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用手机把上海人勾成马蒂斯

老周望野眼 老周望野眼 2021-02-09

每个人都拿着个手机,统称“低头族”,男女老幼,童叟无欺。认识不少老师,以前都是高尚、纯粹、有道德、脱离了低级趣味的人,自从有了台手机,不免正经事不上心,一心扑在转发心灵鸡汤上去了。手机就像人肢体的延伸,一样玩,有人玩得雅,有人玩得俗,有人大俗若雅,有人大雅若俗,真是不能一概而论。比如我无比热爱的好朋友蔡小犇老师,自从买了一台华为P20以后,一门心思搞起了创作,看出舞剧也画,吃碗面条也画,坐地铁、乘风凉、做生活、看画展……蔡小犇用华为自带的“备忘录”画出一套上海滩市井众生相,不得不让人击节称叹。


1、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人物之一


2、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人物二


3、舞剧《永不消逝的电波》人物三


4、女子


5、男子


6、接受采访儒雅的画家教授


7、认真看画的画家教授


8、在地铁上拿着三个包玩手机的奶茶女孩


9、在克罗地亚韦尼尔海湾戴防晒袖套画油画写生的中国画家


10、翘首等候地铁的女孩


11、仰头用手机拍照的女人


12、看画展的艺术崇拜者


13、一天一小步,一年一大步


14、前后两个包还在玩手机的女孩


15、穿毛边牛仔短裤挽雨伞等地铁的女孩


16、翘首等候地铁的女孩


17、喝饮料


18、唐装男人


19、牛肉面老板


20、用微信买水果的女老外,和小贩谈价还价


21、骑摩拜的小胖子


22、有着茄子头发型看手机的女人


23、地铁上看手机的小伙子


蔡小犇


蔡小犇系出名门,师从名家夏葆元,本来完全可以在画坛立足,却在九十年代“华丽转身”投奔商海,做起生意来。和蔡老师相识相交,最初缘于美食,后来通过文字,吃吃喝喝谈谈讲讲,我佩服蔡老师的文字中有对生活细节的独到观察。后来才知道原来他曾经是画家,不是普通随便画画的所谓“画家”,我在网上找到一篇1995年对蔡小犇油画作品的画评,读者朋友可以感受一下。


截图自《上海艺术家》杂志

1995年02期


如果我是先读了这篇关于“抽离”和“反射”的文章,很可能我和蔡老师就很难做朋友了。幸亏我认识的蔡小犇,是美食家、是生活家、是优秀的舞美设计师,更是个手机的资深玩家。一台普普通通的手机,有人用来炒股票,有人用来听音乐,有人喋喋不休,有人长期潜水……唯有蔡老师,给他一个“备忘录”软件,他用自己的手指点点画画,把上海马路上走来走去的人,画出了马蒂斯的神韵。蔡小犇自己开玩笑:“华为神功,一年打败叶浅予,两年打败罗丹,三年打败马蒂斯,四年打败自己,再继续做猪油葱油饼……”看似戏谑,实际他有这个底蕴和实力。虽然三十年没有摸过画笔,但他有三十年的生活积累,有在滚滚红尘中对众生相的揣摩和认知,这才化为流畅的线条,在指尖流淌。正如他自己所说的:当年的童子功,也就是第一口奶,足够滋养一生。


夏葆元先生对蔡小犇手机速写的评语


现在不是提倡“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吗?夏老师对蔡小犇提出了殷切的希望:“等待你一朝浪子回头”。蔡小犇说:“木心一生从未去过巴黎,但是他会说:巴黎,我不急,它在等我。同样绘画,我不急,它在等我。”


我无比尊敬的蔡老师啊,你不急,我急。我想读你的新作,顺便吃你做的猪油葱油饼。


最近我还写了

几张旧照中的五爱中学历史

一铭惊人

黄梅

宁波音乐家567(嗦拉西)

建国西路上消失了的原五十五中学

路过宁波路“纸片楼”

百年老店剃只头

说说普拉蒂尼这个人

你也喜欢《虎口脱险》吗?

俗不可耐三虾面

你家准备再吃几顿粽子?

何日君再来:一首黄色歌曲的故事

关于申花队最初的记忆


扫描以下二维码关注“老周望野眼”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