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橡树 | 俄乌战争观察:外援入场,决定巴赫摩特战局的最后走向……

流浪的橡树 流浪的橡树 2023-04-03

诺门坎会战全景回望:苏军和日军到底谁更厉害?
1979年中越边境战争订阅文章文集
从张艺谋拍电影,漫说宋高宗和刘阿斗那些历史……
南宋往事说:和谈,也是一种有效的抵抗……
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3月1日)
回望1979年中越战事四十四周年:全面解读老街、谅山和高平战场…… 
俄乌战争观察:守住巴赫摩特,就是乌军对俄军的一次战略破局……
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还在乌克兰人手里……

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弹性、机动的防御战,将会继续进行……

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之战正在演变为一场“斯大林格勒之战”


(图1)3月8日为顿巴斯战场简况图(希维尔斯克字样为误标,无效),红色圈和红色箭头为俄军重要目标、近期攻击方向;篮圈为乌军重要目标。

2023年3月8日,俄乌战争持续第378天。

这里,谨向女性读者们对我“硝烟弥漫”的战争系列文章的支持,表示感谢,同时向诸位好友、读友致以“三八节”问候,遥祝各位春花烂漫,身体健康。

继续今天的俄乌战争分析与综述。

写俄乌战争的人家很多,但是很少有人愿意将俄乌战争所有主题文章汇成合集。

毕竟,较少有人愿意沉心耗时去搜集、分析相关战争态势图、简况图、指标图、数据与资料、简要新闻等等资讯、素材去写俄乌战争。因而就算写了多篇文章,“观点”难免前后冲突,整体也难成体系。

本文综述最新俄乌战争,因为涉及较多关联分析、常识、战略等等在此前多篇文章均有体系化综述,因而温馨提示读友在阅读新文章时候,不妨抽空查阅《高科技总体战与混合战争:流浪的橡树的俄乌战争全集(更新至3月1日)》相关题目文章。

显然,今天的俄乌战场的中心战场依然是巴赫摩特战场。

巴赫摩特为俄乌战争主要战场之一,在往期的多篇文章,我对巴赫摩特战场多方面、多层面都分别有较详细分析。

其中,在2022年12月18日,俄军继续向巴赫摩特推进,乌军也相继调动精锐驰援巴赫摩特战场,我在《从巴赫摩特战事,看俄乌对博顿巴斯战场》推演认为“巴赫摩特城市防御战就此展开”。

当时,很多分析机构认为乌军实施战略机动防御,且正在苦撑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等待西方国家援助新一批装备、物资,应该不会无谓消耗兵力在巴赫摩特硬钢俄军。

同时,网络、电视更多的所谓“专家”们也顺势夸夸其谈,断定乌军在巴赫摩特战线无法抵挡俄军雷霆一击。

然而,我综合分析乌军从南方赫尔松战场、西部地区快速调动精锐部署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纵深地区;乌军有较强战略意愿反击巴赫摩特以北的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俄军在重点进攻巴赫摩特同时,还在巴赫摩特以南逐渐发力强攻顿涅茨克以西外围战场等等情况,认为:

“巴赫摩特为沿M-03公路推进斯拉维扬斯克的门户,是乌军希韦尔斯克-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外围战场的防线的核心,战略位置十分重要,对乌军而言,万一失去巴赫摩特,即意味乌军顿巴斯南线战场防线被突破,为战略级别的失败。”

当时,无论挺俄挺乌媒体,基本援引墙外流行观念,认为巴赫摩特对乌军而言,不具有必须固守的战略价值。

——数月以后,巴赫摩特战事进程与态势比较近于我的推演。

3月7日,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在明确增兵巴赫摩特之后,公开表示,“假设俄军占领巴赫摩特,将会夺得通往克拉马托尔斯克、斯洛维扬斯克和顿涅茨克州其他关键定居点‘战略路口’”。

显然,巴赫摩特正在事实上变为俄乌双方在顿巴斯战场的“制高点”。

我在后续多篇文章延续这个逻辑继续综合更新战况、资讯继续推演,认为巴赫摩特为顿巴斯地区交通枢纽,乌克兰可能会继续向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纵深地区部署重兵集群,主要原因为三:

其一,加强巴赫摩特防御作战,守住俄乌双方在顿巴斯战场的“制高点”。

其二,乌军巴赫摩特集群可以酌情战况,随时南下驰援顿涅茨克外围战场。

其三,乌军如果成功反制俄军无差别战略轰炸,等到外援到位、战机成熟,乌军顿巴斯南线集群即可凭借巴赫摩特交通便利,快速转身,反手在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线发起战役规模的反攻。

就此,我认为这是乌军进退兼顾的较优战略部署,从而推测巴赫摩特防御战大概率将趋向一场持久战、消耗战。

2023年元旦、2日、3日,克里姆林宫及俄军完成战略调整,完成了2022年的“特别军事行动”向2023年“卫国战争”的转型,继而调集“动员兵”补充一线作战部队,选在顿巴斯战场北线斯瓦托夫-克雷明纳战场;南线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地区战场,向乌军防线发起了新一轮的大规模地面攻势。

于是,被乌军在9月哈尔科夫反击战、10月利曼反击战、11月进军赫尔松等等进攻中,陆续打哑、破声的俄媒及网络挺俄小视频也就开始普遍回暖、活跃起来。

瞬间,各款援引俄媒的激昂战评,各款配上“乌拉”呼喊和“雄壮”音乐的小视频流行网络,使得很多朋友无论挺俄、挺乌都是纷纷上脑,出现了俄军在巴赫摩特横扫乌军大胜在即的“幻觉”。


然而,实战并非如此。


炮火下的巴赫摩特城区。

巴赫摩特外围的俄军。

这段战事期间,较多媒体援引英国IISS机构、美国ISW研究所、荷兰Oryx机构相关分析,评估认为承担巴赫摩特主攻的瓦格纳佣军伤亡超过2万人,俄军整体与乌军伤亡交换比为5V1。

鉴于顿巴斯战区极端不利攻击作战的天气、自然环境,我认为俄军作为进攻方硬钢巴赫摩特乌军工事群,伤亡惨重实属必然。

就此,我撰写多篇文章分析巴赫摩特态势,分析认为俄瓦格纳佣兵发起攻势已经伤亡惨重和消耗大量弹药,俄军可能无法承担这样的损失而不得不稍微放缓巴赫摩特攻势。

同时,观察乌克兰将第3突击旅等多支按照北约标准新建精锐部队不断调往战区,继续梯次部署在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纵深地区,使得这一区域已经成为乌军兵力最多战区等等情况,也就继续确认乌军的坚守巴赫摩特的决心、能力。

(细节参考《俄乌战争观察:从巴赫摩特、顿涅茨克到斯瓦托夫的新年攻略谈》等)

2023年1月,俄军凭借机械化作战的库存、劳力、产能和资源的绝对体量优势,继续向乌克兰发起无差别战略轰炸、继续向顿巴斯战场发起“炮火洗地”为主的地面攻势。

这时,乌克兰承受俄军狂轰滥炸,全域基础设施及电网形成大面积破坏,每日作战消耗极大却迟迟等不到新的外援物资进场,诸多情况日愈恶劣,乌克兰战略优势逐渐失去,也就进入了哈尔科夫反击战以来的至暗时刻。

——外援迟迟没有入场,使得乌军重兵部署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纵深地区的战略几乎失效。

2023年2月,克里姆林宫继续以政治、外交、以及“核威慑”等等手段,极力滞缓国际外援乌克兰。 同时,俄军还将主要战略方向调整到顿巴斯战场,试图将俄乌战争定性为承载俄乌传统私怨的“顿巴斯战争”,在军事及战争面上,滞缓国际外援进入乌克兰。

俄乌战争爆发不久,我即多次强调了乌克兰抗战的二个根本:

一为乌克兰军民的抗战意志。

二为北约、欧盟、G7及英、美等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的援助。

可惜,从2022年乌军进军赫尔松战场,夺得俄乌战争战略主动之后,直至2023年3月,北约、欧盟、G7及英、美等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可能是为了政略、战略控盘俄乌战争,又或者认为乌军夺得战略优势有了松懈之意,总之,盟国们形成了多个纸面上的援乌计划,却似乎到了至今,都没有出现在俄乌战场。

这段时间,乌克兰人只能凭借抗战意志,艰苦抵抗俄军攻势。

在2月至3月期间,俄军总参谋长格拉西莫夫大将急于烧火建功,指挥俄军不惜以付出极大伤亡和物资消耗之代价向西突击,终于在巴赫摩特以北索莱达尔、以南克利什基夫卡形成两个凸出部,在地图上对巴赫摩特形成南、北、东三面围攻态势。

俄军三面炮火每日狂轰滥炸,乌军在巴赫摩特城内及巴赫摩特河东岸地区陷入苦战。

然而,如前文所述,巴赫摩特为乌军希维尔斯克-巴赫摩特-阿夫迪夫卡及顿涅茨克外围战略防线的重要节点,“并非如马里乌波尔那样的孤城、或者北顿涅茨克位于战线端头”,故而俄军如是无法击破乌军战略防线,就谈不上合围乌军。 

同时,根据战前部署,乌军在巴赫摩特南、北、东三面均为作战方向。如此,乌军凭借城内钢筋水泥建筑及地下工事,以巴赫摩特河等水系为屏障,得到城西远程炮火支持,完全具有正面硬钢俄军攻势的战场条件和兵力、火力。

这样,俄军即便以进攻马里乌波尔、马林卡的那类毁城夷地的攻城模式,在短期之内,实难从巴赫摩特南、北、东三面取得突破性进展。

俄军发起毁城夷地的攻势,使得巴赫摩特的河东地区几乎被夷为平地。

(图2-1)3月7日晚间,巴赫摩特-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战场乌军配置和态势简况图。


(图2-2)3月8日俄军发布的巴赫摩特简况图,红色箭头为假设俄军后续攻击方向。


我在昨天《俄乌战争观察:巴赫摩特之战正在演变为一场“斯大林格勒之战”》综述认为:


目前,乌克兰总统及乌军高层一致决策增兵巴赫摩特,同时乌军集结重兵次序配置,在巴赫摩特-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纵深区域已经形成了城区战场、城西战场、乌军战略二防区域等防线。


如此态势,乌军以巴赫摩特核心战场滞缓俄军、消耗俄军;还可在适机退防巴赫摩特西区及西郊外围阵地、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防线,凭借有利地形、永备工事,以精锐机动集群和主要远程打击火力,继续机动、退后作战,继续以野战硬钢、滞缓、消耗俄军的南、北集群的后续攻势。


可以预见,乌军只要守住了巴赫摩特西区及西郊外围阵地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恰西夫亚尔防线城西防线,就存在可能将巴赫摩特城之战演变为俄乌战争的“斯大林格勒之战”。

那么,乌军如是继续迟迟无法得到充足外援,因而无法守住这两条防线呢?

俄军将有两个选择。

其一,鉴于巴赫摩特战事消耗极大,俄军将会较长时间驻军巴赫摩特,利用乌东铁路线囤积物资、补充兵员,或者为稳定顿巴斯南线战场,避开乌军城西防线及战略二防区域,选择向巴赫摩特西南方的恰西夫亚尔-科斯蒂安季尼夫卡轴线发起攻势。

夺得科斯蒂安季尼夫卡,俄军极有可能将巴赫摩特-科斯蒂安季尼夫卡战场与顿涅茨克外围-阿夫迪夫卡战场连成一片,稳定顿巴斯南线战场,酌情国际政治、外交及战场态势,再作后续战略调整。

这是俄军较优战略选择。

其二,俄军沿袭现在的分散兵力、四面出击战略,沿M-03等公路线、巴赫摩特-克拉马托尔斯克铁路线,直接向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推进,寻求与乌军进行一场对决顿巴斯战场战略走向的 “天王山之战”。

此前,2022年7月,俄军就是利用政治、外交手段及扎波罗热核电厂危机问题,持续滞缓西方国家外援进场,继而夺得了北顿涅茨克、莱西昌斯克,对乌军斯拉维扬斯克-克拉马托尔斯克城市群形成三面五点战略围攻态势。

(参考《俄乌战争观察:谁来决定斯拉维扬斯克的决战?》 《俄乌战争观察:顿巴斯战场的“天王山”之战《俄乌战争观察:重新来一次顿巴斯“天王山”之战?》


这时,俄乌战争走向完全系于北约及美、英、德、法等国能否走出迟缓,徨,犹豫的一念之间。


好在,北约及美、英、德、法等国快速回神,决意援乌。


于是,8月,海马斯入场了,北约与英美等方面也在“高科技灰色地带”助力乌军。


就此,乌军得到足够的外援,利用俄军兵力不足、战后休整和补充物资战机,以“烟头攻势”发起远程打击,有效滞缓和遏制了俄军后续攻势。


9月,乌军发起哈尔科夫反击战,一举击破俄军布局,扳回战场态势,也就有了后续的利曼反击战、进军赫尔松等等战绩。


由此可见,足量的军援,确属乌军破局2023年俄乌战争的关键。


战至2023年3月,西方外援继续没有入场,俄军凭借浓烟滚滚的“夕阳武器”的数量和体量的优势,确实已经扳回了战局。


现在,乌军在巴赫摩特战场及整个顿巴斯战场态势虽然相比2022年7月态势较为乐观,但是,乌军抗战物资和高科技作战必须依靠外援。


如此来看,虽然乌军在斯拉维扬斯克城市群-巴赫摩特纵深地区,凭借地利,较优地配置兵力,形成数道战略防线,在理论上确实并非俄军轻易可以突破。


但是,如果北约、欧盟、G7及英、美等五十多个拉姆施泰因盟国的物资继续滞缓入场,还是可能为乌军精心布阵的巴赫摩特作战带来极大变数。


这两天,消息灵通朋友都在传闻美驻欧空军司令赫克将军和北约空军司令部的消息,即美军近期将向乌克兰援助射程为72公里的远程GPS制导JDAM-ER增程弹。


这是比海马斯射程更远、更精准和更具威力的远程武器,投入实战堪比战术轰炸机,对俄军70公里纵深地区都会形成直接威胁。


然而,这个消息还是局限于新闻。


或者,政治家们正在考虑外援入场的最佳时间,或者外援可能正在路上……


总之,新闻是无力改变战场态势。除非听到JDAM-ER增程弹如海马斯那样落地的爆炸声。


爆炸声没响之前,政治博弈继续在桌面下、在“暗箱”里计较,显得颟顸、混沌、模糊,总使人为之心累、焦躁、不安和愤怒。


我想,这应该是苦苦等待外援进场的乌克兰一线官兵的心情吧。


俄乌战争再次进入了类似2022年7月的关键阶段。


那么,希望与诸君同行网络,观察乌克兰的外援何时入场,如何决定巴赫摩特战局的最后走向……


发稿太晚,还望朋友抽空三点一转支持。

感谢诸君情谊,遥问春好。


点击关注流浪的橡树。
私人微信,简单说明,然后交流。

2023年3月8日
橡树·广都·铭贤堂。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