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栏 | 协作者工具箱:最大化 / 最小化
协作者工具箱 —— 最大化 / 最小化
这是一个特别的信息收集和呈现的工具。
协作者首先问:
「在你的学习经验中,你是如何使自己的学习效果可以达到最大化的?举个例子,那个学习可以是一个朋友在教你怎样学习使用一台新电脑,也可以是你上夜校学习一门新的技术。你是怎么发现,原来你也可以帮助自己,让自己的学习效果最大化?」
需要留意的是,协作者并不是要问参加者,「老师怎样可以更有效教学,或者怎样的环境可以更有效支持我们的学习。」
老师可以很糟糕,环境可以很差,但重点是,这个提问思考的过程是自我赋权的过程。重点是你(参加者)是如何让自己的学习价值最大化的。协作者需要非常清楚这个点,当有参加者提供的答案并不是他们自己有能力做什么的时候,尝试重新厘清你的问题:你是如何做的……
把参加者的回答记录在大白纸上,并跟他们进行互动,让他们给出一些例子,问其他人是否有同感,询问是否还有其它一些想法还没有被团队成员提出来的。
善导「参与式培训」工作坊现场大白纸
当参加者的想法差不多表达完的时候,可以转向另一个提问:「在你的学习经验中,有哪些个人原因让自己的学习效果不如意(最小化)的?」
提问的时候保持微笑,让参加者意识到这是一个坦然分享的时刻,给他们自我表露的机会。在记录下开始的一两个回答后,与他们进行互动,先让他们举例,再追问这些影响学习的因素在工作坊中是如何出现的。
「啊,原来你在午饭之后会打瞌睡和开小差?其他人有同样的情况吗(举手)?」
「那你发现有什么方法,可以让你回神吗?」让参加者提供一些选择(无需记录在大白纸上)。
另外一个问这问题的方式是「如果这个情况在培训中出现,我们怎样可以意识到?」
当把回答都列在白纸上的时候,协作者可以有不同的处理方式,譬如让学习伙伴相互讨论如何应对(譬如分享「你需要的支持是什么」),或者分成小组,就影响学习的内容进行分组讨论,尝试找出应对的方式。
后花园 · 园长:
在参与式的学习活动中,我们常常需要有一些大组/小组的共同约定。而这个议题,可以从「最大化/最小化」的讨论成果中继续延伸。
善导「参与式培训」工作坊现场,组员之间讨论共同约定
同样,我们也期待这些约定尽可能不是由看起来权威的或者所谓「等级」更高的「教师」来直接制定,而是把权力给回到参加者自身。
每一位参加者对于这个共同的学习「容器」,如何看待自身与他人不同学习方式的差异以及共同的学习目标,并在此基础上讨论出行动上的共识,收获更大的学习效果,因此「最大化」方面会激发大家讨论出建议做的行动,而「最小化」方面可以激发大家讨论出尽量避免的行为。
这个过程,既可帮助参加者从过往经验中反思适合自己的学习方式,看到彼此的不同,反思过往经验,也可以创造共同讨论的空间,体验参与式议事,这也是赋权的过程。
当这个工具被熟练掌握的时候,它可以轻易地灵活使用到各种不同主题。例如:如何(什么)最大化/最小化你的员工会议/你的演示/你的筹款晚餐/你的理事会/你的游说工作的价值?
往期协作者工具箱:
由Training for Change的Daniel Hunter撰写
翻译:Heaven @ 善导
案例文字补充:嬷嬷
排版:粽子
配图来源:善导协作工作坊现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