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夜读 · 南大 | 《尼采传》

小南时光 小南时光 2022-06-07


在西方哲学发展史上,尼采是最不能忽略的人物,也是最富有争议的人物之一。由于观点和立场不同,人们对他毁誉不一,对他的思想作出了各种各样的解释。不仅如此,尼采的思想由于采取独 特、强劲、充满隐喻和矛盾、甚至是“疯癫”的独白形式,因此还常常遭到误解,以致有人说,“尼采的生平和著作是近代文 学史和思想史上受到最严重曲解的现象”


那么,尼采到底是个什么样的人物?他的思想为什么会遭到人的普遍误解呢?书作者通过对尼采和亲友们的大量往来信件以及回忆的勾沉,为我们展现了一个听从内心召唤的真实的尼采。

▲《弗雷德里奇·尼采》——爱德华 · 蒙克(挪威)

作于20世纪初



尼采传

作者:

丹尼尔·哈列维

北京联合出版有限公司

K835.165.H2:6


尼采是一个骄傲的人,所以要他继续待在波恩是很难做到的。他刻苦钻研索然无味的语言学,想要借此锻炼自己的心智,纠正自己的神秘主义倾向和有些混乱的思维。同时他也能通过直觉感受到古希腊文那令人吃惊的美感,但在进行条分缕析的时候却使他丧失了兴趣。他的语言学老师里奇尔劝他不要进行其他科目的研究:“假如你想成为一个强者,就要取得某一方面的专长。”尼采接受了这个忠告。他放弃了自己要对神学进行深度钻研的念头,在12月份的时候写过一些优美的旋律。现在的他却作出决定,一年之内不再去享受这些徒劳无益的乐趣。所以有时他居然希望顺从生活以习惯这种无聊的状态。


他的痛苦在随后就得到了补偿,因为他已经能够写出受到里奇尔褒奖的论证严谨、具有远见卓识的论文了。尼采经常聆听同学们的议论。他们中有些人毫无信念、不带感情地一遍遍重复着黑格尔、费希特、谢林的各种理论,可是那些伟大的体系已经完全失去了它们那原本令人振奋的力量。另一些喜爱实证科学的人则阅读沃格特、毕希纳的唯物主义论文。尼采读过这些论文就不愿再读第二遍了。因为他是一个诗人,需要的是抒情、直觉和神秘,冰冷清晰的科学世界是不能令他感到满意的。那些自称是唯物主义者的年轻人也自称为民主主义者,他们鼓吹的是费尔巴哈的人本主义哲学。而尼采太具有诗人气质了,而且不论从教育方面还是从天性方面而言他都太具有贵族气了,这注定他不会对平民政治感兴趣。他把美、善、力量、英雄主义看做理想目标,并且希望自己有朝一日能够实现它们。他从未打算要过一种幸福安逸的舒适生活,所以他对一般人的幸福都不感兴趣。



当他对同时代人的种种倾向都不满意时他还能感到快乐吗?当他对一种低俗的政治、一种苍白的形而上学、一种狭隘的科学产生反感时,他能为自己的心灵指出一条什么样的道路呢?当然,他有自己明确的爱好,他对自己的这种趣味毫不怀疑。他热爱古希腊诗人,喜欢巴赫、贝多芬和拜伦。但是他自己的思想倾向又是什么呢?


他还没能回答人生提出的问题。现在已经二十一岁的他跟从前那个十七岁的喜欢对不确定的事物表示沉默的他还是一样的。他的朋友杜森认为祈祷没有实际的效力,只是给祈祷者的心灵以虚幻的自信而已。“那是费尔巴哈式的蠢话。”尼采尖锐地回答他说。杜森在别的场合还提起过施特劳斯刚刚再版的《耶稣传》,并对书中的意见表示了赞同的观点。但尼采拒绝在这个话题上发表看法。“这个问题非同小可。”他说,“要是你信奉耶稣,那么你同时也必须供奉上帝。”这些对话似乎反映了尼采对基督教还有所依恋。但是他写给妹妹的一封信却没有给我们留下这样的印象。那时,尼采的妹妹还是基督教的信仰者,她写信对尼采说:“人们必须从事情的最痛苦的一面中去寻求真理。就目前而言,要去相信基督教的玄妙教义而妄想不费劲儿是不可能的,由此判断,基督教义是真实的。”她立即收到了尼采的回信。这封信措辞激烈,表露出了他内心的不快。


或许你还喜欢:

夜读 | 谜鸦

夜读 · 南大 | 一周书单

夜读 | 童谣诗人的梦——金子美玲

夜读 · 南大 | 《一个孤独漫步者的遐想》

夜读 | 纪伯伦组诗

夜读 | 叙事的虚构性

夜读 | 法式诱惑

夜读 | 我们的英雄

夜读 | 礼仪之邦

夜读 · 南大 | 《巴黎,十九世纪的首都》

夜读 | 世间万物 · 林莺之乐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邢前雯怡 

 『小南时光』主播

南京大学2018级外国语学院英语系本科生

统筹 | 张侃宁

责编 | 赵冬梅

美编 | 周

监制 | 陈奕阳

          曹梦棋

指导 | 逸

图片来自网络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