱沉于淮河,到1600年明末的时候,已经经过了差不多一千年,才重新面世。潘允端得到这尊沉香观音后,“奉归建阁”,在自己家隔壁建了这座沉香阁。从1600年之后,又经过了三四百年,明清鼎革、小刀会起义、辛亥革命等等历史事件,沉香阁难免不受影响,但康熙、嘉庆、道光年间屡次修葺扩建,沉香阁巍然屹立。在清代,这里是邑城官员祈晴祷雨之处,遇到皇帝皇太后生日,也要来此朝贺,因而香火旺盛,誉满上海城厢。


沙孟海书“沈香阁”

“沉”和“沈”原系一字


原来的沉香观音还有一处神通,越是阴雨天气,越是芳香扑鼻。在天气潮湿的江南地方,沉香观音这样的特性当然特别受欢迎。不料到了1966年,在淮河河底沉睡千年、被潘允端请来上海,又被上海信众香火供奉了三百多年的沉香观音,却遭遇了浩劫。沉香阁的建筑被改为立新电讯器材厂和新征玻璃制品厂,而稀世珍宝沉香观音,官方的说法是“下落不明”,也有的笼统地说“毁于1966年”。我曾看到过南市居民的回忆文章,称当时将沉香观音抬到马路中央焚烧,香气数日不散……现在沉香阁供奉的沉香观音,是1990年观性师太将海外信众贡献的一段泰国沉香木配以上等檀香木,按原佛像放大三分之一重新雕成的。1992年,沉香观音开光同时观性法师升座,沉香阁由原来的寺院改成比丘尼道场。


原来的沉香观音


现在沉香阁供奉的沉香观音


大雄宝殿


供奉沉香观音的宝阁


“南海飞渡沉香大士宝阁”

由赵朴初题写


沉香阁内的许愿树


重修沉香阁碑记


山门屋顶的雕塑


从1600年至今,沉香阁已经走过了差不多420年的岁月。在特殊的年代里,沉香观音像也遭遇了浩劫。观音像去了哪里?不得而知。我宁愿相信没有被烧掉,而是被哪位沉默不语的好心人收藏在家里,依然接受着信徒的香火,屈一足坐,垂手加膝,似乎在看,似乎又没有看,芸芸众生的一切,俱在眼底。在无尽的时空里,几十年只是沧海一粟。沉香观音曾经在淮河的河底默默地度过了千年岁月,水浸、火焚……我想在过去或未来的某个时空,它依然会出现的。毁坏一段文化容易,重新建立一段文化,就没有那么容易,再塑金身,只是开始。


八十年代的沉香阁路

(图片来自网络)


九十年代的沉香阁山门

(图片来自黄浦区档案馆公众号)


今天的沉香阁路


沉香阁对面已经动迁


最近我还写了

老南市

上海市曾有个上海县
老店老味四如春冷面

沧浪抒怀

再见老西门

上海和萨拉热窝的罗密欧与朱丽叶

用手机把上海人勾成马蒂斯

几张旧照中的五爱中学历史

一铭惊人

建国西路上消失了的原五十五中学

你也喜欢《虎口脱险》吗?

何日君再来:一首黄色歌曲的故事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