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蹭老式”消费兴起为哪般

章志鹏 当代江西 2024-05-12

从过去“只买贵不买对”到现在“注重产品性价比”,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转变的背后是他们对物质生活的重新定义。这种背景下,“蹭老式”消费现象走红消费市场。


去老人家食堂享受物美价廉的菜品,到老年大学学习茶艺,加入“夕阳红”旅游团体会休闲旅游……近来,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闯入老年人的生活场景,这些被认为专属于老年人的消费习惯,正在被年轻人重新发掘。
很多年轻人开始沾老年人的光,享受专属于老年人群体的便利,这种新的消费动向也被称作“蹭老式”消费。网络上,许多年轻消费者分享他们的“蹭老”消费体验,引发热议。
是什么吸引了年轻人“蹭老式”消费?大量涌入老年人消费场景的年轻人会挤占他们的资源吗?我们就来聊一聊这件事。

年轻人“蹭老式”买菜。

购物节减少囤货、购买折扣商品、不再频繁更换手机、注重性价比……在如今的消费市场中,一股“反向消费”的风潮正在年轻群体中悄然流行。
不是奶茶外卖买不起,而是老年食堂更有性价比。年轻人不再被华而不实的宣传和昂贵的品牌价格所迷惑,转而更注重商品的实用性和性价比,老年食堂就是典型代表。
由于老年食堂提供的是社会服务,其主要目标并非盈利,价格普遍不高,中青年一餐的价格大约在10元到20元之间,老年人还有相应的补贴。
例如在广东的某些老年食堂中,60岁以上老年人享受政府补贴,实际每餐低至6元;在北京市有针对老年人的就餐补贴政策,提供每天5元的就餐补贴。
老年食堂成为舆论关注的焦点,与其说是社会消费降级的表现,倒不如说是如今的年轻人更期待能够多吃上几顿好吃不贵、没有套路的饭。
老年食堂卫生有保障,菜品健康易消化,饭菜多清淡,质量好。毕竟这些藏在社区里的食堂,多数都有街道乃至政府的背书,而且老年食堂价格普遍比市场价低,饭菜实惠。年轻人生活压力大,在老年食堂能省钱,伙食也不错,关键还管饱。
老年食堂方便快捷,服务好。本来就带有公益性质的老年食堂,为了照顾老人,大多数从业者态度都比较温和。年轻人也需要被尊重,况且现在大多数都是“手残党”,连买菜杀鱼都望而生畏,能做一顿好饭的更是凤毛麟角。
对不少在大城市打拼的年轻人尤其是那些从事外卖、快递、主播行业的年轻人来说,平价的老年食堂仿佛成了一个避风港。能让那些“暂时不太富裕的年轻人”吃上了一顿安稳且体面的饭,以便更好的投入到工作中,老年食堂无疑是一个相当不错的选择。
不仅是在餐饮行业,“蹭老式”消费在旅游行业也普遍存在,年轻人参加老年人旅行团已不再稀奇。去年国庆长假期间,“抢占老年旅游团”成为社交网络热搜。不少年轻人袒露,老年人旅游团行程轻松,价格便宜,可以安心享受旅行。

网友“晒”出老年食堂用餐感受。

跟着老年人来消费,既实惠又不贵。正如部分网友调侃的那样,“相信消费体验官”“少走50年的弯路”。
从过去“只买贵不买对”到现在“注重产品性价比”,年轻人的消费观念转变的背后,是他们对物质生活的重新定义。这种背景下,“蹭老式”消费现象走红消费市场。
追随老年人“避坑”。随着经济水平的提高和消费观念的转变,年轻人对物质生活的追求不再满足于简单的“实用”和“需要”,而是更加注重生活质量和消费体验,尤其是面对名目繁多的消费陷阱,年轻人既疲惫又无奈,跟随老年人“盲选”成为了一种降低消费风险的最佳选项。
他们开始认可老年人的消费经验,买菜、下馆子这些日常琐事跟着老年人作选择,能够大大降低踩坑的概率。他们愿意追随老年人去发现那些此前没有注意的经济实惠,这对追求效率的年轻人来说,相当于免去了决策的过程。
精打细算过日子。当前复杂的经济形势和巨大的就业压力让收入本就不高的年轻人更要精打细算,他们不再今朝有酒今朝醉,而开始为明天的不确定性做准备。他们懂得把钱花在刀刃上,在消费时更注重实用性,不愿为一些商业噱头、社交属性支付过高的溢价。
拿老年食堂来说,说到底,年轻人目的并不是新鲜“好吃”,而是手头拮据,支付不起更高层级的消费,希望在可接受的范围内让每个人都能平等地“吃好”。年轻人期待的,不过是自己的胃能得到来自饭食的抚慰。
老年人消费产品更具性价比。随着人口老龄化的加剧,近年来老年群体逐渐成为消费主力军,银发经济日益壮大,各种适老化产品、项目持续升级,老年人消费产品、消费项目也越来越丰富。
年轻人长期受消费欺诈、劣质消费困扰,渴望有更具性价比的消费选择。不管是旅游、餐饮,还是服务行业,针对老年群体的消费场景往往会具有价格更实惠、服务更精细、操作更便捷的鲜明特点,这些成为吸引年轻人的一大利器。

颇受年轻人追捧的老年食堂。

“蹭老式”消费的出现不是偶然,它有着深刻的社会背景和消费行为逻辑,是当前经济社会和消费文化发展的一面镜子,但这种消费转向也引发了不少质疑声。
一边是年轻人涌入老年人“主场”热情高涨,一边又是质疑“争夺资源”的反对声音。人们不禁要问,年轻人是否挤占了老年人的资源,影响了原本目标受益者的利益呢?
从目前情形看,年轻人的涌入不仅没有让老年人的利益受损,反而因为他们的活跃,让原本相对清冷的老年消费场景意外地热起来,物质资源的交换愈加频繁。
老年人对此表示欢迎的声音居多,隔辈间貌似存在一种摸不着的纽带,“蹭老式”消费正在代际交流中发挥作用。在步入老龄化社会的背景下,通过年轻人的冲劲和活力来帮助老年人更好地参与社会活动,也不失为一种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的有益探索。
从更深层次看,“蹭老式消费”有助于拉动当前不温不火的消费市场,成为推动社会消费升级和转型的重要力量。在同一消费场景下,老年人的智慧和经验能够给年轻人以启迪。
对于“蹭老式”消费,无需过度担忧年轻人是否挤占了老年人的资源,老少两种需求都应当被看到、被关注。事实上,年轻人在“蹭老式”消费过程中,不仅适应和融合了不同年龄段的消费观念,消费需求也得到了“解渴式”满足。在此过程中,商家也缓解了经营压力,实现了良性运转。
这一双赢局面告诉我们,要善于打破惯性思维,及时响应市场变化,深度挖掘客群需求,如此方能在充满机遇的银发消费领域中顺势崛起。如果能做到这一点,在这个开放的市场上永远不愁没有机会。

来源:当代江西
原创荐读↘
新年献词|每一步都是向上的力量
万载花炮何以如此闪耀?
从“休养生息”到“生生不息”
玩转“冷资源”释放“热效应”
苏轼苏辙的高安情缘
“江南小切”冻米糖
将孝道进行到底
“鸭鸭”品牌沉浮启示录

“红链助企团”是个什么团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