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两则旧闻 忆事忆人(陈党耀)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2024-02-02


转载自公众号:上海农场知青网


两则旧闻 忆事忆人
作者:陈党耀
昨日,到上海图书馆查阅资料,偶尔看到两篇陈年八古的旧闻,觉得蛮有意思,于是用手机立此存照,回来几多感慨。
第一篇是刊登在《文汇报》头版上不足百字的短讯(见下图),比导语还短;这篇短讯看似平淡无奇,但信息量很大,我记忆中作者之一陈春山似是星火农场的笔杆子,可能他撰写的原稿不会这么短,因为文章价值问题但有“宝钢”这一热点,编辑只用了他一个导语做简讯了。



吸引我的是“星火农场”和“宝钢”两个词,前者是我年轻时下乡奋战了九年多的“老东家”,后者是我供职了30多年直到退休的单位,见报日期是1985年1月,彼时我刚刚到宝钢没几年,正是迎接一期工程投产最忙活的时候,也是农场日渐式微的开端,不然为何放着大批农田不去精耕细作,而要到百公里之外的宝钢去揽活呢?


真想不到,36年前,还在计划经济的年代,就有了招标投标中标了。现在看看可怜啊,号称在78家竞标单位中独占鳌头的星火农场,揽下了14余万平方米的绿化种植任务,价格总额只有12.88万元,一平米仅九毛钱左右,扣除人工成本等还有多少赚头啊?当初就是这个行情吧。



第二篇也是刊在《文汇报》上的,这是一篇2000多字的通讯(见上图),反映宝钢公安干警的风采,作者梁伟曾是我的领导,而写这篇文章时他只有三十出头,在宝钢公安分局办公室工作,是穿警服戴大盖帽的,后来才调到宝钢日报社(宝钢新闻中心)的。通讯的四段小故事,除弹排雷排险情、破获“恐吓信”及盗窃案件等,立体地再现了基层民警冒着生命危险与罪犯英勇搏斗、服务宝钢的艰辛与智慧,也顺畅地带出了他所在的宝钢公安分局领导,用行话说,读来一气呵成中规中矩。


2004起,在我们单位,他是一把手,人人都叫他梁领导,他作风硬朗,业务也上乘,我眼见好几个新进的大学生被他高水平的调教,较快上手了;他对属下好几个操作岗位编制的(有搞维修的、开小车的、也有搞行政总务的)都很关心,想方设法把他们转成技术岗位编制。别看这么一转,原来是工人,现在就是干部了,待遇和以后养老金差“老鼻子”了。尽管后来有人尚不知足,“恩将仇报”,但他临离开我们单位时依然一笑了之。其实我觉得,授人以鱼不如授人以渔,把大家的业务水平搞上去才是王道。
2011年,梁领导调离宝钢新闻中心之后,我就没有见过他,有次在宝钢大厦地下车库叫应他,不知噪声大还是没听见,他一骑绝尘而去。十年了,我与他都退休了,睹物思人,见文忆人,是为记。


作者简历


陈党耀,出生于上海的50后,17岁到奉贤星火农场当了九年知青。文革后考入复旦大学分校,毕业后分配到宝钢。1997年获聘新闻系列高级职称,退休后喜读书健身。



荐读:

【知青情缘】陈党耀文集 (5篇)


上海月浦攻坚战纪念碑 铭刻着72年前那场殊死战役(陈党耀)

【到外滩上海档案馆】从红色档案中学史知史明史(陈党耀)

【农场故事】三抢、开河与高考(陈党耀)

忆游山西:这是中国五A景区和世界文化遗产最多的省(陈党耀)

【到菜场 进饭馆 逛食品店 刷生鲜APP 】今天我们还能买什么?(陈党耀)

知青往事:老李与小高升(陈党耀)

扁担与诗朗诵(陈党耀)

《扁担和诗朗诵》 引发一场一见如故的聚会(陈党耀)

从戏剧《辅德里》中我看到了早期共产党人的高尚信仰(陈党耀)

花博会百花同时开 珍奇花卉让上海人大饱眼福(陈党耀)

初中往事钩沉(陈党耀)

难忘三年前东欧游 —— 这里有众多的世界自然与文化遗产地(陈党耀)

上海西江湾路574号,我的复旦分校轶事(陈党耀)



本文由作者投稿《知青情缘》编辑发表,转载请注明出处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两则旧闻 忆事忆人(陈党耀)

点击关注👉 知青情缘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