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抗战前后,上海滩的密派界往事随谈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2-03-18


最新:友谊之光——2019年·橡树·成都洛带·读书音乐聚会~花絮

由军事角度,详说珍珠港事变

钓鱼城大战,历史在此拐弯

最后的炮台——南京会战、南京屠城八十二年纪念说

太平洋战争,日本南方军的出击

西安事变八十三年:再说事变和平解决及日本对西安事变的影响

走出历史的负累——南京大屠杀八十二年祭

成都二仙桥的三线建设往事漫谈——宏大叙事后面的平淡感慨

当承诺可以失效:详说逊帝溥仪被逐紫禁城经过

漫说、考究孟良崮会战的多点细节

由满清逊帝到伪满执政

前说孟良崮战役:由淮阴战役到首战涟水

孟良崮战役前说:鏖战涟水

电影色戒剧照


1

说起密派这事,先从一首歌开始吧。


美酒飘香啊歌声飞,

朋友啊请你干一杯,请你干一杯。

胜利的十月永难忘,

杯中洒满幸福泪


——听过没有?


上个世纪70年代末期,人们上街敲锣打鼓,特别明白,特别觉悟,特别热烈,特别庆贺。


在1976年,也就粉碎“四人帮”的那年,这首歌,燃了,家喻户晓。


这首歌曲的作者,叫施光南。当年,他被誉为人民歌手,名气很大。


然而,很少有人知道,他的老爹,叫施复亮。另外还有一个名字,叫施存统。当年,同样也是一位超级的牛人。


这么说,可能大家对施存统也没什么了解。但是,说起施存统当年的下属,一个比一个出名。


你总听说彭湃吧?要不然,周佛海呢?


反正,在1920年6月,施存统和陈独秀、俞秀松、李汉俊、陈公培等5人在上海老渔阳里2号的陈独秀寓所开会,决定建立组织。


相传,最早的组织五人,便是他们。


可谓牛逼。


转眼,到1921年,施光南的眉清目秀的老爹施存虽然年轻,但名声很大。和张太雷、瞿秋白、恽代英等齐名。


想当初,上海滩,施存统和他带出来的周佛海,都是口若悬河,宣传苏联专业化程度最佳的好把式。


陈独秀、戴季陶器重有加不提,施存驰骋上海滩,拳打脚踢处不顾数年,早就是业内人士敬重三分的密派界元老。


现在说起当年的上海,知道陈独秀、戴季陶却不知道施存统,遗憾。


电影色戒剧照


2

戴笠为第二处处长。丁默邨为第三处处长。


那年秋季,小裁缝兼裱画出身的湖南省二师毕业生丁默邨,作为向往秘派事业的晚辈,拜见了正忙于在上海滩挥斥方遒的施存统。


施存统反复考察,终于举手点赞。


于是,来自湖南常德的丁默邨很快被施存统梳妆打扮一番,油光水滑也成为一个职业秘派。


当年,戴季陶、施存统、陈立夫、周佛海都是秘派界的大佬,日常生活大致吆喝小弟跑腿办事然后泡茶嗨烟。


没事,各位正好合一桌麻将。


——有档次的革命家没事坐在一起搓三圈麻将,这在当年的上海滩,确实是非常符合常情的事情。


密排被发回老家丁默邨回到上海,正是通过施存统声色不动的举荐,这才得到了一桌麻将大师们的赏识。


于是,戴季陶、陈立夫、周佛海这三人也非常符合常情地当上了丁默邨的大哥。


最后,丁默邨职业地归了陈立夫。


陈立夫当年搞出来的CC机构初露雏形,出于职业习惯,甚至施存统对CC机构也很好奇。于是,存统授意丁默邨拜门入室查看究竟。


于是,不仅干练有加,还会熬米汤、炼药水、写隐形字,丁默邨耍出几招绝活,陈立夫看得欣喜,顺便就将年轻的丁默邨收入了CC山门。


转眼,1925年。


凭三脚猫的苏联兵运技术,靠熬米汤写隐形字的功夫,丁默邨潜入,并且轻松策反渤海舰队三艘军舰。


三艘军舰由上海外滩南下,直奔广州。


这可是当年远东秘派界堪称超级经典的策反。


陈立夫啧啧称奇,大加奖励。


丁默邨闹出这么大的动静,成就斐然那时,后来在上海滩闹得威风八面的顾顺章、康生、陈赓,还是只不过是业界初出道的学徒。


陈立夫更加青睐丁默邨,好吃好喝,再谈谈好的理想。


电影色戒剧照


一来二去,等到1927年,施存统娇妻卷铺盖远走,爱情失意之下,写了《悲痛的自白》。这时,他找丁默邨,丁默邨没有理喻施存统的“痛苦”,而是来了个不听使唤,扬长而去。


就此,施存统退隐江湖。


而丁默邨则和施存统分道扬镳,由卧底而终于甘心当了CC铁杆红人。


当然,陈立夫也绝不会亏待麾下这位忠心耿耿的干才。


1934年,军事委员会抽调情报精英,成立整肃军队军令和针对日本的情报机关,即军统。


戴笠为第二处处长。陈立夫一手提拔,丁默邨跃升第三处处长。


事业如此顺手,前途大好光景。


但是,丁默邨怎么在抗战爆发,却沦为汉奸?


这事,还得说到周佛海身上。


——书上说,周佛海财迷,而在1924年脱党。


3

在密派界,混到这个份上,爽不爽?!拽不拽?!


传闻,周佛海因为贪财,不服规矩,不按照月入240大洋,缴纳20党费的条款履行责任。


因而,周佛海脱离革命。


现在看来,月入240大洋却吝惜20大洋支出,周佛海显然短视。


——估计老周家的人逢年过节打牙祭唠家常,谈起这件往事,定然是跺脚捶胸地悔恨。


闲话。


话说当年,确实是一个万花筒般的世界。


武汉、广州、上海、沈阳、西安、太原,到处都差人。只要你有才,总有老大想方设法拉拢你。


周佛海恰好就是大家公认的一等一的人才。


周佛海出名早,当过陈独秀的代班。和陈公博、梅思平等人齐名,都是那年响当当,油晃晃的“五四”招牌嘴炮。


在施存统心灰意冷退出江湖,痴迷老婆儿子热炕头之后,江湖人才匮缺。


索性,戴季陶一伸手臂,把周佛海举到更风光无限的位置,当上了中统前身的清白团,以及军统前身复兴社的双料老大。


这年,同样是密派界明星的邓发、李克农等人,正准备一路雪山草地去抗日。潘汉年则混在上海滩,昼伏夜出,厮混路边小面馆,生活艰辛,工作艰险。


——密派界全面不景气,唯有周佛海风生水起。


当年,戴笠见到周佛海,都得立正稍息打敬礼。


派界,混到这个份上,爽不爽?!拽不拽?!


通常,在旧社会,嘴炮炮将,大多是派天才。反之,派天才通常大多也是嘴炮名将。


比如康生等,亦然。


电影色戒剧照


——混在秘派界,丁默邨认定前辈周佛海智勇双全,被嘴炮轰击信心动摇,当然也非常合乎人之常情。


写到这里,捋不清一个环节。那就是海、默邨等人混的风生水起,风光无限,却又为什么手捏电门,大脑短路,偏要颠儿颠儿随汪精卫当汉奸呢?


直到现在,很多研究抗战史的论述,多是推测、猜测,语焉不详。


无端猜度没意思,就此省略若干字。


4

一回国,李士群就和康生、陈赓同在特科,同为密派界新秀。


这时,该说说李士群了。


——他年少时候,应该是长得超级帅。否则,也不会初混上海滩,饿晕大户门口,被富家千金看上,美女救英雄,搀扶喂汤,一举入赘,由此开始成名。


派界,李士群算是晚辈。


但是,李士群绝对是秘派界后起的学院派精英。


苏联开创最早的现代世界特工体系,算得上现代科学派事业的开山宗师。在苏联秘密警察学校经过系统培训、学习的李士群,回到国内,当然就是正统秘派学院派的代言人。


他是有文凭的派界的娇子。


当然,去苏联秘密警察学校培训的人很多。


现在俄罗斯解密,说当年800中国学生留学这个专业。这些人学成回国,当然大多都是密派界的干才。


比如被誉为远东第一特工的顾顺章等。


当然,这个不是本文关注内容。这里,仅说李士群


李士群确实太帅了。他一回国,帅得就和康生、陈赓同在特科领薪水。


和其他人不同,李士群初入特科即安排在第一科。


——第一科为周总亲自指挥,实际上特科指挥机关,是特科中枢。堪称要害中的要害。


第一科当时还有一位名人,便是后来的上将李克农。


苏联的多次培训、苏联特工组织的多年历练,再加上特科一科的耳濡目染,李士群自然谙熟了红队模式、流程、人事、实战、暗杀等业界顶尖技术。


特科,最先是正智剧特务处。主要工作为三大任务一不许:


搞情报、搞叛徒、搞各种特殊任务;不许在内部互查


特科当年,是上海滩甚至整个远东最拉风的派界组团。


尤其鼎盛期间拥有40多名成员的红队,更是秘派界巅峰暗杀传奇。


红队装备精良,以刺杀白鑫、范争波、何家兴、何芝华、顾顺章家属等人,享誉世界业界。


当时,上海号称冒险家的天堂,更是远东、国内秘派的主要战场,主要市场。日常的上海,暗流涌动,各路派大佬,相互狠命做空,你死我活。


——看过电视剧《潜伏》的朋友,自然知道,秘派最重要的,是人才。


看见人才,立刻开挖,就成为当年上海滩秘派界主要的日常大戏。


人性可悲。


即便如李士群这样的魔头,当年,被当做人才挖来挖去,原本挖来,也不过是一颗微不足道的棋子。



5

各路线索往往会纠集与李士群关联。


很快,在上海滩打拼的李士群,被他的师兄顾顺章不知轻重地卖了。


李士群很快被捕却又很快风平浪静。


特科并没有和李士群计较,反而继续向李士群下达任务。蹊跷的是,李士群接受任务,还刺杀中统一位重量级人物。


而中统得悉李士群行刺全程经过却恍然不觉,并没有和李士群为难。


蹊跷不蹊跷?


抗战在即,李士群不过是中统体系的一个无关轻重的中尉,依然四平八稳地生活。看来看去,好像颇有几分立体秘派的样子。


就这样,不显山不露水,李士群权作一个小人物,苟且地工作并且生活在一个小办公室里。


谁也不会料到,看似平淡的李士群,却在后来,成为汪伪,乃至远东情报世界的风暴之眼。


20世纪前半叶,上海滩算得上世界级的派大舞台。


苏、日、美、英等世界各国秘派和中国各路秘派竞相献技,为历史留下难堪一页。


当年看似让人津津乐道的一段群雄争霸的谍战往事,本质不过是尔虞我诈达到极致。这些故事,很多当年爆发的抗战有关,甚至关系到后来的内战格局。


当然,作为历史事件的观光者,很多时候也只是走马观光。


其中隐情,细节,自然难以详悉然,释然。


只是,各路线索往往会纠集与李士群关联。


6

汪精卫发声,亲自斡旋,要求“76号”和军统停战。


按照一般的说法,李士群策反丁默邨,挂牌成立了76号特工总部。


就此凭空上位,一夜之间成为把持76号特工总部实际权力人。


之后,李士群和戴笠各率76号、军统,开始了抗战史上,派界的巅峰斗法。


电影色戒剧照


76号和军统血拼,曾经一度让周佛海、丁默邨七窍生烟。


谁都知道小鬼子长不了,这种自断后路的做法,全然不可思议。


然而,76号特工总部已被李士群掌控,有名无实的周佛海、丁默邨也得自找门路,各自慌忙和军统联系。


李士群显得比较超脱,一心一意和戴笠在亚洲秘派战场炫技比拼。


一时之间,暗杀、爆炸、策反、绑架,两人斗得热火朝天,不相上下。等到了李士群羽翼丰满,在上海滩打主场的时候,形势更是大乱。


李士群“76号”有日军支持,自由进出租界任意行动。尤其破坏国民政府抗日敌后金融上,更是痛下杀手,祸及无辜银行职员数百人被冲锋枪扫射死亡。


李士群几番扫荡,潜入敌后的军统、中统特工大量被捕杀,军统在上海区域陷入完全瘫痪。


眼见日寇、汪伪大势江河日下,李士群还如此血拼国民政府,周佛海跺脚着急。


于是,周佛海找到汪精卫讲述因果,当然重点讲的还是后路。汪精卫眼见日寇摇摇欲坠,于是,强令“76号”和军统停战。


上海外滩一代大亨杜月笙在香港,受丁默邨、戴笠委托,致电双方,当了挂名的斡旋中间人。


——由此可见,当年的有钱人能当大亨自然有大亨的道理。


李士群本心不想休战。碍于汪精卫亲自出面,也只得顺水推舟,停止了对军统的较量。


不过,他还是眉头一皱计上心来,亲自设计了潘汉年与汪精卫的会晤。



5


汉奸找后路,都是断头路。


当时,潘汉年心腹特工,绝美佳人关露,正被安插于李士群身边。


像李士群这样的密派界超级精英,会没有察觉“被安插”?


显然不可能。


所以,关露更像是潘汉年与李士群的联络线人。


这段故事,以及军统特工郑苹刺杀丁默邨的故事混在一起,王家卫脑洞大开,于是,《色戒》热映。很多人靠看电影,倒是了解当年神秘的“76号”,以及易先生——其实,颇神似李士群。


丁默邨当时已被“76”号架空。出任一大堆汪伪政府、伪军的要职。


然而,让他苦恼的是,汪伪政府不知不觉间,已经走上苏联以特工控制军政的模式。隐隐约约,丁默邨有名无实。而官不显达的李士群,却凭借“76”号,隔三差五,在汪伪军政各个关键位置安插不少的亲信。


吹一声口哨,漫山遍野的汉奸都对李士群献媚。


这场景,丁默邨不舒服,周佛海也不舒服。


——凭空冒出来这个神秘的后辈,怎么就这么厉害?


军统特工郑苹刺杀丁默邨失败,身份暴露,被李士群命令机枪扫射,惨烈牺牲。


但是,李士群没有杀关露。可能李士群也企图为抗战胜利留下后路。于是,通过关露斡旋,汪伪军在上海、江浙郊外扫荡、游击,有惊无险外却并没有出格。


当然,关露在后来,还是因为这段密派经历陷入麻烦。


李士群在周佛海的斡旋下,利用关露而一力安排了潘汉年和汪精卫会晤密议。


这次会晤,成为潘汉年、关露等人后悔不迭的人生憾事。


甚至,祸及周佛海托孤潘汉年的次子周幼海。


闲话。


李士群确实做事不留余地,最终被日军、汪伪、军统三方妒恨之下,几乎联袂行动,下毒暗杀。


——这位被日军称为“孩子夜啼闻名而收声”的远东超级特工,权倾一时,最后,无非一枚弃子。


军统想杀他,他是汉奸;汪伪想杀他,因为他利用特工操纵汪伪军政,断了周佛海和丁默邨的后路。


至于,连日本人都想杀他,可能,是因为李士群确实长得太帅了吧。


于是,这位受训于苏联秘密警察学校,参加苏联三大秘派机构之一苏军总参谋部情报总局(全俄肃反委员会即国家政治保安总局、共产国际联络局),有着国内丰富特战、谍战的一代秘派精英,在自己都出乎意料之间,挂掉。


后来,大家都知道,汪精卫死了。


电影色戒剧照


1945年9月,日本投降了。


早早和军统建立关系的周佛海、丁默邨兴致勃勃带领汪伪政府和一万余装备精良的伪军,多次抵抗新四军向上海、江浙大城市进军。


最后,他们得以国民政府军委会上海行动总队总指挥,军委会浙江地区军事专员要职,向国民政府完成了上海及江浙一带重要城市的战后接收。


接收完毕,周佛海和丁默邨在军统保护下开始低调隐居。


一切,看去似乎即将风平浪静。


然而,突如其来的舆论揭爆了周佛海和丁默邨这两位超极汉奸的现状。于是,大江南北舆论哗然。


很自然,两人也就成为弃子,先后被军事法院审判后,枪毙。


早早名义上脱离秘派业界的施存统,相对上述之周佛海、丁默邨、李士群等人,显然走路更为稳当。


施存统在抗战期间二婚生子施光南。抗战胜利,常驻国统区的施存统再燃政治抱负,组建民建,专门时政拍砖,和若干专门批判国民政府的各派大佬结成莫逆。


后来,施存统位居副部,显赫一时。死于文革时期。


可谓楼起楼塌,才是真的历史。


祝好友们冬安,关注朋友可以注明、添加我的微信zksd1222。

以文养文,三点一转,良心原创,还望支持。

高华,意味着一种新的思考

大明帝国启示录:就纯粹军事科技去看大明帝国的灭亡

大明帝国启示录:屯门之战与世界之窗

真实的潜伏:军统电台案始末(上)

新1军和税警总团的抗战八年

浴血河西:古浪峡突围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