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城记 | 女排娘家和她的姑娘们
虽已是早冬时节,漳州的九龙江滨却仍有晚夏气象。江风通透,但不凛冽。江水月下泛光,映着江桥上连绵的灯。江畔,有方桌一列排开,人们三五成群围桌而坐,吹风,泡茶,聊天,听芗剧,讲古吹牛皮。
1972年,国家体委选择了漳州这个闽南小城,决定在此修建排球训练基地。
漳州城,处北纬23.8°-25°之间,背山而面海。海洋为本地漫长的夏天提供疏散闷热暑气的窗口,也温和着本就短暂的冬天。漳州的年平均气温保持在21℃——一个舒适的温度。这样的气候条件,无疑为女排训练所需要的。而海洋的存在,也为女排的训练提供有沙滩的场地优势。
虽说有“江山之助”,在那个年代,基地建设的物质条件十分有限。而女排冬训在即,时间紧迫。在这样的背景下,漳州人就地取材,以当地出产的毛竹作为主要建材搭起竹棚,以本地特有的红土、细砂混合白灰铺设“三合土”地面,同时,有大批漳州市民自愿参与场地建设工作,仅28天,一座有6块“三合土”场地的竹棚馆便落成了。
竹棚馆模型 图源:闽南日报公众号
1973年,漳州人又在“竹棚”原址盖起了一座拥有3块排球场地、堪称当时“世界级”水平的训练馆。陈招娣、陈亚琼、张蓉芳、郎平等几代优秀女排选手,便是从这座训练馆里走出的。
作为“女排娘家”,漳州见证了女排姑娘们走出国门、登上世界舞台的过程,也为姑娘们的成就感到由衷自豪。1986年,漳州市中心建起一座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而就在“三连冠”纪念碑建成后不久,中国女排获得“五连冠”的喜讯传来,喜上添喜,全市沸然。当时电视机还未普及,常有五六户人家二三十人围簇在电视机前,观看女排比赛重播的场景。
图源:悦色书声
左图为纪念碑刚落成 图源:闽南日报
右图为1987年中国女排“三连冠”纪念碑背景浮雕完成时 图源:闽南日报
这座纪念碑是为见证女排的传奇而建,但建成后,它本身便成了一个地方上的传奇性标志。
漳州地处台风频发地带,而自从纪念碑落成,就少有特大台风直击本市。多次预报即将穿过漳州的台风,往往方向突转,绕道而走或打起“擦边球”。这颇有“玄学”色彩的现象,在漳州人口中,就变成是纪念碑上“定风珠”的神力作用。“定风珠”传说的出现,亦可视为漳州人信仰传统的外溢。漳州人有很多信仰,信仰妈祖、信仰观音、信仰土地公、信仰伽蓝爷……在这块长夏无冬物产丰饶的土地上,人们感恩一切自然的馈赠;在这样多风灾多水难的地带,人们笃信“天公惜憨人”(上天会特别庇佑老实良善的人)。诚朴又浪漫,实在又天真的漳州人啊,他们相信传奇,喜爱传奇,也讲演传奇。
图源:实时台风路径app
当中国女排到达顶峰辉煌时,漳州人为之呈上真诚的祝贺;而当女排姑娘们遭遇低谷,“娘家人”亦对其关怀如一。在1992年巴塞罗那奥运会上,中国女排遭遇滑铁卢,面临职业困境。此时,漳州人民以最实在的方式送上自己的鼓励:全市人民在市委市政府“人均捐赠一元钱”的号召下,自筹500万元,让原本遭遇资金尴尬的“中国女排腾飞馆”在1994年顺利建成。
从竹棚时代“一身泥,一层皮”的摸爬滚打,到“三连冠”“五连冠”的辉煌,到九十年代的低谷,到新时期的再腾飞,四十年风雨兼程,中国女排一直在为祖国荣誉而战;四十年跌宕沉浮,“娘家人”的关怀与支持始终如一。
女排姑娘与“娘家人” 图源:闽南日报
图源:闽南日报
参考:
闽南日报公众号
福建日报漳州观察
或许你还喜欢:
朗读,为我们的生活平添了一份安静雅致。
若你有好文推荐,想让我们的主播为您朗读,欢迎投稿到:
nju_xnsg@163.com
童天语
责编 | 童天语
文编 | 孙 菲
美编 | 龙禹圻
剪辑 | 张智煜
指导 | 逸一之
南京大学出版社南大悦读项目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