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不用对我一见钟情。”
北京,来了我就没想过要离开
01
年年逃离北上广深,其中最强烈的声音是逃离北京。
活在北京真挺惨的。
动不动遮天蔽地的雾霾,房价房租都是中国首位,堵到吐的交通,每天3个小时的平均通勤时间,食物随便一吃总能特别难吃。
这些物理层面的恶劣因子,即使放置在一线里也展示出了难捱的艰辛感。
毕竟深圳空气更好,上海更繁华,广州更舒适。
所有义正词严或苦口婆心劝慰人们离开北京的语系里,无论立场是如何悲天悯人的正义
无不透着含蓄而准确的优越感:呆在北京的外地人,你们怎么还不走,你们要不要命,你们是不是傻。
而逃离北上广深不过是loser抱团取暖的抱怨,在对一线的集体踩低中获得廉价的安慰。
当初北上广深也没求着你来啊,
爱来不来,要走就走,城市并不欠你什么。
离开北京的人,带着壮志未酬、欲求未满的舍弃,舍弃挣扎的状态和挣扎的自己。
02
留在北京的人,心里装着梦想与野心日夜翻滚,不到黄河不死心。
25年前,因为要拍摄一部电视剧经费不够,央视向银行贷款并为此抵押了自己的办公大楼,这种事儿搁今天也绝对算是心大胆儿肥的,那可是四平八稳的央视啊。
背负着“系统性风险”的导演郑晓龙拿着钱,在美国外景场地都租不起只能躲着警察流窜作战,领着一群牛逼哄哄的人战战兢兢的造出了奇迹。
这部剧叫《北京人在纽约》,一战成名。沸腾了整个中国,点燃一代人的美国梦。
不管结局如何,不管是否赢了,这故事本身就很燃,很北京。
阳光灿烂的日子。激情燃烧的岁月。开往春天的地铁。注定且只能发生在北京。
每个一线城市的奔赴者总有一些雄赳赳的心劲儿,岁月静好在一线普遍不适用,不分有钱没钱。
而混在北京的人,多了一份背水一战的壮阔。
光着脚的时候随便折腾,随时从头来过这不稀奇
北京厉害的是,无论顺境逆境,无论到了多沉稳厚重的位置,都不愿意安安生生的呆着,对着命运总能揣着一颗乾坤挪移的心:
我得在牌桌上,哥么我还成。
就,不妥协。
年轻人来到一线多数的初始心态是:反正我赤手空拳打不过我就闪,混不好我就回去。
北漂的包袱要重一点:来了就没打算回去,就算混不好赖也要赖在北京。
这个外人看起来是“够狠的”
北漂自己倒没那么咬牙切齿,”我想超越这平凡的生活”在北京接近集体意志,即使挣扎的大多数终将并已经不可避免的坠入平庸,
那也不能就此认了。
03
只要在北京,就没有尘埃落定这回事儿。
北京是天堂,北京是地狱。
分界点并不在于你是否已经拥有,
而是,你是否笃信自己终将“拥有”。
人们解释自己为何留在一个城市常常会说:我喜欢这里。这是感性的,私人的。
而北京的吸引力天然有着更宏大的叙事格局,留在北京不靠喜欢。或者说,靠着这情绪上的亲密感并不足以支撑一个人在这样的城市活下来。
“我就是要留在北京”,这是原因,这也是结果。
这是专属于北京的信念。
对很多北漂来说,这信念很原生,也很偏执。
超越感情,超越习惯。
北京活的就是这口气,
这口气别的地方没有。
04
为什么留在北京?
知乎上有一句回答:黄沙万里觅封侯。
城市比惨游戏结束。
笃信了终局,谁会真的计较空气不好?
一个大叔好友,在成都已经做到集团总裁,年入千万。
四十几岁高龄启程北漂。一年半之后的今天,他自持的公司即将拿到金融租赁牌照,这张牌照中国持有的机构不超过70家,价值百亿。
野心之壑,欲望之丘,非北京不能逾越。
行走如飞的人,北京自会赐予翅膀。
上个月我们一起吃饭 我坐在他对面的时候,察觉到了北京生活的浩荡与渺小。
“混在北京”的意义,就像北京的蓝天,清澈见底,又让人十分恍惚,不敢相信。
05
如果说上海是一个不落幕的秀场,所有光怪陆离都摆出来让你看让你high与你抵死纠缠;
那北京就是一个巨大的磁场,所见之处大多灰头土脸,而只要身在其中就无法逃离它漩涡般的能量。
北京是一种城市,中国其他所有城市,是另外一种。
走在长安街,走在颐和园,走在北大。
不用情绪铺垫,不用文化打底。
每每踏足,时光的沉沉碎屑,便排山倒海而来。
深海之底,一地翡翠。
那种隆重与低沉,与生俱来,从来无需提醒,无需标记。
这个北京,根脉相连,又肃穆遥远。
06
有亲近感的北京,是1994年的北京。
那一年魔岩三杰站上红磡的舞台。彼时的窦唯帅到上天,何勇眼神清澈,张楚是孤独的小行星,整个香港为三个年轻的音乐人疯狂,那一夜四大天王齐齐坐在台下成为全场最激情爆裂的粉丝。
那几年,还不是矮大紧的高晓松在北京写了好多好听的民谣,他一个人覆盖了中国流行乐坛半数以上的唱片流量,一手捧红了老狼,叶蓓,朴树,小柯。
他矢志不移的怀念白衣飘飘的年代,长发的女生白发的先生。那极为高级的“有病呻吟”,在漫长矇昧的白天黑夜,击中少年轻薄的忧伤。
汪峰还在中央音乐学院读书,组了一只乐队叫鲍家街43号、出过两张颇有水准的专辑。那个唱着《北京 北京》的迷惘少年,一转身就穿起了皮裤,红遍街头巷尾专注于取悦屌丝。
中间不过十年而已。
普通人的青春由幻觉写成,北京为这幻觉输出最华丽的片段。
即使没有去过北京,也丝毫不影响它是一代人的精神原乡。
北京曾是我们头顶看不见的天空,投射着一代人的青春,关于世界与灵魂的想象。
翻云覆雨,此情可待。
多年之后,北京20万单价的老破小学区房惊醒焦虑要命的中产80后。发福的窦唯背着破包坐地铁上了头条。有的人说他老了,有的人说他脱俗。
而“出世”原本就是最世俗的评价。
他没有义务去成全任何人心中的图腾,他无目的朴素却意外安抚了在温水欲望里挣扎的人们。
黄金时代落幕是普通人矫情的唏嘘,窦唯出道23年出了26张专辑,至今保持着每年至少出1张唱片的超高创作频率,,他从未退出红尘。
天才会老,天才会脱发,可天才不会输。
刀光剑影散去。心气不灭,热血未凉。
07
这些年,北京变了很多。可再变也还是那个北京。
在北京的外地人不大会觉得自己是外地人。
北京人大多是热声热气的,邻居隔着挺远就喊你:吃了吗。
很多人觉得这是这个城市的人情温暖,并以此去参照上海的冷漠疏离。
我觉得吧,皇城根下独一份儿的优越感几代人积累下来,已经稳固到早已经没了鄙视的需求。
你是哪儿的啊?甭管你是哪儿的,还有地方比的上北京?
大户人家开门迎客,敞亮,不计较。
这不是亲和力,这是写进基因的矜持,水土里自带的高贵。
就是这份敞亮让北漂们觉得安心。
纵然北京城精英聚集,千军万马,弱肉强食,可无论如何北京总会有一个位置是给你留着的,无论富贵潦倒,
就算赖着,混着,耷拉着,总是不会让你走投无路的。
北京真糙。
王府井那街那么短那么破居然就是商业中心了。
作为一个一线城市,24小时便利店少的可怜。
即时购物主要依赖沿街松散分布的中华土味儿烟酒杂货铺,真的好复古哦。
北京人说:国贸还是有很多711的。
咳咳,便利店不开的满地都是那还能叫便利店嘛。
糙的好处是随性,是怎么舒服怎么来,谁也别端着。
北京的阶层边界在社交场合特别模糊。
土豪,演员,艺术家,模特,作家,vc,各色人等,就是能坐在同一张桌子上喝酒撸串,毫不违和。
无论你是天才还是混子,是精英还是神经病,大家都见怪不怪,
这城市同时盛产油腻大叔和惨绿少年,真牛逼和吹牛逼同样盛行。
参差百态才是此地常态,泾渭分明不是北京要追求的体面。
北京的一边是房子车子离没离婚上没上市,在鸡零狗碎柴米油盐里挣扎前行,这和我们是一样的。
而另外一边,数不清的展览和小众的演出,从不赚钱但执拗开着的小剧场,有很多人在认真的谈论艺术。
写诗这事儿搁别的城市容易显得惨烈,放在北京就很自然。
这一边的北京,不接地气,不太追求有用。
文艺的理直气壮,不卑不亢。
这些是北京珍贵的灵气,一直都在那里,不受时代磨损,古往今来,生生不息。
上海的老外是不讲中文的,毕竟快餐店服务生的英文都挺好,工作生活毫无障碍,上海的老外喜欢上海,是因为上海足够国际。
北京的老外是主动或需要被迫学习一些中文的,北京人不会“惯着他们”,不说中国话会有诸多不便,北京的老外喜欢北京,是因为北京足够中国。
08
北京不是会让人一见钟情的城市。
它太大太丰富,沉积太久太重。
我看到的,触摸的,尝试描述的,都只是
局部的样子。
100个人眼中有100个北京。
它是一个无限的容器,绝不给你看穿它的机会。
北京是最不中庸的城市,
喜欢的人忠心耿耿誓死相随,
不喜欢的人,提起就一脸嫌弃都懒得遮掩。
面对北京,不存在“还行吧”这种不痛不痒。
人人没有耐心,想跳过过程直接索要结果的年代,在北京可以有机会去体验过程,可以体验“无用”的美好。
这城市有着力挽洪荒的气力,在暴躁湍急的水流中,为人们提供“可以逆流而上”这个选项。
要进取,要疯狂,要玩耍,要晃荡,随便你。
要一路高歌,北京一定成全你屠龙之志,
要偏安一隅,北京让你穷也穷的神清气爽。
谁说一定要进步?在这里是可以退步的。
撑住自由比通向成功需要更多能量。
这是北京才有的强大,也是北京才有的温柔。
➤扩展阅读
“水水聊城市”之:广州:“人人都懂我,那我得多普通。”
“水水聊城市”之:深圳:“别对我幻想别对我哭。”
“水水聊城市”之:上海,一个注定被妖魔化的城市
以上为正文,来自真叫卢俊的水水
如果你对于房子,买房有一些问题想要点对点沟通,欢迎加我们的购房小秘书小树莓的个人微信:lujun-0426 真叫卢俊工作室一直和你保持密切沟通
如果还有时间,可以随机点击蓝色字体看看
看到啥都是缘分
如果你是曾经看过真叫卢俊的地产观的朋友们,可以搜索并重新关注微信公众号真叫卢俊,这里有他和他的地产观。如果方便的话麻烦也和别人说下,真叫卢俊现在在这里,感谢感谢