开号宗旨:为数学教师提供交流、学习、研究的平台,既关注高中数学解题研究,也关注教法和学法研究。
文卫星,上海市特级教师。践行“生态课堂”,做到“两尊重”----即尊重知识的发生、发展规律,尊重学生的认知规律;把握“两个度”----思想(哲学或数学)高度和文化厚度。
在《数学教育学报》《数学通报》《中学数学教学参考》等近50家报刊杂志发表论文或文章约330多篇。
专著(代表作):《超越逻辑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2009)、《文卫星数学课赏析》(2012)、《挑战高考压轴题高中数学精讲解读篇》(1-10版,2009-2019)、《上海高考好题赏析》(2019)。
近年为北京、上海、天津、江苏、浙江、福建、广东、贵州、河南、河北、四川、云南、新疆、宁夏、安徽、山西、重庆等地师生讲学。
欢迎朋友们来稿!来稿请注明真实姓名、工作单位和联系方式。特别欢迎原创文章。只接受word版式的电子稿,文责自负。投稿邮箱:wwxwxh@163.com
在初中是优秀学生,到高一数学考试常会出现不及格,让这部分学生和家长都感到巨大压力。只有心理调适,才能及时缓解压力,以期适应高中数学学习。 (1)稳定情绪,冷静思考,找出原因。考试失意容易引起情绪波动,老师和家长都要和学生沟通,帮助考试失意的同学稳定情绪,以便冷静思考,切实找出原因,为下学期的学习指明方向。同学自己则要尽快走出考试阴影,痛定思痛,认真分析试卷中每一处失误的原因,不能笼统归结为“粗心”,只有找出“粗心”后面的真实原因,才能制定行之有效的假期学习计划。
[1]文卫星,《超越逻辑的数学教学----数学教学中的德育》,上海社科院出版社2009年版第98-104页 (2)针对薄弱,及时弥补,不留遗憾。有的同学表现出的是心理问题,越想考好越考不好。这部分同学考试前、考试时心理过度紧张,常导致审题失误、计算错误,平时会做的题考试时想不起来,极个别同学甚至会感到脑子里一片空白。适度的紧张是必要的,它能促使你精神集中,提高运算速度,提高思维质量,偶有超水平发挥。出现过度紧张的同学多数平时学习不扎实,考前怕这怕那,关键是要以平常心态进考场,你有不会做的地方,别人也有,只要做对会做的题,考试就成功了。有同学平时基础知识不扎实,考试时就露馅了,这类同学要以考试为突破口,找出相关问题一一加以解决,不留隐患,这就达到了考试的目的。至于解决问题的方式,可以是自己复习、看书、看笔记,也可以问同学、老师或有针对性的补课。有些同学要审视自己平时的学习情况,部分同学上课常不专心,课后又不认真做作业,积累问题较多,一时难以赶上,需要制定一个符合实际的长期计划,并在老师或家长的督促指导下实施。部分同学认为课堂上老师讲的内容简单,只要看看书,不用听也行,不求甚解,稍有变化就不知所措。其实,课上老师在讲解时,一般不是照本宣科,会讲明问题的来龙去脉,对同类或相近问题具有指导意义,有时还会引申发散。就是说看懂是只知其“形”,课上听懂、想通了才能知其“神”,再认真完成相应作业才能形神兼备。这类同学一定要认真听课,并要动手解题,“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是唯一途径,小聪明只能应付一时。 (3)充满信心,脚踏实地,努力赶上。由于各种原因成绩落下来,还能赶上去吗?家长和同学常会有这种担心。完全可以,这样的例子每个老师都能举出一大串。但首先是同学自己要有信心,“如果你认为自己能成功,那你就一定能成功,如果你认为自己失败了,那你就失败了。”永不言败才能成功。其次是脚踏实地的去做,才一定能赶上。即要把以前一段时间所学的内容认真梳理,可按下述步骤进行:(1)阅读一章内容,总结出主要知识点、重点、难点以及涉及的思想方法,可以画出知识结构框图,并选择适当的习题来巩固重点,攻克难点。所选习题要有典型性,不一定是难题,但要反映所复习的知识点,解题后可写出解题时的注意事项,包括思想方法、技能技巧和易错的地方,还要注意一题多解和多题一解。习题可以来自教材、课外参考书、试卷、平时老师发的练习等。当然,要做到上面的要求,还会遇到一定的困难,在克服困难的过程中,你会感到在不知不觉中自己进步了。有一点请记住:切忌一曝十寒,务必持之以恒。天天做数学作业,还不知道怎么做?进入高中后,不少同学做数学作业感觉不如以前“爽”了。原因何在?主要是高中数学的整体要求提高了,很多问题的思维强度大了(抽象程度较高),对书写的要求(推理论证能力)也比较高,只管答案不管过程(这是数学严密性的自然要求)是不行的。(1)先复习再作业----不打无准备之仗。部分同学做作业前没有复习的习惯,认为只要会做就行了。这种认识有一定的片面性。其实,做作业的目的一是巩固所学知识,二是应用所学知识解决新问题,培养创新能力。作业前的复习不是把书浏览一遍,而是要抓住所学内容的重点和难点,深刻领会数学思想方法,对某些问题深入思考,以求透彻理解和灵活运用。在此过程中,就能把定义、定理、公式在理解的基础上都记住,不要在作业时一会由于思路不通翻书看书或笔记上的解答(遇到较难问题时也未尝不可),一会由于记不住公式翻书看公式。应该特别指出的是,公式一定在要当天或作业后的一段时间内记住,否则等到学习后续知识就再也记不住了。为此,有同学“发明”一种方法,把公式抄在特制的纸片或袖珍本子上,以便平时使用。考试怎么办?又有一种既不要作弊又能用公式的“办法”:考前突击背,到考场是赶快把公式写到草稿纸上。其实,这样记住的公式只会正向使用,需要逆向使用或需要变形是大多不熟练的,只能望公式兴叹了。(2)摸着石头过河----有想法就写出来。做作业难免要遇到问题,怎么克服对你是一个考验——不仅是智力的考验,还是毅力和方法的考验。设数列{an}的前n项和Sn构成的数列{Sn}是等比数列,那么{an}是不是等比数列?说明理由。某同学一看题目好像没有模式可套,就来问我。我没有直接给他解答,问他要证明等比数列,只要证明什么?他说根据定义来证明,我让他试试看。不一会就做出来了。这表明该同学开始时不肯解题不是智力问题,而是缺乏毅力或自信。建议同学们在解题时有点思路就写出来,一步一步往前走,实在坐不下去再想办法。不能等全部想通了再动手解题,有时觉得会做了,但做的过程中还会发现不是那么回事,还要再调整思路。总之,遇到一时解不出的问题,要边思考、便试探着做。形象的说法就是“摸着石头过河,边走边试探”。这也说明一个道理:当你遇到问题,在你没有尝试解决之前,你若把困难看得太大,看得太复杂,没有良好的心态,就失去解决困难的勇气,以致于被眼前的困难吓倒。只有具备良好心态,树立必胜信念,敢于藐视困难,才能努力找出解决问题方法。(3)书写简洁明了----过繁过简都不当。目前在书写表达上主要有两种现象需要引起相关同学重视。一种是只重结果不重过程的同学,多半是男生或智力状况较好的学生。在他们看来一起都很简单,用不着写的那么详细。其实未必都是这种情况。推理论证是数学培养人理性思维的一个重要方面。有些时候是处于“口欲言而手不能”的状态,即写不出;有些时候写出来的却是错的或即使答案是对的,但过程不完整,要扣分,这也是导致会而不对的原因。有些细节不写出来是无法发现的,这也是为什么考试出来对答案高兴,分数出来扫兴的原因——“对而不全”。这种“不拘小节”、丢三落四的现象平时往往不被重视,大都以“粗心”来解释,以后细心就好了。后到何时,没有时间表。这是另一种掩耳盗铃的自欺欺人行为,应充分认识其危害性,并从现在开始逐步改正。与上述不同的是另有一些同学,解答务求完整,但不得要领,书写主次不分,过于繁琐。这要求在学习时能区分重点,掌握主次,抓住要领即可。在解析几何学习中,解二元二次方程组通常情况下,可写解得,不必像初中那样把解方程组的过程写得很完整。同样在解析几何中,有时要求最值,常会转化解不等式组,当你有把握时,这时可以写解得;你当然也可以把每一个不等式的解写出了,最好用“”的形式,这样做在你的解答万一有错时,根据分步计分的原则,阅卷老师会酌情给分。有同学把每个不等式的解答过程单独写出,不仅使解题过程冗长,还有同学在最后求交集时因内容太多看错了,出现本来可以避免的错误。立体几何中书写尽可能用推出符号“”,左边写出所用定理的条件,右边写出结论。涉及平面几何内容可以简略书写,三角计算或解方程可写解得。解答题的书写要言简意骇,在得到正确答案的前提下,表达既要简明扼要有要步步有据。这是一种投入最少而收益最大的“条件最值”问题。在这样的要求影响下,会使你在做其它事的时候去追求最大化原则。所谓预习就是在上新课前,把下一课要学的内容预先自学一遍。在这一学习过程中,对要学的内容有基本了解,上课时就能心中有数,做到有的放矢,掌握学习的主动权。但有些同学在预习以为书上的内容都会,上课时不能认真听课,反而影响学习。以下谈谈预习的利弊。(1)预习中发现的难点,就是听课的重点。比如张同学在在预习数学归纳法时,教材中写到:(ⅰ)验证对初始值n= n0时,命题成立;(ⅱ)设n=k(kn0)时命题成立,证明当n=k+1时命题也成立。于是可以断言,命题对一切n0的自然数都成立。张同学当时没看明白,对简单的题目却可以照葫芦画瓢去做。上课时他认真听讲:老师先问同学孔夫子姓什么,学生说姓孔。又问孔子家族的第76代孙子姓什么?同学们毫不犹豫地答道姓孔。老师接着问道为什么,同学们说子随父姓,代代相传。张同学至此豁然开朗,大有醍醐灌顶的感觉。以后,老师把上述内容抽象归纳,就得到书上的定义,张同学这才对定义中第二步——传递性有深切体会。如果不是预习,他也可以听懂,但体会不一定如此深刻。(2)对预习中遇到的没有掌握好的有关的旧知识,可及时补缺。比如在学习解析几何时,常要解两条二次曲线方程组成的方程组,而解二元二次方程组现在初中要求不高,又有一段时间没用,已经忘得差不多了。这时就要抓紧复习二元二次方程组的解法,解析几何中许多“会而不对”的问题在于运算错误。(3)把预习时自己的理解与老师的讲解比较,以提高自己思维水平。比如在函数单调性时,李同学预习时对“讨论函数y=x3在(-的单调性”是这样证明的:设x1<x2,因为x31<x32,所以y1-y2= x31-x32<0,故函数y=x3在(-上是单调递增的。其实,对x31-x32要分解因式,再确定符号,这是证明的关键,也是难点所在。李同学的错误在于证明时跳过了关键步骤,所用性质不当。经过老师分析,他知道了自己思维是的不严密之处,也总结出解单调性问题要作差(有时作商)——分解因式——定号的解题步骤,其中定号是关键,要把理由交待清楚,马虎不得。(4)预习还可以培养自己的自学能力。预习的过程就是自学,能坚持预习的同学以后自学能力必然较强。有些学有余力的同学在预习时不仅看教材,还同时钻研相应的参考书,从各个不同的角度去分析、思考、理解所学内容,有时甚至还有自己独特的见解。在预习过程中,边看,边想,边演算,在书上适当勾画或批注。看完书后,最好能合上课本,独立回忆一遍,及时检查预习效果,强化记忆。同时,可以初步理解教材的基本内容和思路,找出重点和不理解的问题,尝试做笔记。这样自学能力在不知不觉之间就得到培养。预习虽然有上述那么多的好处,但是,并不是每位同学都能按上述要求认真做的,由于各科负担都比较重,导致多数同学没有时间去预习,或即使预习也是浮光掠影、蜻蜓点水地看一遍书,感觉都看懂了,上课时不能全神贯注地学习,某些隐患由此而来:(5)认为本节所学内容已懂,心不在焉。这类同学上课时常会走神,认为没有必要再仔细听课,不能跟着老师思路去分析、思考、练习,自己另搞一套。其实,老师上课一般都不会照本宣科,对容易出错的地方老师会设计一些例习题,让同学通过做题加深对问题的理解,如果你不当心就会留下隐患。(6)自以为是,理解不深刻。有些同学在预习时觉得书上的内容已经理解,其实理解不深刻,甚至有错误。但由于自己不知道,上课时却对此不屑一顾,去做“上点档次”的题目。有时会出现难题会做而简单题却做错的现象。尽管预习有那么多的好处,但实际上由于高中各科作业量都较大,相当多的同学在完成当天作业后已经没有时间用于预习了。即使勉强把书看一遍,那样的预习是没有效果的。对一些学有余力的同学要预习,不妨按下述提纲进行:1. 理出本节(或一个自然段)的知识结构(或画出框图),记住有关的定义、定理、公式;2. 试做书中的例、习题,并把自己的解法与例题比较优劣;3. 总结出本课的重点、难点以及突破难点的具体方法、把解题经验上升为数学思想方法。4. 记下前三步中遇到困难和思维障碍处,以便上课时认真搞懂,课后尽可能整理笔记,并与听课前比较,看有多大进步。 以上提纲仅供参考。课前老师如能给出有针对性的提纲是最好的,经常预习的同学可能有自己一套方法,那也很好。
扫描二维码,关注公众号“文卫星数学生态课堂”
文卫星:高三数学开学第1课开场白两篇
文卫星:高一数学第一课(引言)教学实录
文卫星:新教材必修1 每课讲与练 第2讲集合的关系(精讲篇)
王小国:基于结构、合理联想构造——致王芝平老师公众号的两道题
文卫星:必修1 第1讲 集合的概念(训练篇)B、C组答案
王芝平:一道俄罗斯数学竞赛题的简单解法
文卫星:必修1 第1讲 集合的概念(训练篇)C组+A组答案
王芝平:数学解题要本质、自然、规范、简单 ——数学通报第2548问题的一个新解法
王芝平:再用“参数范围迷人眼,必要充分常相宜”解题
文卫星:新教材必修1 每课讲与练 第1讲 集合的概念(精讲篇下)
徐海东:解题回归定义
文卫星:新教材必修1 每课讲与练 第1讲 集合的概念(精讲篇上)
于莺彬、刘海龙:高中数学情境创设的策略探究
李昌官:素养为本的高中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 ——兼谈“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起始课教学
李昌官:素养为本的高中数学单元起始课教学 ——兼谈“平面向量及其应用”单元起始课教学
王怀学、翟洪亮:基于数学核心素养下科学预设与精准教学实践的思考
“写作学习”视角下的“好记性不如烂笔头”史嘉:
吕增锋:集体备课的核心:理解教材 ——以“平面向量的实际背景及基本概念”为例
更多内容请查看公众号菜单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